浅谈佛教对唐诗的影响

刘芸

【摘要】佛教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很深的一个宗教,在中国,佛教不仅仅是一个宗教,他更渗入了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言行。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夺目的一种文学形式——唐诗。二者必然会碰撞出火花。本文就是在这种思考的基础上,企图通过对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某些代表性诗人的代表性作品进行分析,从而达到浅探佛教对唐诗的影响的目的。

【关键词】佛教;唐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早在南北朝时,佛教在诗歌中就有了体现。用最简沽玄妙的语言阐释深奥的人生哲理,这是我对具有佛教思想的诗歌的整体观感。作为中国自古以来的第一大宗教,它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古代人在生活上、思想上、文学创作上都沾染了佛教的气息。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从语言、文体到文学作品体现出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其深刻的影响,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可窥见一斑。那么,作为中国文学昆仑之巅的唐诗,在已经弥漫了几百年的佛教氛嗣中,又展示了怎样的美丽容颜呢?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是王维的名篇《山居秋暝》。王维,字摩诂,仅仅从他给自己起的字中,我们就可看出,佛教对诗人的影响。据《新唐书》卷二百二记载,王维笃志信佛,不吃荤菜,不着彩衣,作为一个有着绝对宗教信仰的诗人,他的信仰必然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这首着名的《山居秋瞑》就是一次佛教思想的体现。佛教讲究的是参禅悟道,方式则是坐禅。古代的寺庙也大多坐落在深山飘渺之地,远离世俗的喧嚣。可见“静”是佛教所追求的,也是佛教的标志。而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的前四句的描写则充分体现了“静”的特征。开篇就以“空”字写山,带人进入一种无物之境,且这座山是“新雨”后的,则更显山的郁郁葱葱,绿的都能滴出水来。置身其中,仿佛万籁俱寂,只听见水珠从叶尖滴落的声音:“嗒、嗒、嗒……”。紧接着诗人写道“天气晚来秋”。让人知道,哦,这是秋天傍晚的山林,使整个画面色彩变重,更显沉寂。正在悄无声息的此时,诗人又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光流进了松林,泉水在山岩上汩汩的流淌,真正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以有声衬无声!这不正是诗人的佛教性情在诗中的自然流露嘛!

除了“静”这一佛教理念在王维诗中得到很好的体现外,佛家所讲的那种“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的无障无碍境界,在摩诘的诗中也有体现。如《酬张少府》:“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这是王维晚年的诗作,描写了自己晚年任心逍遥,无所牵挂的生活状态,更是诗人的心灵状态。任凭山风吹解衣带,月光冷照琴瑟,诗人已经“万事”都“不关心”了。

除了以上两首外,王维诗中带有佛教意味字眼的诗句更是举不胜举,如“禅寂日已固”、“欲知禅坐久”、“闲坐但焚香”等等,这些诗句中的佛教意味是不言而喻的。

在盛唐,诗歌已成为宝塔尖顶的明珠,佛教也一起飞升,盛极一时。那么作为唐朝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他又怎能置身事外呢?诚然,很多人都会说,李白是信奉道教的,他的代表作《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一篇充满仙道色彩的作品。人们封给他的称号“诗仙”也是道教的。本篇文章虽是讨论佛教对唐诗的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唐代,儒释道三教是并存的。佛教在南朝的繁盛,对诗歌的影响必然影响着后世的诗人。李白也不例外,性格不羁的他就曾明白无误的在诗中说自己是如来转世。《答湖州迦叶司马问白是何人》:“青莲居士谪仙人,酒肆藏名三十春。胡州司马何须问,金粟如来是后身。”当然,全诗是以戏言作答的,但从诗中可以看出。道家的仙也好,释家的佛也好,在李白的思想观念里是一样的,可能他不像王维那样笃信佛教,但广泛传播的佛教理念或多或少的渗入了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创作。不然,何以“金粟如来是后身”呢?

再看他的《赠宣州灵源寺冲浚公》:“敬亭白云气,秀色连苍梧。下映双溪水,如天落境湖。此中积龙象,独许浚公殊。风韵逸江左,文章动海隅。了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全诗先是对灵源寺周围的景色进行了一番描写,写H{这样一个人杰地灵之地有“龙象”,而这与众不同之处尽在一个僧人身上,即冲浚,并在最后将冲浚比作名僧支遁,可见李白对这位僧人的赞慕之情。在李白的所有诗作中,不乏这样赞僧、颁僧的作品。如在《地藏菩萨赞》的序中,他写道:“大难掩照,日月崩落。惟佛智慧大,而光生死雪;赖假普慈力,能救无边苦。……”又如在《化城寺大钟铭》的序中说:“天以震雷鼓群动,佛以鸿钟惊大梦。”可见,李白虽信仰道教,但也不排斥佛教,同样大加赞扬,这大概就是作为伟大唐朝伟大诗人的非凡气度吧!

盛唐之后,唐朝便走向了中晚唐。安史之乱使唐朝的辉煌大厦变的风雨飘摇,这对拥有着强大自信心和满足感的唐代文士来说,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社会现实产生了巨大的跌落,使他们倍感惆怅和失望,这些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更深的体会到了禅宗的精深意义,因而甚至在日常生活中都按佛教的教义去行事,诗歌的创作则更体现了这一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白居易。白居易的佛教思想是复杂的、多元的。在他的诗作中各种佛学思想都有表现。他的《谈禅经》,就是表现佛教对其深刻影响的典型作品:“须知诸相皆非相,若住无余却有余。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焰如何更觅鱼?摄幼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全诗禅意十足,也是诗人对禅道的彻底领悟,动也是禅,静也是禅。可能正是基于这种大彻大悟的理解,自居易才有了自己随遇而安,随心随缘的人生处事哲学。所以不管是出世还是人世,白居易都能过的潇洒而从容,故其自称“乐天”。除了他诗作的内容,我想其诗作浅白通俗的语言风格与佛教的义理也不无关系。

到了晚唐,唐代的日益没落使大批文人回避现实,转而心向空门。他们比初唐、盛唐、中唐的诗人更能体会到世事变迁的沧桑感、生老病死的无奈感,而佛教所宣扬的“万法皆空”的教义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了解脱,既然一切到最后都是“空”,那何苦还要苦苦追求那些虚荣呢?因而,在晚唐,出现了许多隐逸诗。一提到晚唐隐逸诗,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贾岛和他的名作《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贾岛自己早年就曾做过和尚,后来在韩愈的帮助下还了俗,开始进入仕途。但在晚唐的民生凋敝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满目疮痍的社会,本来}B身就贫寒,品尝过人生苦难的贾岛,在与险恶社会作斗争时,早年的禅宗思想就成了他的斗争的精神武器,也为自己在精神上的超脱提供了一个出口。因此,在这另方面的作用下,贾岛写山林禅院的诗句不仅有一种“苦寒”之味,也保留了僧人的本色。如《送天台僧》中的诗句:“寒蔬修净食,夜浪动禅床,雁过孤峰晓,猿啼一树霜。”全诗描写事物眼光冷峭、孤僻,色彩灰暗阴冷。但幽僻中又透出一种平淡,韩愈赞他的诗“奸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这平淡多因得力于他前半生的僧侣生活吧!贾岛是以“苦吟”着称的诗人,他对诗作用字用词的雕琢之心,对诗句的精准要求,我想也是得益于早年参禅悟道锻炼出的一种品格和执着的精神吧!

至此,唐诗随着唐王朝的消亡已逐渐暗淡下来,佛教却仍在对唐以后的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各个方面发挥着他的影响。在唐诗的发展历程中,佛教的渗入,给诗歌带来了新的语言,开拓了新的意境。形成了新的风格。而佛教在唐诗中得到的体现也使佛教教义更深入人心。这几百年问佛教与唐诗的互动为双方在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出自:∵《东京文学∵》∵2010年6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