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诸道人《游石门诗》赏析

作者:姜剑云∵霍贵高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余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论,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

在庐山西南,有两座山峰并立对峙,中间形成了一道门,被称为“石门”。水流从双峰之间飞流直下,恰似银河泻于九天。我们耳熟能详的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描写的就是这里的情景。明代徐霞客游览庐山时,专程到了石门,他在游记中写道:“其下啸雪奔雷,腾空震荡,耳目为之狂喜。”上引诗序是节录,其中提到的“释法师”,显然是这次游览的中心人物,其余都属于他的“交徒同趣”,志同道合的朋友或徒弟。史载庐山慧远好游山水,而且游必吟咏。从慧远的身份、交往、兴趣等各方面来看,他应该是诗序中的“释法师”,而不是序之作者。“诸道人”是指佛门中人。东晋时期,往往把得道的僧人称作“道人”,把信奉道教的称作“道士”。“庐山诸道人”应该是指慧远僧团中人以及与慧远交往的崇佛之人,尤其这里专指这些同游共赋之人。隆安四年(400),慧远已是六十七岁高龄,他带领友人和弟子一行三十多人,登山观景,“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诗序为全部《游石门诗》的总序,此诗作者为“交徒同趣三十余人”之一。当然,总序与此诗作者是否为同一人,恐怕还不能肯定。这首《游石门诗》是当时庐山诸道人同题共赋中的一篇。

这首诗名为记游诗,实际上是写庐山道人游山水时,面对山水悟佛理的感受,以及由此引起的欣悦的情感。

全诗可分三层。“超兴”四句,写超然的兴致是由于游山水、感佛理而产生的。诗人虽然在游山水,并不在意美丽的景致,而在于在山水面前体会佛法的心态。有了这种心态,就会产生一种美妙的感受,诗人称之为“超兴”。“褰裳”六句,写游山时的飘飘欲仙的感觉。“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曾城”,古代神话中谓昆仑山最高处,是神仙居住的地方。诗人看到自己飘飘的衣衫,想到自己在腾云而走;看到山崖,想到自己正在仙境之中。“驰步乘长岩,不觉质有轻”,诗人在山岩上快步行走,觉得身体好像轻了许多,好像正在脱胎换骨、变成仙人一样。“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意思是:昂首登上灵阙山,恍若在凌空虚度。“端坐”四句,点明主旨。“端坐运虚论,转彼玄中经”,描写诸道人谈玄论佛的情状。他们在议论什么呢?他们在议论如何是人间的至道。最终的结论是:“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神仙的生活虽好,但终究要与物同化,还不如物我俱冥,体证终极的涅盘境界。

涅盘境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梁启超在《佛陀时代及原始佛教教理纲要》中说:“(涅盘境界)大概是绝对清凉无烦恼,绝对安定无破坏,绝对平等无差别,绝对自由无系缚的一种境界。”按照禅宗的教义,这种境界说不得,一说便错。有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去说,不去想,断绝了言语、思维、意识的当下,就得到了涅盘佛果。因为这种境界存在于名相之外,是心之本性与自然之道的冥合。它并不否定有情人生,也不是消极厌世,而是随缘任运的人生态度,淡定从容的心理状态,远离得失荣辱,远离是非成败,直接从纷繁的矛盾跳出来,直接领会生命、生活的本质,把握终极的大道。

如今,忙碌的现代人的心灵承受了更多的痛苦与煎熬。为生计而奔波、为爱情而烦恼、为竞争而焦虑、为失败而伤痛,如此等等,无尽无休。这时,我们需要一把利剑,瞬间斩断这一切,恢复心灵的本真与自由,这利剑就是般若智慧。人生在世,生活总要继续,烦恼也会不期而至。从佛教中汲取智慧,体证涅盘之道,会让我们的心灵更自由而坦然,充满快乐和甜美。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