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境与诗情(3)

李杏邨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杜牧

闲来始觉诸缘静,悟后方知万物齐;

最是唤人亲切处,五更梦破一声鸡。

——憨山德清

至晚小麦,(临济义玄)曰:“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丙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允符问曰:“如何是夺人不夺境?”师曰:“煦日发生铺池锦,婴儿垂发白如丝。”符曰:“如何是夺境不夺人?一师曰:“王令巳行天下褊,将军塞外绝烟尘。”符曰:“如何是人境丙俱夺?一师曰:“并汾绝信,独处一方。”符曰:“如何是人境俱不夺?”师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符于言下颌旨(开悟)。

《指月录》卷十四

案语:

临济的四夺又名四料栋,即拣选材料之意。

(南院问风穴延沿)曰:“汝道四种料简语,料简何法?”对曰:“凡语不滞几情,即堕圣解,学者大病,先圣哀之,为施方便,如以楔出楔。”

《指月录》卷廿一

那就是说,一般人行文下语,不是执有,就是住空。执有则滞凡情,住空则堕圣解。禅家最注重机会教育,临济的四料简旨在应机对境,对治学人执有住空的通病。

这里所谓“人”,代表主体,包括本体、内心、真空或人我之见等;所谓“境”,代表客体、外境,包括圣谛的妙有境界和俗谛的现象境界等。外境又分为以心缘境的尘境和以心缘法的法境。

“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表示真空不空,应物赋形,如旭日东升,云霞幻彩,大地回春,花明柳媚,无限风光,客体的“境”已经炽然出现了,但是主体的“人”却全然落空了,因为发白面皱的婴儿已经不是婴儿了。这就是“夺人不夺境”。

“王令已行天下偏,将军塞外筢烟尘。”代表主体的帝王君临万众,王令通行,四夷臣眼,烽烟不起。这是夺境不夺人。因为客体的“境,”在四海清平、烽烟不起的状况之下,已经不发生作用了。

“并汾绝信,独处一方。”代表主体的君王政令不行,并州、汾州的地方势力如节度使等各自为政,主客之间,不通消息,“人”“境”双泯。这就是人境两俱夺。

“王登宝殴,野老讴歌。”代表主体的帝王垂拱而治,野老丰衣足食,饱享承平之乐,故尔歌功颂德。主客分立,共存共荣。这就是“人境不夺”。

临济四料拣的教授法,究竟以何种根器的学人为对象?在《指月录》卷十四的附注里也有交待:

师(临济)示众曰:“如诸方学人来,山僧此间作三种根器断,如中下根器来,我使夺其境而不除其法;或中上根器来,我使境法俱夺;如上上根器来,我使境法人俱夺;如有出格见解人来,山僧此间使全体作用,不历根器。大德到这里,学人着力处不通风,石火雷光即返了也,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

所谓“境、法、人俱夺”即人无我、法无我、境无我。也可以说,人空、法空、空空。因为空之一念亦为法尘幻境,障蔽菩提,故应一扫而空。“全体作用”即“体用台一,即体即用”之意。明体达用,空即是色;以用显体,色即是空;空有不二,体用一如。这是威吾那畔的纯经验境界,如电光石火,稍纵即逝,除非屏绝万缘直下蔫取:早刀直入),不能收功,因为扬眉瞬目,早巳事过境迁,成为剩法,更遑论情想拟议了,故曰:“学人若眼定动,即没交涉。”

《万法归心录》以内心外境来解释四料简: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答曰:“但自心空,何碍外境?下下根来,夺法不夺境。”问:“如何走夺境不夺人?”答曰:“不住外境,惟心独照,中下根来,夺境不夺法。”问:“如何是人境两俱夺?”答曰:“心境俱空,妄从何有?中上根来,境法人俱夺。”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答曰:“心自住心,境自住境,上上根来,境法俱不夺。”

就诗学而言,“夺境不夺人”就是“有我之境”,“夺人不夺境”就是“无我之境”,“人境俱不夺”就是“心境融通,情景交织”,“人境两俱夺”就是“对境无心,忘机忘言”。

关于境界的问题,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一。“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株菊柬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就境界而言,左列诗句和临济的四料拣颇有近似之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透露出“人存坟空”的境界,因为代表外境的千山飞鸟和万径人踪都消失了,只有代表内心的蓑笠翁占据着这个画面的中心,如果用临济四夺的尺度来衡量,当然是“夺境不夺人”了。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鹦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波无人舟自横。

涧边的幽草,深树的黄莺,向晚的春潮夹杂着风丝雨片,形成一幅非常美妙、和谐而生动的构图。但是在这幅构图里,代表主体的人都杏然踪影,是以这首诗的意境是人亡境存,相当于四夺中的“夺人不夺境”。

多情却似总无情,惟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程明道说:“心普万物而无心,情顺万物而无情。”所谓“无心”,就是无私心;所谓“无情”就是无私情。换句话说,摆脱自我意识(Sense∵of∵Ego)的束缚。诗人的情感,如洪流决堤,奔腾澎湃,无远弗届,普及宇宙万物,从而达成精神生活的天人台一。忧伤的时候,落花为他垂泪,远山为他凝愁;快乐的时候,百鸟为他歌唱,垂杨为他起舞。情感生活圈子的无限扩展,使宇宙万物都充满了生气和活力。中国诗学称为“心境无二,情景交融”;在西方美学里,定名为人格化(Personification)或移情作用(Transference)。无情的蜡烛为人垂泪,就是移情作用的一例。这种心境合一的情形,用临济四夺的尺度来衡量,不就是“人境俱不夺”吗?

闲来始觉诸缘静,悟后方知万物齐;

最是唤人亲切处,五更梦破一声鸡。

心情闲适的时侯,才能静观人生世相,了知诸行无常,诸法如幻,宇宙万物不出自性,与我并生,不一不异。彻悟以后,虚空粉碎,物我两忘,如一声鸡鸣,午夜惊梦,始知人生如梦,身心如幻,梦境本空,觉亦无得。这是心物两忘、我法两空的境界,相当于临挤四夺的“人境两俱夺”。

谈到这里,我们要知道,诗的境界,至多不会超越形象的直觉(Intuitive∵Perception),离开禅家悟证初关的超觉和突破三关的正觉,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临济的四夺亦属方便言词,旨在对治学人执有住空的通病。因为一落言诠,便失本真,如雾里观花,终隔一重,不能与本体自性相应,是以纸衣和尚作颂说:

(一)夺人不夺境,缘自带谙讹,拟欲求玄旨,思量反青么?

骊珠光灿烂,仙桂影婆娑。觐面无差互,还应滞网罗。

案语:“夺人不夺境”这句话的本身就有毛病(詴讹)。心境本空,何有夺与不夺之分哪?向上一机,离言绝相,情识不到,凡圣不通,那有思想拟议的余地?是以“思而知、虑而解”为禅家所诟病.吕岩说:“对境无心不问禅。”心无所住,万法皆空,何处不得解睨?万法即一心,一心生万法,骊龙颔下之珠,光华灿烂,月殿蟾宫之桂,影动婆娑,觐面显现,皆为本体自性之表征,何有差误?明眼人见物知心,循相证性,是以珠光桂影皆为人道之机。但是未悟之人我执末破,心随境转,是故迷心逐物,落声色网,滞烦恼障:水难出离。讲得更清楚一点,有灯就有光,有本体就有现象,如骊龙之珠、蟾宫之桂为本体,则珠光桂影为现象。禅家所谓随缘悟道,就是由现象证悟本体。

(二)夺境不夺人,寻言何处真?问禅禅是病,究理理非亲。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色新。直饶玄会得,也是眼中尘。

案语:道本无言,因言头道,但是寻言觅句,着相求法,无异得筌忘鱼,逐妄舍真,何能入道呀!问禅,禅是名言,本无实义;究理,理非究竟,乖离自性,是以禅家摆睨名言义理,出文字障,内不住空,外不着有,屏绝万缘,一念深入,洞彻心源,始能亲自悟证本体自性。

“日照寒光澹,山摇翠巨新。”旨在北类说明心物一体、性相融通的道理。那就是说,本体和现象是一个钱的两面,此显彼隐,此隐彼头。“日照”即心性头发,“寒光澹”即物相暗然失色。“山摇”即心性起用,“翠色新”即物相焕然一新。这种性相融通、此沽彼长的妙理,尽管融会贯通,如执以为实,亦成法尘心垢,如“金屑虽贵,入眼成翳”。

(三)人境丙俱夺,从来正令行。不论佛舆祖,邪说凡圣情?

拟犯吹毛剑,递如值木盲。进前求妙会,特地斩精灵。案语:“人境两俱夺”即我法不立,心境两空。这是大乘菩萨道的当行本色,故言:“从来正合行。”《种电钞》云:“正令乃本分之令,棒喝并行,不立一法,此谓之正舍也。”《华严经》说:“不见一法生,不见一法灭,如能如是解,诸佛常现前。”用现代语言来说,“不见一法”就是无人、无我、无世界,更那能谈到成佛作祖、凡情圣智呢?禅家以无住心行无住行,不沾不碍,见巨闻聋,如盲人木偶,漠不关心;了然超越,正如吹毛宝剑,锐不可当。清关意锁,迎刀而断。然后勇往直前,进入佳境,故言“进前求妙会,特地斩精灵。”精灵即代表情关意锁的神识。

(四)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遍。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

蹋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

《指月录》卷十四附注。

案语:“人境俱不夺,思量意不偏。”这是理事无碍、诸法自在的解脱境界。禅家明心见性,超凡人圣,不住圣位,回机起用,和光同尘,随缘涉世,“处凡愚而不减,居圣贤而不增。”念而无念,行而无行,不落两边,亦无中道,因为一举一动、…己一笑、思想拟议皆为自性的自然流露,自陆分别,别而无别,何有偏差?故言“思量意不遍”。《维摩诘经》说:“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亦即指此而言。

禅家见性以后,出空人有,真俗混一,理事无碍,自然得到心自在和法自在,也就是佛家所谓“心境一如,诸法自在”。《妙法莲华经》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长住。”佛法不坏世法,圣智不异凡情。明体达用,空即是色;以用显体,色即是空。何有色空?何有凡圣?何有主宾?问在答中,答在问中。因为言谈、寂默、行、住、坐、卧,神通妙用,运水担柴,不出自性,故言“主宾言不异,问答理俱全。”就自性而言,理因事头,事由理成,理事无碍,融通交彻。

“澄潭月”、“碧落天”代表灵明的空境。禅家明心见性以后,必须由空境转身而出,才能证人色空不二的妙有境界,方便随缘,度世利生,故言“蹋破澄潭月,穿开碧落天”。否则,沈空住寂,禁锢菩提,不能明体起用,佛家称为焦芽败种,了无生机,追溯原因,不外大法末明,堕入偏空,不能随缘涉世,普度众生,故言:“不能明妙用,沦溺在无缘。”

附录:

临济和尚,讳义玄,曹川南华邢氏子,幼负奇志,及刹落,便慕禅宗。首参黄蘖,次谒大愚,发明心要。厥后,嗣法黄檗,开创临济宗,恢张玄要,建立主宾,照用同时,人境俱夺。晚得三圣,克绍其家,赫赫声光,流遍”天下,一时诸方,皆共推之为临济宗。唐戒通八年四月十日示寂。

(摘自《慧炬》第319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