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倒”出的名人诗文

□马一凡

1924年(民国13年甲子)9月25日下午1时40分,被誉为西湖十景之一的“雷峰夕照”——位于南屏山的雷峰古塔,轰然坍塌。一声巨响,尘雾腾滚,瞬息间千年古塔化为一垄断砖碎瓦。塔坍之际,万人瞠目,举世惊骇,由此也“倒”出了一些可以佐证的诗文,诸如俞平伯、鲁迅、徐志摩、聂绀弩等,不胜枚举。

一、俞平伯的“两文双歌”

《俞平伯全集》中的《记西湖雷峰塔发现的塔砖与藏经》和《雷峰塔考略》两文,以及《西关砖塔塔砖歌》和《西关砖塔藏宝箧印陀罗尼经歌》两首古风,被称为有关雷峰塔诗文的“两文双歌”。

“两文双歌”充分体现了俞平伯毕生的浙杭情结和对西湖胜迹雷峰塔难以割舍的缱绻之忱。“两文”各为5000余字的文言学术小品,以考据记事为主;“双歌”则分别为148行和124行的七律古风,叙事与抒情兼备。它们都是以雷峰塔从建到坍、在世949年的风雨沧桑为背景,辅以俞许两家的生离死别、悲欢离合为穿插,抒发了对祖国文物古迹的钟情与痴爱。与作者描绘浙杭西湖山水胜景的名篇《孤山听雨》《湖楼小撷》《梦游》《西湖的六月十八夜》《雪晚归船》等相比,“两文双歌”平添了丝丝缕缕的思古幽情和家国之恨。雷峰塔倾倒于军阀混战、兵燹频仍之秋,作者结合怀古凭吊,谴责了江浙战争之不义及其对江南民众带来的深重灾难,既饱含历史的沧桑之感,又孕育着现代人的反战意识。这在俞平伯众多的着述中,算得上另具一格。

1984年适逢古塔坍塌一个甲子,84岁的俞平伯并没有忘却60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在《雷峰塔圮甲子一周》一诗中说:“隔湖丹翠望迢迢,/六十年前梦影娇。/临去秋波那一转,/西关砖塔已全消。”此前数月,友人送他当年寓居的俞楼照片一帧,老诗人感慨万千:“俞楼近影,九三同社盛君所赠。三层小平台可眺远。

二、鲁迅两论《雷峰塔的倒掉》

对于雷峰塔的倒掉,鲁迅态度异常坚定、决绝、彻底:活该!在塔坍一月之后,鲁迅写下了《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

鲁迅在文中说,幼时听祖母讲白蛇传的故事,白娘子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进一个钵盂里,埋在地下,上面还建造了一座镇压的塔,这就是雷峰塔。长大后来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映掩于湖光水色之间,心里就不舒服,“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是雷峰塔的倒掉。”“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文章赞扬了白娘子敢于反抗、敢于斗争的精神;抒发了广大群众在象征封建势力的雷峰塔倒塌以后的庆幸喜悦之情;还含蓄地指出:***势力对人们的镇压,也会像他们建造的雷峰塔那样,“是终究要倒的”。

1925年2月《京报副刊》刊登崇轩(胡也频)的通信《雷峰塔倒掉的原因》,说“他在轮船上听到两个旅客说话,说杭州雷峰塔之所以倒掉,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己家中,凡事都必平安,如意,逢凶化吉,于是这个也挖,那个也挖,挖之久久,便倒了。一个旅客并且再三叹息道:西湖十景可缺了呵!”针对此种议论,鲁迅写了《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严厉抨击在保守派和复古主义者中间流行的“十景病”(“神经病”之谐音);指出:“无破坏即无新建设”,但要区分“盗寇式的破坏”、“奴才式的破坏”和“革新的破坏”;提醒人们要做“革新的破坏者,因为他内心有理想的光”。从这两篇论述雷峰塔倒掉的短文中,充分表达了鲁迅先生分明的爱憎和坚韧无畏的反封建精神。

三、徐志摩诗吟“雷峰塔”

在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中,收录了诗人回国之初创作的《月下雷峰影片》和《雷峰塔》两首诗。这时,诗人满怀单纯的英国康桥式的资产阶级理想,如同一个母亲那样,为要“盼望一个伟大的事实出现”,“守候一个馨香的婴儿出世”。(《婴儿》)这时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也创造了许多优美单纯的理想化的意境——“完全的梦境”。

《再不见雷峰》一诗收录于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中,在这首诗中,雷峰塔的轰然倒塌这个极其偶然的事件震醒了他的“完全的梦境”!不啻于是徐志摩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遭受现实的摧残而幻灭的一个预言或象征。因为这时的诗人正处于人生历程的转折点上,他与林徽音恋爱的破灭,与陆小曼恋爱的艰难重重,倍遭世俗反对,以及当时“五卅事件”、“三·一八”惨案等政治变故,都使诗人脆弱稚嫩的单纯信仰和美好理想遭受一次次不亚于雷峰塔倒掉的幻灭般的打击。徐志摩不能不面对坍成一座大荒冢的雷峰塔而感叹欷歔不已。雷峰塔倒掉了,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和纤纤的波鳞……它所曾被诗人特有的“诗性思维”所天真、浪漫、纯美地寄寓的所有幻梦和爱宠,都从此破灭。“再没有雷峰;雷峰从此掩埋在人的记忆中”。全诗在徐志摩感同身受的欷歔感慨和一唱三叹的优美旋律和节奏中,如曲终收拨,当心一划,到此戛然而止。然而,却留下袅袅之余音,让人回味无穷。

四、沈尹默诗惋雷峰塔

西湖南岸夕照山上旧有雷峰塔,宋开宝八年(975年)吴越王钱弘俶为庆贺黄妃得子而建,取名“黄妃塔”。后人因塔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改称“雷峰塔”。

每当夕阳西照,塔影横空,金碧辉煌,“雷峰夕照”由此而名,并成为西湖十景之一。

雷峰塔初建时为13层,可以登临。明代遭倭寇火烧后,改为7层,后又成5层8面。雷峰塔与保俶塔隔湖相对,有“南北相对峙,一湖映双塔”之景。湖上双塔,水中双影,与湖中三岛、苏白二堤相辉映,曾给游人增添了无限美感,又蕴含了丰富的神话与历史传说。

雷峰塔轰然倒塌,雷峰夕照一景从此消失。从诗人沈尹默《闻雷峰塔倾坏》的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这一胜景消失的惋惜:

梧叶披离荷叶干,西风吹梦过江干。

斜阳古寺西湖路,无复嵚奇老纳看。

五、聂绀弩杂论雷峰塔

聂绀弩(1903--1986)在1941年1月31日也写过一篇题为《蛇与塔》的“塔倒”之论。在这篇杂文中,作者既有和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相似的观点,那就是同情白娘子,谴责法海,可是文章并未局限于此,而是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状元公许仕林祭塔的安排,是中国老百姓心理上的一种需要,所谓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公道自在人心,许仕林是老百姓派去的代表,老百姓需要这种大团圆的结局。

当时大家认为雷峰塔倒塌的原因一是自然风化,二是江浙农民烧香挖取塔砖,带回家驱怪辟邪,日久天长,雷峰塔自然倒塌了。

但聂绀弩却认为百姓偷砖也不是偷,只是要让塔快些倒掉,让白蛇快些恢复自由。多么善良的百姓啊!作者把当时百姓偷砖的真正的本意真的忘掉了!偷砖是如此的崇高,绝不是为了一己之私利。那偷砖毁塔行为简直是一场浩浩荡荡的民主运动,一场反专制反压迫的自发自觉的斗争。作者这样的观点,是与当时反帝反封建的社会背景(1941年我们民族正处在危亡关头,抗日战争正处在艰难的相持阶段)相关联的。今天的人们恐怕很难将两者联系起来,它就是一种毁坏,于美丽的景致,于文化的积淀,都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不可饶恕的破坏!因为今天的社会制度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民众也早已不是当初的民众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