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僧诗集》序言

作者:赵朴初

早在古印度佛教初创之际,许多深奥的教义往往用诗偈颂赞的形式来表现,不少偈赞一吟便是数十数百行,可谓气势恢弘的创作了。佛教传入东土,译经之中不可避免地要译诗偈,因而使中国的文学界发现了这种淋漓尽致的表现手段。尤其是佛与禅的境界,不知启迪了多少诗人的创作,滋润了多少诗坛佳作。中国本是个诗的大国,由于吸收了佛教文化的营养,使中国的诗歌创作显得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佛教诗歌作为中国诗歌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中国诗坛中应占有一席之地。综观佛教诗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印度佛经韵文的翻译而来,从翻译的角度去研究很有价值,也很有现实意义。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古人是如何以他山之石攻自家之玉的。第二类是佛教界人士(主要是出家人)的诗作,其中多为弘法之作,也有一些诗作是从僧侣的角度来写社会与人生的。这一类诗作是以人的身份来定诗的性质,所以,既便于表现佛教徒的人生观,也便于世人去了解佛教徒的人生观,它具有双重双向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类是以佛教内容为题材或体现了佛教思想意识的诗作。这一类诗歌的数量最多,作者也很广泛,它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的一脉巨流。这三类诗歌汇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佛教诗歌的百花园,为中国诗歌增添了奇光异彩。

佛教诗歌无疑是中国的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由于近百年来历史条件的局限和其他种种原因,迄今尚未全面、系统、深入地去研究它,更谈不上取其精华了,这是有识之士常常引以为憾的。而今,覆盖在佛教诗歌这颗明珠之上的积尘,已到了应该拂去的时候了。

周艾若与林凡二教授致力于文学研究,尤其是对于佛教诗歌的整理与研究更是孜孜不倦,实是难能可贵。他们邀集了一批仁人志士与善知识,下了数年功夫,共同努力,编辑整理了历代僧人所作的诗歌,虽然难免尚有疏漏之处,但已是盛举空前了。我很高兴,聊借卷首片纸以书数语,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点祝贺吧。同时,我也希望有人能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将各类佛教赞歌钩沉集腋、聚沙成塔,使中国佛教诗歌得以展现其辉煌壮观的本来面目。

只要肯发愿,只要他的愿望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民族、有利于人类的善举智行,且能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而精进不息,我相信其愿终必有成。我祝愿且坚信。

1993年1月6日于无尽意斋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