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子和寒山诗
蔡惠明
寒山、拾得确有其人
法国新闻社曾报道由法国人卡尔所译的中国唐代着名诗僧寒山所作的三百三十一首诗在法国出版,书名为《云游四方的僧人》。1958年美国作家杰克·卡洛克斯,曾撰《流浪的达摩》一书,介绍这位中国佛教杰出诗僧——寒山的一生。寒山诗以语言通俗着称,在国内拥有大量读者。
据《宋高僧传》卷十九“丰干传”载:“寒山子,世称为贫子,疯狂士也,幽止于天台始丰县(今浙江天台县)西七十里寒岩中。时国清寺有拾得者,寺僧使知事食堂,恒拾众僧残肴菜渣,断巨竹为筒,投藏于内。若寒山子来,即负去。或经行廊下,或时叫唤凌人,或望空谩骂。寺僧不耐,以杖逼逐,则翻身抚掌,呵呵徐退。然其布衣零落,面貌枯瘁,以桦皮为冠,曳大木屐。初台州守闾邱,入寺问寒山,见之而拜。寺僧惊日:大官何礼风狂夫。二人连臂笑傲出寺。闾邱复往寒岩访问,送衣裳药物。高声唱曰:贼我、贼退,便身缩入岩穴中,其穴自合,寒山有诗,题于山林间,集之成卷,云《寒山诗集》,行于世”。此传还附录拾得事迹,称拾得是个弃婴,被丰干拾来抚育成人,因名“拾得”。丰干居天台国请寺,出寺云游,适逢知府闾邱胤。他患恶疾,四处求医,却未见好。丰干给他一碗水喝了,竟霍然而愈。他知丰干是个有道行的高僧,顶礼求教。丰干说;“此去赤城,拜见文殊、普贤两菩萨。”邱问是何模样?丰干说:“国清寺里的寒山、拾得便是。只怕你见之不识,识之不得。”邱赶往国清寺求见,寺僧道翘说,他们正在厨房中烧火。这位太守寻到厨房,恭敬施礼。寒山、拾得大笑说:“丰干多嘴!”扬长而去。以后两人云游到苏州,在阊门外枫桥镇的“妙利普明塔院”定居,此寺遂更名为“寒山寺”。唐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写有《枫桥夜泊》诗篇,传诵一时,寒山寺因此名闻世界。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诗碑本为明代文征明所书,历经劫难,字迹漫漶残缺,至晚清光绪年间由俞樾重写再镌。寺院经历沧桑,张继诗中所吟的古钟早已失落。明嘉靖年间,传说寒山寺钟流入日本。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寒山寺重建时,日本佛教界人士募铸仿唐式乳头钟送回,现置于大雄宝殿右侧钟楼。每逢农历除夕,日本朋友越洋过海,来到寒山寺,在一百零八响的钟声中迎来新岁。相沿成习。
这些记载表明:寒山为唐大历年间(766-779)中人,一说为贞观年间(627-649)时人。两说相差一个多世纪。可能因当时对这两位高僧不够重视,记述资料不够详细,以致对不起来。但历史上确有其人,则属事实。民间传说寒山、拾得为和合两仙,在寒山寺内挂有他们的画像,这可能是《丰干传》中所述“文殊、普贤两菩萨化身”的传讹。
寒岩和明∵岩
据史料记载,寒山子三十六岁到天台,居山务农,直到七十岁左右开始学佛,最后隐居寒岩,过着清逸生活,直到百岁圆寂,具体生卒年月都不详。传说当年闾邱太守备了净衣、香药二份,由四位护卫捧着到国清寺送礼。但寒山、拾得并不理会,迳自出寺朝西南方向走去。太守和护卫们策马相追,追得汗如雨淋,竟未赶上,一直追到寒岩,但见此处两山回曲,峭壁中虽有一洞,小得仅可容纳一猫,前面已无路可通,眼看就能追上。说时迟,那时快,突然峭壁豁开两边,寒山、拾得竟从壁缝中挤了进去。太守和护卫们猛抽一鞭,飞马冲上,就在那紧急关头,轰然一声,峭壁又重新合上,将阊邱太守和四个护卫嵌在其中,天长地久,这五骑人马,竟成化石I至今寒山的五马岩,还可看到那五匹马的遗迹。头马因跑在前头,只留一尾,第二马可见臀部,第三马尚有两腿,第四马四蹄尚存,最后一马仅合住一个马头。人去马空,胜迹犹存,令人抚然,
关于寒岩风光,寒山写有三字诗,描绘较详。诗云:“寒山深,称我心;纯白石,勿黄金。泉声响,抚伯琴;有子期,辨此音。”“重岩中,足清风;扇不摇,凉冷通。明月照,白云笼。独自坐,一老翁。”
我国成语中有“高山流水”句,出《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后以“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得,或乐曲的高妙。这里表达诗人对寒山风光的怡然自得。
寒山还有一首《山居》的五言诗,写出寒山的超凡脱俗,∵“登陟寒山道,寒山路不·穷;溪长石磊磊,涧曲草蒙蒙。苔滑非关闳,松鸣不假风;谁能超此虑,共坐白云中。”
明岩在天台县城西六十余里处,着名旅行家徐霞客在他所着《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至明岩,明岩为寒山、拾得之隐身处,两山回曲,《志》听谓八寸关也。入关,则四围峭壁如城。最后,洞深数丈,广容数百人。洞外左有两岩,皆在半壁,右有石笋突耸,上齐石壁,相去一线,青松紫蕊,蓊蓰于上,恰与左岩相对,可称奇绝。出八寸关,复上一岩,亦左向;来时仰望如一隙,及登其上,明敞容数百人。岩中一井,日仙人井,浅而不可竭。岩外一特石,高数丈,上岐立如两人,僧指为寒山、拾得云。”可见徐霞客对寒岩旁的明岩奇景极为欣赏,描绘得十分精彩。
寒山诗非俗、非韵、非教、非禅
清雍正帝对《寒山诗》十分赞美,他亲自为《寒山诗集》制“御序”:∵“寒山诗三百余首,拾得诗五十余首。唐闾邱太守写自寒岩,流传阎浮提界,读者或以为俗语,或以为韵语,以认为教语,或以为禅语,如摩尼珠,体非一色,处处皆圆,随人目之所见。朕以为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真心直语也。永明云: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如二大士事,其庶几乎。正信调直,不离和合因缘,圆满光华,固遍于大干世界。不萌枝上,金凤翱翔,无影树边,玉象围绕,性空行实,性实行空;妄有真无,妄无真有;有空无实,念念不留;有实无空,如如不动;是以真心直语,如是如是。学者狐疑净尽,圆证真如,亦能有无一体,性行一贯,乃可以与读两大士之诗,否则随文生解,总无交涉也。寒山子去,有子期辨此音,是为序。”
一般认为,寒山诗与王梵志诗风格相似。王梵志是隋末唐初的诗僧,卫州黎阳入(今河南浚县),生卒年代不详。他的诗在《敦煌遗书》中陆续发现二十八种《王梵志诗》写本原卷,以平实质朴、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明、对比强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人世间富贵、贫贱不均的客观描绘,表达出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深受佛门弟子的欢迎。
《敦煌写本》伯一一二五号《历代法宝记》记述无住禅师引王梵志诗《慧心近空心》教诫诸学道者。华严宗五祖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盛赞王梵志诗同志公、傅大士一样,“或咏歌至道,或嗟叹凡迷,或但释义,或唯励行,或笼罗诸教。”及至宋代,有些诗话、笔记、小说都很称赞王梵志诗,宋代着名诗人黄庭坚赞誉“王梵志为大修行人也。”寒山诗与王梵志诗有异曲同工之妙,正如清雍正帝所说:∵“非俗、非韵、非教、非禅,真乃古佛真心直语也。”读寒山诗,先必须“狐疑净尽,圆证真如,亦能有无一体,性行一贯,乃可与读二大士之诗,否则随文生解,总无交涉也。”第一义谛是离文字言说的,文字言说是方便,起因指见月的作用,切勿执指而为月,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佛法重在如实亲证,读寒山诗,要从中得到启示。随机生解,契悟自心。触类旁通,就成功了。
马祖道一提出:∵“平常心是道。”寒山诗写的大部分来自生活实际,却深含禅味哲理,吟之如嚼橄榄,回味无穷,不要随文生解,而应从此得一转机,直指本心,受用无穷。谨录六首,以供吟诵: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心中无一事,万境不能转。心既不妄想,永劫无改变。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岩深更好,无人行此道。白云高岫闲,青嶂狐猿啸。我更何所亲,畅志自宜老。形容寒暑迁,心珠甚可保。
世有多事人,广学诸知见。不知本真性,与道转愈远。若能明实相,岂容乘虚愿。一念了自性,开佛之知见。
我见利智人,观者便知意。不假寻文字,直入如来地。心不逐诸缘,意根不妄起。心意不生时,内外无余事。
我见人转经,依他言语会。口转心不转,心口相违背。心真无委曲,不作诸缠盖,但且自省躬,莫觅他替代。可中作得主,是知无内外。
1993年6月20日,上海《文汇报》∵“旅行家”周刊发表题为《寒山子与天台山》一文中谈到:∵“着名华裔学者陈慧剑先生称寒山子是‘中国文化透过——孔子的钢筋,老庄的水泥沙,释迦的水,结合而成的——坚实的巨擘。’”寒山诗在东方和西方文学界已发生巨大影响,犹如石破天惊,激起了涟漪的浪花,这是值得欣慰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