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圆瑛法师的佛教对联

刘福铸

闽南佛学

内容提要:以现代古田籍一代高僧圆瑛法师的《一吼堂对联集要》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探讨圆瑛法师在佛教楹联艺术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从另一角度来了解圆瑛这位佛门硕德的道采文光。

关键词:圆瑛佛教对联艺术

作者简介:刘福铸,男,福建莆田人,中文系副教授,湖南中南大学文学院特聘研究员,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圆瑛法师(1878-1953),俗姓吴,名亨春,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又号一吼堂主人。出生于福建古田端上村(今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端上村),幼失怙恃,由叔叔抚养并指导学习儒经。19岁时生了一场大病,病愈出家于福州鼓山涌泉寺,依涌泉寺妙莲和尚受具足戒。圆瑛习法,由禅入净,禅净兼修,同时兼攻天台、贤首,成为一代佛学大师。有著作近20种,其门人汇编其主要遗着,总称《圆瑛法汇》。〔1〕近年又别有《圆瑛集》、《圆瑛大师全集》等新编面世。

法师一生以弘法和培育僧才、发展佛教事业为第一宏愿,诗联书法等艺文活动只属弘法余事,然法师天资颖悟,加上刻苦勤奋,虽未措意于诗联创作,而成果却荦荦可观。若把他列为近世诗联大家,也完全名副其实。

在法师的文学作品中,《一吼堂诗集》的分量最重,也是学者比较重视的。但法师还有数量众多、流传广泛的对联作品,尚缺乏有心搜集和深入研究者。其实,一般人可能没有读过圆瑛的诗作,但在许多佛教圣地则都有圆瑛的题联。如到过古田极乐寺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山门圆瑛的题联“得到此间真极乐,不知何处是西天"的。有鉴于此,本文就着重探讨圆瑛在佛教楹联艺术方面的一些成就,领略佛门硕德之道采文光。

中国自古诗、联不分家。文人之诗集往往附录对联,但也有以对联作品独立成书者,考《圆瑛法汇》丛书中就有“弟子明敬集”之《一吼堂对联集要》。《集要》共收圆瑛创作对联144副,其中挽联、贺赠联、寺院胜迹联等计43副,自题五言对联25副、七言对联56副、八言以上对联20副。比对笔者历年所搜集的圆瑛对联,尚有20多副不在书中,可知《集要》并非法师在对联之全集,但可算是法师对联的精华集要,大体能反映出法师对联创作方面的主要成就。以下就以《集要》为主,兼及笔者搜集而《集要》未收的一些对联,从内容和艺术两方面探讨法师楹联创作的一些特色。

一、圆瑛法师对联的内容

萧指今在《一吼堂诗集序》中说:“诗即禅,禅即诗。”〔2〕在此可借用为“对亦禅,禅亦对”。圆瑛所作对联几乎皆与佛教有关,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寺院联、哀挽联、赠贺联、自题联四大类,以下举例说明。

(一)寺院庵堂联

这类对联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所见近50副。所撰联句多能结合实地的历史和地理,写出特色。如法师晚年住持的鄞县天童寺一处就有其题联10多副,〔3〕其中山门联:

◎溯晋代开山,历唐宋元明清,太白法灯辉海外;

从佛门稽古,计汉满蒙回藏,天童僧史耀人间。

本联结合寺史,写出特色,按天童寺创建于晋永康元年(300)。僧义兴云游南山之东谷,见此地山明水秀,遂结茅修持,时有童子日奉薪水,辞别时自称是“太白金星”化身,自此山名“太白”,寺名“天童”。1225年,曹洞宗第二十三代祖如净禅师住持天童,时日本僧人道元漂洋过海,从如净学曹洞宗,得法后回国创立日本曹洞宗,故日本佛教曹洞宗尊天童寺为祖庭。又如大雄宝殿二联:

◎两浙仰禅林,首溯玲珑古迹;

四海称佛地,群推太白名山。

◎如是妙相庄严,主伴齐彰,灵山会俨然未散;

本来佛身清净,圣凡一体,菩提道当下圆成。

又如弥勒殿联:

◎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浙江、江苏为法师驻锡活动主要地区。足迹所及,多有留句。如苏州灵岩山观音洞据法师之题联小序说,其地因有“观世音菩萨显圣多次”,后人乃在石岩上画像凿石。故所题二联为:

◎默祷现金身,不舍大悲示妙相;

至心称圣号,即蒙显应慰群情。

◎周遍十方,说法度生,莲风丕振;

肇始三际,建亭护岩,净土宏开。

又有题灵岩山一行堂联:

◎修持一行,专至一心,但凭一句洪名,往生极乐净土;

具足三资,横超三界,圆悟三德秘藏,亲见自性弥陀。

还有赞观音菩萨一联云:

◎具千手眼,照见法界,护持众生,三昧圆通皆自在;

获二殊胜,示现普门,分身尘刹,万机咸应以无遗。

20世纪30年代末法师至南通二甲镇香光寺,也题大殿联云:

◎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

江浙其他寺院题联还有如书宁波观宗寺法华坛联:

◎先绪继四明,为法忘劳承愿力;妙机融三观,入玄竖拂振家风。

法师长期弘法于上海,故沪上佛宇所留其手泽亦甚多。如圆明讲堂为法师1933年所创,今佛楼、圆瑛大师纪念堂等处刻有其联10多副。〔4〕佳句如:

◎春风化雨万家佛,

禅意诗情一字师。

◎三棒顿开河北旨,

一声喝震岭南宗。

◎催荔迎风摇净影,

奇花映水送清香。

藏经阁二联则是圆瑛撰句,弟子明补书,联句为:

◎宝藏庄严,尘里剖大千经卷;

琅函供养,毫端建不二法门。

◎大慈大悲,三十二应周尘刹;

救苦救难,百万千戒化圆浑。

又如上海龙华寺有法师题联6副。如念佛堂联:

◎殊胜法门,老实念佛;

庄严国土,随愿往生。

◎益寿延年,都是培因所致;

健身顺体,无非植果而来。

又如三圣殿二联:

◎主伴庄严,接引众生,同归极乐国;

愿行成就,超登上品,亲觐大慈尊。

◎虔修一行,加持一句洪名,往生极乐国土;

具足三宝,圆悟三德秘藏,亲瞻自性弥陀。

圆瑛法师为闽人,故在福建家乡寺院也题写了不少楹联。如泉州开元寺戒坛联:

◎佛是众生慈父,戒为汝等法师。

1926年题福州象峰崇福寺弥勒殿联:

◎终朝笑口常开,度量含容法界;

历劫慈心久习,菩提成就当来。

浙、苏、沪、闽之外寺院也还散落一些法师留联。如题广东乳源县云门寺禅堂联:

◎照顾话头,不爱他长庆卷席,香岩击竹;

远离妄想,许会得禾山打鼓,雪峰辊球。

又如题四川峨眉山报国寺联:

◎翻经留作将来眼,问法先空现在心。

又如题安徽九华山立庵联:

◎阅历深时知世态,功夫悟后见天真。

立庵原名“定慧庵",为清康熙年间化城寺东序寮房之一。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年间住持僧开宗重建,1931年住持瑞祥扩建殿宇时请圆瑛题句。

(二)哀挽师友联

法师所作之挽联对象主要为佛门师友,其中多为丛林大德。如“挽七塔寺报恩堂慈运先师老人”对联共有6副,都比较长。其一曰:

◎乘愿利生,鉴机施化,远泛三湘之棹,直达四明,弘法传灯,报恩主席,廿年梵刹中兴,实令人天赞仰;

束担就道,拨草瞻风,不惮千里之程,惴临七塔,禅堂领棒,丈室受衣,一旦慈云忽散,顿教弟子失依。

七塔寺在宁波江东百丈街,为浙东四大丛林之一,始建于唐大中十二年(858),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在寺前兴建7座佛塔。故俗称“七塔寺”。清光绪十六年(1890),慈运法师任住持,对全寺进行了大规模的重修和扩建,使梵宇为之一新,一时衲子云集。1895年,慈运专程至京城请颁藏经,得赐“七塔报恩寺”额,为七塔寺的中兴做出巨大贡献,后人设“慈荫堂”以纪念。圆瑛、道阶等大德皆曾亲近和受教于慈运。再举一联:

◎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长庚主席,崇寿中兴,至此化导云周,独泛慈航归觉海;

计十余年岁月,亲觐乎师,法乳常承,心传默受,而今涅唱灭,谁燃慧炬照昏衢。

本联中列叙慈运禅迹并抒写亲承教诲的感念深情。“长庚”即太白,指宁波天童山。“崇寿”为七塔寺的旧名。

又如1912年底,中华佛教总会首任会长八指头陀寄禅大师圆寂,圆瑛作长挽联4副,分别用于天童、宁波分部、上海总会、北京4处追悼会。其中上海总会追悼会联云:

◎阅历六十余春秋,洵称法门砥柱,自南岳道宏东浙,回思棒喝亲承,直至而今犹痛痒;

联络数十万僧众,组织佛教机关,为大局力挽狂澜,竟视色身如幻,更于末后见精神。

又如1941年挽宁波观宗寺宝静法师联,联曰:

◎廿载深研教内玄诠,到处指迷拭翳;

一生大作梦中佛事,于今舍幻归真。

宝静(1899-1941),号铁峰,浙江上虞人,俗姓王,为1918年谛闲法师在宁波四明山观宗寺创办“观宗学社”中最年少的一个杰出学僧。学社后改弘法社,宝静任副讲。后来宝静多次赴港澳和广东弘法。

又如1941年挽印光大师联:

◎宏阐净宗,唯师为最;高登莲品,与佛是亲。

印光大师(1861-1941):俗姓赵,名绍伊,字子任。陕西合阳人。出家后,法名圣量,字印光。为近代着名高僧,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

此外,挽联中也有个别联句是挽对佛教事业有所贡献的教外人物的。如1925年在泉州作挽黄秀襜联:

◎三生有约,一见如亲,慷慨解施囊,功德长垂仁寿塔;

半月相逢,千秋永诀,从容卸尘网,典型如在晚香堂。

黄为唐代舍桑园建开元寺的黄守恭之后裔。1924年,圆瑛主持开元时,黄氏后裔负责重修法堂、东西塔等工程的费用。其中西塔为黄秀襜独资所修。

又如1934年作挽福建省主席杨树庄联:

◎为党国效劳,正期永享彭龄,堪作中流砥柱;

是佛门护法,讵料俄游庄梦,顿失内教屏藩。

杨树庄(1882-1934),字幼京,福建闽侯人,曾任国民革命军海军总司令、国府委员,1927年任福建省***主席,后病卒上海。1929年杨曾请虚云大师主持整顿福州鼓山涌泉寺,后由圆瑛接任。故联中对其有“护法”等赞语。

(三)题赠庆贺联

圆瑛所作赠贺联也多与佛教界道侣有关。如贺常西大师住持衡山南岳大善寺联:

◎七塔钟灵,又出一支拄杖;三湘应化,遥传八棒机锋。

又如贺道亨法兄主持七塔寺联:

◎竖拂本无心,振锡曾游衡岳去;卜枚难以却,浮杯仍渡洞庭来。

按:道亨长老于民国三年(1914)住持宁波七塔寺。

又如贺莲生法师六十寿辰联:

◎阅历三百六十甲子,发菩萨心,着手回春,活人无算;

圆成八万四千法门,具寿者相,存心救世,济物有方。

莲生法师为宁波永明寺住持,精医术,故联中有“着手回春,活人无算”等赞语。

题赠“祈祷江浙和平法会联”则属于佛教活动贺联:

◎具广大悲心,举百千有情,同免刀兵劫难;证圆通妙力,获十四无畏,普救江浙灾民。

考《集要》中只有一副“贺生麟君扩充商业药铺开张”联,算是法师的商业应酬联,但内容亦仍不离慈悲济世的菩萨本意,联曰:

◎隐居求志,晦迹经商,一段高风追百里;妙品回春,灵丹换骨,千年伟业绍神农。

“百里”用春秋时五?大夫百里奚故事;“神农”为传说中尝百草的上古帝王。

(四)自题联

就数量来说,圆瑛一生作得最多的对联还是自题联,单《集要》所收就达近百副。这些对联自五言至十三言不等。内容或借景谈禅,或托物论道;或阐发禅理、抒写心迹;或倡导慈悲,喻理劝善。其联用语平白,却富诗意,蕴哲理,加上对仗工稳,音律和谐,因此有很高的艺术性。有些联句被后人选录镌刻于寺庙殿宇,成为佛教之通用联。这说明法师是十分喜欢利用对联这种传统形式来表达情感的。以下略举数联,以见一斑。

◎佛法谈三世,人生梦一场。

◎谈经见佛理,对月证禅心。

◎法身千嶂月,闻性一声钟。

◎本来心是佛,究竟我是谁。

◎佛从何处觅,道在此中求。

◎静念千声佛,闲看数卷书。

◎本来无一物,何处觅三心。

◎远离众生相,发起菩提心。

◎愿行所成就,功德以庄严。

◎观身本无我,念佛乃是谁。

◎佛道不从心外觅,禅机但向静中参。

◎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闲中自觉心无事,悟后方知法即真。

◎吟成诗意多禅意,悟彻空身即法身。

◎念而无念归真念,心不住心即净心。

◎悟明理念为真念,转得凡心即佛心。

◎涉世利生宜爱物,持躬修德在行慈。

◎慧根夙植菩提种,觉树恒开功德花。

◎为人若要超三界,念佛方能上九莲。

◎世事沧桑无限感,人生梦幻有谁知。

◎梵网庄严含万象,月轮清净印千江。

◎觉海甚深惟信入,道源不远自心求。

◎休抛世谛求真谛,须识凡心即佛心。

◎闻思修,证圆通方便;

信愿行,生净土资粮。

◎福慧庄严,成无上道;

慈悲广大,度有缘人。

◎甲子重新,德音是茂;

春秋不老,寿考维祺。

◎以念佛心,证无生忍;

将净土教,度有缘人。

◎卓尔长才,掀天揭地;

浩然正气,充塞沧溟。

◎甘露门开,三坛授受;

戒雷声震,七众归崇。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高登九品,大愿方成。

二、圆瑛法师对联的艺术特色

在现代高僧中,无论是对联作品的数量还是质量,除印光和弘一法师外,极少有人能与圆瑛法师相媲美。法师留存于世的对联虽只是佛门作品,但门类还是较宽,艺术水平颇高。不少佳作、联句清丽而质朴,多哲理而少玄机,自具含蓄警策之妙。

(一)门类较宽

圆瑛所作对联,应酬方面的有寺院题联、佛教名胜题联,师友挽联、祝贺对联、交游赠人联等,而以自题创作联最多,举例已见上文。可以说,对联成了法师禅理阐发、心迹抒写的一种重要载体。

(二)形式多样

法师所作对联形式多样,长短不拘。其联短者五言,长者达四十多言。例如:

◎当知法无我,应以戒为师。

◎湖山供啸傲,风月助吟哦。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圆明讲堂联)

◎应迹婆娑界内,退藏常寂光中。(1942年与泉州开元寺重兴住持转道、继任住持转物合挽弘一大师联)

◎明月清风呈祖意,远山近水寄诗怀。

◎风云过眼浑无住,水月盟心道自修。

◎翠竹黄花皆佛性,白云红树尽禅机。

◎世味不如书味好,人心怎比佛心平。

◎无住生心,是名菩萨;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道德为师,仁义为友;慈悲是佛,清闲是仙。

◎忠直存心,和平处世;慈悲济物,道德立身。

◎佛性本同,同生安养;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礼义廉耻,为旧道德;慈悲喜舍,是佛心肠。

◎听南海梵音,顽石亦生善;看洛迦紫竹,观音本是人。(浙江普陀山普济寺大殿联)

◎大道不离,只要回光同本得;法身原具,若能转物即如来。(天童寺大雄宝殿联)

◎爱惜精神,留此身担当大法;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深恩。

◎法身无去无来,住寂光而不动;德相非空非有,随机感以恒周。(厦门南普陀联)

◎道不远人,切忌认影迷头,向外寻觅;心原是佛,但向回光返照,直下承当。(天童寺大雄宝殿联)

◎深具慈悲力,大肚能容,容天下拂逆境上难容之事;

广结欢喜缘,满腮含笑,笑世间名利场中可笑之人。(天童寺弥勒殿联)

法师所作对联中最长的一副应是1912年底为悼念八指头陀寄禅大师所撰之北京追悼会联,全联共90字,句云:

◎应允则允,应争则争,筹集军饷,一分子义务当然,保有财产,共和国政体若是,都缘礼俗司,专制弄权,致速约法平等;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燃烧肉灯,为个人精进叵得,牺牲生命,顾大局激烈如何,还望众僧界,继续努力,终期信教自由。

寄禅(1851-1912),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人。俗姓黄,18岁出家,曾在宁波阿育王寺礼佛舍利,为表诚心,剜臂肉数块注油中燃以供佛,复燃左手二指,因自号八指头陀。辛亥革命,国体改变。1912年全国各省佛教徒于上海留云寺召开中华佛教总会成立大会,寄禅被选为首任会长。当时各地有攘夺僧产销毁佛像的情形,僧众无法应付,纷纷报告佛教总会。寄禅鉴于当时情势严重,思欲加以根本挽救,于是在当年11月1日到达北京,和他的嗣法弟子道阶前往内务部会见礼俗司长杜关,根据约法要求***下令禁止各地侵夺寺产,但谈话未获结果,他即愤而辞出,12月2日夜圆寂于北京法源寺。圆瑛于1903年至天童寺亲近寄禅,获益良多,闻师父示寂讯,悲愤交加。当即作挽诗4首,又作长挽联4副,分别用于天童、宁波分部、上海总会、北京4处追悼会。其挽联前尚缀有长序一段,表达了他对寄禅的深深恸悼之情。挽联中历数寄禅为革命军筹军饷,为毁佛夺产赴京请愿,最终以身殉教的般般事迹。挽联语近白话却情文并茂。

(三)借物咏志

法师对联善于运用各种自然物象,营造意境,增加对联的审美价值。许多对联中出现风花雪月,但却是隐喻禅理,形象生动,别有意趣。如:

◎禅意庭前柏,诗情雪里梅。

◎树色浮空翠,花香入阁清。

◎春山含祖意,秋月印禅心。

◎风云观世态,水月证禅心。

◎水绕禅窗静,花开佛国香。

◎诗意窗前月,禅心雨后山。

◎翠荔迎风摇净影,奇花映水送清香。

◎满院溪声疑是雨,当窗月色望如霜。

◎三径黄花秋雨外,一林红叶晓烟中。

◎明月清风呈祖意,远山近水寄诗怀。

◎风云过眼浑无住,水月盟心道自修。

◎翠竹黄花,尽含祖意;青山绿水,全露法身。

(四)修辞手法灵活

法师在对联写作中,善于灵巧运用修辞手法,以增强对联的艺术性。如一些联语运用了嵌字手法,厦门万石岩联就首嵌“万石”:

◎万念冰清,慧照穷源无一物;

石头路滑,脚跟点地入三摩。

又如1947年题广东南澳县屏山岩首嵌“屏山”:

◎屏藩毓秀围青嶂,山水钟灵通岩碧。

又如用典手法的运用,许多联语都使用了历史故事或佛教典故,反映了法师渊博的学识。如题宁波阿育王寺舍利殿联:

◎刘萨诃精诚所感,礼涌舍利浮屠,永镇吉祥胜地;

婆伽梵悲愿难量,力碎金刚正体,广为良佑福田。

本联上联用以下典故:宁波阿育王寺有木雕舍利小塔,是中国现存最小的塔。传说西晋泰始年间(265—274),有一个名叫刘萨诃的人,从地下挖出一个青色小塔,“高一尺四寸,广七寸”,塔刹有五重相轮,塔的四周都有雕刻,似石而非。并说这塔就是阿育王所造四万八千塔之一,里面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南朝宋元嘉二年建阿育王寺,寺内专建一座高50余米、重檐琉璃瓦顶的舍利殿,舍利殿内又建石舍利塔一座,石塔内又有七宝镶嵌的木塔,再里面才是这座小舍利塔,可见珍藏备至了。据说小木塔与佛经传记上所说的也相符,下联中的“婆伽梵”,是如来的名号之一,有自在、炽盛、端严、名称、吉祥、尊贵六种尊义。

又如自题短联:

◎本来无一物,何处觅三心。

上联为集句,出自六祖慧能诗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下联“三心”也是用典。《观无量寿经》云:“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五)善用流水对

法师对联格律谨严,对仗工稳。工对外,尚有一定数量的对联使用“流水对”,使联句顺畅如行云流水,逻辑方面又显得十分严密。如:

◎佛道不从心外觅,禅机但向静中参。

◎为人定要培心地,学佛方能悟性天。

◎为人若要超三界,念佛方能上九莲。

◎休抛世谛求真谛,须识凡心即佛心。

◎修心先要明三谛,学佛当思利众生。

(六)精益求精

法师的部分对联,用词相似,有的只是个别字眼差别,应该是其修改的结果,由此亦可见法师把习道精进无止的态度推广于对待艺术,力求精益求精。例如:

◎月影山光含妙谛,涛声海色演禅机。

◎月影松涛含道趣,花香鸟语透禅机。

◎千嶂云山凭我隐,五湖风月有谁争。

◎千嶂云山围佛界,四时风月入诗囊。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为人为法,为证菩提。

◎求福求慧,求生净土;念佛念法,念侣僧伽。(上海居士林联)

◎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迷人梦;试看庭前树色,色色全彰古佛心。(圆明讲堂联)

◎静听夜半钟声,声声唤醒主人梦;试看庭前月色,色色全彰古佛心。

题联、书联是圆瑛法师一生弘法余绪,也是其文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遗逸的作品尚有待进一步钩沉搜集,其传世楹联作品的价值也有待于有心人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圆瑛:《圆瑛法汇》,上海佛学书局1934年版。

2、圆瑛:《一吼堂诗集》,上海佛教居士林1987年印。

3、金实秋:《佛教名胜楹联》,宗教文化出版社1997年版,第213~215页。

4、潘明权:《上海寺庙楹联对联集》,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