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能诗能文的僧人虽多,但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士大夫化了的僧人,一种是民间的诗(文)僧。士大夫化了的诗(文)僧多是高级职位的僧人,他们在寺院中据有高级职位,如方丈、长老、维那、监寺……等,另外是士大夫宦途失意,中途出家,极少量是从小剃度,学问明敏,因而得到了文学上的创作技巧;另一种是民间诗僧,长期在寺院中工作,听法,参加佛事,积久生慧,因此也能诗能文。他们的诗言语质朴,语出天籁,不为士大夫所重,他们的地位低,无法与士大夫上层交往,因此他们多被埋没,姓名不彰,有的有了名,但时代也不详,如寒山,拾得,以及王梵志可以为其代表。

士大夫化了的僧人,有的由于地位高,有的由于原来就是士大夫,他们的诗文一般说也做得好,做的与士大夫气味相投,士大夫也正要交结一二方外朋友,好附庸风雅,而僧人也要借重士大夫的地位作护法,因此他们与士大夫的来往较密,经常以诗相唱和,如皎然、灵一。当然也还有一部分想研讨佛典,借以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因为孔子的《论语》中谈心谈性的话极少,如李翱,但能与李翱对谈且能使其感受的则是药山。这部分僧人他们在参与中华文化的建设上起了积极的重要作用,因此谈到这部分文学创作仍不能不把他们当成重点,所以我们仍然得要以这部分士大夫化了的僧人谈起。唐代能诗能文的僧人多,我们只能择重要且有影响的谈。

道宣(596—697)俗姓钱,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二十岁在大禅定寺依智首受具足戒,并向他学律学。后来移住终南山,在山十余年,撰成《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以及一系列有关律学的书,奠定了他在佛教律学中的地位,成为我国南山宗的创始人。

在佛教史传文学上,他的贡献很大。他于贞观十九年(645)撰成《续高僧传》,永徽元年(651)撰成《释迦方志》。前者是继慧皎的《高僧传》而续作,后者则记释迦一代游化及与佛灭后的教法兴亡,并于麟德元年又成《广弘明集》三十卷。他在《续高僧传序》上说:

今余所撰,恐坠接前绪,故不获己而陈之,或博路先达,或取讯行人,或即目舒之,或讨雠集传,南北国史,附见徽音,郊郭碑竭,旌其懿德,∵皆撮其志行,举其器略,言约繁简,事通野素,足使绍风前良,允师后听。始距梁之初运,终贞观十有九∵年,一百四十四载,包括岳渎,历访华夷,正传三百三十;人,附见一百六十人。

大意是:这部由我所撰的《续高僧传》担心是不能接着慧皎的大着的,我怕他传下来的绪统自此失坠,所以我不得已而勉强地承担了这项任务,我到处访问先达,对于一般人只要他有所知,我都要去路询,有时我个人流览,有时大家一起校勘讨论,南方北方的官修国史,只要有僧人的记载,在附郭和郊外,遇见有立的碑碣,我都要把它收集起来,表彰他们的清高德行,对他们的志行作简要的记录,把他们的见识和方略录下来,概括精炼,删繁就简,记事朴质,这样才能继承先贤,可以作后入学习的资料。时间从南北朝的梁朝开始,直到贞观十九年,共历了一百四十四年,地域包括了五岳四渎,访问的人遍及华夏各族,共计收正传三百三十一人,附见于正传的一百六十人。

从这段不难看出他收的态度严谨与范围的广阔,而他的文笔风采,我们也于此可略见一二。

玄奘,这是无人不知的圣僧,俗姓陈,名伟,洛州缑氏人,生于隋开皇二十年(600)。大业末年他来成都,并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在成都受具足戒,贞观三年(629)开始西行求法,于贞观七年(633)到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学习,前后在彼五年,通晓了梵语与多种语言及各种学派理论,沟通了当时大乘“瑜珈”“中观”的争论,着《会宗论》三干颂,备受戒贤三藏和寺院里知名学者的赞许。经过了干辛万苦,于贞观十九年(645)返回长安。

他一生的事业在于沟通中印文化,译了经论七十三部,总数为一千三百三十卷。又于贞观二十三年(649)撰成世界名着《大唐西域记》。由于他住大慈思寺较久,因此由他建立的佛学宗派——唯识宗,也叫慈恩宗。圆寂于高宗麟德元年(664)

玄奘量然文才卓越,但在《全唐诗》里没有他的诗,估计是他专心佛学,严守戒律,不愿搞世俗应酬。兹节录《报印度智光法师书》一段枣他听说承正法师死了,追忆以前在天竺学习时的情景,写得十分悲痛,缠绵悱侧:

玄奘昔因闻道得预参承,并荷指诲,虽曰庸愚,颇亦蓬依麻直。及辞还本邑,嘱累尤深。殷勤之言,今犹在耳。方冀保安眉寿,式赞玄风,岂谓一朝奄归万古,追惟永往,弥不可任,伏惟法师凤承雅训,早升堂室,攀恋之情,当难可处,奈何!奈何!有为法尔,当可奈何!愿自裁抑,昔大觉潜晖,迦叶绍宣洪业,商那迁化,毱多阐其嘉猷。今法将归其,法师次任其事。唯愿清词妙辩,共四海而恒流,福智庄严,与五山而永久。

大意是:我以前曾参学承正法师,并蒙他的指示和教诲,我的资质虽然庸愚,在他的关怀之下,我就好像蓬生麻中,不扶自直一样成长起来。以后我返国弘教,向他辞行,他多次叮嘱我宣护大法,这种殷切教诲,还萦绕在我的耳边。我正希望他长寿能久赞佛理,谁想到一旦千古。追想以前他给我的教导,压抑不了我的哀痛,我想到你法师很久以前接受过他的雅训,在佛学研究上,已深入他的堂奥。在他入葬时一定攀着丧车痛哭,留恋不舍,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这是世间上的有为法啊,怎么办啊,希望你节制哀痛,以前释迦涅磐,把大法授与迦叶,要迎叶担当继承佛统的重任,商那和修(阿难弟子,传宗的第三祖)死了,由他的弟子优毱多继承,把他的宣教护法的大业更加发扬光大,现在传法的巨人已死,按照次序你要接受重任,但愿你的清雅的言词和玄妙的辩解像四海那样长流,你的福德智慧像天竺五山一样的庄严长存。

弘忍是禅宗的五祖,俗姓周,湖北黄梅人。他从四祖道信出家,道信住锡黄梅双峰山,道信声誉日广,信徒来的很多,多至五百多人,双峰住不下,他便在双峰山的东面冯茂山另建寺庙;名东山寺,当时便称他的禅学为“东山法门”。

龙朔元年(661)弘忍想传法于弟子,但不知道谁有根基与缘法,就令弟子们来做偈子,神秀做了一个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弘忍见了,说依此修行,当然会有好处,但尚未能明心见性。这时慧能正在春磨的房间里,听大众说此偈,他又不识字,问了一个究竟,便请能写字的僧人为他代写,他作的偏于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他的见解比神秀高,它更符合于佛家一切皆空的哲理,而且更直指本源明心见性。神秀要教人常常勤拂拭,才免得染上尘埃,因此要经常学习,逐渐接近解脱,形成以后的北宗。因为主渐进,所以又叫“渐门”。

慧能的思想主张顿悟,所以叫做“顿门”。因为盛行于南方,又叫“南宗”。北宗传几代后便衰落,而南宗久传不衰。临济、曹溪都是南宗,临济一直传到近代。在敦煌词曲里南宗的词特多。禅宗分南北是中国佛教的特色。神秀、慧能在文艺作品上数量不多,但这两首诗偈,说理清晰,声调铿锵,一直为佛教文学界人所传诵。它用词简明,没有生僻字,琅琅上口,在佛教文学上应该说是上品。慧能的著作有《擅经》,他在文人中的影响极大,王维、刘禹锡都为他写了碑文,刘禹锡还为他接受了弘忍传给他的衣服写了《佛衣铭》。

义净,俗姓张,名文明,唐齐州(今山东济南市)人。他从慧智禅师受具足戒,以后到洛阳、长安去求学。平时深仰法显、玄类的高风,立志西行求法,于高宗咸亨二年(671)到达印度。在印度三十余国参学,并在那

烂陀住了十一载,携得梵本经书近四百部,于证圣元年(695)回到洛阳。久视元年(700)以后,他开始组织译场,他所译的书,经、律、论三藏均有,极其丰富,但主要攻习的是律部。他译的《根本说一切有毗奈耶》里有许多故事,均富文学情味,为各种佛教故事选之类所选载。他还撰了《南海寄归传》,记他在印度看到的僧规,对唐代的中土僧徒实践失当之处提出批评。他的文学作品,在《全唐诗》保留了一些,诗格不高,有首《西域寺》还比较可诵:

众美仍罗列,群英已古今。也知生死分,那得不伤心。

义净在印度曾创了一种诗体,即宝塔诗。他居住在纯是佛教环境的国度里,最常见的莫过于宝塔,《法华经》中有、《宝塔品》。塔的建筑非常庄严,底层最宽,然后逐层缩小,僧人最有可能将这种形式转移到诗歌的创作里去,特别是中国文字是单音字,极适于做成这种一三五七九言诗。

钦立先生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把这种诗放在《隋诗》卷十里,他根据《古诗类苑》和《诗纪》把作者定为释慧英,生平只字俱无,是不妥当的。现在看这首《在西国怀王舍城》诗吧:

游,愁

赤县远,丹思抽,

鹫岭寒风起,龙河激水流,

既喜朝闻日复日,不图年颓秋更秋,

已毕耆山本愿诚难遇,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

无论从标题《在西国怀王舍城》上,与内容提到的“终望持经振锡住神州”上看,他都与义净的身份和对祖国怀念之情合。“赤县远,丹思抽”,这是对祖国多么深挚的怀念!与法显到印度看到晋地的扇子,就像看到亲人一样不觉泪下的情感是一致的。讲一切皆空并不能妨碍对祖国的热爱。

宝塔诗对于整齐的四言、五言、七言来说都是了不起的一种创造。这种体裁,在唐代,白居易创作了一至七言诗;张南史还创作了一组这样的诗,共计六首,是咏雪、月、泉、竹、花、草的。兹录一首《咏竹》,以见此体发展之一斑:

竹,竹,

披山,连谷,

出东南,殊草木,

叶细枝劲,霜停露宿,

成林处处去,抽笋年年玉,

天风乍起争韵,池水相涵更绿,

却寻庾信小园中,闲对数竿心自足。

元和中道士苑尧佐把这种体裁引入道教,写了一首《咏书》。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也依此体创作了《纪道德》《怀古今》。到了近代,此体仍不衰歇,不过多用于嘲讽。

义净的创作水平不高,但他为我们创造出了“宝塔体”这样一种诗体,而且此体历久不衰,仍是值得我们称道,而不能让其湮灭不彰的。

下一个我们将介绍法照,《宋高僧传》中有他的传。他是净土宗的大师,先在湖南衡阳的云峰寺,勤修不懈,以后又到了五台。在唐代敦煌歌词里有他的一些创作,在《全唐诗》里有诗三首,兹录其一,《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大意是:你现在要踏上回乡的征途了,随你方便每天能走多少就走多少,登山崎岖把你的袈裟弄得破破旧旧,从山东渡海到是满轻松的,(这里用的杯渡和尚的故事,杯渡常乘木杯渡水)晚上依着云色你在船上住宿,早上吃斋饭就靠近水边,听得到水声,不知你那年能再持贝叶经,重新到中国来呢?

宗密,俗姓何,果州西充(今南充市西充县)人。生于德宗建中元年(780),圆寂于会昌元年。青年时期因参加贡举考试,遇遂州(今遂宁市)大云寺道园,言谈相契,便从道园出家。元和五年(810)在襄汉恢觉寺遇澄观弟子灵峰,授他《华严经琉》,很有启悟,因作书与澄观叙弟子之礼。长庆元年(821)住雩县终南山草堂寺,后又入草堂寺南的圭峰寺院里从事佛学研究,所以又叫“圭峰禅师”。声誉鹊起.信众很多,特别是宰相裴休常向他求教。着有《园觉经科文》、《园觉经纂要》、《华严经纶贯》、《华严原人论》。他融合儒释,故士大夫多喜与往还。为人甚有胆识,文宗太和九年甘露之变,中官大杀朝内士大夫,王涯、贾、舒元舆均逃入终南投宗密,独有李训欲求剪发,宗密把他藏起来。宦官仇士良派人捉拿宗密,问他为什么不告发,他从容不迫答复:“释迦教导说,遇苦即救,不借生命,你要杀我,我情愿就死。”因为他名气太大,后来放了。朝中正义之士都为他这种敢以一死救人的高风所感动。

马戴、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赠宗密,白居易甚至说:“吾师道与佛相应,念念无为法法能”。但《全唐诗》里却没有他一首诗,他大概跟玄奘一样,谨守戒律、不作世俗应酬文字,所以搁笔不作诗。兹引他的《华严原人论序》:

然孔、老、释迦皆是至圣,随时应物,设教殊途。内外相资,共利群庶,策勤万行,明因果始终;推究万法,彰生起本末,虽皆圣意,而有实有权,二教惟权,佛兼惟实,策万行,惩恶劝善,同归于法,则三教皆可通行;推万法,穷理尽性,至于本源,则佛教方为决了。

大意是:但是孔子、老子、释迹都是大圣人,他们随着时事的不同应付社会,但他们在教育问题上走的道路不是一致的。内在的修养与外在的学习相互支持,共同希望能帮助群众,勉策勤修各种善行,探明因果始终,显示人的生起本末,这些都是圣人共同的意图,但要达到这目的,就要有权宜和真实,儒道二教只有权宜不解决最根本问题,佛既讲权宜又要讲真实究竟。通过勤修行,惩恶劝善,共同把社会治好,这是三教都遵行的。但研究一切事物和现象,追寻真理和探索本体,找出宇宙的本源,那只有佛教才说得明了。

他的文章手法,较之初唐的道宣、玄奘,有明显的差别,骈偶成分减少了,华词丽句堆砌典故的习惯也减少了。这显然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有羊。宗密与韩柳同时而稍晚,这说明古人的“文章与世道升降”之论是非常正确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