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奘法师是中国佛教徒千秋万世崇奉的高僧,同时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自豪的伟大历史人物。鲁迅先生在列举中国历史上堪称“民族脊梁”的杰出人物时,就曾专门提到“舍身求法”者,而首推玄奘法师正是“舍身求法”的典范。

玄奘(公元602—664年),本姓陈,名,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县)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佛教的经论,通过多年学法,他深感各师所说不一,欲会通各种经典,遂下决心西去佛教发源地———印度,求法释疑。公元629年,他从长安(今西安市)出发,经今甘肃、***及塔什干、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尼泊尔等地,历尽艰险,辗转抵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入当时的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学法,5年后出寺,游历全印度。在印度期间,玄奘因德才出众而备受推崇,举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名震五印,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唐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返长安。据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17年,旅程5万里,“所闻所履,百有三十八国”,带回佛教经律论共520箧,657部。玄奘以其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渊博的学识,赢得朝野尊崇。他返抵长安时,“道俗奔迎,倾都罢市”,不久,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接见,太宗劝其返俗入仕,玄奘辞谢,此后20年间,在朝廷支持下,专心主持译经事业,将梵文译为汉文,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达1335卷,并将《老子》等中国名着译为梵文,传入印度。他根据西行路途见闻所着的《大唐西域记》迄今仍为中外交通史经典名着,中国佛教译经事业至唐代玄奘法师为一大高峰,称为“新译”,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至为深远,不仅如此,玄奘法师及其弟子所创立的法相宗(又称唯识宗、慈恩宗),至今仍在日本、韩国余脉不绝。

玄奘法师圆寂于唐麟德元年(664年),初葬长安附近的白鹿原上,朝野送葬达百余万人。5年后,朝廷为之改葬于今长安兴教寺墓地,专门建塔供奉。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军入长安,兴教寺墓塔被毁,法师遗骸为寺僧护携至终南山紫阁寺安葬。百余年后,宋端拱元年(988年),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住持可政朝山来此,在废寺危塔中发现法师顶骨,遂亲自千里背负,迎归金陵天禧寺供奉。公元1386年,寺僧守仁及居士黄福灯等将法师顶骨由长干寺(即天禧寺,后更名为大报恩寺)东岗迁至南岗,建三藏塔安奉,公元1856年,该寺毁于战火,清末此地建江南金陵机器制造局,民国改为金陵兵工厂。1943年12月,侵占南京的日军在施工中,从三藏塔遗址中发掘出安奉法师顶骨的石函。日军起初严密封锁消息,后因南京各界爱国人士抗议,汪伪***迫于舆论压力,与日军交涉,日方才不得不答应将灵骨分为三份:一份于1944年10月10日在南京玄武湖畔小九华山建成砖塔供奉;一份由当时的北平佛教界迎至北平供奉(后由日本人分往日本);一份即存于南京鸡鸣寺山下当时的汪伪中央文物保管委员会。据南京市佛教协会真慈法师、刘大任居士考证,这后一份灵骨1945年由南京佛教界迎请到毗卢寺供奉,1963年为举行玄奘法师圆寂1300年纪念法会,又将顶骨奉迎至栖霞寺,“文革”开始,南京市佛协将这份顶骨送至市文管会保存。1973年,南京灵谷寺修复开放,经有关部门批准,该寺将这份顶骨从文管会请回供奉,寺内专设“玄奘法师纪念堂”,纪念堂正中心设13层密檐楠木塔,玄奘法师灵骨即安奉于此中。

当时被送往北平的那一份灵骨,后来经历了较多的分送、迁徙过程。首先,被日本人分出一部分迎往日本,辗转供奉于东京增上寺、慈恩寺和奈良药师寺等多处寺院。其间,1955年11月,应***佛教界之请,日方又分送一小块灵骨赴台,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内。留在北平的一部分灵骨,又分送国内四处道场供奉:北京广济寺、广州六榕寺、天津大悲院和成都文殊院。其中,供奉在天津大悲院的一份,经周总理同意,于1955年由我国***赠送给印度***,安放在玄奘当年留学的那烂陀寺,分送成都文殊院的那一份灵骨安奉至今。至于北京与广州的两份灵骨,已分别佚失于“文革”浩劫中。另外,传说八十年代由日方归还灵骨给西安兴教寺之事,经查实,并无此事,仅由奈良药师寺来人在兴教寺内短期供奉,旋即又带回日本。《海外版∵》1998-09-28∵第5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