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建舍利塔(泾州大云寺塔)之秘
作者:陈晓东
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541-604),出生在陕西的一座尼姑庵里,自小被一尼姑带大,这使他跟佛法结下了不解的因缘。在隋文帝登上皇位之前,有一印度僧人专程到他府上,送给他一包佛陀舍利,请他好好供养。印僧走后,他找来一个和尚将舍利放在掌心,想数一数有多少颗,可两个人数来数去就是数不清,始知佛法高远莫测,非凡情可度。杨坚叫人定制了一只精致的七宝箱,将舍利珍藏在里面。即帝位后,他普诏天下,广兴佛事。在京都一尼姑寺里,他还特建了连基双塔,塔下安置舍利,以报答当年神尼对他的养育之恩。
隋开皇十五年(西元595年),季秋之夜,有神光从塔基下闪出,象炉火一般,自下而上,绕塔右旋,一旬之内,四次出现,京城里很多人都看到了这一极为殊胜的景象。
仁寿元年(西元601年)六月十三日,这一天是隋文帝六十周岁生日,他特意在仁寿宫仁寿殿里,请来数位高僧大德,兴论宏佛之道,最后由他拍板,决定在全国选三十个州,各在高爽清净之地建造舍利塔。
为此,他还亲自起草了一份内容十分具体详尽的诏书,诏示天下:
朕皈依三宝,重兴圣教,思与四海之内一切人民,俱发菩提,共修福业,使当今见在爰及来世,永作善因,同登妙果。宜请沙门三十人,谙解法相兼堪宣导者,各将伺者二人,并散官各给一人,熏陆香一百二十斤,马五疋,分道送舍利往前件诸州起塔……为朕、皇后、太子、诸王子孙等及内外官人、一切民庶、幽显生灵,各七日行道并忏悔。起行道日,打刹莫问同州异州,任人布施,钱限至十文以下,不得过十文,所施之钱,以供营塔。若少不充役丁,及用库物。率土诸州,僧尼并为舍利设斋,限十月十五日午时,同下入石函。总管、刺史以下,县尉以上,自非军机,停常务七日,专检校行道及打刹等事,务尽诚敬,符朕意焉。
他到密室里打开七宝箱,恭恭敬敬取出三十颗舍利,置御案上,烧香礼拜,然后将舍利分别放入三十只金瓶中,金瓶再分别放入琉璃瓶,以熏香之泥封印其盖。送往三十州后,再依次置入铜函、石函。
皇帝如此敬佛,底下官员出力之诚敬、礼仪之隆重,自不必说。各州建塔及奉迎装藏佛陀舍利时,天空大地种种瑞相层出不穷,《法苑珠林》中对此记载颇详,录载如下:
雍州[在今陕西]城西盩厔县南仙游寺,立塔之日,天降阴雪,晦岭重厚,舍利将下,昏云忽散,日光朗照。道俗散毕,云合如旧。
岐州凤泉寺,立塔感得文石如玉,为函又现双树鸟兽灵祥,基石变如水晶。
泾州[在今甘肃]大兴国寺立塔,三处各送旧石,非世所有,合用为函,恰然相可。
泰州静念寺立塔,定基已,瑞云再覆,雪下草木开花。入函,光照声赞。
华州思觉寺,立塔初,阴雪将欲,下舍利,日光晃朗,五色气光高数十丈,照覆塔上,属天降宝花。
同州大兴国寺,立塔值雨,无壅鄣处,及舍利入函,忽然云启驰散,日光照耀,复有神光重绕。于日至十二月内,夜光照五十里。
蒲州牺岩寺立塔,地震山吼,钟鼓大声,又放光五道,至二百里皆见。
并州无量寿寺,立塔初,昼昏云重,将下舍利入函,天晴日照,复放神光五色,天神现形,莫知多少。
定州恒岳寺,立塔之日,有见异老公来施布,负土毕,已失之。旧此无水,忽有水流,前后非一。
相州大慈寺,立塔之日,天阴降雪,将下舍利入函,日出,下后复合,天雨奇花,连注极多。
郑州定觉寺,立塔之日,感得神光,如流星入寺设供,二万人食不尽。
嵩州闲居寺,立塔感得白兔来至舆前,初阴雪,将下日朗,入已复合。
亳州开寂寺,立塔界内无石,别处三石合而成函,基至磐石,二浪井夹之。
汝州兴世寺,立塔初,阴云雪,将下天晴,入函毕,已阴云还合。
泰州岱岳寺,立塔夜,振鼓声,三重门自开,有骑从庙出迎,光瑞非一。
青州胜福寺,起塔掘基,遇自然磐石,函将入塔,有光瑞现。
牟州巨神山寺,立塔获紫芝二茎,阴雪将下,日开,闭讫还合。
随州智门寺,立塔掘基,得神龟,甘露降,黑蜂绕,龟有符文。
襄州大兴国寺,立塔初,天阴,将下日朗,入函云合。
扬州西寺立塔,久旱,舍利入境,夜雨普洽。
蒋州栖霞寺立塔,邻人先梦佛从西北来,入寺及至如梦。
吴州大禹寺立塔,舍利泛度五江,风波皆不起;又放神光,获得紫芝。
苏州虎丘山寺立塔,掘基得一舍利;空中天乐,人皆闻之;井吼三日,舍利方至。
衡州岳寺立塔,四遇逆风,四乞顺水,峰上白云阔二丈,直至基所,三匝乃去。
桂州缘化寺立塔,未至十里,鸟有千许,夹舆行飞,入城乃散。
番州灵鹫寺立塔,坑内有神仙现腾云气象。
益州法聚寺立塔,初阴晦冥,将下日朗,奄已便阴。
郭州法讲寺立塔,初行郊西,尔夜郭州光瑞高数丈,从东来入地,内外皆见。
…………
佛陀舍利的神奇力量,不仅使天空大地出现种种瑞相,而且对陶冶改善人的心灵,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值隋文帝诏令诸州建塔之时,随州官员王威,奉命押送九十名犯人去西北不毛之地流放,路遇舍利,动了善心,将这九十名犯人解下枷锁,全部放掉,要他们在规定期限里,自己去流放地报到。流放地远在千里之外,结果,到时无一人拒命不去。
…………
隋文帝因上述种种殊缘,于仁寿二年(西元602年)正月二十三日,再下诏书,令在全国再选五十三州,建立灵塔,并定于四月初八(佛陀诞日)正午,五十三粒舍利同一时刻封入石函。
皇令一下,雷厉风行,新舍利塔很快建立起来。据事后诸州汇报,恒州、泉州、营州、洪州、杭州、德州、沧州、郑州等五十三州中,有四十余州在建塔或安置舍利时出现种种灵瑞。
在此,根据《续高僧传》中的《隋东都上林园翻经馆沙门释彦琮传》,再补充一点建舍利塔时出现瑞相的细节内容。
彦琮(556-610),俗姓李,少而聪明,十岁出家,博学广参,精通佛理,亦擅梵语,隋立国后,很受隋文帝赏识,开皇十二年(西元592年)敕召他入京住大兴寺,掌管佛经翻译馆,供给甚厚。仁寿元年,隋文帝敕建三十舍利塔,其中装入并州无量寿寺(后名开义寺)的舍利,就是由彦琮送去的。次年,隋文帝诏令再建五十三座舍利塔,彦琮奉旨将舍利送往复州方乐寺(后名龙盖寺)。方乐寺建于南齐(西元480-502年)初,北周武帝时被废颓,其时只剩下荒芜的遗址。彦琮令人在旧寺遗址建造舍利灵塔,忽觉头上痒闷,以手检发,居然得舍利一颗,形如粟米,光色鲜润,以两柄铁斧试之,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损,于是确认这是释迦舍利。掘塔基至七尺深时,挖出铜盒、银盒,盒中空空,塔基里溢出盈盈清水,水中似有舍利踪迹,但又寻觅不见,这才知道,原来头发中所获舍利,原先就是藏在该银盒里的!
为造装藏舍利的石函,要寻找石材,但遍寻不得,最后从竟陵县界拾得一块石料,看起来尚可用,雕琢磨光之后,竟然变成一块五色光润的玉石!石上还隐隐显出佛像。将此石函移至塔所时,引来一只天鹅,围着石函,自然驯狎,不肯离开,有群鹅飞过,它也不加理会,前后长达十日。石函埋入塔基后,它犹守塔旋绕,鸣叫飞翔。塔旁有个水池,常有鱼鳖将头探出水面,张望舍利,彦琮便为它们诵经说法,它们耐心地听,一动不动,半日方没于水中。
四月八日,是舍利入函的日子,上午,白云布满上空,中午,密云忽消失,只剩塔顶上空有一团五色祥云,与日轮相映成辉。待舍利子藏入石函后,天空晴朗,一朵云彩都没了。彦琮将这些瑞相奏闻隋文帝后,皇帝十分高兴,嘱录为别记,藏诸秘阁。
其时,有高丽、百济、新罗三国使者,将回国述职,深为中国建舍利塔的盛景而感染,请求皇上,各各赐给舍利,让他们带回本国立塔供养,永弘佛法。隋文帝下诏满足了他们的愿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