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兴寺东律院洪辩大师舍利塔铭小考

杜平

【关键词】正定;龙兴寺;东律院;元代;洪辩大师;舍利塔铭

【摘要】元至元二十四年龙兴寺东律院洪辩大师德公舍利塔铭刻石现存正定县文物保管所,为元代早期之物,是研究隆兴寺的建置沿革和历代名僧的重要实物资料。本文对其做了介绍和简略考证。

现存正定城系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都御史陆矩会、御史陈金增在原城池基础上拓建而成,拓建时所用基石部分源于早期的碑刻、墓志及寺院的塔、幢等。因上世纪50至70年代正定城遭到较严重破坏,一些石刻文物随之出土散落。近30年来,正定县文物保管所陆续发现和征集了一批原砌于城墙基处的唐宋金元时期的墓志、碑刻、经幢、塔铭等,其中包括1979年自县城东南2.75公里的太平庄村一农民家中征集的一方元至元二十四年龙兴寺东律院洪辩大师德公舍利塔铭刻石。

此塔铭系白石质,高46厘米,宽43厘米,厚11厘米(图一)。正面磨光,余皆毛面。正面周边刻二方连续链状纹,内镌铭文。铭文分横、纵两种格式书写,均系楷书,其间隔纹饰与周边同。上部横书“龙兴寺东律院”6字。其下纵书大字4行,每行5字;后面落款为小字4行,每行字数不等,文为:“临坛大德洪」辩大师前住」持堂长德公」舍利之塔铭」师门资惠轮惠圭」惠开惠坚惠严惠成」时大元国至元二十四年岁次丁亥四月日讲论沙门惠轮等建」中山府天宁寺侍者□□题并刊。”

按《佛学大辞典》:“后世以寺为总号,院为寺中别舍之号。”[1]现立于隆兴寺的《通照大师之碑》中“成童二年,以亲命礼真定府龙兴寺主持僧于慈氏院”及《广惠大师舍利经幢铭》中“遂送真定府龙兴寺传教院礼感公为师”之记,反映出隆兴寺宋、金时期院的建置之一斑,而记载该寺院之建置最详明者,则见现立于隆兴寺大觉六师殿前的元大德五年(1301年)《重修六师殿记》碑阴。该碑阴记隆兴寺当时设有17个院,分别是金佛院、大悲院、释迦院、慈氏院、仁王院、法华院、下生院、弥勒院、三学院、东律院、法照院、文殊院、白莲院、传教院、大圣院、上升院、药师院,该塔铭中的东律院名列其中。

塔主僧法号“洪辩”。“住持”乃主持寺院者的职称,意为久住护持,而“堂长”之职,《佛学大辞典》∵中不见注释,《汉语大词典》记为“宋书院和州学知事名”,与佛教有所渊源。佛经收藏是寺院的重要工作,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如此比照寺院的佛教教育,更可看出书院教育与之一脉相承之处。而住持不仅是一寺之主僧,同时也兼有老师的职责,代佛扬化,弘传佛法。另参考元延七年(1320年)《十方东天宁寺圆公之塔铭》记“师……训名普圆”[2]可知,该铭中“德公”当为取师训名末字之尊称。

《重修六师殿记》∵碑阴中记有阖寺17个院中的僧人数量、僧职及名号,其中东律院时有僧人12位,首位为“住持堂长弘辩大师德公律师”。师名弘辩与塔铭中的“洪辩”音同字不同,笔者以为,舍利塔系大师门资所立,故当以塔铭为正。另从《重修六师殿记》碑阴尚可知,塔铭中的弟子惠轮系提点讲主,惠圭系庵主僧,惠开、惠坚系讲主僧,惠严即阁主僧,惠成僧职处泐损,故不可知。

塔铭题、刊者系中山府天宁寺侍者。宋政和三年(1113年),定州升中山府,治所在今定州市。《佛学大辞典》称侍者即“亲炙于长老左右而任其使唤者也”,此塔铭由中山府天宁寺僧人题、刊,可见德公生前与该寺院有着较密切的关系。

从塔铭可知,德公舍利塔建于元至元二十四年。元世祖、惠宗分别有“至元”年号,但惠宗至元仅6年,故铭中“至元”当系元世祖年号,二十四年即1287年。但涉有铭中东律院和师之名号的《重修六师殿记》碑刻立于元大德五年(1301年),碑文中所记重修之事则发生在“至元己丑至癸巳”,即1289~1293年,此时洪辩大师早已圆寂,故分析师之名号之所以出现在该碑阴“阖寺廊下院僧众施工运力颁名”中,可能是洪辩大师参与了重修前的准备工作。

元代是隆兴寺发展史上的兴盛时期,此舍利塔铭作为元早期之物,为这一时期该寺的建置和名僧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摄影:樊瑞平

————————

[1]《佛学大辞典》,上海书店出版社,1994年。

[2]《十方东天宁寺圆公之塔铭》原砌于正定城北门墙基,掘出后存北关村饲养场,1983年由正定县文物保管所征集。

〔责任编辑:成彩虹〕

出自:∵《文物春秋∵》∵2009年1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