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弗阿毗昙论禅定品讲记
智敏***讲
第十讲
问题解答
(13A)那么昨天我们讲到十三个助缘。今天我们先把几个问题说了。什么叫瞋恚,“云何起瞋恚,缘饥故”,这个饮食里边的。好象这个问题我看没有什么大问题。瞋恚就是说,在这个249页第一行,“云何不起瞋恚?若饥,缘饥故,生身心苦受”,有苦受就要起瞋恚心了,这个是天然的。那么“缘过度”也起瞋恚心,这也是一般性的,没有什么。
“爱憎金刚”,他的语气有点儿不太顺的。总的来说,就是说我们对饮食的起爱、起瞋,就是微细的我执的表现。那么这个里边,文字上面好象有一点儿混淆。“云何舍憎爱金刚?”,这两个问题他们都有。他上面说是“若饥,缘饥故”,缘饥故当然是苦受,他说“生爱烦恼金刚我”,那是说这个爱是爱自己的身体,他就希望……,这个饮食不够了,爱护身体。那么“忆念憎如是饮食”,他就是说,对自己所得到的不好的或者是不够的饮食生瞋恨心,或者看到其他的人得到好的、丰富的,起妒嫉心,这是瞋,都是饮食。“若食过度,缘过度故,生身心苦受”,这个是一定,前面讲过的。那么吃了身心不舒服,生憎的烦恼金刚,这是顺了前面说的。“不忆念如是过度饮食”,他就是说,那么自己起了烦恼了,再也不要想吃饭了,对那个过多的饮食,他就不再忆念了。总的来说,就是海公***说的,就是说我执平时看不到,就在饮食上,对饮食有没有、多不多,或者吃得太多或者什么,所生的爱也好、瞋也好,这个就是表现了这个我执的存在。
那么这里就顺带的一个问题。他就是说,那个四圣种,随得喜足,既不贪,也不执着苦行,得到什么就喜足什么。那么他对这里提个问题,假使对不好的饮食能够喜足,而对好的饮食去舍弃,这个一般说是外道的见,这是邪见。人的这个本性,对这个不好的饮食能喜足,对正好的饮食反而倒是弃舍,就是说当它一个毒药一样,这个不大会的,除非是外道,他认为这个是他们的戒条里边如此。我们说对好的饮食也不执着,对坏的饮食也不讨厌,这是我们所要求的,圣种,就是说你随便你得到什么,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都感到很满意,就够了。问题就是说,并不在贪味道,只要能够把身体支持来修道就可以,所以说好的饮食得到也不是特别高兴,坏的饮食得到也不生起瞋恨心,都感到满足。满足什么?能够支撑我身体修梵行,就可以了。所以圣种的这个原则,并不是在饮食的好不好上去考虑这个问题,考虑自己得到饮食能养命、能修道,这个是他的目的。所以说得好的,只要能养身,他也不一定是讨厌,得不好的,只要能养身,也不一定起不足的心或者起烦恼心,好的也不起贪着心,只要能养身就可以了。等于镜子照东西一样的,照了干净的花,镜子也不生欢喜;照到大粪,镜子也不起瞋恨心,反正镜子就是个镜子,它不去管它那些。
那么另外一个问题,二百五十二页,第七行,“及入禅得证离欲知见”,离欲知见就是说离欲的经验,解脱,解脱知见,离欲,离欲的知见,你如何离欲的那些经验、方法。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憎爱金刚讲过了。这个是名相,就是翻译的时候,我们说因为当时的古代的翻译,是不一定跟我们现在的话那么对头。那么所以说贡高食是指的放逸,这个是翻译的时候的一些当时的用语,那么对于我们现在当然不一定适合,但是当时是这么说的,当时的人说话是这么说的。
那么下面一个,何谓“身强好事”,身强,身体强壮了,精神充沛了,就欢喜多事了,观闲或者去游览,或者去怎么,或者去冲壳子说闲话,那么就是身体疲劳了就很衰弱,他就不想动,就不好事了。
“知足”、“知量”,生新苦(饮食过度)的过患,这个是假使你生起这个苦受,就是不乐,不乐的反面就是乐,它这个并没有很深的意思在里边。
好了,我们还接下去,今天要想多讲一点。
B1正行应断
大科第二,正行因缘分二:一断,二修。
断中分二:一断五盖心垢,二离欲恶不善法。今初:
那么十三个助行讲完,就是正行,正行里分两个:一个断,一个修。断的里边∵分两个:离五盖心垢,五盖是心垢,再么离欲恶不善法。这是离两个东西一个是五盖,一个是欲恶不善法。实际上五盖也包在欲恶不善法里边,不过它五盖是特别重要,所以说把五盖先提出来讲。
C1断五盖心垢
云何断五盖?离、灭、没、除,是谓断五盖。
“云何五盖”,五盖我们前边讲过了,欲界的贪、瞋,还有昏沉睡眠、掉举恶作,还有个疑,这五个盖,是最厉害的,障我们的定是最厉害的,所以把它突出,那么其他的都摆在欲恶不善法里边。欲跟恶不善法又分二个,欲是五欲,恶不善法呢,凡是一切不善的法都在里头。
那么“云何断五盖?离、灭、没、除,是谓断五盖”,这离、灭、没、除是四个阶段,层次不同,意思都是断五盖。
离者,于五盖情境,觉知是盖,知盖过失,遮护先防,不亲不近,藉缘离弃,善习方便。灭者,久离不亲,忘情远过。设境现前,慧觉先知,方便善能离过灭恶,障阻不生,心得入定。没者,现行种子,并皆不生,生起即灭,消沉不扰,净明智生。除者,更复深淘,拔除根子,永断无明。
如是四种,必须依次断除,参灭谛理,而修行之。
“离者,于五盖情境,觉知是盖”,这是第一步,对五盖的那些事情,知道这个是盖,有的是盖还不知道,那就没有办法了。第一个我们起码的开始要知道这个是盖,这个盖来了是不好的。“知盖过失”,盖来了有很大的过失,要障智慧,不能得禅定等等,而且不能出欲界,在欲界里边还要投恶道受苦。那么盖的过患要知道,然后要“遮护先防”,要“遮护”,不要给盖来,“先防”,预先能够预防,看到盖要生起苗头马上就转变,不要给它生出来。“不亲不近”,对于这个盖,不要跟它亲近。“藉缘离弃”,就是缘离,一个是正离,一个是缘离,藉其他的缘把它离弃。假如说你昏沉睡眠来了,你去走动一下,就是经行,就藉经行的缘就把它替掉了。正面对治,昏沉来了,修光明观,这个是正舍,一个是缘舍。“善习方便”,各式各样的除盖的各种方法,方便善巧要多学。这是第一步,认识盖,知道盖的过失,要用心去防护它,不要接近它。这是跟五欲一样的,开始要远离,不要跟它亲近。
第二呢,境是“灭”,因为“久离不亲”,因为经常跟它离开,不亲近的话,“忘情远过”,那个对他几乎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他这个心里边也把它忘掉了,过失也不会起来了。那么万一产生这个境界现前的时候,也能够很快地知道,方便善巧能够离开这些过失,把恶法灭除。“障阻不生,心得入定”,这样子就是开始是要用功夫,去防护、遮止它,知道它过失,不要跟它亲近。很久地跟它不亲近了,离得很远了,那么这个事情它的作用就不大了,即使偶尔现前的时候,自己的觉慧也能够预先知道,想办法把它灭掉。
那么这样子,“没”,更进一层了,“现行种子,并皆不生”,种子我们说埋在里边,现行基本上是不生了。现行不生,新的种子也不下去了,所以说现行种子都不生了。假使万一一生,就是苗头,生的苗头一起,马上一观照,就灭掉了。“消沉不扰”,那么这个五盖就沉下去了,对我们不起扰乱的作用。“净明智生”,五盖除掉之后,假使心垢除了,干净的智慧、明亮的智慧就生了。
那么“除”是最后一个,挖根。“除者,更复深淘”,再把它挖下去,把根也拔除。“永断无明”,那就是说,把它根子断掉了,永远再不会生了。在“没”呢还是现行没有,新的种子没有了,但是旧种子还会冒出来,但是冒的苗头,一出现的话,我们的智慧马上可以把它觉察到,觉察到之后,就把它没有生之前,就把它灭掉。那么到了“除”呢,就是天下太平了,种子也没有了,它再也不能起干扰作用,就再也起不来了。
这个四种,是根据层次的深浅,安了这四个。“如是四种,必须依次断除”,那当然要按了次第来,你不能说我前面的太浅了我不要,我来一个最后的除,要把它马上根子拔掉,那个做不到的。所以说一切都要按次第来,次第来了之后,慢慢从浅入深,才可以达到最后的一个效果。如果你前面的基础没有,因缘不具,后边的那个拔除的“除”也生不出来的。那么这个道理,参照灭谛的道理而修行之,这个就是结合灭谛的道理,灭谛就是灭除一切烦恼。
何谓心垢?五盖是心烦恼,垢腻不明,是名心垢。
“何谓心垢?”,五盖是心垢,五盖是心的烦恼,这个心的烦恼,产生之后,就把智慧染污了。“垢腻”,这个“垢”是脏东西,“腻”就是油腻,油腻就是最难去掉,假使衣服上弄了油腻之后,肥皂也洗不掉,要什么呢?特殊的汽油,那一擦就擦掉。那么这个就是要特殊方法,也就是说,有些烦恼,普通的方法除不掉的,密法就有特殊的方法,可以把它——再厚的油腻,可以除掉。“垢腻不明”,这个五盖是心里的烦恼,它把智慧打脏了,“垢腻不明”,这么叫心垢,就是心上的垢。
此言心垢不除,净体杂合染污,如秽浊之水,洗染衣物,终竟不还净白,心不入定。去垢则明生。
“此言心垢不除,净体杂合染污”,我们很多人总欢喜说这个心是本净,“何其自性本来清净,何其自性本来什么什么”,好象一切都具足的,那么你不要修了。这个具足不具足,要把你这个烦恼垢除掉了,或者说证了空性之后,知道一些烦恼垢本性自性空,对于这个清净的我们的心体是并没有产生作用,空的东西起什么作用?那个时候才能说这个话,没有达到那个时候,你先说这个话了,等于说你河还没有过,船都把它毁掉了,那你永远过不了河了。“净体”,我们的清净的心体有了染污,好象是“秽浊之水,洗染衣物,终竟不还净白”,等于说你拿脏水,你要洗衣服,那么你始终洗不干净的,因为本身这个水是脏的,你再怎么洗,跟水一样,最多是跟水一样,那么水本身是脏的,衣服也是脏的,不能够还净白,不能够还复布的没有打脏的时候,干净的白色的样子,得不到,白就是善法。“心不入定”,那么这样子有这个心垢,当然不能入定。“去垢则明生”,把垢去掉了,那么智慧的明才能生出来。这是烦恼,五盖是心垢,这是说它的五盖的那个不好的作用。
云何损智慧法?五盖覆心,慧力羸劣,是名损智慧法。
五盖把心盖住之后,智慧就不能有力了,都是很衰弱,这个智慧衰弱的话,就是把智慧,把它力量减小下去了,叫“损智慧法”。这个我们昨天也讲了,有的人不要说是专门修无想定,就是你在念经的时候,或者念咒的时候昏沈大,智慧也损了,这个昏沉,五盖的里边有个昏沉,就是最损智慧的。那么你昏沉久了之后,经常念经打瞌睡,你就要笨下去的。你说“笨笨笨”,你自己恨自己笨,那你不要打瞌睡嘛。你要在念经的时候、坐禅的时候,修定的时候或者是念咒的时候,把精神提起来,那当然不会笨下去。那你自己要偷懒,要舒服,迷迷糊糊的,好象我入定一样,很轻轻飘飘的,但是在昏沉之中,这个细昏沈,沉没,这个《菩提道次第》说的沉没,很危险的,大家去看一看。沈没,得了沉没的人,自己以为自己入定了,他观也观得清楚,心也是明明白白,也没有掉举,能够安住,但是就没有力,就是等于说个人瘫痪一样的,才醒过来,手脚没有力的,那这样子就是细的沉没,细的沉没最损智慧。你在这个里边,自以为得定了,实际上智慧都在这里消磨了,因为没有力,智慧就不能产生力量,越来越衰弱。所以五盖覆心之后,把慧的力量削弱了,使它很“羸劣”,这个就称为“损智慧法”。
慧水滋润五盖恶法,正慧微弱,如少油灯,照不明现,乃至失明无照,或成错乱。
“慧水滋润五盖恶法,正慧微弱,如少油灯”,这个慧水,我们说,我们假使五盖没有除,拼命求智慧,学经、学论,这个慧并不是真的慧,真的慧是减弱了,而你现在学经、学论的这个慧,反而滋润了五盖的烦恼,这个等于是五盖的助行,等于五盖的助手。而这个智慧帮助了五盖,而真正的我们要修行的那个智慧却是力量就减弱了。因为这个智慧是烦恼的助伴,那烦恼助伴的智慧强了,真慧就衰弱了,那肯定的。“如少灯油”,那个真慧就像灯里边没有多少油,这个灯不亮,“照不明现,乃至失明无照”,最后灯油没有了,那就灯也就熄掉了,明也没有了,根本就照不起来了。“或成错乱”,或者因为油太少了,灯芯是晃晃晃的,照不出来东西,都是乱的,照错的,不是正确的东西,照不清楚的。真正要照清楚,就是我们说的第四禅的,要秘室的明灯,房间里一点也不漏风,这个灯的芯子笔直的、不动的,这样子照东西,最清楚。
那么这里就是说,五盖是损智慧的,这个我们要提高警惕,不要使五盖存在身上。五盖生了,心上有的话,那智慧肯定不会发展,你再怎么努力,这个智慧都是帮了烦恼去了,帮了五盖去了。
C2离欲恶不善法
断法第二科,离欲恶不善法。
云何离欲恶不善法?欲谓五欲。
下边是断法第二科,欲恶不善法。前面五盖讲完了。“云何离欲恶不善法?”“欲”是一个五欲。
D1欲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五根所对之尘境也,彼能生贪,故名之为欲。
“五欲者,色声香味触”,这是指三界的五欲。“五根所对之尘境也,彼能生贪,故名之为欲”。那么这个三界的五欲,色声香味触,如果说在没有修成初禅之前,财色名食睡,也是五欲。这个食前面讲了很多,财色名食睡,睡觉要昏沉,就是这个,也是要对治的。
复次,尘非欲,圣法中谓是求那。
那么这个欲就是五欲。那么五欲的本质在哪个地方?这下边是考校这个问题。“复次,尘非欲,圣法中谓是求那。”我们说欲在不在境上?我们看到外境好的,就贪着,外境不好的,瞋恨。那么是不是欲在外境呢?这个就辩这个问题。它说“尘非欲”,外境,这个五尘,并不是真的欲。这个外境是什么?佛法里边叫“求那”,“求那”就是极微。
外境之尘,非是欲心,佛教中谓是微尘,音云求那,四大之功能作用也。所以变生五尘,色法之属,细极而肉眼不可见。尘者,刹那生灭、动摇不住、无常变坏之义。外道胜论师,立为二十四德之德句,谓此有实在德用故;数论师立为喜忧舍三德求那。今人称为原子、原子能、电子等,皆属尘类,名为求那,圣言此非欲也。
“外境之尘,非是欲心”,我们这个外境之尘是色法,并不是我们的欲心,“佛教中谓是微尘”,微尘也等于说是极微,“音云求那”,印度话就是求那。“四大之功能作用也”,这是地水火风的功能作用,就寄托在极微里边。“所以变生五尘”,由极微又堆成五尘,色声香味触,“色法之属”,“细极而肉眼不可见”,这个极微是肉眼见不到的,极细的。“尘者,刹那生灭”,所以叫尘呢,它是刹那生灭的,“动摇不住”的,“无常变坏之义”。那么这个极微,就是我们都学过的,《二十唯识》。
“外道胜论师,立为二十四德之德句”,在外道胜论师里边,他的教义,立六句,一是实,二是德,三是业,相当于我们佛教的实、德、能,它不是能,是业,造业的业,就是作用。那么同、异、和合这六句,这六句第二句里边德有二十四个,二十四个德里边就有色声香味触,这些尘都在德句里边。那么为什么属于德句呢?“谓此有实在德用故”,有实在的作用的,那么是色声香味触,这是外道说这个五尘有实在作用的。那么佛教就是说,五尘不是真的欲。
那么“数论师立为喜忧舍三德求那”,也立三个,忧喜舍三个德。他们的数论师的教理大概这样子的,先一个自性,这个自性是物质的,自性里边,它具有三个德,就是“喜忧舍”,相当我们的贪瞋痴,外道都会偷佛教,他们把一切物质认为自性,这个自性里边,它的功能,有三个属性,就叫是“喜忧舍”这三个。那么这个自性,能够创造这个世界宇宙,那么一共创造的把它归纳拢来是二十三个体,二十三个,就是实在的东西。那么加上自性一个,再加上这个神我,神我是纯精神的。这个神我,因为受用了自性所变造的一切万物,它就给捆绑了,成了小我,而把自性所变的二十三体的捆缚把它解除之后就回复到大我。这是外道的婆罗门教的一些教义。这我们不去说了,我们就是说,外道数论师也立忧喜舍三个求那,三个极微,它是物质性的。那么现在,我们现代人的原子、原子能、电子等等就是这一类的东西,印度叫“求那”。这个,外道执着这个是实在的,有作用的,而我们佛教里边,圣人之言,就是佛跟证了果证道的大弟子,圣者,说这个并不是五欲,真正的五欲,不在微尘上,不在这个色法上。
若忆想染着,此是欲。如是佛说:
种种色非欲,众生想欲染,世间色常住,健者离欲染。
“若忆想染着,此是欲”,真正的欲在心里边,你对那个尘去忆念,想,忆念,把它视成那个想,然后才去染着它,这个才是真的欲。所以说佛有一个偈,这个偈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种种色非欲,众生想欲染,世间色常住,健者离欲染”。种种的色不是欲,这个就是第一个说,外道的说法不对的。我们佛教里边说,一切的色法,就是外尘——色声香味触,这些都不是真正的欲,而什么是欲呢?“众生想欲染”,众生的心里的想象,就是颠倒想,这产生这个欲,染污了。那么怎么见得这个色不是欲呢?“世间色常住,健者离欲染”,世间的色照样并没有改动,还是住在里边。假使说好的色,你在凡夫的时候,看到这个色起染污心,“健者”,但是你证了阿罗汉之后,这个色还没有灭掉,还在,但是“健者离欲染”,证阿罗汉或者阿那含以上的,对欲界的五欲,他已经没有了,这个欲没有了,境再现前,他不起染污心。所以说从这个证明这个染污的欲不在境上,在众生心里边。
依佛偈言,尘非是欲,若于尘境,忆想染着,乃是欲性。勇健之人,离内染性,外境无能作用。
“依佛偈言,尘非是欲”,根据佛说的这个偈,五欲不在这个五尘上。“若于尘境,忆想染着”,你把那个境,也不能说离开那个境,把那个境忆想,把它记住,紧是追想,贪着它,“乃是欲性”那么这是欲,那么欲还是心上生出来的。“勇健之人”,就是阿罗汉,阿那含以上的,这个勇健之人就是有勇气,有能够断烦恼的人,“离内染性,外界无能作用”,里边的贪欲心断了之后,外境再怎么样子对他,产不了作用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