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舍利品第三十七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我们现在念本师释加牟尼佛三称,然后念开经偈一遍,我们就开始讲经。

我们有因缘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应该说这是非常吉祥的事情。我们经过长时期地学习佛法,人的问题就是智慧的问题。我们学习《大般若经》,使令我们开大智慧,所以应该赞叹是特别吉祥的事情的。我的开头语就简单说到这里。

我先解释这个经的题目。「摩诃」,在玄奘法师的翻译,就是翻个「大」字。鸠摩罗什法师的翻译,他翻个「大、多、胜」。这两个翻译综合起来,可以简单地说是无量功德庄严的无相法门,就叫做大般若。「波罗蜜」,翻个到彼岸,简单地解释呢,就是此一无相法门唯有佛陀才能究竟地圆满,所以名之为波罗蜜。这个「经」这个字,简单地解释,就是佛陀的无量辩才所宣扬的、所赞叹的,就叫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题目,就简单地说到这里。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共僧睿译

「姚秦」,是一个时代,就是南北朝时代,其中一个国的名称。就好了,就讲到这里好了。「三藏法师」,这是尊称鸠摩罗什法师的一句话,他通达经、律、论三藏,所以称之为三藏法师。「法师」,就是以法为师,所以称之为法师。「鸠摩罗什」,翻到中国话,翻个童寿,就是童子的童,寿命的寿。他是龟兹国的人,若按现在的情况说呢,说他是中国人也可以了。「共僧睿译」,就是僧睿法师和他一同的,其实也并不单是一位僧睿法师,翻译这部经。在我们汉传佛教来说,他对中国佛教贡献是很大的,他翻译了《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翻译了《大智度论》、《中论》,对于中国佛教徒的大智慧贡献非常大。但是到今天来说呢,我个人的感觉,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很多吗?我感觉不多。学习《大智度论》的人、《中论》的人,少少的有一点吧!不是很多。但是在南北朝时代,唐初的时代是有很多人学习这个法门的。到近代的时候,由印顺老法师的大智慧的弘扬,又感觉到兴盛一点吧!也可以这么说。

我附带着也说这个唯识的法门。唯识的法门在经上看,就是《楞伽经》,再就是《解深密经》,这些也都是唯识的法门。唯识的法门是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之后传到中国来。真谛三藏、菩提流支、求那跋陀罗这些人,从外国来的这些法师都是唯识学者。另外一件事,我也附带说一说,就是达摩禅师也是唯识学者。我怎么知道呢?他告诉僧可禅师、或者说慧可禅师,以《楞伽》印心,那就知道他是唯识学者了。从这个翻译经的记录上看,从外国来的翻译经的大德,唯识学者多过《中论》学者,还有这么一件事。但是现在在今天来看中国佛教史的记录,真谛三藏来到中国来的时候,唯识的法门弘扬的好像好一点,有多少人在学习《摄大乘论》。那么玄奘法师回到中国来,唯识法门是兴盛了,但是后来也逐渐地衰微了。在今天的汉传佛教,就是念阿弥陀佛的比较多,学习《中论》、学习唯识的人,都不算多。但是我在看如果《中论》的般若法门、和唯识的法门继续衰弱下去,中国佛教也就应该说是灭亡了,应该是这样子来说明的。如果我们佛教徒爱护佛教的话,这两个法门努力地弘扬,中国佛教可能会好一点。如果大家不努力的话,若继续念阿弥陀佛的话,也可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有可能,但是这里的佛教,我看是没有了。我就说到这里。

舍利品第三十七

这个「舍利品」,我也简单地解释。就是这一品里边,是佛陀的大智慧假藉舍利来赞叹般若法门的殊胜,这就叫做「舍利品」,就这样解释好了。这个「品」这个字,天台智者大师的解释:「义类同者,聚为一段,名之为品。」就是这一品,就是一致地这样子的说这件事,所以叫做「品」。

「第三十七」,《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共是九十品,〈舍利品〉是排在第三十七,是这样意思。

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

在全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来说,这个〈舍利品〉这里是比对,用比对的方式赞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般若经》的殊胜,大意是这样子。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一开始,是说明什么叫做般若,说明它的体相、它的作用这些事情。但是这以下就是赞叹它的功德殊胜,是这样意思。一共是分七大科,赞叹《般若经》的功德殊胜分七大科,第一科是「举舍利格量经卷谓以自行格自行」,这是这一大段的,就是这几句话,还是解释解释好。

「舍利」,就是指佛陀的舍利。菩萨也有舍利,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都有舍利,但是这些人的舍利,我们对它的尊重心似乎是少一点,所以这里唯独是说佛的舍利。佛的舍利,我们对它能够尊重、礼拜、赞叹,我们得到的功德、得到的福德是非常地广大,乃至到我们佛教徒逐渐地用功修行,到得涅盘的时候,你由于赞叹、恭敬、礼拜舍利的功德,还用之不尽,这个得到的功德非常大。但是现在用它的功德,来比对般若经的经卷的功德,显示出来舍利的功德还不算多,还不如学习般若经卷的功德大,这样意思。这样意思里边,有自己用功修行和化导他人,有这两种不同。两种不同,但是这第一段呢,刚才说是分七大科,这第一科是赞叹、说明自己用功修行,同自己用功修行对比我自己礼拜、赞叹舍利,我自己学习般若法门,这样来对比,这一大段文是这样子赞叹般若功德。

这一科里边又分成三科,第一科是「举满阎浮提舍利对般若经卷称其优劣」,这个「舍利」是指佛陀的碎身舍利,不是全身舍利。就是把这全身的舍利,碎成一粒一粒的舍利,那么舍利是很小嘛!虽然是很小,可是满阎浮提也是很多了,这样的舍利来比对般若的经卷。这个「般若经卷」这句话再解释一下,就是佛或者是菩萨、或者是阿罗汉,他学习佛法的时候所成就的大智慧,都可以称之为般若。但是现在说呢,现在所要说的是说用语言文字的经卷,表达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的智慧,是说经卷说文字的般若,不是说这些圣人的般若,那还有差别。现在说这个经卷的文字的般若,同佛舍利的功德来对比,是这样意思。那么这是第一科。一共是分三科,这是第一科。第一科里又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佛告释提桓因言」,对他说。这个「释提桓因」,他是欲界六天,由下边的四天王天向上面数这个数目,他是第二层天,叫做能为主,就是在这一层天,他是天王,他是主。他是主,而在嘉祥大师的《大品般若经义疏》上,称之为天主,称他为天主。「释提桓因」,称之为天主。「佛告」,就是对他说。「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这个「憍尸迦」翻到中国话,翻个茧儿,作茧自缚的那个茧。茧儿是谁呢?是释提桓因前一生在人间的名字,他生到天上去,称之为天主,他前生在人间的时候的名字,不叫天主,叫做茧儿。现在佛称呼他,称呼他以前的名字,所以叫「憍尸迦」。

「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佛告诉他什么话呢?假设充满了阎浮提这么广大的这么大的世界,就是我们通常说须弥山的周围有四大部洲,这个阎浮提是在须弥山的南部,叫做南阎浮提。在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佛的舍利。「作一分」,这么多的舍利算是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又有一个人他书写《般若波罗蜜经》的经卷。就是这古代的时候是没有印刷这件事,所以大家都是用书写的方式流通佛法。书般若波罗蜜的这个经卷也作一分,这可见书《般若波罗蜜经》在体积上看只是一部,只是一部经就是了,这是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这两分:充满阎浮提佛舍利这是一分,那么经卷这一部经作一分。这两分之中,「汝取何所」,你欢喜那一部分呢?是这个意思。那么这是佛这样问。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何以故?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释提桓因白佛言」,下面第二科就是「天主答」,他回答。回答里边分五科,第一科「正答本末不同故有取舍」。这个科,这个科不是我分的,就是嘉祥大师他分的,嘉祥吉藏大师,他有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义疏。我们通常知道《大智度论》是解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但是这个嘉祥大师他也有这部经的注解。我们在《高僧传》上看,南北朝的高僧,欢喜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很多,著作也很多,可是我们今天在藏经上看,只有这一部经,只有这个嘉祥大师他有这部注解。另外一个韩国人,一个出家人,他也有一点。但是我们现在要读嘉祥吉藏大师的这部经义疏是不能读了,就是里面完全混乱了,也不全,残缺了,这文句完全乱了。我勉强地把它里面的科把它抄出来,抄在这里。抄出来呢,就是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第一品的科有一部份失掉了,抄不出来了,其余的我勉强地都抄出来了。

这个科「正答本末不同故有取舍」,这一句话把这一段文的大意说出来了。这个释提桓因回答佛的话,他主要是说什么呢?就是有本末的不同。就是摩诃般若波罗蜜,这般若法门是本,是根本,舍利是末。因为佛能够……,佛原来也是凡夫,也是平常人,因为学习般若法门,逐渐逐渐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般若波罗蜜是本。那么他的身体,他的身体因为学习了摩诃般若的法门,熏习了他这个身体。我们身体都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这样的身体长时期地由般若法门的熏习,那么这个身体就有这样的反应,成为舍利了,是这样意思。因为什么有舍利呢?因为佛陀的受、想、行、识学习般若法门,使令这个色法的地、水、火、风就变成舍利了。这样说呢,般若法门是本,这个舍利就是末了。本末的不同,「故有取舍」,所以释提桓因就取其本,尊重般若法门的根本,赞叹、礼拜,重视般若法门,所以就取这个般若经卷,而不取舍利了。就是用这样的理由,释提桓因是用这样的理由回答佛陀的问。

「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这个「宁」就是愿,我愿意取般若波罗蜜经卷,我请经来,我再学习般若波罗蜜法门,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句话呢,就是把他自己的主意,先标出来。下边「何以故」,是解释他的理由,释其所以。

「何以故?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他称佛为世尊。我对佛陀的舍利我不取,我不去礼拜舍利,我不!我不去!那并不是不恭敬。「非不尊重」,又不是不尊重它。「不恭敬」和这个「不尊重」应该是有相同的意义,应该是这么说。如果一定要说它有差别呢,这个恭敬是约自己的心,它多数表示内心的恭敬,当然所恭敬的还是舍利。「非不尊重」,这个尊重这个话,多数是表示舍利,这样子嘛,偏重有一点不同。所以我对我没有请佛的舍利,我不是不恭敬,我不是没有恭敬心,也不是不尊重佛的舍利。那么为什么你还是尊重、恭敬佛的舍利,为什么你不请,没有请佛的舍利呢?而放在那里了,不管了呢?

「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下面说出来他不请舍利的原因。「以舍利」,佛的这个舍利,佛身的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成就的。怎么知道从般若波罗蜜中会生出来舍利呢?这下面解说出来理由。「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因为佛陀长时期地,若是明白一点说,就是三大阿僧只劫这么长的时间,他是发无上菩提心,来学习这个摩诃般若的法门,长时期的学习。长时期学习,他的身体就受到这个般若,他的身体内的地、水、火、风受到般若法门的熏习,受到般若法门的气氛,影响了他。当然佛的身体的地、水、火、风,和佛的受、想、行、识,是在一起的。我们贪、瞋、痴的活动呢,也就是熏习了,这个气氛,贪瞋痴的气氛熏习了我们的地、水、火、风,我们的舍利就是这样子,所以得不到人家的尊重。现在佛陀的身体的色、受、想、行、识,受到这个大智慧的力量的熏习,受它的影响了,「修熏故」。

这个「修熏」这句话,这个「修」是正面的在法上说明;「熏」有譬喻的意思。说是这里有一个,或者是什么东西,用这个烟来,我们用药发出来的气味来熏它,是这样意思。那么现在我们内心里边,你有戒定慧呢,也就是熏习了你的心、肝、脾、肺、肾,这个肉身受它的影响,是这样子说。但是这个「修」这个字,也可以再多说一点。我们佛教徒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是有前后的一个阶段的,就是闻、思、修,有这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是「闻」。闻这个字是听别人讲解,叫做闻;或者说是学习的意思,闻这个字当学习讲。学习的时候初开始学习的时候,它的作用不是很大。我们在学习这个般若法门的时候,在闻这个阶段的学习的时候,对于我们的受、想、行、识里边的贪、瞋、痴的活动,这个影响不是很大,我们的贪、瞋、痴继续在活动,继续地有力量地活动,虽然是学习般若波罗蜜了,我们的贪心和瞋心、邪知邪见、我我所的这些活动,还是很有力量的。所以这个时候不叫做修,叫做「闻」。

「思」的时候呢,是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就是学习了之后,你在闲居静处、专精思惟,这叫做「思」。这件事在我们中国佛教徒,在我们今天的佛教徒,其实说今天也可以,其实是不只是今天,很久了,也应该是说。这样的学习停止了,我们佛教徒不欢喜这样学习。我们学习了一部经、或者学习一部论,在闲居静处再重新地去思惟这个方法,我们中国佛教徒很久不做这件事了。但是,我们从《瑜伽师地论》上说呢,明白地告诉我们要这样学习佛法的,不然我们怎么知道这件事呢?就是这样子。这个专精思惟这件事,也还是没有使令我们成为圣人,它对我们可是比这个「闻」这个阶段的影响是有力量了,但是我们的贪、瞋、痴还在,还是在;但是可是受了这个专精思惟的影响。虽然受到影响,但还不是圣人。

这个「修」这个字,就是专精思惟这样学习佛法之后,又加上了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这样的方法的学习,这个时候叫做「修」。这时候叫做修是什么意思?就是力量大了,这个法门在你的受、想、行、识这里边,在色、受、想、行、识里边发挥的力量,广大了,有决定性的力量,能够使令你转凡成圣,使令你断惑证真,有这个力量。这个修是这个意思,就是有力量。

我想连我们出家人都在内,就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有一个,或者是共同的想法也可以,我的烦恼习气很大,是不可能够成为圣人的,不可能的,不能成为圣人的。我只好念阿弥陀佛,求生阿弥陀佛国。到阿弥陀佛国,好像不用修行就得无生法忍了,太好了!真是好!所以大家都弘扬净土法门。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到阿弥陀佛国,还是要听阿弥陀佛说法的,还是闻、思、修,还是这么回事。不过到阿弥陀佛国是比我们在这里的容易,因为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有很多问题,你想要学习佛法有困难。我们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说这件事。什么例子呢?我们说我们欢喜静坐,欢喜静坐当然是很好,但是你若照常吃饭,你的静坐不行,你要减食,要减少吃饭。减少吃饭的时候,它能多少地使令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好一点。你照常地吃三碗饭了,不行!早上也吃、中午也吃、晚上也吃,你吃三餐,一餐吃得饱饱的,你静坐不行的,有困难,你要减食才可以。这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学习佛法的人,情形是这样子。你到阿弥陀佛国,那莲华化生的身体微妙香洁,不是这样的,他吃那个饮食都不同,和我们不同,它没有障道的力量,所以到阿弥陀佛国是好,的确是好。

现在我们不要说太远,我们说这个修,修为什么有力量?就是好像我是爱好《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要怎么样吃饭、怎么样睡觉,通通都告诉你了,你按照那个方法来做,你的奢摩他、毗钵舍那容易成功,有这件事。所以我们原来的想法:唉呀!我不能够坐禅,我的习气很大,我的贪、瞋、痴很大,没有办法能调伏的,不能够坐禅,不能修止观的,其实不是!佛菩萨有大智慧,他会知道我们这个身体的缺点,也知道我们这个身体的优点,怎么样来,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令这个缺点的作用没有,能增长你的优点,使令你这个身体能够修奢摩他、能够修毗钵舍那、能够得圣道,是这样的。所以《瑜伽师地论》上说,就是弥勒菩萨说的了,弥勒菩萨那上面就告诉我们怎么样学习这个圣道。你若按照那个方法做呢,的确就不同,的确会好一点。你原来的想法,你才知道我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原来的想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要说别的事,就是晚间不要吃饭,这件事都做不到。我现在饿了,不可以,其实你忍耐三天就不饿了,你到第四天的时候晚间不吃饭,不饿,就很正常。你少吃一点,反倒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它容易相应。

所以,这个修熏「修」这个字,这一个字里边包括了很多的意思,把它综合起来,它的力量就大,你容易得圣道。但是我们佛教徒顶多读读《金刚经》,或者把《金刚经》背一背,或者把《金刚经》讲一讲,这就是学习佛法了,这就是弘扬佛法了,这样子。《瑜伽师地论》还可以学的吗?完全不能!所以今天的佛教徒,谁修止观啊?有那回事吗?没有!很难!但是经上可是有这个事情,「般若波罗蜜修熏故」,你经过闻、思以后,你能够用佛菩萨的法语,来调整你的色、受、想、行、识,你就会有修的力量,就能够调伏烦恼,就可能调伏烦恼。就是念阿弥陀佛也不同了,和你以前的情形也不一样,也不一样的。

当然我说这个话,念阿弥陀佛的人就感觉到不舒服,念阿弥陀佛可能佛法要灭亡了?我现在的确有这个看法。大家都念阿弥陀佛,你不学习经论,佛法非灭亡不可,我看!你们想一想,念阿弥陀佛的人你想一想这件事,你想一想这件事。我认为我们学习佛法,你只是学习一般的,你不学习《大智度论》、你不学习《瑜伽师地论》,你不可能深入第一义谛,你不可能做这件事。不能这样做,我们佛教徒永久地平平常常的,永久的平平常常的,那能够住持佛法吗?我看佛法是不能住持,所以应该是灭亡了。佛法的灭亡是佛教徒自己灭亡的,不是其他的人能灭亡佛教的,能灭亡佛法的,不是的。我这样说,我刚才说过,弘扬净土的这些法师、或者居士,感觉妙境是有邪知邪见,怎么可以这样说话呢?念阿弥陀佛特别殊胜啊!是的,我也同意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但是你若不学习佛法,佛法能够住持下去吗?我看不能!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你的这个地、水、火、风,这个肉身受到般若波罗蜜这个殊胜的力量。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话的意思,我们在闻、思、修,在闻、思的时候,当然这也是佛菩萨开示我们学习佛法的次第,也是对的,是一个很正确的学习的次第。但是那个时候,因为它的力量不够,我们的贪、瞋、痴照样活动,照样活动的话,在我们的生命体里面的地、水、火、风受到的熏习,也不是那么美好,所以那个舍利没有人供养恭敬。等到这个般若波罗蜜若修的力量大了,一定是得圣道了,那个般若波罗蜜是无漏的智慧了,是无漏的清净的智慧。那个清净的智慧它的力量大,所以使令这个地、水、火、风,身体的地、水、火、风就变成舍利了。变成舍利了,说这个人是佛,不是凡夫,或者得无生法忍的圣人,也比较好一点。所以我们对这个人,他的这个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得到要相信佛法的人,对于佛的舍利会供养、会恭敬、会尊重、赞叹,会这样子。这样子就可以知道,为什么佛的舍利会得到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呢?因为有般若波罗蜜的力量,所以般若波罗蜜是根本,舍利变成个枝末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