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河老人周凤臣全身舍利及生平简介

杨传三撰文

周凤臣老人(905-1992年)光绪31年十月初六(公元1905年11月2日)出生在河北省香河县淑阳镇东北街,1992年11月24日夜10时45分在北京长子杨守德家中停止呼吸。老人的娘家周姓是香河县大户人家,祖上异人辈出。据传,老人的爷爷腿功极佳。旧时年月,京柬八县有个风俗,每年农历四月初八都去平谷县丫髻山赶庙会,朝拜王二奶奶等诸位神仙。香河县距丫髻山百多华里,赶庙会的青壮小伙子往返一次需要三天。周老汉却待大家走后第二天早晨动身,当天赶到山上与来乡亲耍闹一番,即日晚上便可返回香河家中悠闲地品茶。如今,上年纪的人提起此事还啧啧称奇。周凤臣老人还有一位二爷爷,当时被人参为“神童”,早岁便中了贡生,却淡于名疆利锁,心系白云野鹤,∵20岁上飘然遁世,不知所终。

周凤臣老人的父亲周德元生卒年不可考,擅长绘画,是晚清科举官吏。朝廷曾派遣去山西某县任县令,因路途迢迢,道路阻塞而未到职,后留任北京为官。周凤臣老人曾对后人提起,她小时曾见过父亲与李鸿章的合影及留下的顶带花翎。

周凤臣老人有兄、弟各一人,均受过较高教育。其兄英年早逝,其弟现仍居北京。民国初年,周氏举家进京,周凤臣老人那时8岁,不愿赴京,便留在香河县,寄住于姑姑家中。姑姑家境宽裕,待如掌上明珠。依照封建礼教令其缠足,又感其体弱多病,常常带往寺庙焚香礼佛,布施斋僧,以求荫佑。

周凤臣老人自幼天资灵慧、心地善良。由于自己饱受病苦折磨,并且目睹黎民百姓生老病死,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从小便立志学医,以拯救一方众生。无奈是个女儿家,姑姑囿于封建礼教,将其藏于深闺,竟不得读书识字,更难得接触医学。在姑姑家长到20岁时,姑姑舍不得她远嫁,便作主将她嫁与本镇胡庄村杨景山之子杨士杰为妻。

杨士杰在杨氏兄弟中排行第四,后人多称周凤臣老人为杨四奶奶。杨家世代祖居香河,务农为生,并以擅长做豆腐闻名四乡。杨氏宗族素来以厚道正直为家风,崇尚积德行善、布施僧道。周凤臣老人的公爹有一位长辈就因了机缘,削发出家,与青灯古佛终身相伴。

周凤臣老人的公爹识文达字,是县学堂的先生兼门斗。那时,若逢乡中有人科考得中,杨老先生便赶去该村报喜,先在村口放炮三声,昭示天地,再向中榜之人的亲眷递送喜报。杨老先生为人侠义,古道忠肠,乡人多喜欢与之交往。遇有庙会,便被公众推举为会头。杨老先生还写得一手好字,邻村白庙的匾额系其亲笔所题,庙中的功德石碑上也刻有其芳名。

周凤臣老人嫁到杨家时,公爹已经仙逝。其时,由于世道动乱,杨家境况渐衰,兄弟们分家另过。迫于生计,丈夫杨士杰常年在外谋职。家中的各项操持,包括田地里的粗重活计,全都扔给周凤臣老人。可怜她身单力薄、一双小脚,受尽劳累。现在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太还提起,当年周凤臣老人刚到庄稼地,连草和苗都分不清,只好偷偷问小孩子。但老人生性刚强,忍着磨难,历尽艰辛,抚养儿女,勤俭持家,将日子过得井井有条.

后来,丈夫去闯天津卫,长期没有音讯。有乡人捎来口信,说他在天津生计无著,处境险恶。周凤臣老人听罢,拖儿带女,去天津寻夫。历尽艰难,终于找到丈夫,将其解救回家。从天津归来,丈夫到窑地当了一名帐房先生,一家人才安定下来。

可是,在“四清”时期划分家庭成份时,杨士杰因为当过帐房先生,家庭成份划得较高。周凤臣老人生怕为此误了儿孙的前程,日夜悬着一颗心。“文化大革命”期间,长孙杨学强在小学校加入了“红小兵”组织,老人方如释重负,消除了心中的多年隐忧.

周凤臣老人一生多灾多难,残酷的命运打击接连不断。她膝下二儿五女。1940年,大女儿13岁,到了刚刚能替她分担家务和忧愁的年龄,却突然被一场暴病夺去生命,老人痛失爱女,肝肠寸断。

1968年冬,35岁的大儿媳温玉兰因脑溢血突然病故,遗下四个孩子。老人艰难地承担起抚养四个孙儿孙女的重担。那时,最大的孙女12岁,最小的孙子才两岁,而丈夫在村里务农,一年到头挣不下几个工分,仅靠在北京工作的长子杨守德每月寄来一点钱,维持一家数口的生活。大孙女杨淑玲不得不中途退学,过早地帮老人分担些家务重担。由于生活实在艰难,被迫将小孙子杨学顺送给本县一家没儿没女的人家做养子,因哭闹不止才又抱回来。老人每提及此事就伤心落泪.

1970年春,身体一向强壮的丈夫一夜长睡不醒,撒手西去,家里又少了个主心骨。199O年冬,二女儿杨秀清也因重病不治,先于老人谢世。老人再次尝到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

周凤臣老人一生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自己却饱受病痛折磨。她38岁时大病一场,卧床不起达40多天,全靠三嫂子喂一口吃一口,才得以维持生命。后来老人的一位舅妈采用民间疗法为其祛疾,并劝其从此素食斋戒。老人应允后,病体方渐渐痊愈。从那以后,老人严格修持,坚持茹素,不沾荤腥,直至临终,达半个世纪之久,从未动摇。

“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拆庙毁像、乱批乱斗,老人痛心疾首,暗自垂泪。由于老人烧香敬佛、诊病治病,家中佛龛被毁,家里仅有的长木柜和两只箱子被人抬走,娘家陪嫁的金银首饰和辛辛苦苦积攒的一点财产被人趁乱打劫一空,人也被村里“造反派”押到会上批斗,受尽屈辱、打骂。白天,村里派人在家里监视,老人就趁夜深人静时躲着外人烧香。大年三十有人监视到半夜零点,老人等他们走后,仔细关好门窗虔心拜佛。在那场史无前例的浩劫中,老人没有向厄运低头,而是坚持修行不缀,从未间断过一天。

1976年9月,为抚养几个孙儿,老人离开故乡热土,随长子一家还回京城,继续操劳。直到80岁高龄,不慎滑倒扭伤左脚,方才卸下繁重的家务重担。那年冬天,老人右手突然溃烂,流脓流血,指甲全部脱落,疼得老人彻夜难眠,长达一个月之久。在医院无法医治的情况下,老人自己用草药敷治,又经一个月方好。但以后右手失去活动能力两年多,吃饭都无法拿筷子。

到了晚年,老人仍一丝不苟地坚持每日三餐前供奉佛菩萨。她行走不便,就扶着窗台、桌子一步一挪地到佛前焚香。实在动不了时,老人就在床上点燃三柱香,唤来三岁的小重外孙女,帮她把香献到佛前。逢到有人送来新鲜水果点心,哪怕几个小枣儿,老人也要先供了佛以后再食用。

秋冬时节,老人身体格外虚弱,儿女们从营养上考虑,劝老人吃些鸡蛋等物。可是老人仍不改初衷,告诚晚辈:“人要贪吃荤腥,吃一口还一口。”

1992年春节过后,老人多次要求回香河,儿孙百般劝阻。直到8月,实在拗不过老人,才将老人接回老家安居。

严护的家教

周凤臣老人作为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虽读不懂儒释道诸般学说大经大论,但她以一颗诚敬之心面对天地,以一颗慈悲之心面对人生,从而感悟到世间善恶因果的本质规律和人生的基本法则。她不仅自己持戒精严身体力行,还以各种方式教化后人。她的后辈儿孙只要提起老人,就想起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五句话。这是她总结出的做人的五条标准:第一,走到天边口要对着心,心眼儿要放在正地方;第二,遇事多替别人着想,不要光想着自己;第三,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第四,钱财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不要把它看得太重;第五,一个人做好事有人知道,做坏事也有人知道,最终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为教育家人相信因果轮回报应,老人经常讲述一些善恶终有报的故事教育儿孙,让他们多做好事,多行善事。老人常说:“你们看说书讲古的,好人最终都有好报,坏人最终都有恶报,不是不报,只是时辰早晚的事儿。”老人对后辈儿孙不仅在生活上关心,更注重对他们道德品质的培养。特别是对四个失去母亲,由她亲手拉扯大的孙儿孙女,管束尤其严格。她认为,一个人只有从小教化,树立正确善恶标准,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长大了才能走正道。所以,她在儿孙很小的时候就告诫他们:“学好别学坏,别学偷鸡拔烟袋。”

长孙杨学强和小孙杨学顺记得,上小学时老人每天都早早叫他们起来,到学校去打扫教室、擦桌椅、生炉子。两人常年坚持,养成习惯,班级的好人好事记事本上,小哥俩儿的名字总是排在第一名。班上的同学有病,老人知道后,就打发他们去家里看望,帮助补习功课,养成助人为乐的好风尚。村里有一个同学,家里十分贫困,中午经常吃不上饭。杨学强见了心里不忍,中午回家吃完饭,再拿上一块玉米饼子偷偷送给他吃。天长日久,这事被老人察觉。有一天老人跟在孙子身后,跟到学校,看明白这件事,心中十分赞许。

老人对儿孙们说:“做好事不要图表扬,不要图回报。做人要对得起天,对得起地,好心惊动天和地。”遇到孙儿在外面和小伙伴打架,老人总是严厉批评自己的孙儿,并强令他们去人家里赔礼道歉,给他们幼小心灵灌输自我约束和遇事忍让的美德。他们长大以后,老人又谆谆教导他们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掌握本领。她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在她的教育下,四个孙辈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杨学强、杨学顺不负老人重望,双双考上大学.

长孙杨学强在老人身边长大,老人对他格外疼爱,也深知他的弱点,对他倾注了很大心血。杨学强至今对老人的教导犹如在耳。老人说,人生的每一步都要行得端,走得正;在外面工作,要懂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千万别背个不好的名声。对谁都要把心眼儿放在正地方,做啥事来回想想,别自己好就好,不管别人。“针过去了,线也得过去,得让大家都过得去.”“遇到名利上的事,该你得的你就得,不该你得的,就不能得,不要斤斤计较。”针对杨学强性情耿直,脾气火爆,老人劝诫他平时多注意,讲话不要伤人,待人接物要礼让三分,明白“吃亏是福”的道理。这些话都印在杨学强的心里,对他的成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周风臣老人崇尚孔孟之道,祟尚仁义礼智信的东方传统美德。她以“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的古训严格训导后人,重视对他们孝道的培养。她自己也恪守孝道,被后人称颂。

她的婆母在堂时,对她和三嫂子不好,有时甚至失之刻薄。可她以宽容之心对待婆母。婆母晚年重病在床,她和三嫂子煎汤熬药,尽心尽力服侍在身边。婆母弥留之际拉着两个儿媳的手热汨横流,为自己错待她们愧侮不己。周凤臣老人对自己的儿媳孙媳们一概视同己出,待之慈祥和善,婆媳之间互敬互谅,从没红过脸。

周凤臣老人和三嫂子非常投缘,三嫂子也最信服周凤臣老人的言行。三嫂子做了婆婆以后,曾想对自己儿媳使威风,周凤臣老人知道后劝她说:“咱们那时昨过来的?将心比心,你得改改规矩!”三嫂子深受启发,从此改变对儿媳的态度。结果,这一家人婆媳和睦,儿女孝顺,日子过得很舒心。三嫂子也以95岁高龄善终。

周凤臣老人的四女儿杨秀华,为和老人一起抚养嫂子遗下的四个孩子,到了27岁还没出嫁,后经老人劝说才找了婆家。婚后婆媳关系不太好,四女儿回家来向老人倾诉,老人则批评自己的女儿要以忍让之心孝敬长辈,不许顶撞婆母。“她对你好不好,那是她的事,你把好心眼儿搁到正地方,终归有一天她会知道。”“你看,你奶奶待我不好,等到她动不了那一天,我尽心侍候她,她说我对不起你,她那时就知道我对她好了......”∵四女儿从老人的言行中找到精神的慰藉,逐渐平衡了心理,开始注意处理好与长辈人的关系。老人经常在私下里殷殷嘱咐四女儿的孩子们:“你们得好好孝顺你妈,她太不容易,你们要不孝顺她,她还有啥熬头儿?”

杨学强考上大学以后,老人特地嘱咐他要尽到长幼尊卑的礼数,当了大学生不要忘记家乡父老和贫苦的亲戚。那时,杨学强刚人学,每月只有7元钱津贴,还是省吃俭用,攒出20元钱,给香河农村两位姑姑家各寄了1O元钱,两家皆很欢喜。∵周凤臣老人虽然在贫困苦难的日子中煎熬,可她依旧把钱财看得很淡。“文化大革命”抄家时,她并没有把家中的财产和半世积蓄放在心上,仅将一罐治疗小儿惊风用的白蜂蜜偷偷埋在院子里,以备日后治病救人之用。“文化大革命”后期落实政策,归还财物,老人的儿孙们商量如何索还被抄走的财产,老人淡淡地说:“人家拿去就拿去了,还要它干什么?”儿孙们只好作罢。

1992年11月10日到11月24日,老人在其弥留之际最后半个月时间里,又对儿孙们今后做人的品行,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教化。她毫不留情面地将家人以前每个人的所做所为和心灵深处的污点一一揭示无遗,说得家人心服口服,对自己一生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做人准则有了明确的认识。在此期间,老人身边发生了几件耐人寻味的事情。

1992年11月9日,得知老人病重住院,长子杨守德开车同几位家里人从北京赶回香河探视。途中在通县加油,遇到一位老妇人把着小碗前来乞讨。杨守德惦念母亲,心情焦躁,加上口袋里没有零钱,便让其他人拿点零钱出来。但其中一位家里人说,这是坏人来骗钱的,不但没给钱反而将其赶走。回到香河,没有人提及此事。可是,11月10日晚间,老人竟感知到了此事的原委。她训斥儿女们说:“要饭的不都是坏人,你没零钱,就给个三十二十的不算啥!”她还问长孙:“以前我嘱咐你的话,记住了没有?”长孙含泪答应记住了。老人又说:“以后遇到化缘修庙的,多给点钱。”

11月18日晚,老人提出要吃“消炎痛”,让家里人打开自己常年随身的几个布包袱翻找。儿女们挨个把包袱抖个底朝天,忙活了很长时间,也投找到。这时,老人把家人叫到一起,意味深长地对他们说:“让你们找药是假,我是让你们翻翻看,我这包袱里有投有值钱的东西。你们要懂得,钱财是身外之物,生带不来,死也带去。”面对包袱中一堆针头线脑碎布片等日用杂物,面对老人那双深邃而澄澈的双眼,家人恍然大悟,失声痛哭。

11月19日早晨,老人让全家人打扫房间卫生,并对每个人都做了分工。有的擦桌子,有的整理衣服被褥,有的清扫墙壁。老人特意安排她最放心不下的一个女儿和一个孙子清理地面。那些天雨雪连连,屋子人来人往,地面踏得泥土老厚。两人又用锹铲,又跪在地上一寸一寸地用冷水擦洗。大冷的天,两人累得满头大汗,脏水倒出去几大盆,直擦得露出干净的水泥地面。清洗完地面,这位拄拐杖来的女儿,竟奇迹般地扔下拐杖行走自如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