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寺传说的两个版本

吴轩

平武报恩寺有很多难解之谜,所以在老百姓中流传着很多故事。这些故事最基本的一点,就是报恩寺原本并非寺庙,而是宫殿。传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现实主义型”,一种是“浪漫主义型”。

现实主义的“土官戏钦差”

传说从前蜀地龙州一个土官想当皇帝。皇帝要住宫殿,而且要住特别漂亮的宫殿,怎么办呢?他想起有一个亲戚在京城当官,就要他想法请几个好工匠到龙州来。

这个亲戚就为他找了些修建过故宫的工匠到龙州,把头脑里故宫的样子浓缩以后,因地制宜地修成了一座仿故宫的宫殿式建筑。

土官也不吝啬。龙州这个地方本来就产金。宫殿修好以后,土官给了工匠好多上等成色的“瓜子金”。

这些工匠们发了大财回京后不免喜形于色,忍不住向人透露了自己发财的事。传来传去,让官府知道了。官府就捉了这些工匠去严刑拷问。工匠受不过,只好把在某地修了一座皇宫的事招供出来。

皇帝听罢,顿时龙顔大怒:我一统江山,绵绵千秋万代,哪里容得你一个小小蝥贼造反!皇帝就要发兵征剿。

土官在京的亲戚闻讯大惊,不敢迟疑,连忙上奏说龙州远在万水千山之外,地处偏远,贸然兴兵弊多利少。何况目前只听得一面之辞,是非尚难确定。不如先派个大臣去考查一番,再做定论。皇帝听他说得有理,便决定暂缓发兵,先派个钦差到龙州调查。

土官亲戚一边派快马赶往龙州报信,一边给钦差送去大批金银财宝,假称龙州山高路远,鞍马劳顿,为贵体安康,应缓缓前行。

钦差懂了他的意思,收下礼物,架起八抬轿,摆出皇帝使者的派头,一路吹吹打打,走州过府,迎来送往,四方通吃。到了蜀中江油地面以后,前方就只有毛毛小路了,八台大轿抬不进。钦差说,路再小也不能失了皇帝的脸面,“反正轿子要八人抬,少了一个也不行,你们看着办吧。”没办法,当地***只好派出一支修路大军在前面修路。修一段,大轿子抬一段,反正钦差大人也不催时间。

就这样紧赶慢赶,钦差大臣从北京出发,等走到龙州,已经过了三年有余。

在这三年里,土官一边派人到前方打听钦差大臣的消息,一边天天紧催着匠人赶塑佛像,昼夜加班不歇。看着钦差大臣越走越近了,大雄宝殿里三尊主佛像还没有眉目,土官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里里外外地转圈子骂人。还是工匠想了个主意,在最短的时间里用荞麦面塑了三尊大佛像。所以,这三尊大佛像又被人称为“荞面像”。佛像塑好了,大家刚舒了一口气,但坐下来一看,不得了,由于三尊大佛同时开塑,工匠们各忙各的,没有照应,结果正中这尊主佛比两边塑像矮了一大截。中间矮、两边高,这像什么话!岂不是自己将把柄送到钦差手里么!

但时间已经不容再推倒重塑了。

紧要关头,还是工匠们想出了办法,给大佛戴顶帽子!人矮了,戴上一顶好帽子,自然就显得气派了。结果,中间的大佛戴上了一顶金冠。刚好跟两边的佛像平高,但这还不行,有人说中间的佛像应略高于两边。工匠们狠狠心,再给它加上一顶帽子。这就是大佛戴双冠的来历。虽说释迦佛少有戴帽子的,但也没有办法了。

佛像刚塑完,钦差差大臣也到了龙州。土官连夜送去厚礼,请求关照。随后,提着一颗心,捏着一把汗陪钦差考查寺庙。钦差大臣看殿宇格式虽然与宫殿近似,但也有完整的佛像,看在银子的份上,不便多说什么。但不说点什么,似乎显得太没水平。有了拈过拿错之心,果然,很快就发现问题了。钦差扳下面孔:“既然是佛寺,怎么连护法韦驮都不见?”

这一问把土官吓了一身冷汗。一般寺庙都塑有护法神韦驮的像,匆忙之中竟然疏漏了这一点。就在土官张口结舌难以应付的时候,还算师爷聪明的师爷接过话头说:“这个自然是有的,大人劳累了一天,请先用餐,明日再看。”

当晚,师爷就找工匠商议对策。然而各殿都已塑满,再也找不到位置,昨办?何况一大尊菩萨,也不是一天半夜就能塑成的。一屋人急得汗流浃背,最终还是工匠想出的主意,让土官躲过了一场大难。

第二天,钦差一早起来就要看韦驮。土官把他领到大雄宝殿背后,指着南海观音上方的云端给他看,那里正有一个手执降魔杵的小小韦驮像,同观音的童儿差不多。“大人,那不是韦驮么,这是韦驮菩萨初到南海巡游像。”

钦差大臣微微一笑。他本没有为难的意思,只不过想敲这个土官一下。这一敲,自然又敲了不少黄金白银。

钦差回去北京以后,奏报皇帝:龙州修的是一座佛寺,是为了在边远地方为你老人家祝寿的。皇帝想,事情都已经过去了,睁一眼闭一眼,大家活得都伸展。何况边地还需要土官镇守,保那一方安定还需借他之力,不如网开一面,送他个顺水人情。于是说:“既是土官不违例,准他这遭!”

这句圣旨,被土官刻在大石碑上,竖立在大雄宝殿后面,就成了现在碑亭里的“圣旨碑”。为了感谢皇帝的不杀之恩,土官特将这座寺庙取名叫“报恩寺”。

浪漫主义的“嫂嫂敲箕”

另一个关于报恩寺的传说,富传奇色彩。

传说蜀地龙州一个土官修了一座宫殿,想造反当皇帝。怎么当呢,要择定日期时辰,从龙州射出一支箭把北京的皇帝射死,他就可以登位了。

射箭的时间定在早晨鸡叫那一刻,不能早也不能迟。早了皇帝还没上朝,射不着;要是迟了,早朝又散了,所以时间的把握就成了成败的关键。这本来也不难,这样天大的事,熬上一个通宵也值得吧。但土官有个毛病,到夜里就要瞌睡,而且一觉睡到大天亮。为了不误时辰,土官把嫂嫂叫来,要她时候叫醒他。

嫂嫂是一个有心计的女人。既然兄弟要当皇帝了,又要我帮忙,为什么不先讨个封赏呢。

嫂嫂就问:“你当了皇帝,给我什么封赏呢?”

土官说:“我当了皇帝,马上就封你做皇帝贵妃。”嫂嫂一听,心里不高兴了,你当了皇帝,我就是你的“皇嫂”,怎么会封什么“皇贵妃”呢。这不是明摆着想占我便宜么?她越想越生气,暗暗打定主意要把这事给他搅黄了。

那一天,嫂嫂半夜里就起来,找了一张簸箕,又拿了一根木棒“扑扑扑”的敲起来。发出鸡拍翅膀的声音。

嫂嫂敲了一阵簸箕就去叫兄弟起来,“兄弟兄弟,还不快起来,鸡公在拍翅膀,就要打鸣了。”

土官正睡得迷迷糊糊,听说鸡公要要鸣了,立时慌了手脚,时辰一错过就什么都完了。他一翻身爬起来,从房上扯下一条椽子作箭杆,又把一尖铁铧安在上面作箭头。土官把箭搭在弦上,拼力拉开巨弓射去。那椽子箭就一路穿山崩岭向京城方向飞去了。站在报恩寺门前,至今还可看见那箭射开的一座山的缺口,现在叫“箭豁垭”。

椽子箭一直飞到京城,飞进宫殿,“当”地一声插在皇帝的龙椅上。

这一箭本来可以要了皇帝的命。可惜时辰早了那么一丁点儿,皇帝刚刚起床还在梳洗尙未早朝。没想到土官的一句轻薄话毁了自己的大事,嫂嫂敲几簸箕倒救了皇帝的命。

而以为土官一箭射出成功当上皇帝,各路神仙都赶来祝贺,有抱着鸡的,拉着猪的,送来美女的,还有的一路吹吹打打送来一对金锁呐,关公家的周仓也挑着一对石狮子赶来凑热闹。

没想到土官一箭射空,皇帝梦成为泡影,神仙们也只有长叹一声,丢下手中礼物打道回府。那些鸡呀猪呀美女呀没人管了,飞的飞,跑的跑,变成了一道道新的风景。至今,从江油白石铺经平驿乡上平武的涪江沿岸,还看得见“鸡爬岩”、“猪儿嘴”、“美女望长江”和“锁呐岩”。只有周仓跑得快,把一对石狮子挑到了宫殿门前,听说土官失了手,慌得丢下石狮子转身就跑。他脚上那只其大无比的靴子至今还垫在钟楼的大钟上面。

那支箭射到京城皇帝的龙椅上,皇帝知道出了草寇,吓得再不敢上朝,连忙发兵征剿。土官只好向深山里逃命,他骑着一匹马顺江跑到大印山一处地方,马失前蹄,把他摔下来,那地方就叫“马溜岩”。他爬起来继续向山里跑,在前面一个地方摔得连滚带爬,连帽子都掉了,现在那地方就叫“皇帝帽”。后来有人在草寇皇帝掉帽子的地方修了一座∵“皇帝庙”。

掉了帽子的土官再也跑不动了,就躺到一条犁沟里藏起来,追兵赶来到处找他。黑乌鸦在树上向着深山里叫:“哪——哪——”追兵以为土官向山里去了,就追过去。土官感念黑乌鸦救了自己一命,就脱下手里的一只玉石镯子投给它,“谢你一只圈子。”从此,平武地方就有了脖子长一圈白毛的黑乌鸦。

后来,土官终于被捉住杀了头,他的宫殿也就改作了庙宇,就是今天的报恩寺。

出自:∵《中国西部∵》∵2006年4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