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的美术,在绘画创作的方面大多在中原、西蜀、江南三地区内进行。中原地区,由于长时期的战乱和契丹入侵,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只有到五代后期(后周柴荣)才逐渐安定下来。中原地区的绘画活动,一般地承继唐代传统,而在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了新的水平。例如当时工匠画家韩求、李祝在陕郊画龙兴寺回廊列壁二百余堵,曾引起普遍的重视。他们画后汉时代的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中国传经的故事,人物高达八丈,三门上的神像数十身都高二丈,可见他们的技艺水平,龙兴寺也因为这些壁画成为当时活动的中心。

∵《菩萨头像》∵五代∵佚名∵绢本设色∵纵34.5厘米∵横27.5厘米∵德国柏林印度美术馆收藏∵

∵∵这一菩萨头像,冠饰华贵雍容,面庞如满月,脸形已从晚唐的丰满肥硕转向北宋的清俊娟秀。用的线条细腻匀整,转折不大而富有弹性,适合表现女性面部特征和装饰品。此菩萨头像为残片,二十世纪初在***东部地区发现,后被德国人掠走。

∵五代绘画在六十年间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发展了唐代艺术的世俗的倾向,在艺术技巧和艺术样式方面为绘画扩大了领域。画院画家的活跃是一突出现象,反映了具有一定社会基础的绘画艺术的发达。五代的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技艺行业有中古手工业的某些特点:竞争,父子相传,有固定的专长,商品化。五代绘画技艺的行业随着商业的发达而得到发展,绘画技巧日益提高。画院画家也奉命画寺庙的宗教壁画或建筑物内部的作为装饰的山水和花鸟,并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翰林待诏”的名义,有较好的生活条件,用经济力量支配他们的实践活动,对艺术的提高又有鼓励的作用。而且生活方面具有手工业劳动者的特点,所以保持了画家与广大社会的联系和画家的一定程度的独立思考的可能。

∵五代∵后周∵佚名∵观世音

∵荆浩是士大夫,唐末隐居在太行山,他擅长山水画同时也能画佛像(开封双林院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他的画所表现的唐末山水画的主要特点,可以从下面两首诗中看出来:“六幅故牢建,知君恣笔纵。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邺都青莲寺沙门大愚乞画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荆浩答大愚诗)

∵《神骏图》∵五代∵佚名∵绢本设色∵纵27.5厘米∵横122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此画的前隔水有金书“韩干神骏图”五字题签。经比较研究,初步认为是五代摹唐人之作。是工笔画晋人支盾爱马的故事。此图人马用笔极为精练,施重彩而不愿其浓艳,画人马形神统一,树石钩而不皴,水纹浪花尤见功夫。总而言之,此画技法出自唐人,纤巧处露五代画师之风。

∵周文矩(917-975前后),中国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画家。建康句容(今江苏南京)人。昇元(937-942)中奉命在宫廷作《南庄图》,精备之至。后主李煜时任翰林待诏。《圣朝名画评》云:“周文矩,建康句容人。美风度,学丹青,颇有精思。仕李煜,为待诏,能画冕服车器人物仕女。”多以宫廷贵族生活为题材,画风近于周昉,但其纤丽过之,画衣纹多作颤笔,独创“战笔”描法;画山林泉石,其笔法亦瘦挺、颤掣;所画仕女不施朱傅粉,镂金佩玉以饰为工。又云:“周文矩用意深远,于繁富则尤工。”也善画佛像,尝于兜率宫内作《慈氏像》,将印度原本中之男像画成“丰肌秀骨”、“明眸善睐”之中国女性。曾绘《高僧试笔图》,画一僧攘臂挥笔,旁观数士人咨嗟啧啧之态,如闻有声。

∵《仙女乘鸾图》∵五代∵周文矩∵纵22.7厘米∵横24.6厘米∵

∵此图原载《历代名笔集胜册》第一册。耿昭忠题云:“风格高妙,飘飘然有凌霞绝尘之姿,是盖周文矩胸中迥出天机,故落笔超乎物表。张、吴、顾、陆、何难继踵。”

∵贯休(832—912),俗姓姜,字德隐,又字德远,兰溪登高里人。唐大中七年(853),在和安寺出家,日诵《法华经》千言,过目不忘,并以诗名于时。乾宁年间(894—898),钱镠称吴越国王,贯休往谒,作《献钱尚父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句。钱镠传命改为“四十州”才许相见。贯休说:“州亦难添,诗亦难改;闲云野鹤,何天不可飞?”拂袖而去。天复二年(902)入蜀,到成都上《陈情颂》,又献以诗。蜀王建大悦,留住东禅院,赏赐优渥,署号禅月大师,并造龙华道场供其居住。因献诗中有“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句,时称“得得和尚”。在蜀常写诗讽刺贵戚,结怨较多。前蜀永平二年(912)卒,次年建塔葬于成都北门外。《益州名画录》记载:画罗汉十六帧,庞眉大目者,朵颐隆鼻者,倚松石者,坐山水者,胡貌梵相,曲尽其态。或问之,云:“休(贯休自称)自梦中所睹尔”。又画释迦十弟子,亦如此类,人皆异之。颇为门弟子所宝,当时卿相,皆有歌诗。求其笔,唯可见而不可得也。

∵《罗汉图》∵五代∵贯休∵日本宫内厅藏∵

∵十六罗汉均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佛经上说他们受佛嘱咐,∵不入涅,∵常住世间,∵受世人供养而又济度众生。

∵《十六罗汉图》五代∵贯休∵绢本设色∵纵129.1厘米∵横65.7厘米∵日本高台寺藏∵

∵传说诺距罗***原是一名勇猛的战士,后来出家,佛祖让他静坐修行,以摒弃当兵时的粗野性格,后虽修成罗汉,但他静坐时仍有一股威猛之气。画中罗汉如《宣和画谱》记载贯休的画风:“状貌古野,∵殊不类世间所传,∵丰颐蹙额,∵深目大鼻,∵或巨颡搞项,∵黝然若夷獠异类,∵见者莫不骇瞩。”

∵五代的敦煌画继承了晚唐旧风。如九八窟的《劳度差斗圣变》全图统一在摇撼一切的狂风中,可以看出构图技巧的能力。五代时期的供养人往往尺寸极大,如真人甚至超过真人大小。敦煌地区的统治者曹氏,这一时期在安西万佛峡也营建和莫高窟相似的洞窟多处。万佛峡又称“榆林窟”,有二九个窟,只一六—一九窟是初唐和盛唐时期的。“榆林窟”的艺术应视作莫高窟的一个分支。其较重要的为六十一窟,有多幅连续性的佛传图,全壁大幅的五台山图和曹家男女供养像。曹议金也摹仿张议潮画了自己的出行行列。同样情形的还有敦煌城西的西千佛洞的一九个残窟及安西水峡口的五个残窟。***吐鲁番伯孜克利克洞窟有回纪族(维吾尔族祖先)的佛教壁画保持与同时代敦煌壁画相同的风格。契丹地区的寺庙建筑是今天保存的古代木构建筑物的重要代表作。

∵敦煌∵各国各族王子∵第98窟东壁∵

∵位于维摩诘下方听法各族各国君长,前两组或为当时南方诸国的君长及随从,后为西域各族各国君长。冠型有皮帽、毯帽、山型冠、红毯高帽、绣花锦帽、翻沿帽、搭耳帽等。

∵五代寺院中有∵“真堂”。成都大圣慈寺三学院真堂的壁画以贵族肖像为内容,有阮知晦绘后蜀孟知祥肖像、张玖绘他的僚属们的肖像。

∵五代南唐时期∵(937~975)重修的江苏南京栖霞寺石构八角形5层舍利塔,其须弥座束腰部分有佛传故事(释迦八相)浮雕,画面景物稍嫌繁琐;塔身第1层有高浮雕的菩萨、天王、力士像,其中的持剑天王像,气宇轩昂,动感强烈,最足称道;其余各层每面凿龛,内雕小坐佛;塔檐下浮雕伎乐天人及供养天人,姿态亦生动活泼。南京栖霞寺舍利塔浮雕彩塑甘肃敦煌莫高窟遗存五代时期彩塑39身,以第261窟为代表,所塑天王头戴皮盔,穿长身甲,为当时西域少数民族青年武士的典型装束;菩萨上身披巾,下着衣裙,半跏趺坐于束腰须弥座上,神态恬静安详。∵

∵创建于北汉天会七年(963)的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殿内佛坛上存一铺彩塑,包括佛、弟子、菩萨、金刚、供养等像11躯;其中,弟子形象睿智朴实,菩萨及供养像面形丰润,仪态端丽,保留着较多的中晚唐彩塑风格,为现存五代彩塑佳作。万佛殿内的彩塑和壁画,是全国寺观庙堂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