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元统治者曾多次组织大规模的宗教塑绘活动。《经世大典•工典•画塑记》曾记载了几十次宗教塑绘。
阿尼哥(1243—1306年),尼泊罗国(今尼泊尔)人,幼名八鲁布。《元史•方伎传》说他“善画塑及铸金为像。”中统元年(1260年)尼泊罗国王命他率领民工80人来吐蕃(今***)造黄金浮图并由他监修,时年仅17岁。1261年浮图造成,阿尼哥请求回国。帝师八思巴念其聪敏,便将他留下,“乃祝发受俱为弟子”,并偕其入京朝见元世祖,从此便得到朝廷重用,任元朝诸色匠人总管。凡朝廷中土木塑绘、铸造等事,均由他负责管理。他在元朝供职10余年,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艺术作品,同时培养了一批美术人才。阿尼哥有六个儿子,其中阿僧哥官至大司徒,阿述腊官至诸色匠人总管府达鲁花赤。门徒中较为出名的有搠思哥、斡节儿、八哈失、八儿卜、朵儿只等。汉人刘元是他的最出色的门徒。
刘元,字秉元,蓟县宝坻人。活跃在13世纪后期。初为道士,后从阿尼哥学艺,青出于蓝。以他那高超的技艺,蜚声朝野。“元中,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抟换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天下称之。”元作为宫廷御用艺术家,受到元世祖、元仁宗的特别器重和礼遇,也受到种种限制。“宗尝勅元非有旨不许为人造他神像。”后官至昭文馆大学士、正奉大夫、秘书卿,皇帝赐两名宫女给刘元为妻。刘元画塑兼能,特长塑作,而且于梵式佛像、汉式佛像均精。
有关记载元朝佛寺造像的记载有:
姚燧《牧庵集》卷十《崇恩福元寺碑》云:“敕行功曹,甓其外垣,为屋再重,逾五百础。门其前而殿于后,左右为阁楼,其四隅大殿孤峙,为制四方。四出翼室,文石席之,玉石为台,黄金为趺。塑三世佛。后殿五佛,皆范金为台及趺,与前殿一诸天之神,列塑诸庑,皆作梵相。诡形,怵心骇目。使人劝以趋善,惩其为恶。不待繙诵经书,已悠然生生者矣。至其榱题棁桷,藻绘丹碧,像饰皆金,不可贳算。楯槛衡纵,扞陛承宇,一惟玉石。皆前名刹所未有。”
清初厉鹗《樊榭山房集》卷五《吴山咏古诗二首•麻曷葛剌佛并序》云:“麻曷葛剌佛,在吴山宝成寺石壁上,覆之以屋。元至治二年(1322年)骠骑上将军左卫亲军都指挥使伯家奴所凿。按元史泰定帝元年(1324年),塑马合吃剌佛像于延春阁之徽清亭下。《辍耕录》亦称马吃剌佛,盖梵音无定字故也。”
“武宗至大三年(1310年)正月二十一日,勅虎坚帖木儿丞相,与雕塑家搠思吉、月即儿、阿僧歌塑造正殿三世佛三尊,东西垛殿内山子二座,大小龛六十二,菩萨六十四尊。西洞房内螺髻佛并菩萨一百四十六尊,东西垛殿九圣菩萨九尊,东西角殿摩利支天王四尊,东西角楼尊圣佛七尊,西北角楼无量寿佛九尊,内山门天王一十二尊。”
“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八月十六日,令阿僧哥、搠思哥、斡节儿、八哈失等,塑造大小佛像一百四十尊。东北角楼尊胜佛七尊,西北垛楼内山子二座,大小龛子六十二,内菩萨六十四尊,西北角楼朵儿只南砖一十一尊,各带莲花座光焰等。西南北角楼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九曜殿星官九尊,五方佛殿五方佛五尊,五部陀罗尼殿佛五尊,天王殿九尊,东西角楼四背马哈哥剌等一十五尊。”
“延佑四年(1317年)八月十一日,命刘学士和阿僧哥塑青塔寺山门内四天王。五年正月三十日令吴同佥于后殿正面塑大师菩萨、西壁塑千手钵文殊菩萨、东壁塑千手眼大悲菩萨。山门内塑四天王,后殿塑大师、菩萨三尊,千手眼大悲菩萨一尊,千手钵文殊菩萨一尊。”
“大德九年(1305年)十一月四日,阿尼哥等奉皇后懿旨,塑千手眼佛,铸造阿弥陀等五佛,各带光焰莲花座。塑造千手眼大悲菩萨及左右菩萨。”
(南山造像位于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南山东南山腰的石壁上,为有浅龛的浮雕造像,自西向东绵延360多米。原造像有30多尊,后被毁过半,目前尚存13尊半,年代多在元代中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