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4日

在首都举办的敦煌艺术展览中,有许多美丽而生动的本生壁画,其中包括有萨埵王子本生、尸毗王本生、须大拏太子本生、睒子本生、鹿子母本生等。这些本生图画中所描出的,传说都是佛陀在过去生中修菩萨行舍己利他的故事,也是古来印度人民所爱好和崇拜的理想人物和事迹。这些本生故事不独构成了许多图画和雕刻的古代艺术品,而且还构成了许多优美的佛教经典文学。为了能较好地理解佛教和理解佛教文学与艺术,对于佛陀的因地本生话,有加以谈述的必要。

“本生”是梵语阇陀伽的意译,谓佛陀历经三祗百刼受种种生、行菩萨道的事迹,名为本生。如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说:

“云何本生?谓于是中宣说世尊在过去世彼彼方分,若死、若生,行菩萨行,行难行行,是名本生。”大般涅盘经卷十五说:

“何等名为阇陀伽经?如佛世尊本为菩萨时修诸苦行。所谓比丘当知:我于过去作鹿、作熊、作麞、作兔、作粟散王、转轮圣王、龙、金翅鸟,如是等行菩萨道时所可受身,是名阇陀伽。”

传说中所有的本生事迹,大都是利他精神横溢、符合人类理想的故事,也大都是富有宗教道德色彩、趣味浓郁的故事,这从所有本生经和本生图中都可以看出。本来印度人民从古以来就有喜爱听故事——尤其是含有宗教道德意味的故事的习惯,佛陀一生说法中也欢喜宣说这些有关其本身因地的有趣的故事,以教化群众;佛教教团的长老们更从而加以结集整理而辗转宣扬,以为说教的材料,这就形成佛教文学中最生动而为群众所喜爱的本生经文学了。

根据历史家考察说,这些本生故事原是印度古时的民间传说,如顶生王本生、大善见本生、大天王本生,是印度民族间先王的古话;须大拏太子本生、睒仙人本生,是各地民族相互传说的故事;六牙白象本生、九色鹿本生、鹅王本生、雁王本生等,是当时群众辗转相传的神话。佛陀有时即将这些群众所习闻的传说引为例证而对众说教。佛灭后若干年佛弟子辗转相传,便以其中的模范人物和事迹都附会为佛陀前生的故事。而虔诚的佛教徒并不认可这种说法的。

但是,这些本生故事是产生于佛教以前,而且在印度早就脍炙人口,这确是毫无疑问的。例如古时印度各地早已分布有这些本生故事的遗迹,唐玄奘旅行印度时,就曾于犍陀罗、乌仗那、义始罗等地方瞻礼过商莫迦菩萨(睒子)侍盲父母处、苏达拏太子本生处、波尔尼仙本生处、忍辱仙人本生处、尸毗王本生处、帝释变蟒本生处、孔雀王本生处、慈力王本生处、萨埵王子本生处、马本生处、鹿王本生处等遗迹(见大唐西域记卷三至七)。当时各地人民均兴建窣堵波对各本生遗迹加以供养,由于群众追慕大觉世尊,而对本生话中所表现的人物和事迹,也和对中印度现生的佛陀遗迹同样倾其热烈的信仰之忱。

那些远离本生遗迹地方的佛教徒,对于佛陀的因地本生也同样致以虔诚敬仰,并时加以赞述和表演。东晋法显三藏游历锡兰时适逢供养佛牙大会,大会十天前就有一善于说唱的辩士骑象击鼓,向众生宣唱佛陀本生的事迹,歌赞“菩萨从三阿僧只刼苦行,不惜身命,以国、妻、子及挑眼与人,割肉贸鸽,截头布施,投身饿虎,不悋髓脑,如是种种苦行,为众生故”(见法显传)的因缘佛牙游行会中还见到:“夹道两边,作菩萨五百身已来种种变现或作须大拏、或作睒变、或作象王、或为鹿马,如是形像,皆彩画庄校,状若生人。”(见同传)这表现了其它人民对佛陀本生故事的亲切爱好的情况。

义净三藏在他的《南海寄归传》中也提到当时印度人民热爱本生话的情形:“时戒日王极好文笔,乃下令曰:诸君但有好诗赞者,明日早朝,咸将示朕!乃其总集,得五百夹,展而阅之,多是社得迦摩罗(本生文集)矣。方知赞咏之中,斯为美极。南海诸岛,有十余国,无问法俗,咸皆讽诵。”

事实上这些亲切动人的本生话,从古以来就为印度人民和南亚人民所喜爱;因而本生经文学和本生图雕绘在佛教文学与艺术上占很大一部分。

本生文学兴起于佛陀向群众说法时。佛往往愉快地演说其因地的生动而有教训意义的本生故事;这一类故事总称为本生经,为十二部经之一。佛灭度后,这些经典辗转传播。汉译的本生经籍,现存有如下多种:

1.六度集经(八卷,吴康僧会译)。此经收有菩萨本生、萨波达王本生、贫人本生、干夷王本生、须大拏本生、象王本生、慕魄太子本生、睒仙人本生、猕猴王本生、驱耶马王本生、鱼王本生、常悲菩萨本生、儒童梵志本生等本生故事八十一个,分摄为布施、戒度、忍辱、精进、禅度、明度六大类,文意简雅,内有少数偈颂,大多是长行散文,为现存汉译中最古而最重要的本生经典。

2.菩萨本缘经(三卷,吴支谦译)。此经收有毗罗摩本生、一切施王本生、一切持王子本生、善吉王本生、月光王本生、兔王本生、鹿王本生、龙王本生等八个本生故事。原作系由印度僧伽斯那撰集,为韵文参夹散文的作品。

3.生经(五卷,西晋竺法护译)。此经收有那赖仙人本生、野鸡本生、商主本生、猕猴王本生、天帝释本生、儒童梵志本生等故事三十一个。生经即本生经的略称,以叙述佛陀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

4.菩萨本行经(三卷,失译)。收有贫人本生、迦那迦跋弥王本生、跋摩竭提夫人本生、度阇那谢梨王本生、比蓝婆罗门本生、修陀梨耶宁王本生、尸毗王本生、摩诃萨埵王子本生、须大拏太子本生等故事二十四个。

5.大方便佛报恩经(七卷,失译)。内收有须阇提太子本生、婆罗门本生、忍辱太子本生、鹿母本生、善友本生、大光明王本生、婆罗门子本生、坚誓师子本生等故事八个。

6.菩萨本生鬘论(十六卷,宋绍德、慧訽等译)。内收有摩诃萨埵王子本生、尸毗王本生、善生王子本生、丑王子本生、兔王本生、慈心龙王本生、慈力王本生等七个故事。

以上是综述多种本生,并以本生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经典。此外在诸经中也还有兼述本生故事的:如贤愚经中有修楼婆王本生、尸毗王本生、萨埵王子本生、大光明王本生、月光王本生、快月王本生、须陀素弥王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杂宝藏经中有王子本生、睒仙人本生、六牙白象本生、鹅本生、商主本生、长者本生等三十三个本生故事。其它各大小乘经中散说一种乃至数种本生故事的也不在少数。

至于以一部经专说一个本生故事的,有长寿王经、金色王经、月光菩萨经、月明菩萨经、太子慕魄经、德光太子经、太子须大拏经、菩萨投身饴饿虎起塔因缘经、大意经、银色女经、九色鹿经、鹿母经等,这大都是古今道俗竞相传诵的优秀作品。

还有值得惋惜的,是南齐外国沙门大乘在广州译出的五百本生经早已失传。据出三藏记集卷二:“五百本生经,未详卷数,阙;齐武帝时,外国沙门大乘在广州译出,未至京都。”这和同时的僧伽跋陀罗在同地译出善见律毗婆沙(也未至齐京)几乎是同一事例。这五百本生经也许是由海道传来的巴利文本生经的译本(善见律毗婆沙即是由锡兰传来的巴利本译出的)。

汉译以外的本生经典,以南方锡兰所传巴利文经藏中第五小部经的阇陀迦(即本生经)最为完备。此经辑录有本生故事五百四十六个,如巴利文长部经注序说:“无戏论本生等五百五十本生,是名本生经。”然而实际看来,其中也有同一故事而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说出的,也有仅存一题名而其内容则在其它本生话中广说的,这样归并起来,大约可如通常所说的“五百本生”之数。此经的文体,是由诗偈和散文参合编成的。其中诗偈可认为是公元前三世纪之作,而散文则多属于公元以后的作品。经的诗偈本来就是巴利文,未经移改,而散文曾由巴利文译为锡兰文,后又由锡兰文译为巴利文。经中的内容,有寓言、有小说、有古谭歌、有格言、有传说,有关于劳动者、职工、商人等巧妙的故事,有战争英雄译,有婆罗门或森林隐者的虔敬故事或神话等。其篇幅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的是不足半页的断片,也有达数页的诗,还有许多可独成一册的极优美的作品。

本生故事,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中心,有时借动物来教训人或对不道德的人的讽刺,为广大佛教徒之所喜爱。因之,在许多佛教国家的学者们有对本生经加以注释,剏作诗歌,以至用戏剧来演出。

本生文学不仅丰富了佛教文学的领域,而且对于印度及世界文学也有相当影响。例如旁查坦特罗等的印度寓言文学,即以本生经为基调。古来本生谭早已由古波斯、阿拉伯等地作为歌谈和传说而流传到西欧诸国,乃至成为伊索寓言等寓言文学的渊源。

本生故事的造形艺术,也于远古以来适应广大群众的敬信和爱慕的要求而兴起。印度人民从古以来就爱好美术,印度房屋和岩窟壁画以象、马人物等彩色图画;其地佛教徒在所有佛教纪念碑造形美术上,也以佛陀本生图为最好的题材。至今我们还可以在公元前二三世纪时兴建的巴尔赫特栏楯上、佛陀伽耶栏楯上、山奇塔门上,或公元后二世纪中兴建的阿摩罗婆提塔的栏楯上,或更以后的阿旃陀洞窟上,看到这些优秀的本生图的浮雕和壁画,所有印度佛教艺术都由于有了本生图而增加了优美和丰富的内容。

其中建造最古的石刻艺术是中印度巴尔赫特。巴尔赫特栏楯上雕刻的本生故事图今尚存有摩调王本生、大阇那迦本生、婆罗门奏乐本生、无双王子本生、慕魄太子本生、比豆梨不耶奇本生、摩诃恩摩迦本生、独角仙人本生、摩诃菩提本生、取藕本生、毁园本生、摄伽本生、善生本生、商主本生、皮衣本生、獭本生、六牙白象本生、鹑本生、象本生、鹿本生、仙人鹿本生、鹿子本生、克楞迦密迦本生、大猕猴本生(此有二图)、牛王本生、鸡本生、白鸟本生、鸠本生、班达罗龙王本生、紧那罗本生等三十二图。其中大部分还刻有题铭,这都是印度美术史上最古的珍品。

其次是阿育王时所造的佛陀伽耶栏楯上雕造的本生图,现存有足迹善知童子本生、龟本生二图,其雕法比巴尔赫特所刻的还精致。又山奇塔门上也存有毗输安呾罗本生、独角仙人本生、睒子本生、足迹善知童子本生、六牙象本生、大猕猴本生等六个本生图的浮雕,显示了雕造技艺的进展。

在这以后,即贵霜王朝时,在那蒲那河畔建造的摩菟罗塔门和栏楯的雕刻遗品,现今也还有云马本生、尸毗王本生、毗输安呾罗本生、摩诃萨埵本生等图的浮雕;此外还有新出土的查摩尔布尔本生、龟本生等浮雕栏楯的断片;其它图像未详的本生也还有数种,其雕法相当古拙,也还是历史上的重要遗品。

又嗣后的南印度阿摩罗婆提的大理石栏楯上,也雕刻有须大拏本生、六牙白象本生、尸毗王本生、孔雀王本生等故事图,此外图意不明的本生图也不少。其图雕法优雅,意匠精拔,实为印度古代石刻艺术品中的杰出之作。

在印度西北犍陀罗地方的佛教艺术遗品,由于该区迭遭破坏,本生图的浮雕也多被毁没,但现今新发现或出土的雕刻和泥塑品,也还有睒仙人本生、尸毗王本生、独角仙人本生、儒童本生、六牙白象本生等图,大都雕制精巧,手法纯熟。从这些图上,希腊风貌和衣褶,也显然可以辨出。

后来笈多王朝时代的石刻品,现仅存有鹿野苑出土的忍辱仙人本生和乌难加巴德窟院的须陀素弥本生图。但在当时的绘画方面,则有着名的阿旃陀石窟中丰富的本生壁画,如六牙白象本生(第十及十七窟)、毗输安呾罗本生、鹿本生、养母象本生、尼拘律陀鹿本生、水牛本生、熊本生、尸毗王施眼本生(以上均第十七窟)、尸毗王割肉本生、月光王本生(以上第一窟)、大鹅王本生(第十七及第二窟)、忍辱仙人本生、慈力王本生(以上第二窟)等壁画,其数甚多,均为印度现存的中世纪以前的唯一名品。

以上这些本生艺术品,都是当时印度人民对于本师释尊过去生中事迹敬爱心理的表现,也都是印度人民智慧结晶的优秀文化遗产,都値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景仰。

印度佛教和印度艺术由中亚经帕米尔而传入中国,首先到达的就是***南部的于阗和龟兹。于阗方面由于流沙的移掩和人为的毁坏,现存印度式的本生浮雕和壁画的发现尚少;仅且末县属的弥兰地方发现有西方风味的优美的毗输安呾罗本生图画。其在龟兹(库兹)附近,有赫色尔、库木吐喇、基利须等多数石窟;各石窟的窟顶和四壁,均有丰富而优美的各种佛教壁画。其中本生图有摩诃萨埵本生、月光王本生、睒仙人本生、毗输安呾罗本生、萨缚达王本生、慈力王本生、忍辱仙人本生、尸毗王本生、兔本生、大猕猴本生、尼拘律陀鹿本生、六牙象本生等许多壁画,大部分且带有犍陀罗的艺术风味,颇多富丽精致生气洋溢的杰出作品,堪称为中国最古的佛教艺术宝库。但因过去******对这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不加爱护,致使这些石窟中所有庄严精美的雕塑品和壁画,被伯希和、拉库克、华尔等帝国主义分子不断地加以剥取和劫夺而残破不完。现经***人民***在各该窟设立保管所并已拨款修理和加以保护,将使这些优秀的佛教艺术品,今后为我国全体人民所保有和瞻仰。

佛教东渐,世界艺术宝库的敦煌石窟在若干世纪间渐次兴建。如所周知:所有敦煌文化艺术珍品,已于近五十年来被各帝国主义文化流氓斯坦因、伯希和、华尔等盗取并剥毁殆尽。现今在我国首都举行的敦煌艺术展览中,尚陈列有优美的北魏至隋唐各时代中绘制的萨埵本生、尸毗王本生、鹿王本生、须大拏本生、睒子本生、鹿子母本生等本生图十二幅。据统计敦煌各窟中今尚存有完好的摩诃瑜摩伽本生等本生壁画二十五幅,残毁不完和图像不明的本生图画还不在内。人民***对于这些辉煌的民族文化珍品,正在大规模地加以研究和保管,使这些艺术瑰宝永远不再遭破坏和盗窃,这也是全体佛教徒的重大喜事。

其它佛教艺术品中,也时有关于本生图的雕刻和绘画。如历代名画记、唐朝名画录等中,也曾列有以须大拏太子本生、摩诃萨埵本生等为画题的壁画。此外还有龙门宾阳洞萨埵王子本生图的石刻和杭州保俶塔上四种尸毗王本生图等。

南亚如爪哇波罗普德的回廊壁面上,现在还遗存有依本生经的顺序而雕刻的尸毗王本生、忍辱仙人本生、毗输安呾罗本生、慈力王本生、虎本生、大猕猴本生、鹿本生乃至鹅王本生、波罗提那本生等为数甚多的本生图浮雕。缅甸蒲甘、泰国斯科陀等古寺塔的磗石面上,依据巴利文本生经而镌刻着本生故事图的也有很多。这都是各族人民对于佛陀本生事迹的敬信喜爱而影响及于艺术方面的智慧成就。

由此可见,佛陀本生故事是佛教文学和佛教美术的主要成分,饶有趣味,富有吸引力,使欣赏的人,感到亲切。本生话对佛教的广泛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本生故事,不论是南方北方,不管是小乘大乘,为佛教徒所普遍信仰。本生话中所叙述的菩萨因地舍己利他或舍身求法的事情,很符合大乘佛教大悲利济的教旨。如六度集经中常啼菩萨本生,即有似乎般若经的风趣;生经中的总持经,也正是华严经的基调;常不轻菩萨的本生事迹,在法华经中且加以引载。可见印度原始佛教中的本生故事,传到中国而竟有渐倾向于大乘色彩的演变,这也是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资料之一。其次,随着大乘佛教的发达,在汉译佛典中,除了本师释迦牟尼佛本生而外,还有他方阿弥陀佛本生、阿閦佛本生、当来弥勒本生等诸佛本生故事,在各大乘经中也广有记述。这也是南方佛教所未有的现象,因而也是佛教发展史上的重要数据之一。

总之,这些非常通俗而使人感到亲切的佛陀本生话,是广泛涉及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学及艺术的重要事情,我们应加以研究和尊敬。(信息来源:《现代佛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