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年后再走“玄奘之路”

2006年10月12日至11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组织,企业、文化及传媒精英组成的“玄奘之路”考察团,从中国河南洛阳出发,途经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最终到达印度,圆满走完了玄奘1300多年前走过的路。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的创举。

“玄奘之路”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曾经的“玄奘之路”如今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玄奘经行地的地理、历史等与历史上有着怎样的不同……

2006年10月15日的西安,追寻玄奘足迹的“玄奘之路”考察团队伍,在这里又举行了隆重的出发仪式,来自陕西省、西安市乃至国家相关部委的领导及经行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的外交官们,齐聚西安,为这些西行的行者壮行。

这样的场面,让人们的目光投向了1300多年前。1300多年前,在长安(西安)也有着一个隆重而热烈的活动,其时,万人空巷,数十万人排在大街两旁等待着一个人的到来。

实际上,两个活动都是为着同一个人,这个人就是玄奘。所不同的是,1300多年前,长安城的人们是为了欢迎玄奘的回归,而1300多年后,西安的人们是为了给循着“玄奘之路”西行的行者们壮行。

西安,一个对于玄奘有着特别意义的城市;玄奘,一个对于西安有着特别意义的人物。

一代宗师玄奘事业的原点与人生的终点,都在西安;一代古城的现代精神标杆,却在玄奘。

1300多年前,玄奘西行求法的正式出发地在西安,从河南洛阳起步追寻佛教真谛的玄奘,先后走遍全中国,求解心中的疑团,了解佛教真相,结果是,虽然长了不少知识,但疑问却越来越大,不得已他又回到西安,这里也没有他要的答案,无奈,他就想去印度探寻,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大唐,没有批准他的申请,最后他只得混在难民中逃出西安,在一路被追缉中走向西域;探寻到佛教真谛,弄明白心中疑团的玄奘,回到西安时,受到了热烈欢迎,房玄龄代表大唐在朱雀门为他举办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其时可谓朝野轰动;这就是西安,玄奘一生最大成就地——译经在西安,埋葬地也在西安;在西安,玄奘有着太多太多的传奇,从某种意义上说,玄奘现在已经成了西安的精神象征。

巍峨雄峻的大雁塔无声地述说着一代大师往日的辉煌;玄奘埋葬地铜川,以自己的形式铭记着那个创造了大中华精神让国人骄傲的历史人物;而长安县兴教寺长眠着大师的魂灵。

实际上,历史早已以自己的方式记住了玄奘;西安,也以自己的形式永远留下了玄奘。在西安,处处都是玄奘的影子,从大雁塔到朱雀门朱雀大街;从曲江区曲江苑到长安县兴教寺,处处都留下了玄奘的影子。

没有玄奘就没有大雁塔

17年,有着太大的分别,这倒不是因为时间的距离,而是因为待遇的天壤之别。17年前的公元629年,玄奘逃出了西安,17年后,他这个“偷渡客”,因为修得“正果”,受到了分外的礼遇。而大慈恩寺大雁塔,就是这种礼遇的具体体现。

结果决定一切,就是这样。

朝廷重臣的列队迎接、唐太宗的彻夜长谈、举国上下的敬仰,其实说到底,都是因为玄奘求法的成功。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十二月,慈恩寺落成。这原本是高宗李治为其母文德圣皇后追福而建造的。慈恩寺“渐向毕功,轮奂将成”,但僧徒缺乏。太子李治就奉太宗皇帝旨意,宣令度僧三百人,另请50名大德“同奉神居,降临行道”,正式赐寺名为“大慈恩寺”,并增建“翻经院”。同时,太子又令玄奘法师充任该寺上座,作为对玄奘的褒奖。

当年12月,太宗皇帝为玄奘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入寺仪式。《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对此作了详细的记载:“……又装宝车五十乘,坐诸大德;次京城僧众执持香花,呗赞随后;次文武百官,各将侍卫部列陪同;太常九部乐挟两边,二县音声继其后……帝(太宗)将皇太子、后宫等,于安福门楼手执香炉,目而送之,甚悦。”

玄奘入住大慈恩寺的第二年,也就是公元649年,太宗卒于翠微宫,李治即皇帝位,改号永徽。

永徽三年(652年)三月,玄奘想在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为安置、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也防火患;二是借之以彰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高宗听说后,向玄奘提出:一、建议用砖造,因为用石造塔工程大,短时间难以完成。二、一切用度皆以“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助师,足得成办”。就这样,在慈恩寺的西院开始建塔。塔的形制,由玄奘亲自设计。塔奠基那天,玄奘自述诚愿,略述自己皈依佛门经过、赴印求法原因、太宗父子护法功德等。两年后,塔建成,至今屹立在大慈恩寺,成为西安的一张名片,也成为玄奘过往的历史见证。

塔仿造的是印度样式,共五层,高180尺,建成后每层塔中心都存放有舍利子,有一千的,也有两千的,总共一万左右。塔的上层以石为室。南面竖着两块石碑,一是太宗《三藏圣教序》,一是高宗《述圣记》,碑文由尚书右仆射褚遂良执笔书写。后来,塔在武则天长安年间改建为七层。

玄奘以后,大雁塔已经不单是藏经之地,而是文化人聚合之地。

唐中宗时,每年重阳节,皇帝都要亲临慈恩寺道场,登高赏秋,和随行官员一起赋诗抒怀,雁塔诗会一时蔚然成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752年),诗人杜甫、岑参、高适、储光羲和薛据,到长安城南的慈恩寺游览,并登上大雁塔眺望长安的秋景,每人赋诗一首。

2006年10月,金秋时节,走进大慈恩寺,登临大雁塔,除了“隐隐五凤楼,峨峨横三川”的秋色外,比之大唐一代,出现在眼前的,更多的是历史,是历史的温暖和苍凉。

玄奘译经图、玄奘取经线路图、雁塔晨钟、题名碑、玄奘供奉佛之座、大雁塔佛舍利、大雁塔上的释迦如来足迹石等,都提示着一个伟人的不灭印记,无声地述说着一个伟人的故事。

长安城里寻玄奘

除大雁塔之外,在西安,你处处可觅玄奘的影子。在西安朱雀门、大明宫,在长安兴教寺,在西安的大街小巷。实际上,玄奘还停留在西安人的心里。

2006年9月12日,我从西安火车站走出,一辆出租车靠过来,坐上车后,我问为何有大雁塔,司机江师傅脱口而出:“因为玄奘呗!”

接下来,江师傅不假思索就将玄奘如何取经回来、如何入居大雁塔译经给我侃侃道来,让我很吃惊。我没想到一个出租车司机对玄奘了解这么多。

接下来,江师傅的说法更让我大长见识:“知道西安的曲江区吗?那是围绕大雁塔成立的新区,那里已经成了西安的‘热点’地区。”我眼中所见,证明江师傅所言不虚,雁塔广场前,“西行的玄奘”铜像面对的雁塔南路看上去宽敞气派,广场前的一块牌子上写着向西2公里“西安国际会展中心”,3.2公里“西安国际展览中心”。站在那里,让你感受到遮掩不住的勃勃生机。

入夜,我打一辆出租车,寻觅夜色下的西安玄奘遗迹(大雁塔除外),从我住的宾馆出发,不到20分钟,车就停了。

下车,脚下踩着的,就是朱雀大街了,巍峨雄峻的城墙横在面前,大红灯笼高高挂在上面,司机说当年玄奘就是在这里受到欢迎的。据说,早几年朱雀大街还很破败、狭窄,而我眼中的它却宽敞明亮,街上车水马龙,灯火辉煌。恍惚间,我觉得朱雀门变成了历史的眼,它张扬着不眠的昨夜兴奋,仿佛大唐一代走到了今天,或说今天走到了大唐一代。

朱雀门的四个大门洞,在如今都堪称巨大,这样的宏伟气势,便是大唐一代的所有吗?那真是需要仰视的历史,而玄奘,就在我们仰望的远处。

玄奘西行求法路线图及所经地

长安(今陕西西安)——秦州(今甘肃天水)——兰州——凉州(今甘肃武威)——瓜州(今甘肃安西县东南)——玉门关——伊吾(今***哈密)——高昌(今***吐鲁番)——阿耆尼国(今***焉耆)——屈支国(今***库车)——跋逯迦国(今***阿克苏)——凌山(今天山穆苏尔岭)——大清池(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素叶城(即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西南)——昭武九姓七国(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铁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兹嘎拉山口)——今阿富汗北境——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今阿富汗贝格拉姆——巴基斯坦白沙瓦城——印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