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腊月初五是五豆节,要喝五豆粥;腊月初八是腊八节,要喝腊八粥。
这两个节日,好比“春节到”的预备口令,随着短促的两声口令,全民举粥共享,为过年暖肚热身;之后是一个短暂的休止符,催着大伙儿急急忙忙办年货;再后来平地里一声春雷,眼看春节就咋咋呼呼地冲过来了。
腊月者,农历十二月是也。
这个月可不得了,称得上是民俗大荟萃、文化大集合!人们忽然变得大方起来、讲究起来了,大街上来来往往,皆是出手阔绰之人;屋檐下男男女女,皆乃言行吉利之士;厨房中噼噼啪啪,都是煎炒烹炸之声。
此为何故?春节快到了,得时刻准备着了!
这不,腊月初五到腊月初八,不出一个星期,就过了两个节——五豆节和腊八节;不过三四天,就喝了两顿粥——五豆粥和腊八粥。
一
五豆粥,是腊月初五五豆节的“压轴饭”。
采访中发现,许多洛阳人都不知道腊月里还有个五豆节,更不晓得过这个节还得喝五豆粥。我也不得不惭愧地承认:在此之前,对这个节从未听说过。
据老辈人讲,五豆节在上世纪中叶还很流行。当时,洛阳市区及周边各县的群众,每逢腊月初五,要凑齐蚕豆、豇豆、黄豆、绿豆、豌豆五种豆子,把它们和玉米糁或红薯、大米搅在一起煮成粥,当早饭食用,俗称“吃五豆”,又称“喝五豆粥”。
讲究的人家,腊月初三就开始精心选料,并提前把挑好的五种豆子放进大砂锅,用文火细细地熬。如此两天两夜,到了腊月初五一早,锅中的豆子早已煮得稀烂,色泽亮丽,香气扑鼻,这时,再把红薯和大米放进去,熬上两个时辰左右出锅。
如此熬出的五豆粥,黏糊糊的,舀起来能拉成一条细细的线,浓稠味美,营养丰富。在寒风刺骨的隆冬时节,喝上一碗这样的粥,甜在嘴里,暖在胃里,美在心头,说不出的熨帖、舒坦。
老百姓相信,五豆节家里有五豆,便预示着以后的日子如豆子般圆满,倘若缺了哪一种豆子,那就意味着家里要受穷了。
也有人认为,五豆节吃五豆的习俗,乃是为了教育那些不爱惜粮食的“败家子”,使他们明白农民伯伯种田不易。其缘起,得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说起。
万里长城有多长,修长城的民工就有多苦。秦始皇从全国各地强征数以万计的民工,不给他们发工钱,却硬逼着他们干活!这些民工,从早干到晚,累得吐血,却连肚子都填不饱,很快便倒下了一大半。
话说某年腊月初五,天寒地冻,幸存的那些民工又冷又饿,眼看也得去阎王爷那儿报到了,忽有一人用微弱的声音说道:这样的天气,不吃点儿东西肯定难逃一死,但我兜里仅有几颗豆子。出门在外,大家都是兄弟,不如大伙儿把自己的余粮凑到一起,煮粥分食,或许可以渡过难关。
众人于是翻遍各自的口袋,把兜里仅有的豌豆、绿豆等杂粮凑在一处,接着生火煮粥,分而食之,终于挨过了那寒冷的一天。
后来,估计是这些人中有人幸运地回到了家乡,回想当年,感慨万千,不免于腊月初五吩咐家人熬一碗豆粥以示纪念,众人争相仿效,遂成此俗。
俗话说:“喝了五豆,长(音“常”)一斧头;吃了腊八,长一杈把。”意思是说,从腊月初五开始,白昼一天比一天长了,新的一年就快到了。
如果说,腊八节是春节的序曲,那么,五豆节就是腊八节的序曲。
二
腊八节也有“压轴饭”,就是腊八粥。
腊月初五喝粥,腊月初八还是喝粥!昨日,在老城东大街采访的时候,有个老太太提出了一个颇有意思的问题:你说为啥挨着几天净喝粥?
我说不知道。
老太太眨眨眼道:天冷呗!甭管啥饭,一上桌就凉了,只有粥热腾腾的,经得起放!
我拍手叫绝!这个答案或许不是最正确的,但绝对是最实在的。
一年十二个月,最冷不过腊月。民谚云:“腊七腊八,冻掉下巴。”此话虽夸张却不假。在“温室效应”还没影响洛阳之前,腊月真是难过,呵气成霜,滴水成冰,那些皮肤娇嫩的小娃娃,手脚几乎都生过冻疮。
出冻疮疼啊,于是孩子们就哭,一哭就止不住。大人没办法,只好编个顺口溜抚慰孩子:“小孩儿小孩儿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孩子们一听说要杀猪过年了,果然就不哭了,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过年便等同于爆竹、新衣服、压岁钱。为了过年,即便生了冻疮,那也值!
光嘴上哄哄是不行的,总得来点儿实在的,让孩子们明白“过了腊八就是年”不是诓人的。
来点儿什么呢?来一碗腊八粥吧。
腊八粥的原料通常有以下几种:大米、小米、柿饼、栗子、杏仁、白果、绿豆、红薯。若是家里库存的原材料凑不齐以上几种,那也无妨,江米、大豆、红枣、花生之类的五谷杂粮一样可以拿来凑数。
就如同五豆粥不一定非得用五种豆子一样,腊八粥也不一定非得用八种原材料,你尽可以发挥想象力,在锅里加一些豆腐、肉丁什么的,并根据你的口味,或放糖,或放盐,小火慢熬,煮一碗好吃又好看的腊八粥。
过去,人们相当看重熬粥用的水。那时候没有自来水,每到腊月初八凌晨,众人便早早起床,到水井中打水,认为水打得越早,粥就能熬得越稠。
“腊八早,百事好”。过去,腊八粥讲究天不明就吃。又云“腊八饭,大家散”,在有的地方,腊八粥做好后,得赶在中午之前给亲友、邻居们送上几碗,以示友好。
家里的牲畜也不能亏着,那些猪、牛、猫、狗什么的,也得喂一些腊八粥,好叫它们知道,主人是多么富有仁慈心。除此之外,家中的门墙和院中的果树上都得抹一些腊八粥,以期果树枝繁叶茂,来年多结果实。这些事一般由娃娃们来做。他们端着饭碗,一边吸溜着清鼻涕,一边给房前屋后的树身上抹腊八粥,口中还念念有词:“树呀树,吃腊八,吃了腊八结疙瘩。疙瘩结得索拉拉,别人摇,摇不下,咱一摇,刷拉拉。”
如此折腾一番,腊八粥还不能抹完,还得有剩余。腊八又称“庆丰日”,做腊八粥意在祈望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所以腊八粥要吃一些、剩一些,剩饭兑新饭,新饭变剩饭,兑来兑去,一直吃到祭灶过小年——腊月二十三,谓之“接年饭”。用老百姓的话说,这叫“腊八饭,剩一半”、“腊八饭,吃半年”,再通俗一点儿说,这叫“年年有余”,饱含着河洛百姓朴素的节俭之风。
一锅粥既要自己吃,又要送人,还要喂牲畜、抹树木,又得有剩余,由此可以想见,熬腊八粥的锅一定要够大,不然分批去熬,那就令人头疼了。
三
腊八节喝腊八粥,此风由来已久。
早在宋代,每逢腊月初八,宫廷、民间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喝腊八粥更是盛行,腊八节这天,皇室要赐文武大臣、宫女侍从腊八粥,并向众寺院发放米、果,供僧侣食用;民间就更不用说了,家家户户都飘散着腊八粥的香气。
为什么腊八节要煮腊八粥?民俗专家认为,此俗源于“腊祭”。大概是自周代开始,每逢腊日——腊月初八,人们要用猎得的禽兽祭祀祖先、敬奉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名曰“腊祭”。腊祭时所煮的粥,称为“腊八粥”。
洛阳孟津一带流传的一个传说,则与佛祖释迦牟尼有关。
相传,古时候天竺国有个名叫悉达多的皇太子,他见人们常受生老病死的折磨,决心要帮助人们脱离苦难。他背着家人,悄悄来到檀特山上,盘坐在一棵菩提树下,双目紧闭,双手合十,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以为这样就能修成正果,进入极乐世界。
实践证明,这样不但不能修成正果,还极有可能被饿死。是年腊月初八,饿得灵魂出窍的皇太子昏倒在地,不省人事。恰在此时,一个美丽的牧羊女赶着羊群路过此处,她见晕倒的这个人面黄肌瘦,便取出随身携带的炒面,想喂他吃下去。可悉达多人事不省,毫不配合,不管牧羊女怎么折腾,炒面都进不了他的嘴。
牧羊女正在发愁,忽见草丛中有露珠滚动,于是计上心来。她把露珠抖落在一个小碗内,兑入炒面,调成糊状,抹在悉达多的嘴唇上。悉达多闻到香味儿,不由自主地张开了嘴,一口一口地将炒面糊糊咽进肚里。
如此,悉达多捡回了一条命,有了重新修炼的机会。此去经年,悉达多最终创立了佛教,养尊处优的皇太子摇身一变,成了普度众生的佛祖释迦牟尼。而他幸遇牧羊女、死里逃生的腊月初八,也便成了佛祖得道的纪念日。
此后,逢腊八节,各地佛寺必煮粥供佛,并以粥施赠门徒及善男信女、穷苦百姓,以示佛祖慈悲。由于此粥是在腊月初八熬的,便取名腊八粥。日久天长,民间无论信佛与否,皆沿袭此俗。
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明太祖朱元璋当皇帝以前穷困潦倒,曾为地主家放牧。那个地主薄情寡义,常克扣他的“薪水”,害得朱元璋整日吃不饱、穿不暖。
有一年腊月初八,朱元璋在野外辛辛苦苦地放了一天羊,却没混上一顿像样的饭。他饿得眼发花、心发慌,于是就耷拉着脑袋在野外到处游逛,指望找点儿草籽什么的充饥。突然间,地上黑影一闪,只见一只肥硕的田鼠拖着尾巴,慌慌张张地钻进了一个洞里,再不见踪影。朱元璋心思一动,走近那个洞口,用树枝掏了掏,竟掏出了一大把五谷杂粮,大米、花生、红豆应有尽有。
显然,这是田鼠用来过冬的储备粮。朱元璋将这些杂粮归拢起来,洗净煮成粥,一顿狼吞虎咽,只觉滋味醇美,甜香无比。
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天天山珍海味、龙肝凤髓伺候着,日子久了,不免腹中生腻。于是,他忆起了放羊时吃的那顿杂粮粥,竟似害了相思病,吃啥都没滋味。最后,他实在憋不住了,也顾不得体面,将当年的事告知御膳堂,传令御厨研习制作五谷杂粮粥。粥端上来后,他兴致勃勃地“重温旧梦”,一副旁若无人的模样:“我本淮右布衣”,好的就是这一口!
其实仔细一推敲,便知道这个传说靠不住:朱元璋是明朝的皇帝,而腊八粥早在宋时已有,时间上就很矛盾。
对此,我们似乎不必太较真,“喝了腊八粥,心里糊涂涂”,凡事难得糊涂。对咱老百姓来说,过个喜庆团圆年,奔上蒸蒸日上的好生活,那才是最关紧的。
□本报记者∵张丽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