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上)
贵州省梵净山龙泉寺主持;释佛贤
黔东梵净山号称贵州第一佛教名山,是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梵净山佛教兴自明初,至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敕令重建梵净山金顶后,梵净山乃闻名海内。明清以来,因梵净山被视为与四大名山并列的第五大佛教名山,故数百年来,黔、湘、鄂、川、赣、滇等省的香客纷纷前往朝山拜佛和旅游参观。上世纪中叶,梵净山佛教衰落,至八十年代以后又逐渐复兴,至本世纪初以来日益呈兴旺之势。今天西部大开发给梵净山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以什么样的品牌来提升地区形象和扩大知名度,怎样落实科学观,实现历史性跨越,这无疑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已成为我国的热门经济,充分利用和开发风景名胜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不仅能够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且能够带动其他经济的增长。梵净山是佛教名山,其人文景观资源最具有地方特色的当是佛教文化,而佛教文化中则又以“弥勒菩萨道场”最具有震慑力和感召力。因此,惟有从曾经在历史上对西南乃至全国有过重要影响的佛教弥勒道场文化作为切入点,把传统与现代整合,使文化与经济互补,重新打造出“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才能凸显梵净山旅游资源的特色,从而跻身中国乃至世界宗教旅游胜地的前列。而在实施打造“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前,首先应在理论上厘清弥勒信仰与贵州佛教的关系、弥勒菩萨与梵净山佛教的关系,了解弥勒的根本性德和净土思想。为此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一初步的论述,以期引起人们的关注,作出更深入的研讨。
一、弥勒信仰与贵州佛教
在贵州历史上,特别是明清以来,佛教在民间的影响最深最广者,是为净土宗,因为它能给生活在下层的穷苦民众以最形象最直接的终极关怀。这一方面是贵州佛教日益世俗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净土宗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净土思想有着接近民间的两大特点:一是“借他力”,即主要不是依靠自己的修行努力,而是借助佛菩萨的慈悲弘愿来渡过苦海;一是“易行道”,即用不着苦苦坐禅或悟解佛义,只要通过做功德或称念佛菩萨的名号等简单行为一样可以取得正果。因此净土宗形成后,不仅迅速传播中原地区,而且亦盛行于西南的贵州境内。佛教的净土信仰,含有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信仰、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信仰、东方的药师佛净土信仰、南方的宝生佛净土信仰、北方的成就佛净土信仰以及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信仰、观音菩萨的信仰等多种。而在贵州尤以弥勒和观音的信仰最为突出。
弥勒信仰起源于印度,在公元前后大乘佛教兴起时最为流行。中国流行弥勒信仰,是从晋代开始的。首先在晋代有道安法师(314—385)发愿上生兜率天见弥勒之举。十六国时期,随着弥勒信仰的深入传播,也产生了许多“众生得救”的传说。唐道宣在《释迦方志》卷下说:“自晋、宋、梁、陈、魏、燕、秦、赵,国分十六,时经四百,观音、地藏、弥勒、弥陀,称名诵念,获其将救者,不可胜计。”同时有关弥勒信仰的主要经典基本上都已翻译过来。关于弥勒经典的汉译本在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经集部类、弥勒经类中共有六种,它们的名称及主要内容如下:
1、《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1卷,南宋沮渠京声译。主要讲述弥勒命终当生兜率陀天上,为诸天众生说法以及祈愿往生弥勒兜率净土的方法。
2、《佛说弥勒下生经》1卷,西晋竺法护译。
3、《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1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4、《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1卷,唐义净译。
5、《佛说弥勒大成佛经》1卷,姚秦鸠摩罗什译。
6、《佛说弥勒来时经》1卷,失译。
上面2、3、4、5、6经都是叙说弥勒下生时的国土、社会、人民以及弥勒离天宫、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佛、转***、入涅盘等等详细情况。此外,还有一些佛经也是说弥勒菩萨。例如: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讲述释迦佛因弥勒之问,而回答菩萨应修持的方法;并答阿难之问,叙说弥勒不速成佛的原因。总之,归纳起来有关弥勒的经典主要分为两大类:弥勒的上生兜率天与弥勒的下生人间成佛。
随唐时期,弥勒信仰几乎流行中国各地。所谓弥勒信仰,包括两方面内容,即弥勒上生兜率天与弥勒下生成佛救世。据《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简称《弥勒上生经》)载,弥勒,姓慈氏,梵文音译弥勒,名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后出家为佛陀弟子,佛陀授记(预言)他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修成菩萨后先于其师佛陀入灭(离开人世),上生兜率天净土。又据《佛说弥勒下生经》(又称《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或《佛说弥勒大成佛经》,简称《弥勒下生经》)言,佛陀涅盘后,世界陷入苦难,经过数十亿万年后,弥勒自兜率天下生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绍继佛位,三行法会,以救世人。弥勒的净土信仰思想主要分为兜率净土和人间净土。
(一)弥勒的兜率净土思想
弥勒菩萨是当来下生佛为佛法中所共同承认,他在未成佛之前是居住于兜率内院。兜率天是“六欲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中的第四重天,译为“知足天”。因为此天中的人于五欲不生贪着,能知因识果,衣食能知量知足,故名知足天。此天又分内、外院,弥勒菩萨住在此天中的内院四十九重如意殿,昼夜常为众天人说法;外院属于凡夫地,还有男女对笑的习气未尽。《普曜经》说:“其兜率天有大天宫,名曰高幢,广长二千五百六十里。菩萨常坐为诸天人敷演经典。”由于弥勒在内院说法度众,故有弥勒兜率净土之称。∵∵
兜率净土情形可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界的净化:平坦、整齐、洁净、富丽。如《弥勒上生经》描绘说,兜率天上有五百亿天子,为供养一生补处菩萨,以天福力造出种种庄严宫殿、园林,化出无数金光莲花、珠宝、乐器,诸天宝女。经曰:“时诸园中有八色琉璃渠,一一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华中如宝花流。一一华上有二十四天女,身也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菩萨六波罗蜜。……其乐器中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另一方面是众生界的净化,即社会的净化。社会的净化包括了三方面:(1)经济生活的净化:净土中是“各取所需,各得所适”,资生的物质为大家共有共享,没有巧取、豪夺、占有、私蓄的现象。(2)人群生活的净化:第一,离男女家;第二,没有种族界限;第三,没有强弱的分别;第四,没有怨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3)身心的净化:在净土中,人人远离贪瞋痴,一致以佛法为理想追求,无我无我所,不退菩提之心。
弥勒暂住兜率陀天,并在那里说法。于是,许多佛弟子为了亲近弥勒菩萨,发愿求生兜率净土。往生兜率净土的法门,根据《弥勒上生经》所说,主要为信、愿、行三大资粮:
(1)信:《弥勒上生经》说:“若有得闻弥勒菩萨摩诃萨名者,闻已,欢喜、恭敬、礼拜,此人命终,如弹指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这是一类闻弥勒名而欢喜、信仰、发愿往生兜率净土的易行方法。
(2)愿:《弥勒上生经》说:“佛告优婆离: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爱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戒、及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维兜率陀天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这是一类发愿往生兜率净土的方法。
(3)行:《弥勒上生经》说:“若净诸业,行六事法,必定无疑,当得生于兜率陀天上,值遇弥勒。”所谓的六法是:一、精勤修福,于敬、思、悲田中作诸功德;二、守护戒律,威仪不缺,遵行轨则;三、清扫佛塔,整修道场等;四、于佛像前香花供养,又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等供养出家者;五、修习禅定;六、读诵经典,演说修习。这是一类修六法往生兜率净土的方法。
此外,弥勒与唯识学还有殊胜的关系。佛教自印度传入东土,随着因缘,其思想体系分为中观系、唯识系、真常系三种。其中,唯识系从北魏时期传入中国及至唐代成立宗派以来,曾经非常盛行,而弥勒菩萨被人们追认为是唯识宗的鼻祖。传说佛灭九百年顷,中印度阿输遮国,有无著菩萨入日光定夜升兜率天,参预内院法堂闻法,于弥勒处,听受《瑜伽师地论》,乃昼为大众宣讲。弟子中有人不相信弥勒说法之事,于是,无著为释众疑,乃请弥勒降到人间为众说法,弘扬唯识。弥勒菩萨慈悲应请而至,每日清晨四点从兜率内院来到人间,于输遮那讲堂,普施法雨。人人都能闻其声,却不见其人,惟有无著能见弥勒形相。弥勒说法,都是偈颂,无著依颂解释,故成弥勒五论:《瑜伽师地论》、《分别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辨中边论》、《金刚般若经论》。弥勒菩萨的唯识着作,经无著、世亲等大力弘扬,成为唯识一系的宝典,故唯识学又称为慈氏学。后来,佛弟子有学唯识的,都发愿往生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听闻佛法。如唐朝的三藏法师玄奘,弘扬唯识,对弥勒净土非常向往,临终前一直持诵弥勒名号,愿生兜率净土。无独有偶,梵净山竟然也有玄奘西天取经返回中土,曾专程来梵净山拜谒弥勒菩萨的传说。由于所乘白马失蹄,撒下一叠佛经,竟然落地生根,形成今天梵净山着名景点“万卷书”。
总之,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就在欲界,离人类最近,对于娑婆世界的凡夫来说是较为简单易行的法门。
(二)∵弥勒的人间净土思想
印顺法师在《净土与禅·净土新论》中说:“∵弥勒的净土思想,最初是着重于人间净土。”可见人间净土是弥勒净土思想的特色。《弥勒下生经》说:弥勒下生的时候,有轮王治世。经云:“国中有圣主,其名曰饷怯,金轮王四洲,福盛多威力。”弥勒在龙华树下成佛,“初会为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六亿人,令出烦恼障;第二会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四亿人,令渡无明海;第三会说法,广度诸声闻九十二亿人,令心善调服。”弥勒三会说法,教化众生。弥勒下生时的人间净土是充满快乐幸福的人间乐园,如《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178中说:“于未来世人寿八万岁时,此瞻部洲,其地宽广,人民炽盛,安稳丰乐。村邑城廓,鸡鸣相接。女人年五百岁,尔乃行嫁。彼时诸人,身虽胜妙,然有三患:一者,大小便利;二者,寒热饥渴;三者,贪淫老病。有转轮王,名曰饷怯,威伏四方,如法化世。……极大海际,地平如掌,无有坎坑砂烁毒刺。人皆和睦,慈心相向。乒戈不用,以正自守……时有佛出世,名曰慈氏,……如我今者十号具足。……为有情宣说正法,开示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白梵行。为诸人天正开梵行,令广修学。”由此可知,当时人间的转轮王是以佛教的五戒十善的德行来教化人民,使人们过着长寿、繁荣、欢乐、富裕、和平的生活。在转轮王德化的国土中,又有弥勒佛出世。弥勒佛用出世的正法来教化人们,趋向解脱。有如此理想的政治与完善的宗教并行,这正是弥勒下生治世的人间净土,这与悲惨痛苦的娑婆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所以梵净山中的古天庆寺以过去佛燃灯、现在佛释迦、未来佛弥勒“竖三世佛像”作为供奉对象,突出弥勒佛的地位,并非偶然。古代荆楚地区的寺院,在农历四月初八日一般都要作龙华法会,以象征弥勒下生。宗懔《荆楚岁时记》云:“四月八日,诸寺各设斋,以五香水浴佛,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荆楚地区即今之湖北、湖南。湖南与梵净山区山水相连,其地佛教必然影响黔东梵净山,故梵净山诸寺,于农历四月八日亦有可能举行弥勒龙华法会的活动。
弥勒净土法门是弥勒菩萨的愿力所成,弥勒菩萨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愿在堪忍的秽恶世界,建立庄严美好的净土,加被欲界的人类众生。使众生不离娑婆而生净土,这就是弥勒净土法门被东、西方学人所重视的原因。在古代印度,佛教徒们感觉到政治、社会、教团危机的时候,就希望弥勒净土的到来,渴望生存在一个安定、和睦、光明的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恐惧。同样,现代的人群面对原子武器、恐怖分子的袭击,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人们深感不安,渴望生存在一个光明、安定的净土世界,而弥勒的佛国净土正是人们的理想所在。
总之,弥勒菩萨净土思想的第一义,为祈求弥勒早生人间,早日实现人间净土。至于发愿上生兜率净土,也还是为了与弥勒佛同来人间。所以,弥勒菩萨的净土思想重心是在人间净土的实现。故弥勒菩萨作为人间佛教“人菩萨行”的典范,“一具烦恼身;二悲心殷切”。正如《弥勒上生经》所说:弥勒菩萨是“不修(深)禅定,不断(细)烦恼”,为了利益众生,他持戒、布施、忍辱、精进,以大慈心行菩萨道。
从以上可以看出,弥勒信仰与阿弥陀信仰不同,它们之间有两个差别,一是兜率净土与人间同在欲界,故与阿弥陀净土相比,较易得度。二是弥勒下生救世,直接来到人间,较阿弥陀信仰更多地念及众生。因而这种极具人间净土特色的弥勒信仰传入贵州后,立即得到贵州民众的欢迎。特别是明清时期,贵州境内饱受战乱和天灾人祸之苦的广大民众渴望太平安宁和快乐长寿,弥勒净土与弥勒下生救世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所谓黔东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出现并兴隆便是典型的一例。除此之外,贵州境内的大小寺庙,亦普遍建有弥勒殿供奉弥勒(因殿的东西两侧分列四大天王,故也称天王殿)。
二、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与四大名山
所谓“道场”,源自印度佛教之“菩提道场”,原指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所坐的金刚座处,后来引申为修行佛法所在的地方。弥勒道场,即是指传说中的弥勒菩萨修行或化现的场所。
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之说源自明代民间传说,明万历间户部郎中李芝彦撰刻的《敕赐梵净山重建金顶序碑》称“旧说者以弥勒、释迦二祖,分管世界,用金刀劈破红云顶,于是一山分为二山”,左属释迦,右归弥勒,人们便称这条被劈破的裂缝为“金刀峡”,分别在“红云金顶”上修建了释迦、弥勒二殿。其后民间约定俗成,逐渐便把梵净山视为弥勒道场。显然,这种说法并没有知识学的史实根据,但却有宗教上的价值作用。着名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在《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跋》中曾云:“宗教情绪,深存人心,往往以莫须有之史实为象征,发挥神妙之作用。故如仅凭陈迹之搜讨,而无同情之默应,必不能得其真。”故梵净山弥勒菩萨道场的形成源自民间传说,从宗教的意义上说,自有其“象征”价值和作用。这种现象不独梵净山是这样,从四大名山的道场缘起亦可得到印证。
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道场源自“蒲公采药见普贤瑞相”的民间传说。据明人胡世安《译峨籁·宗镜记》载,汉永平中,有蒲公采药于峨眉山中,见一鹿,异之,追至绝顶无踪,乃见“威光焕赫,紫气腾涌,联络交辉成光明网”,归告千岁和尚,答曰:“此是普贤祥瑞,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相教,现相于此,化利一切众生。汝可诣腾、法二师究之。”甲子奔洛阳见二师,师曰:“善哉希有,汝得见普贤,真善知识。”蒲公于是归山而建普光殿,供普贤瑞像。再有僧人常引《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作为“峨眉山普贤道场”的经典支持:“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与其眷属三千人俱,常住其中而演说法。”因峨眉山昼有“佛光”,夜有“圣灯”,光明常住,且位居国土西南,故被认定佛经所言“光明山”即峨眉山,贤胜菩萨即普贤菩萨。但如果从知识学的考据上言,以上两说皆不足为据。首先,《译峨籁》中所载之“千岁和尚”又称“宝掌和尚”,在魏晋间才自印度来中国,汉永平年间,蒲公何以在蜀地见之?又汉明帝时的甲子年,即汉明帝七年,才遣蔡愔、秦景等至西域寻求佛法,摩腾、法兰二师在汉明帝十年才到中土,而蒲公却在汉明帝七年就去洛阳向他们请教询问,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其次,佛陀所说《华严经》在印度摩竭陀国,经中所说“光明山”在西南方,而中国在古印度有“震旦”之称,却位于印度东方,方向正好相反。经中所载“贤胜”亦非普贤,因普贤又名遍吉,并未有贤胜之别名。故从考据学上言,以上二说征之无稽,纯属附会之说。
其他五台、普陀、九华三大名山道场缘起之说亦大抵如此。山西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最早的依据是晋译《华严经·诸菩萨住处品》所说的:“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已来诸菩萨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住其中而演说法。”又唐译《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尔时世尊复告金刚密迹主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赡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那,其国中有山,号曰五顶。文殊师利童子游行所居,为诸众生于中说法。’”这实际上是把印度东北方的清凉山或五顶山,附会为我国的清凉山或五台山。对此清初居土蒋超在《峨眉山志·志余》言:“世人竟称文殊在五台,普贤在峨眉,此是俗见。”
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道场。据《大唐西域记》卷10载,普陀山全称为普陀洛迦山,原是印度南方秣罗矩吒国海中名山,相传是观音菩萨住处。唐大中年间,有印僧在岛上见到观音瑞相,因建茅而居,并取以为名。唐咸通四年(863年,一说在梁贞明二年,即916年),日本僧人慧锷于五台山请得观音像,取归日本,舟行至此不行,日僧向观音求示,得知观音不肯去日本,乃在岛上建寺供奉,后人因名之曰:“不肯去观音院”。自此以后,山上寺院渐增,香客渐多。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朝廷又规定此山主供观音菩萨,遂成观音道场。
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道场。相传地藏菩萨托胎为新罗国(今朝鲜)王子金乔觉,少年出家,法名地藏,唐天宝(一说开元年间)中来中国,于九华山结庐修炼,99岁圆寂而肉身不坏,全身入地藏肉身塔。至明代因以金乔觉为地藏菩萨化身而崇祀之。
以上诸名山道场缘起的诸种民间传说,虽然从知识学的考据上说大多为牵强附会之说,然从宗教意义上看,却有其价值和作用。据佛教典籍载,菩萨具有法身、报身和化身三身存在,菩萨为救世度人,能够在世间随缘显现,故十方法界皆可作菩萨道场,然欲众生投诚有地,故特于名山大刹以示应化,或显现化身而随缘说法,如金乔觉、布袋和尚被视为地藏、弥勒的化身;或显示报身而随缘示祥,如峨眉山上的“佛光”、“圣灯”则被视为“普贤祥瑞”,等等。对于生活在苦难世界的劳苦大众而言,他们一旦接受了佛教,必然会产生对菩萨的虔诚信仰,相信大慈大悲、救苦救难且具有大神力的诸菩萨能以各种随缘显现的形式解脱自己的痛苦,故诸佛教名山历来被佛教信徒看成是菩萨应化示现之处,成为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无数佛教信众无不十分虔诚地朝拜诸佛教名山,寻求菩萨佑护,并在中国民间蔚成民情风俗,这正是佛教菩萨信仰所产生的巨大影响。由此可见,诸名山道场缘起的民间传说,从宗教学上说,自有宗教信仰上的价值和作用。
在全国名山大刹中,号称弥勒道场的还有浙江奉化的岳林寺和雪窦寺。据《宋高僧传》等僧史载,唐末五代时,奉化有一个名为契此的奇僧,常以杖荷一布袋自随,自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能预言人之吉凶,人皆莫测,咸以“布袋和尚”呼之。后梁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寂于岳林寺,临终作偈云:“弥勒真弥勒,化身百千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后人乃尊其为弥勒化身,并将他出家并圆寂的岳林寺定为弥勒道场。20世纪30年代太虚大师来奉化雪窦寺主寺事,曾设想把布袋和尚经常出入的雪窦寺建成全国佛教名山弥勒道场。1934年出版的《佛学辞典》也记有:“今有人倡议于全国四大名山外,增加雪窦弥勒道场为第五大名山。”1987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雪窦寺时亦有此议,并建议寺中增修一座弥勒殿。故今雪窦寺乃专门于寺中天王殿后,大雄宝殿前修建了弥勒宝殿,殿正中供高达5米的布袋和尚像,袒腹屈膝,笑容可掬。殿壁两侧还彩塑姿态各异之千尊弥勒小像。根据“十方法界皆可作菩萨道场”的佛学原理,雪窦寺作为弥勒道场原也无可非议,然将其与四大名山并列而为第五大名山,似觉勉强。雪窦寺所居之雪窦山,海拔仅800米,且山体不大,仅有一雪窦寺,故历来都称寺而不称山,可将其视为弥勒菩萨道场的寺院,与岳林寺的地位一样。而作为全国佛教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则应以黔东梵净山为名至实归。
明清以来,梵净山与四大名山并列而被人视之为第五大名山。山西五台山,长约100公里,面积数百平方公里,最高峰北台山海拔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最盛时,山中寺庙达200余座。浙江普陀山,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3.5公里,面积12.5平方公里,明代以来,山中有80余寺庵,120余处茅蓬。四川峨眉山,面积数百平方公里,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从山麓至顶有50余公里,最盛时,山中寺庙达150余座。安徽九华山,面积100余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海拔1342米,最盛时,山中寺庙达150余座。而贵州梵净山,东西宽21公里,南北长27公里,总面积达567平方公里,最高峰凤凰山海拔2572米,历代所建寺庙先后有近百座,其中的五大皇庵及其48座脚庵为最着名。故无论是从面积、高度、佛教寺庙规模、数量,都可与四大名山比肩齐名。故云梵净山是第五大佛教名山,是全国名山中惟一的弥勒菩萨道场,诚非虚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