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弥勒信仰

余清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弥勒信仰是对弥勒思想的信服仰慕。弥勒是一位悲悯众生、爱护众生、能与众生幸福快乐的大慈菩萨。弥勒信仰分两个层次,一为兜率净土信仰,二为人间净土信仰。实现人间净土的途径是依靠自力,时时处处修行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

关键词:弥勒;弥勒信仰;大慈恒乐;兜率净土;人间净土

弥勒信仰就是对弥勒思想的信服仰慕。那么,弥勒是何许人也?弥勒是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为慈氏,是菩萨之姓;阿逸多,意译为无能胜,是菩萨之名。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说,弥勒菩萨是南天竺波罗捺国大婆罗门之子,父名修梵摩,母名梵摩越。长大后出家学道,为释尊弟子、大乘有宗的肇始人。他先佛灭度,居于六欲天的兜率天,以菩萨身为天人说法。以释尊曾授记他4千岁(约人间56亿7千万年)尽时,将下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分三会说法。以其是代佛说法,故谓“一生补处菩萨”;又因他此时已得佛果,故又谓“弥勒佛”。那么,弥勒的特征是什么呢?

一、大慈恒乐

弥勒是释迦佛的弟子,先佛人灭。在《中阿含》、《长阿含》和《增一阿含》经中就说,他与释尊(未成之前)是当时唯有的两位菩萨。

唐代慈恩法师窥基在其婀弥陀经疏》中说:

阿逸多菩萨者,依新译《称赞净土经》,

翻为无能胜,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

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

名无能胜。

可见,弥勒菩萨的德性是“慈”。

又,《心地观经》说:“弥勒菩萨慈氏尊,从初发心不吃肉。”《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说弥勒菩萨:“愿我生生世世不起杀想,恒不噉肉,乃至成佛,制断肉戒。”“宁破骨髓身头脑,不忍吃肉食众生。”从初发心起,生生世世,乃至成佛,都不起杀想,不瞰肉食,就是破了骨髓身头脑,也不杀生,也不吃肉,也不予众生苦难,而要时时处处给予众生恒安乐。又,《悲华经》说:“弥勒发愿于兵刀劫中,拥护众生,是则慈降即世,悲臻后劫,至极之慈,一切权小皆无能胜,故以名焉。”弥勒姓慈,具有“至极之慈”。“至极之慈”就是“大慈”。《大智度论》卷27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可见,弥勒菩萨是一个大慈菩萨,他的特点是“能与——切众生乐”。“乐”狭义为“快乐”,广义为“幸福”。又,慈还有“爱”的意思,如《新书·道术》云:“亲爱利子,谓之慈。”这又可引申为怜爱,如“恻隐怜人谓之慈。”因此说,弥勒是—一位悲悯众生、爱护众生、能与众生幸福快乐的大慈菩萨。西晋竺法护译的猕勒菩萨本愿经》说:

弥勒菩萨本求道时,不持耳鼻头目手

足身伞珍宝城邑妻子及以国土布施与人,

以成佛道。但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无

上正真之道。

为什么?这是由于释迦牟尼是出生在“五浊恶世”,其众生刚强难化,不知惭愧;道德败坏,不易教诲;六时作恶,不知厌足。所以,佛教最初的重点是讲地狱、饿鬼、畜牲等“刚强语”,使人作恶不善时,有所畏惧,有所警惕。菩萨则以种种难行苦行,布施国土家园、财物妻子,乃至耳目头足、血肉骨髓,以利益众生,成就佛道。因此,释迦牟尼就成了舍己救人的楷模,观音菩萨就成了救苦救难的大悲菩萨。而弥勒菩萨则有所不同,不是以舍身苦行、呵责恫吓的方法教化度人,而是以“善权方便安乐之行”说法度人。所谓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就是随物所宜,给予平安快乐。所以,欢笑快乐就成了弥勒形象的特征。

那么,如何修行这一法门呢?

首先要具有慈心、爱心和恻隐之心,而且还要有悲心、恒心和忍心,常常予以众生快乐。《弥勒下生经》说:“本为菩萨时,常施一切乐,不杀不恼他,忍心为大地。”这就是说,在常修慈心,常人慈定的同时,也要伴随着多修忍心,多人忍定,因为忍是对治贪、嗔、痴、慢、疑的最好法门。这样才会不骄不躁、不恼不杀,恒与众生常安乐。

二、兜率净土信仰

弥勒菩萨的信仰,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弥勒修成菩萨后,先佛人灭,上升到兜率天宫,为天人说法,这称为升天信仰,或兜率净土信仰。二是弥勒下生人间净土成佛,这则称为对未来佛的信仰,或人间净土的信仰,下面,我们先讨论一下兜率信仰。

宋代居士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亡生经》说:

此阿逸多具凡夫身,未断诸漏……今者虽复出家,不修禅定,不断烦恼……此人从今12年后命终,必得往生兜率陀天

释尊告诉我们,弥勒是带业往生,住于兜率内院。兜率天是六欲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和他化自在天等第四重天。兜率天,译曰知足天。此天欢乐饱满,资具满足,有内外两院。内院是即将成佛者(即补处菩萨)所居之处,今为弥勒菩萨住处。外院属于欲界天,为天人所居,享受欲乐。弥勒在兜率内院的四十九重如意殿,昼夜六时向天人宣说佛法。当住满四千岁时,即下生人间,于龙华树下成佛。由于弥勒是住在兜率内院说法度众,故称其为兜率净土。

依《弥勒上生经》说,兜率净土是一个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净土世界。它有五百万亿天子,一一都修布施波罗蜜,以天福力造作种种宫殿、园林,化作无数宝珠、莲花、乐器和诸天宝女,供养弥勒菩萨。如《经》云:“诸园中有八色瑙璃渠,————渠有五百亿宝珠,而用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于四门外化生四花,水出花中如宝流花。一一花上有二十四天女,身色微妙,如诸菩萨庄严身相,手中自然化出五百亿宝器;一一器中天诸甘露,自然盈满;左肩荷佩无量璎珞,右肩复负无量乐器,如云住空,从水而出,赞叹六波罗蜜……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在社会方面,物质财富共同享有,没有巧取豪取、私蓄占有,而是“各取所需,各得所适”;没有种族界限,强弱分别,没有怨敌,和睦相处;修习五戒八斋,远离二障三毒,没有私我我所,演说四弘十善,精进不退,一心追求净土社会。总之,兜率净土是三界中最底层欲界中的一片净土,而且可以不断烦恼,不修禅定,带业往生,故从古以来就受到众生欢迎。下就弥勒佛的人间净土略谈一二。

三、人间净土信仰

依宋代居士沮渠京声译的《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说,当阎浮提岁数56亿7千万岁时,弥勒菩萨将从兜率天上下生阎浮提。阎浮提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呢?西晋竺法护译的猕勒下生经》说:

尔时,阎浮地东西南北千万由旬,诸山河石壁皆自消灭,四大海水各减一万。时阎浮地极为平整,如镜清明。谷食丰贱,人民帜盛,多诸珍宝。诸村落相近,鸡呜相接。是时弊花果树枯竭,秽恶亦自消灭;其余甘美果树香气殊好者,皆生于地。尔时,时气和适,四时顺节。人身之中无有百八之患,贪欲、瞋恚、愚痴不大殷勤;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善言相向;言辞一类,无有差别,如彼优单越人,而无有异。是时,阎浮地内人民,大小皆同一向;无若干差别也。彼时,男女之类意欲大小便时,地自然开;事讫之后,地便还合。尔时,阎浮地内自然生粳米,亦无皮裹,极为香美,食无患苦。所谓金银、珍宝、车渠、玛瑙、珍珠、琥珀,各散在地,无人省录,无人守护。尔时,法王出现,名曰壤怯,正法治化,七宝成就,镇此阎浮地内。不以刀杖,自然靡伏。以此四大宝藏,惠施贫穷。时阎浮地内,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着之。尔时,彼王有大臣名曰修梵摩,是王少小同好,王甚爱之。又且颜貌端正,不长不短,不肥不瘦,不白不黑,不老不少。是时,修梵摩有妻,名曰梵摩越,王女中最极为殊妙,如天帝妃。口作优钵莲华香,身作旃檀香,诸妇人八十四态永无复有,亦无疾病乱想之念。尔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观察父母不老不少,便降神下应,从右胁生。是时,修梵摩即与子立字,名曰弥勒。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身黄金色。尔时,人寿极长,无有诸患,皆寿八万四千岁,女人年五百岁,然后出嫡。人唯有三病,一者便利,二者饮食,三者衰老。尔时,弥勒在家,未经几时,便当出家学道。尔时,去翅头城不远有道树名曰龙花,高一由旬,广五百步。时弥勒菩萨坐彼树下,成无上道果。时三千大千刹土六番震动,地神各

各相告曰:“今时弥勒已成佛。”

阎浮提,译曰秽土,实指人间世界。但它已不同于释尊出生时的那个“五浊恶世”了,因为,无论从自然环境、城乡面貌、社会结构、物质财富、生活质量、精神境界、道德品质等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成了佛教那时能够想像到的理想国。这个理想国不是弥勒恩惠的,而是人民群众用自己那聪明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自己努力实现的。此时,即满足了弥勒“本愿”时,他才下生到这个理想国,在龙华树下三会说法,使282亿人都得了阿罗汉。我想这个理想国,就是弥勒净土,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国内外佛教界极力倡导的人间净土吧!那么,弥勒本愿是什么呢?西晋竺法护译的《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载,佛对阿难说:

弥勒菩萨求道本愿使其作佛时,令

我国中人民无有诸垢秽、瑕秽,于淫怒

痴不大殷勤,奉行十善,我尔乃取无上

正觉。

鉴于弥勒菩萨的本愿是“后当来世的人民无有垢秽,奉行十善,于淫怒痴不以经心”,所以,在弥勒菩萨的人间净土中,人们对于淫怒痴等瑕疵就不很注意。但其离人颇近,比较现实,所以,追求人间净土已成了国内外佛教界的一种趋势、潮流。

总之,弥勒净土分为两种,一是兜率净土,二是人间净土,它们都在三界之最底层欲界,不过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重天。故就兜率天而言,还是男女杂居,有』:心之欲、染着境界,是退居的处所。其天人寿命达四千岁,还有中夭现象。其天人间或还有三性心,故恶心之人仍会堕于地狱;又因其有三受心,还会三受互起。又,兜率天之六尘,还会使天人放逸。所以,兜率天所生之物,也可得果,也可能不得果。兜率天之受生,男则生于其父膝上,女则生于其母膝上。兜率天中,只有佛和菩萨(观音、势至除外)向天人说法。尽管如是,要升至兜率天,也得依靠自力,通过施、戒、修三种法门,具足十善,才得上生,故较至人间净土为难。那么,如何至弥勒佛之人间净土呢?依靠自力,时时处处修行五戒十善四无量心,或者是以弥勒菩萨的“善权方便安乐之行得致佛道”,以提升人的精神素质,创造出丰硕的物质财富,即会实现弥勒佛的人间净土。

摘自《五台山研究》2008年第4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