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信仰的民族化
杨曾文
佛教传入中国经历了漫长的民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与中国社会民情密切适应的民族宗教之一。佛教民族化体现在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隋唐时期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的成立,也表现在佛和菩萨信仰、汉语佛教典籍、佛教寺院建筑和造像、佛事仪规、寺院清规等方面。
中国佛教自南北朝以后以大乘为主体,菩萨信仰十分盛行。观音、弥勒、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是被佛教界广泛信仰的菩萨。在这当中,弥勒既是菩萨,也是未来佛,受到众多民众的信奉,在民间长期的传播中逐渐被民族化、民俗化,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形象,源自五代奉化契此和尚相象的布袋弥勒流传范围最广,影响也最大。
本文围绕布袋和尚的传说,简要谈谈笔者对弥勒菩萨信仰民族化的一些想法。
一、主要弥勒经典及其内容
弥勒,是姓,是Maitreya的译音,意译慈氏,名阿夷多,按佛经记载是继释迦牟尼之后的未来佛之一。
记载释迦佛创教、传法的基本经典是《阿含经》,汉译《阿含经》有四部。这些经典由众多小经组成,原来没有编录成文,只在师徒间口头传承,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后才被写成文字。在《长阿含经》中已载有过去七佛,最后一佛是释迦牟尼佛,属于“贤劫”(贤劫前是庄严劫,此后是星宿劫)的第四佛。据此,弥勒属于继承释迦佛之后的贤劫第五佛。在《中阿含经》卷十三《说本经》、《长阿含经》卷六《转轮圣王经》等经中都集中有释迦牟尼佛预言(授记)弥勒未来将降临人世成佛的内容。
弥勒信仰是伴随着佛教传入的。东汉所译大乘般若类经典《道行般若经》、两晋陆续译出的《放光般若经》、《摩诃般若经》、《维摩经》等,都有弥勒信仰的内容。此外,西晋竺法护译《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持心梵天所问经》卷四、前秦竺法佛念译《菩萨处胎经》、后秦鸠摩罗什译《思益梵天所问经》卷下、南朝宋时译者不明的《法灭尽经》等,也都有关于弥勒菩萨宣说佛法或上生兜率天、出世成佛的内容。
集中记述弥勒的经典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弥勒下生经》(或《弥勒成佛经》),西晋竺法护译,一卷,讲述弥勒从兜率天宫下降人间成佛的故事,与东晋僧伽提婆译《增一阿含经》卷四十四的第三个小经几乎全部相同。
(二)《弥勒成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一卷。比以前经在篇幅上有增加,有前经所没有的大乘佛教“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内容。
(三)《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北京沮渠京声于南朝宋初译,一卷,讲述作为释迦佛弟子之一的弥勒在死后当生到兜率天宫,为诸天众生说法,以及众生如何祈愿往生弥勒兜率天净土的方法。
以上为讲述弥勒信仰的主要三部经典,被称为“弥勒三部经”
弥勒信仰主要包括两个内容:
一是弥勒上升兜率天,为诸天说法的信仰。
《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讲释迦佛在众多弟子面前预言(授记),弥勒命终之后,必将升往兜率天。按照佛教的说法,欲界有六天:四天王天、三十三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兜率天位居第四,此外的生命体被称为“兜率天子”。此经说兜率天拥有金碧辉煌的宫殿,莲花盛开的园林,美丽的天女,到处是珠宝乐器,在此生活的天子无比幸福欢乐,弥勒在此向诸天众生说法。并且说,如果世上有人诵读佛经,修禅持戒,或是称念弥勒的名字,积累功德,并且发愿生到兜率天净土,死后便可如愿往生此天,在将来弥勒下生成佛时也将跟随弥勒下生人间受法,最后达到解脱。
二是讲述弥勒下生世间成佛,“龙华三会”的内容。
《弥勒下生经》、《弥勒成佛经》记述,弥勒上生兜率天以后,经过56亿万年,将下降人间(鸡头国的某婆罗门种姓家,国王名(亻襄)(亻去)),经历如同当年释迦牟尼佛那样的出家成佛过程,在菩提树下成佛。经文说,弥勒下降人间时,到处普现光明,人民丰衣足食,社会安定祥和。弥勒佛在龙华树下举行三次传法大会,向众生说法,普度众生达到解脱。
弥勒经典相继译出以后,弥勒信仰在社会上相当盛行。大乘佛教认为四方上下,到处有佛,佛国净土数量无限。在对佛国净土的信仰中,弥勒兜率净土信仰是仅次于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信仰,历代有人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例如东晋道安及其弟子法遇、道愿等人就曾发愿往生兜率净土。也有人景仰弥勒菩萨具有至高的智慧,发愿入兜率天宫请弥勒解答佛教疑难问题。对于弥勒下降世间成佛的信仰也很流行,信众盼望弥勒下生,天下太平、社会光明。民众安乐长寿,并且希望亲自在龙华树下聆听弥勒说法,以求早日达到解脱。从南北朝以后,当广大民众遭遇残酷的民族压迫、阶级剥削或严重自然灾害,生活极端困苦之时,往往会把寻求新的生活出路与弥勒信仰结合起来,希望弥勒佛早日出世,给他们代来光明和幸福。历代有不少农民起义利用弥勒信仰,打着“弥勒佛出世”的旗号,鼓动农民参加改变自己命运的斗争。在社会秘密流行的如白莲教等民间宗教中,也多少吸收了弥勒信仰的内容。
进入唐、五代直至宋代,菩萨信仰的民族化、本土化现象十分显着,先后形成了以中国名山作为某一菩萨信仰中心的四大菩萨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道场,并且将泗州临淮县(今江苏泗洪县东南)的僧伽和尚看作是观音菩萨化身,台州(治今浙江省临海市)兜率院戒阇梨是文殊菩萨的化身等等。在弥勒信仰方面,南北朝梁、陈二朝的傅翕(又名傅弘,称傅大士)曾自称“弥勒”,轰动一时,进入唐代以后有人将他的事迹和传说编录传世;唐末五代明州奉化的契此和尚被看作是弥勒菩萨的化身。然而相比而言,前者影响较小,而取材于契此和尚的弥勒佛形象和信仰却逐渐发展为中国弥勒信仰的主流。
二、契此布袋和尚——中国的弥勒佛
(一)契此布袋和尚的生平
契此和尚(?—917),不详姓氏,或谓四明(治今浙江宁波)人,生活在唐末五代之初。形体肥胖,蹙额皤腹,居无常所,语默无常,被当地人称为“长汀子布袋和尚”。“长汀”是溪名,他经常以杖扛负一个布袋出入街市,向人们乞讨物品,所乞食物不避鱼肉腥荤,每吃食物时常留少许投到布袋里面,带到城中人多的地方倒在地上让人观看,并一一问:“这个是什么?”然后再放进袋内。有时用纸包着屎粪对人说:“这个是弥勒内院的。”有时说:“这个是兜率陀天的。”据传,契此常以语言、动作向世人预示晴雨、吉凶。
据元代天台山国清寺住持昙噩《布袋和尚传》,契此曾游历福州。在禅宗盛行后,上承石头—天皇道悟—龙潭崇信—德山宣鉴法系的雪峰义存(822—908)由于先后得到福州藩镇和闽国王氏政权的大力支持,他的法系在福州很有影响。义存弟子很多,其中有保福从展(867—928)、安国弘(王舀)。契此与保福从展、弘(王舀)的弟子白鹿师贵有过交往。《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保福和尚曾问他:“如何是佛法大意?”这是禅宗丛林参禅常用的话,禅宗认为佛法大意难以用语言文字完全表达,一般对此不作正面回答,往往以别的话支开,或以反诘语、动作来回应,契此对此问没有正面回答,只以“放下布袋叉手”来回应。保福又问:“为只如此,为更有向上事?”意为还有什么深意表达?他听后背起布袋走开。一日,白鹿和尚见他老是背着布袋,便问他:“如何是布袋?”他立即放下布袋;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事?”他拿起布袋便走。看来契此对于禅宗思想、机锋有相当的了解。他在福州时与一位姓陈的居士关系很好,在决定到两浙时曾向陈居士告别,当陈居士问他年龄时,他说:“你莫道我姓李,二月八日生。只这布袋,与虚空齐年。”此后才到明州奉化一带传法。
契此在后世虽被神化,但他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物。《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元昙噩《布袋和尚传》和明广如《布袋和尚后序》皆说他于五代后梁贞明三年(917)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去世,但宋赞宁《宋高僧传?契此传》说他死于唐昭宗天复(901—903)年间,志磐《佛祖统纪》卷四十二载他死于后梁贞明二年(916)。《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载,契此死前说偈曰:
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
时时示世人,时人自不识。
据说,契此死后有人仍在不同地方见过他。《布袋和尚传》记载:五代后晋天福初(937),莆田县令王仁煦曾在江南天兴寺见到他,并且后来在福州官舍得到他赠的“圆封书”,里面写有一首偈颂,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时人自不识。”后边又写有九字曰:“不得状吾相,此即是真。”据此至少在契此死后20年,他才开始被认为是弥勒佛的化身,受到众多信徒的信奉。
宋初赞宁(919—1001)来自吴越,曾任吴越国的两浙僧统,精于戒律和儒佛经史,官至宋朝史馆编修、两街僧录。他奉昭编撰的《宋高僧传》卷二十一收有契此的传,最后记载,在契此死后“江浙之间,多图其像焉”。可以认为以契此布袋和尚作为弥勒佛化身,以其形象造像,最初起源于江浙,后来才逐渐传播到全国。
(二)有关契此布袋和尚的传记
现存契此和尚的传记有多种,繁简各异,其中有的是展转相抄。这些资料对研究契此和尚的传记和弥勒信仰的发展很有参考价值。在这些传记中虽有很多神话成分,但关于契此生平的主要部分还是可信的。
1.《宋高僧传》,宋赞宁编撰,契此传在卷二十一,篇幅很短。
2.《景德传灯录》,宋法眼宗僧道原编撰,卷二十七载有契此简传和语录。
3.《五灯会元》,宋普济编撰,卷二有其传,比《景德传灯录》所载增加几首偈颂。
4.《佛祖统砖》,宋志磐编撰,卷四十二简要载有契此传记。
5.《佛祖历代通载》,元代念常编撰,卷十七载有其传,与《景德传灯录》所载相同。
6.《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简称《布袋和尚传》,元代天台山国清寺住持昙噩编撰,篇幅较长,增加不少契此的事迹传说和语录。传记前有几个题序,传记之后附载明末广如法师撰写的《布袋和尚后序》,篇幅超过前者,又增加少许契此的事迹和语录,并且对傅大士的传说也有所提及。后面还附有《重刻弥勒传略记》等。现存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明州岳林寺刻本。《续藏经》第二编乙第19套第5册有载。
7.∵《明州定应大师布袋和尚传》,原名《弥勒传》,1923年天台山比丘兴慈据昙噩《布袋和尚传》和明末广如《布袋和尚后序》中所载契此和尚的事迹、语录公案,并参考《五灯会元》、《神僧传》、《指月录》等,重新分段编写而成。兴慈在1921年先刻《傅大士集》,接着将此传刻印。后来,这两篇与记述台州戒阇梨事迹的《文殊化身戒阇梨示现录》集编为《三大士录》刻印,刻印者与出版年代不详。
此外,在《岳林寺志》、《神僧传》等书中也有契此和尚的传记。
(三)从现存契此布袋和尚的语录、偈颂看他的佛学思想
契此曾是位生活在现实社会的和尚。在上述传记中,记载不少契此的生平事迹和语录。除去其中掺杂的神话因素,我们可以看到契此的偈颂、语录和佛学见解,贯穿着“即心是佛”和寄修行解脱于平常世俗生活之中的思想。契此很像是位禅宗僧人。下面对此略作论述。
1.认为众生自心本来清净,“即心是佛”
契此和尚虽不是学僧,但对于当时以南宗为主流的禅宗是相当了解的。在现存不多的他的偈颂和语录中,有多处涉及他对修行解脱的看法。他认为,人的自心(自性)生来就是圆满清净的,人们只要能够觉悟自心,就可达到解脱。他曾作过一首歌,其词曰: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是说佛与众生没有根本差别,人的自心是世界上灵妙之物,因为佛不离自心,自心就是佛:自心极为珍贵,能够发挥种种神妙的作用,与世上其它事物相比是最真实的,他还有偈说: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同上)
是说自心如同宝珠,本来圆满明净,遵照它的本性应平等地看待一切事物,世上本无凡与圣,不应当强作分别。
因此,他在不同场合启示世人应在断除烦恼,“反思自心”上下功夫。他说:
由贪沦堕世波中,舍却贪瞋礼大雄(按:佛为大雄),直截凡情无所得,圆明寂照汝心宗。(《布袋和尚后序》)
趣利求名空自忙,利名二字陷入坑,疾须返照娘生面,一片灵心是觉王。(《布袋和尚后序》)
他认为世上一切烦恼痛苦的根源是贪求名利,由此引起瞋恚,使人不能摆脱生死轮回,而如果能够断除“凡情”贪欲,返照自心(“娘生面”——本来面目),就会体悟到自心本来是佛(觉王)。
2.提倡自在无为,要人不必到处求经求教
禅宗在禅法上提倡“无念为宗”。这种无念不是要求人们离群索居,闭目塞听,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念,而是照常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照常从事各种活动,只是要求对任何事物、任何对象都不产生贪取或舍弃的念头,没有执意的好恶、美丑的观念。简言之,“无念为宗”也意味着寄坐禅修道于自然无为和日常生活之中。契此和尚也有类似主张。他在偈颂中说: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丝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牢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
“腾腾”、“闲闲”大体同义,是休闲悠然自得的样子,“无学地”是达到解脱的境界。大意是说,出家者本来无事,真正的解脱“大道”是没有形相可以寻求的,世上一切事物空寂平等,人人心性等同无异,不必到处求寻经义,应以“无所得”为最高认识境界。
禅宗依据般若空义,主张对世界上的事物不作分别,不作判断,断除是非、好恶,对什么都无所取舍。契此也有这种思想。有人向他问道,他回答说:
当绝攀缘,体会觉性,性本常往,永不生灭。以无生性中,示现生灭之法;以生灭性中,全体涅盘真如。汝不自审,认假为真,执着世谛,甘受轮回,空遭涂炭,犹未醒悟。若能回首知非,旋机破胆,不越一念,洞见真源。(《布袋和尚后序》)
所谓“绝攀缘”,就是不以周围环境和事物作对境进行思考和判断。这样一来,如何体悟自己本有的佛性(觉性)呢?他实际认为应当通过“无念”(“不越一念”)的直观内省的方法来认识自心,达到解脱。既然真性(真如、佛性)显现世界万有,那么世界万有之中更体现涅盘真如,彼岸存在于现实之中。如果对此不觉悟,执着俗谛以为真理,便永远摸不到解脱之路。
对于禅宗的顿、渐之争,他站在“绝攀缘”的立场也不予认真理会。有人问他:“如何是顿渐法门?”他说:“汝心即正智,何须次第?凡圣都不到,空花映日飞。”(《布袋和尚后序》)意为与自心相应的真正智慧,是不分辨深浅次第和顿渐的,也无所谓凡与圣,世上一切如同空花幻相,不必认真计较。
3.不计较是非,“宽却肚皮常忍辱”
在大乘佛教所遵循的基本法则“六度”中,“忍辱”是其中一项。忍辱者的前提是自认为掌握至高的真理,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例如体认“性空”之理),因此对于来自时间其他人的辱骂、肉体侵犯等采取容忍的态度,同时在内心对行施凌辱的人的无知卑微表示怜悯。中国自古崇尚儒家“仁恕”、“宽厚”之道,对于佛教的这种容忍精神容易理解并予以认同。自南北朝以来大乘成为中国佛教的主体,大乘提倡的“菩萨道”、“菩萨行”逐渐深入民间,六度中的“布施”、“忍辱”、“持戒”、“精进”等也成为佛教信徒崇尚的美德。契此布袋和尚之所以受到民众的喜爱,其中重要一点是在他身上具有为人宽厚的美德。《布袋和尚传》记载,在契此离开福州到两浙之际,陈居士劝他到了那里之后“不可堕他人是非”。他便用偈表示自己的态度,说:
是非憎爱世偏多,仔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皮常忍辱,放开笑口暗消磨,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要使此心无□碍,自然证得六波罗。(《布袋和尚传》)
想以自己的“宽却肚皮”、“放开笑口”来回避并取消世间众多的是非、憎爱,对于知己朋友固然要尽情接待,即使对于冤家仇人也要和睦相处,采取如此态度则可以不生烦恼,自然实践菩萨之道(六度、六波罗蜜)。
契此和尚以民间高士那种“和光同尘”的态度周游市街,混迹于贫富和僧俗之间。然而因为他相信“即心是佛”,“吾有一躯佛,世人皆不识”(《布袋和尚传》),经常充满自信,行为自由自在,潇洒无羁。有一偈反映他的这种独来自往的自由情况,谓:“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吃千家饭,游万里路,以平和的态度待人(不以白眼看人),经常以白云为伴。
契此布袋和尚死后被奉为弥勒佛。各地寺院天王殿须弥坛之上供奉的弥勒佛即取他的形象,造型满面堆笑,袒胸露肚,憨态可爱,给人以亲切感觉。布袋弥勒的造像,已经成为中国民间象征吉祥福寿的艺术品。
布袋和尚是中国的弥勒,是为中国佛教信徒喜爱和信奉的弥勒。在关于契此布袋弥勒的传说中,看不到弥勒经典所描述的出身高贵种姓,与当年释迦牟尼相似的出家、成道的经历以及在龙华树下三次说法度众那样的情节。契此和尚不过是个带有神异色彩,行为经常逸出常规,并且具有禅僧性格普通和尚。他死后被尊奉为弥勒佛,是中国佛教徒选择的结果。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