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的十事成佛之法
继平
《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是学习弥勒法门的重要经典之一。该经是释迦牟尼佛应弥勒菩萨的请问而讲说的一部经典。作为《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的重要内容之一,佛陀在本经中向阿难***讲述了自己修十事成就了无上正等正觉,接着又告诉阿难,一般的修行者修习十事能够速得成就佛道。本文现仅就《弥勒菩萨所问本愿经》中速得成就佛道的两种十事修习方法作简要介绍。
佛陀在妙华山恐惧树间鹿所聚处向大众说法时,除了解答弥勒菩萨所问的菩萨修十法行,可以弃诸恶道不随恶知识之外,还向阿难讲述了自己和一般修行者速成佛道的具体方法。对于佛陀成就佛道,经中有云:
佛告贤者阿难,我以十事致最正觉。何等为十?一者所有无所爱惜;二者妻妇;三者儿子;四者头目;五者手足;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八者髓脑;九者血肉;十者不惜身命。阿难,我以此十事疾得佛道。
佛陀所谈及自己以十事成就佛道,可归结为他在往昔修行时,常行大布施。在佛教六度之中,布施度是第一。佛教认为布施能够度化悭贪不舍,培养一个人的慈悲之心,而且广行布施的人,将来还能够得到富贵长寿的善报。佛陀认为自己之所以能够修行咸佛,是由于自己广行十种布施。十事第一为“一者所有无所爱惜”,表明佛陀在往昔修行时首先修行慈悲布施之心。对于那些处于生活困境或身体疾病之中的人,凡是能够解救对方一点困难的,佛陀都会毫不怜惜地舍弃自己的一切,并且从不为自己的施舍而后悔。
佛陀行持的十事之二为“不惜妻妇”。佛陀在出家前身为王子,便对世事无常作了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便有了出家修道之心。净饭王担心佛陀出家,为其娶漂亮的妻子耶输陀罗,婚后不久便生了儿子罗候罗。虽然娶妻生子,但佛陀从没有打消出家寻求人生真谛的决心。于是在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佛陀深情地看着熟睡的妻子,然后悄悄地离开王宫,出家修道去了。其实,作为一个感情丰富的人,佛陀舍弃妻子时,心中难过是可以想象的。但是,他为了大法,宁愿舍弃王位和深爱的妻子和儿子。佛陀在离家之后,经过六年苦行,最后在菩提树下发愿不成正觉,终不起此座。因缘具足,佛陀终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而悟道。佛陀认为,一个想上求无上佛道,下化苦海众生的修行者,应当有“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决心,这种舍弃包括妻子和儿子等常人难以舍弃的最亲爱的人。
佛陀如此,历史上的许多大德高僧也都是“难舍能舍”的典范。现代高僧弘一大师在出家前风流倜傥,不仅擅长音乐、书法,而且精通戏剧和绘画,可谓是在各方面卓有建树的奇才。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才子,当他决定舍弃世间的一切出离红尘之时,他不仅放下了他心爱的音乐、绘画等事业,而且义无反顾地丢下了深爱他的日本妻子。当他的妻子要求到虎跑寺见他最后一面时,他告诉寺僧紧闭寺门,竟连最后一面也不愿意见。他的妻子只得泪流满面地回到日本。多少年来,很多人对弘一大师的绝情之举存有争议。认为他对家庭不负责任,对人薄情寡义。我认为弘一大师作出这一决定时,他并非心如止水。当他决定不见自己妻子时,内心一定有过激烈的挣扎。只不过,当他有了坚决向道的信心之后,他不得不忍痛割爱。这就是一位高僧坚定意志的表现。
与弘一大师相似的,还有现代高僧谈虚大师。侠虚大师在出家前,不仅有了妻室,而且还有四个儿子。当他决定出家之后,面对如何安顿妻儿的生活问题,他曾做过痛苦的抉择。他想到了妻子在他出家之后生活的艰难,想到了妻子将来会不会再另行嫁人,以及妻子嫁人后他应当如何面对等问题。他认为人生短暂,如果不及时修道,将来有可能错过修道的机会。在经过痛苦的思索之后,侠虚法师最后决定瞒着妻儿出家去了。而且,他这一走就是四年,在四年之后他回家探亲时,他的妻子见到他竟然卧床痛哭,责怪他的无情无义。后来,经过侠虚法师的劝解与度化,妻儿不仅理解了他的选择,而且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受他的影响也都出家修道。所以,佛教中有很多高僧为了寻求佛道,都放下了常人难以放下的俗情,我们要想到他们向道的决心。他们这种决绝的行为,是我们一般人难以做到的。
佛陀在讲述自己成就佛道时,不仅能够舍弃妻子和儿子,而且还能够舍弃头目和手足。这是佛陀所做十事的第三和第四方面的内容。对一般人来说,我们对自己的身体都非常珍惜,生怕受到一点损伤。特别是在儒家理论盛行以来,人们更是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毁。孔子认为,一个人保持身体的健全就是对父母的孝敬。
但是佛陀却认为,为了救度众生的苦难和满足众生的种种愿望,他自己宁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在佛陀看来,若能够使众生生起欢喜心,哪怕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佛陀在本经中向阿难讲述了自己在往昔修行时以身布施的故事。佛陀说,他在过去世修行佛道时,非常勤苦。当时他为王太子,名叫一切现义,长相端庄妹好。一次,他见到一人病入膏肓,心有哀伤之感,便上前询问病人,用什么方法能够治愈他的疾病。病人回答说:∵“只有以你的身血,能够让我身体得以痊愈。”这时,太子毫不犹豫地以利刀刺身出血,将血送给病人。而且佛陀将自己身血布施给病人时,没有一点悔恨之意。佛陀告诉阿难,四大海水,尚可用升来量,而自己以血布施是不可称量的。
佛陀不仅可以以身血布施,而且还能够以头目来布施。佛陀在经中也向阿难讲述了自己过去修行时曾以眼布施给病人的故事:佛陀过去为月明王太子时,长相威严端正。一次佛陀从宫中出来,见到一个贫穷饥饿的人在四处乞讨充饥。这个盲人听到佛陀对他的叹息声之后,便来到佛陀跟前对佛陀说:∵“大王你过得尊贵安稳快乐,而我却过得贫穷而且还有眼病。”这时,佛陀见到这个盲人悲哀地流出了眼泪来,便对盲人说,用什么药物能够治愈你的病?盲人说:∵“只有得到大王你的眼睛,才能治愈我的眼病。”佛陀听过此言,自取两只眼睛布施给盲人。心中没有一点后悔。佛陀告诉患眼病的人说:∵“须弥山尚可称知斤两,我眼睛布施的功德不可称计。”
佛陀认为,自己能够成等正觉,还因为他能舍弃国土和珍宝等财物。对于一个王太子而言,他本可以成为统理国土和人民的一国之君。若是这样,他不仅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且还有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就是这些一般人花费毕生精力孜孜以求的王位和荣华,佛陀却不屑一顾,其目的不是为了自己求安乐,而是为了让苦海大众都能脱离世间众苦的困扰。他认为只有自己舍弃了王位国土和荣华,才能使自己安心于道业,从而最终成就佛道,让更多的苦海众生得到度脱。这就是佛陀所说十事中的六者国土、七者珍宝财物都能舍弃的大致内容。
佛陀为满足众生的愿望,还能够毫不怜惜地布施自己的体脑。佛陀在过去世为王太子时,名叫莲花王。一次从园林中出游,见到一人病重,心生哀悯。便问病人,用什么药能够治疗你的疾病。病人回答说:∵“如果得到大王身体涂抹我的身体,我的疾病才能治愈。”听过病人的话语,莲花王太子随即以刀刺破身骨,得到骨髓拿给病人。病人之病即得痊愈。莲花王虽然布施了自己的骨髓,心中没有丝毫悔恨,而且还为自己为人做了一件善事而心生欢喜。佛陀讲过故事后说:∵“四大海水尚且可以用升量,以骨髓布施的功德是不可称计的。”此为十事之第九种脑髓布施。
佛陀为了解救众生的疾苦,还能够不惜生命。在佛门中流传很广的佛陀“舍身饲虎”和“割肉喂鹰”的故事,正是佛陀为了救脱众生,不惜生命的最好例证。我们这里仅就佛陀“舍身饲虎”的故事作简要介绍:久远以前,有位国王名号大车,他有三位王子,其中小王子名曰摩诃萨埵。一天,三位王子游赏山野谷地,来到一处竹林。见一母虎新产七子,看似多日未进食,奄奄一息。大王子说:∵”七只幼虎缠身,母老虎无暇觅食,最后饿坏了,一定是把幼虎给吃了。”二太子附和道:“可怜啊!这些老虎势必无法活命,我有什么能力帮助它们呢?”∵小太子摩诃萨缍不发一言,深思“我这身体千百劫来生死不休,未曾有真实利益,今日为救老虎,何不能舍弃呢?此身之大用,在于能行大善业、于生死轮回中作大慈航。若舍离这些,此身不过一具躯壳罢了。我应舍弃对身体的执着,以求无上究竟涅盘,离悲忧无常苦恼,成就一切智,布施一切众生无量法乐。”小王子生起大勇心,悲愿力增强其信念。但顾虑两位皇兄,故请其先行回宫。
于是摩诃萨缍太子来到虎穴,脱去衣裳,挂于竹枝,然后躺卧老虎前面,但老虎饿极耗弱,无力吃他。慈悲的太子见状,就以干竹枝刺颈出血,舍身饲虎。一时感得大地六大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天地日月昏暗,天雨众华,缤纷坠遍竹林。虚空一切天人,皆共赞叹。这时饿虎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国王皇后身处宫中,忽梦不祥。这时惊闻宫女禀报,小太子外出历久未归!国王派员四处寻找,最后得报王子舍身之事。国王、皇后悲不自胜,一起前往王子舍身之地,唯见遗骨四处交横,母后伤心欲绝,如鱼处陆、若牛失犊,情何以堪!国王谕令左右收拾萨埙太子遗骨舍利,启建宝塔供养。
“.舍身饲虎”故事中的摩诃萨缍就是释迦弁尼佛的前身,国王就是净饭王,过去的长子、次子就是弥勒、文殊两位菩萨。
佛陀不仅在经中讲了自己以十事成就佛道的故事,而且还告诉阿难,现代修行人若能行十事,也能成就佛道。如经云:
佛语阿难,复有十事疾得佛道。何等为十?一者以法立于诫德;二者常行忍辱;三者常行精进;四者常一其心;五者常行智慧度于无极;六者不舍一切;七者已得忍心等于一切;八者不习空;九者得空法忍;十者得无想之法。阿难,我以此十事,自致得佛道。佛语贤者阿难,我本求佛道时勤苦无数,乃得无上正真之道。
佛陀告诉阿难,他自己在往昔修行时,因为精勤辛苦行持以上十事,才得以成就佛道。佛陀因此劝诫众弟子,如果想成就佛道,也应当修行十种事。这十种事的第一种为“以法立于诫德”,就是在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来修习佛法,佛教历来注重学佛者的思想道德修养,许多经典都劝诫我们要“未成佛道,先结人缘”。现代佛学泰斗太虚大师也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这些佛言祖语都告诫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十事之二为”常行忍辱”。修习忍辱之行是诸佛菩萨在往昔修行时必修的基本内容。所谓忍辱就是能够忍受各种耻辱,这些耻辱不仅是来自身体上的,还有来自精神上的。佛陀在往昔修行时,曾经有过各种忍辱之行。诸佛菩萨中修忍辱行的弥勒菩萨,更是“常行忍辱”的典范。他不仅在身背布袋化缘时,经常受到别人的冷眼相对,有时还会受到别人的戏弄。但他并不发火生气,而是以乐观忍辱的心态来对待。弥勒菩萨的忍辱之行有时令人难以想象。他曾在忍辱偈中讲到自己对待别人侮辱时的做法: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他自干了。他也省力气,我也无烦恼。
翻开中国佛教高僧传记,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高僧在成就伟业之前,都曾受到各种磨难,都曾经历了忍辱负重的过程。仅就近现代高僧而言,像紫柏大师、憨山大师、虚云老和尚、来果禅师、星云大师等高僧,都是在忍辱中成长起来的。
作为现代的修行者,我们若是能够做到这种超人的忍辱,不仅现世能够成为品格高尚的人,而且来世还可成就佛道了。
十事之三为“常行精进”。精进是佛教六度之一。诸佛菩萨在往昔修行时,都是精进用功的楷模。佛教中就有一位叫常精进的菩萨。常精进就是精勤用功,毫不懈怠。佛教用功修行的方法有多种,比如参禅、念佛、打坐、诵经等多种多样,一个精进修行者,如果能够选择其中一种修行法门,持续不断的用功行持,将来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在佛教史上有许多高僧都是常行精进的典范。净土宗祖师善导大师住世时,曾坚持一天念诵十万声佛号,因念佛的感应,他每念一声佛号口中就出现一尊金佛。宋代高僧明月禅师长期坚持坐禅,经常在夜晚坐禅不倒单,当时人称“不倒翁”。明末高僧紫柏大师经常看经聚精会神,以至于内不见身心,外不见世界。一天黄昏时分,憨山大师前去拜望紫柏大师,当时天色已暗,紫柏大师仍然心无旁骛地看着经书。憨山大师一声:
”天黑了,你怎么能看得见经文呢?”一下把他从看经的境界中拉回到现实中来。当他再看经书时,便什么也看不到了。以上种种事例都说明了历代祖师常行精进的坚毅精神。
十事之四为“常一其心”。所谓“常一其心”就是劝诫修行者应当在修行时一心专注于一处。俗话说,一心无二用,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当专注干自己的事业,并且持之以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假如做事没有毅力和主见,朝秦暮楚,见异思迁,最终往往一事无成。成就一番事业是比较艰难的,在很多时候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却见不到什么效果,这时要学会一心专注,坚持下去,你往往就能取得成功。俗话说:∵“掘井九尺,而不及泉,犹弃井也。”意思是说,如果你挖井挖了九尺,仍然没有见到泉水。此时你若停止挖掘,就与放弃挖井没有两样。所以,只有永不放弃自己的努力,你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修行也是如此。
十事之五为“常行智慧度于无极”。佛教的修行就是通过修行使得众生与佛等同的智慧显现。在佛教六度中,智慧能够度化愚痴的行为。佛教认为,众生之所以没有智慧,不能明见自己的本性,都是因为自己被无始以来的贪瞠痴所迷惑。只有通过修行或者经过明师的指点,人才能最终破除贪瞠痴等困惑,得到般若之智。一个人以般若的智慧,能够开启苦海众生的智慧,度化更多的人破迷开悟。
修行的十事之六为“不舍一切”。佛陀在夜睹明星悟道之后,开始了长达四十九年的说法历程。佛陀认为众生平等,也就是不管一个人的地位高低,或是贫富贵贱,他都会同样对待。佛陀从不因一个人的高贵而逢迎,也不因一个人的贫贱而抛弃。很多时候,佛陀反而更加看重一个贫贱者的虔诚之心。佛教中“贫女一灯”故事中的贫女,虽然贫穷,却十分虔诚,她就是因为乞讨一灯供佛的功德,得到永久富贵的善报。
历代祖师也都是不舍有情的行持者,唐代的法明禅师住持圣恩寺,一次一位贫女以所乞之物供养常住,法明禅师亲自为她主法诵经。这位贫女因为供僧功德成了贵夫人,她想到了到圣恩寺去还愿。这次,她带着成箱的绫罗绸缎和金银珠宝,在丫环仆女的簇拥下来到圣恩寺,这时,法明禅师以神通力照见该女有贡高我慢之心。他只派了普通僧人为她诵经念佛,贵夫人想到自己贫穷时,方丈和尚亲自为她主法诵经,而今富贵了,反而让一般僧人为其诵经,心中十分恼怒。他便找到方丈理论。方丈告诉她说,你当初虽然供养很少的东西,但你的心是虔诚的,所以我亲自主持为你诵经;现在你富贵了,虽然供养的东西很多,但你是怀着傲慢之心来的,我让一般清众为你诵经已经足够了。贵夫人听后哑口无言,满脸羞愧。
佛陀所述的十事之七为“已得忍心等于一切”。这句话是让人修忍辱之行。佛陀是忍辱的代表,在上文中已经有所论述,在此不再赘述。佛教认为,修行忍辱是佛教真正的修行之一。一个人能够具足忍辱之行,他就能够宠辱不惊,始终处于心态平和之境中。而且一个人具足了忍辱的行为,他便能够成就六度之行,从而在修行上取得成功。因此,佛陀认为,一个人能够修忍辱之行,就等于成就了一切善行。
十事之八为“不习空”。∵“空”是佛教中最常用的一个术语。佛教认为法界之诸法,理体本来空寂,谓之空;也就是说,一切诸法从其本体来看,最终都是空寂的,没有一个真实的存在,因此被称为空。佛教中称诸法皆空之相状,称为空相。佛陀所说的“不习空”,就是让我们不要执着于虚假不实的事物,要认识到一切万法都是虚幻不实的,最终都会归于虚无,只有达到不生不灭的涅盘之境才是真正的解脱。
十事之九为”得空法忍”。所谓“空法忍”,也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指观诸法无生无灭之理而谛认之,安住且不动心。又作无生忍、无生忍法、修习无生忍。∵《大智度论》卷五十:∵“无生法忍者,于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名无生忍。”∵《大乘义章》卷十二:∵“从境为名,理寂不起,称曰无生;慧安此理,名无生忍。”这句话本意是劝人要勤习善行,达到无生法忍之境地。
十事之十为“得无想之法”。修习无想之法,就是修习禅定所达到的境界。在佛教中有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就此天之禅定而说的,非想非非想乃就此天之禅定而称之。此天之定心,至极静妙,已无粗想,故称非想;尚有细想,故称非非想,是无色界之第四天。此天位于三界九地之顶上,故又称有项天。佛陀修习得无想之法,即是令修行之人在平日生活中,精进行持以得无想之法,乃至达到非想非非想之境界。
佛陀在本经中,分别以自己修习两种十事得以成就佛道的经验,劝诫众弟子,应当在修行过程中像自己一样,精进修习十事成就正觉。目的在于让弟子在修行中掌握正确的修行方法,少走弯路,从而早日成就无上菩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