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宣(596—667)是中国佛教律宗三派之一南山宗的创立者,润州丹徒(今属江苏)人,俗姓钱,12岁人长安日严寺,20岁在大禅定寺受具足戒。30岁之前主要从学于慧颧和智受(,以继承智首的律学思想为主。但他也注意游学各地遍访名师,自称“居无常师,追千里如咫尺;唯法是务,跨关河如一苇”(《关中创立戒坛图经序》),曾听讲《四分律》四十余遍。自武德七年(624)长住终南山,与孙思邈结林下之交。曾为长安西明寺上座,参加玄奘译场,负责润文。他的弟子有千余人,着名者有文纲、怀素等(。

道宣一生着述甚多,《宋高僧传》记共有二百二十余卷。所撰《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三卷(今作十二卷),《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疏》三卷,《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二卷(,被后代称为“南山律宗三大部”加上所着的《四分律拾毗尼义疏》六卷,《四分比丘尼钞》六卷,合称“五大部”,是该宗的代表作。除律学着作外,还有《广弘明集》三十卷,《续高僧传》三十卷,《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大唐内典录》十卷等,均对研究佛教史有重要价值(。

道宣对中国佛教的主要贡献在律学方面。戒律是约束佛徒行为的规范,也包括出家受戒的仪规和僧团生活纪律。从三国开始(,陆续有多种戒本传人中国,重要的有《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等。南北朝时南方比较盛行《十诵律》,北方盛行《摩诃僧祗律》和《四分律》。道宣是以《四分律》为主,综合多部律书及经典,建立自己的律学体系。唐代以后,道宣的学说居于正统地位(。

道宣在终南山创设戒坛,制定佛教授戒仪式。他认为,《四分律》形式上属于小乘佛教,内容上反映大乘佛教思想,将唯识学理论用于他的律学体系。他把佛教分为“化教”和“制教”。“化教”指佛为教化众生使其产生禅定和智慧的教法(.相当于传统讲的“三学”中的“定慧”两学(,“制教”指佛为教化众生对其行为加以约束的教法,相当于三学中的“戒学”。化教分为性空教(小乘)、相空教(指《般若经》等大乘的“浅”教)、唯识圆教(指讲唯识教义的大乘“深”教)。与化教的分法相适应,制教从对戒体(受戒做法产生的防恶功能)看眭上也分为三宗:实法宗(指小乘有部以戒体为色法),假名着(指《成实论》以戒体为非色非心),圆教宗(指根据唯识宗教义以戒体为心法)。道宣把自己所创的理论称圆教宗(,以心耘(阿赖耶识所藏种子)为戒体。律宗把佛教的一切戒条分,“止持”和“作持”两类,止持是制止作任何恶行(诸恶莫作)自一切规定,具体讲比丘有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有三百四十戒。作持是“诸善奉行”包括受戒、说戒、安居、悔过以及衣隹坐卧的种种规定(。∵∵∵∵∵∵∵∵∵∵∵∵∵∵∵∵∵∵∵∵∵∵∵∵∵∵∵∵∵∵∵∵∵∵∵∵∵∵∵∵∵∵∵∵∵∵∵∵∵∵∵∵∵∵∵∵∵∵∵∵∵∵∵∵∵∵∵∵∵∵∵∵∵∵∵∵∵∵∵∵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