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饬终关怀——关怀为真情之透露

第一节∵临终关怀之概念

死亡,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一件悲哀、绝望、可怕和神秘的事情,而对另一些少部分人来说,却只是极无所谓的一个过程而已,就如换了件衣服一样的不当回事儿。佛法并不赞成这两种态度,因为这两者都没有如实了知死亡的真相。

畏惧死亡的人,是因为贪恋生存的快乐和实在,也是因为对于死亡之后的无知和迷茫,不愿意承认生命的规律——有生必有死,这是在生死之间产生自相矛盾的人。同样的,笑面死亡的人,是因为看到生死规律的不能自主,与其痛苦不堪,不如豁达一些,但也只是懵懵懂懂的自以为是而已,这是在死亡跟前掩耳盗铃的人。

佛法中的临终关怀,并不是无中生有的大喊恐惧之威胁论,也不是视而不见的高谈洒脱之自由论。而是认认真真地面对各个不同层次的生命体悟,面对复杂纷繁的身心世界,作出理智与感情互不偏离的正当选择。关怀就是要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关心身边的每一位老人、病苦者、临终者。

面临一期生命的终结,能够安住在法尔如是的真理之中,不会产生畏惧和惊慌,也不会有刻意做作的洒脱和浪漫,静静地走过生与死的转弯处,细细地品味生与死的义趣,何其微妙不可思议而又难能可贵啊!生与死的真理也就是这样,需要你认识它、适应它、改造它、超越它。

因此,临终关怀的概念也就变得这么简单明了,只需要关心帮助临终者认识死亡的真相、适应死亡的过程、改造死亡的情绪、超越死亡的束缚。当然这个临终者,就包括了他人、自己、与临终者相关的人。对于他人,我们就直接用正面的形式来关怀,故称之为临终正面关怀;对于自己,则需要自我来进行悉心的关怀,所以叫做临终自我关怀;对于相关的人,那就有必要进行慰劝和开导,毕竟学会了生活,才能学会死亡,故称为临终反向关怀。

本书的首要目的,在于正面的临终关怀,具体操作方法,将在第四、五、六章作深入详细的介绍。同时,就佛教临终关怀的思想,对佛教史上的佛、菩萨、高僧大德们的临终自我关怀和临终反向关怀,也作一抛砖引玉的提示,希望在临终关怀的思想领域里有所突破!

一、生命的尊严

茫茫苦海,芸芸众生,匆匆过客,碌碌何为?古人说:不为名来,即为利往。人们平时就在“名利”上竞走奔驰,追求寻觅,无暇顾及生命的真相,直到大限来时,方知岁月不饶人,老病交加,手足无措,心烦意乱,哭爹喊娘。

人世间,对于这种急需关怀的临终者,或者不问不闻麻木不仁,或者冷眼旁观无能为力,或者忧愁洒泪以示同情,或者药物麻醉求安乐死,或者虚狂妄语哄骗蒙蔽,此等情景,都只是徒增死者之伤感,虚掩死亡之真情,怎不令人感慨万千,悲心泉涌!

长夜漫漫何日晓?幽关黯黯不知春!

面对死亡的种种肉体剧痛,和如此凄惨哀绝的情境,既不可若无其事的样子漠不关心,也不可杞人忧天的样子庸人自扰,而是要拿出真正的勇气和毅力,敢于为临终者扯破虚伪的面纱,直示本来之面目。

第一,有生必有死,这是生命历程不可抗拒的规律,高者必堕,合会有离,生必有死,聚散无常,自是世间之常规,必须首先告知临终者此一真正可靠之事实。

第二,死亡无有定期,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年忧,无论身份地位如何,无论寿命长相如何,无论何时何处,生而为人备受黑白无常之威胁,白天和黑夜不停地交替着削减了生存的岁月。雪峰颂云:“一盏孤灯照夜台,上床脱了袜和鞋。三魂七魄梦中去,未委明朝来不来。”[1]

第三,死亡是生命转折的关键,不是游戏的结束,而是一期生命的终结,另一期生命的开端。犹如开着一辆车,到了机器部件都已损坏,再也开不动的时候,就必须带着装在车厢里面的物品,选择另一辆新车,延续原来的目标,回归故乡的家园。否则,永远只能流浪在他乡,而失去真正的自由和温馨。

第四,在死亡面前,过去生活的一切负面记忆,都显得不足挂齿,首先要原谅自己,其次要原谅别人,然后再原谅其它的人和事,原谅一生中所有的不满、积愤和误会。顺便就要放下肉体和心灵的痛苦与创伤。

第五,临命终时,可以寻求生命的美好向往和究竟归宿,放下包袱的清净身心多么完美无缺,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何等微妙绝伦,向往着生命中究竟觉悟的洒脱自在,这是寻找安全港湾的最佳时刻,多给临终者赞叹、引导和鼓励。

第六,生命之尊严,并没有因为死亡而摧毁,一切来源于尊重。对临终者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恭敬尊重,超越怨亲敌友的差别,没有国界肤色和种族的区分,亦无男女老少相貌美丑的执着,更无身份地位行为善恶的评判。生命就是生命,离开一切现象上的差别,完全投入到神圣不可侵犯的生命海洋,闪烁着无限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佛法中的临终正面关怀,不仅要让临终者能够安详地逝去,还要让他们在这生命转折的关键时刻把握机会,升华生命的层次,踏进另一期生命的美妙花园,获得真实的自由和幸福,因此是认真严肃和周密细致的,其理论和方法,将在下文作全面详细的介绍。

二、生命的洒脱

从懂事的时候起,我们就不停的关怀自己,不停地为自己打算。从小就打算能够过得开心好玩,无忧无虑;稍长又打算自己能够名利财色样样如意,出人头地;后来还打算自己能够妻贤子孝人际和美,安享天伦之乐。难道就不能为自己的死亡和下一期生命做一次打算吗?当然是可以的。

无论在社会历史上,还是在宗教历史中,古今中外,都有数不清的圣贤们完成了临终自我关怀的大业,显示了生命的洒脱!佛教自然是特别重视“自度度人”之实践性的宗教,具有非常清晰的“自度度人”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说:一部《佛教史》,就是一部生命的实践智慧学史,一部《高僧传》,就是一部生命的自由洒脱传。

能够微笑着面对死亡,这并不是天方夜谭的古老传说,而是潇洒大方的自我关怀,也是实事求是的现实主义。当死亡无情地降临时,与其哀伤悲叹和十万个不愿意,不如冷静一点儿承认这是一期生命的终结,坦然面对而不逃避,其实,眼泪和微笑也就在一念之间。

不过,同样的死亡微笑,却有不同的微笑内涵,这又是生命的另一个丰富多彩的层面,也只有透过佛法的眼睛,才能让我们彻底看清楚此中的富有和庄严。佛法中的五乘正法,就是指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能够获得此五乘中的任何一乘,就都可以在死亡的时候,面带笑容而不会憾恨交加、痛苦不堪。但是,菩萨乘的重点却在利益他人,即使在死亡面前,也不会忘记关怀他人,所以并不局限于自我关怀。

首先,最低程度的死亡微笑,也要在临终时超越恶业的束缚,包括事相上的去恶从善,以及心灵上的没有恶业之阴影。人乘就是实践做人的善良行为(善业)——五戒,相当于儒家所说的仁、义、礼、智、信五常,具有严格意义的正人君子之素质,也就是对待自己有清醒的头脑和善意的谅解。世间许多豁达的人,并不信仰什么宗教,也能够笑面死亡,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按照佛法看,此人来生还有资格获得美好的人生。

其次,稍微安宁的死亡微笑,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实践了纯善纯美的人,无论是行为上,还是心念中,都没有让自己留下悔恨和痛苦,从善如流的生活态度,一直延续到临终时刻。社会上阴暗丑恶的漫布和泛滥,也不能侵扰内心纯善的唯美主义,这是天乘的实践结果,在五戒的基础上,再加心灵的无贪、无嗔、无痴,身心世界一片祥和善意,死亡之后即可到达生命的快乐天堂。

这两种死亡的微笑,都是从自我关怀中获得,也是佛法与其它正统的宗教,乃至世间法的共同层面,学佛与不学佛,只要认真面对死亡的问题,在平时经常训练涵养,就都能够达到的。但是,这两种死亡的微笑依然是处于轮回生死的状态,并不是永恒的微笑,而是暂时的自我安慰,将来还会笑不出来而痛哭流泪的。佛法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并不满足这两种看似轻松随意的死亡微笑,所以佛法的真精神还在于超越世间的善和恶,获得生命更深层次的洒脱。

佛教临终自我关怀的真正目的,也就是使临终者解脱轮回之痛,从此不再流浪生死险道,不再因风皱面,不再为雪白头。这是修习声闻乘和缘觉乘有所成就的人,自己渡过了生死苦海,而在死亡时脸上露出的灿烂微笑。

首先,声闻乘的成就者叫做阿罗汉,消除了思想和见地上的根本错误,一般来说,具有三层含义:一、杀贼,贼,指见解、思维上的迷惑。阿罗汉能断除三界见、思之惑,故称杀贼。二、不生,即无生。阿罗汉证入涅盘,不再接受生死的任何痛苦,也不再受生于三界之中,故称不生。三、应供,阿罗汉得漏尽,断除一切生死的烦恼,应受人天之供养,故称应供。所以,这才是能够真正做到自我关怀的圣者,才是临终时真正洒脱的实践证明。

其次,缘觉乘的成就者叫做辟支佛,这在思想境界上要稍微高出声闻乘的圣者。他们有的是无师自悟,称为独觉;有的是听佛说十二因缘法而悟道,称为缘觉。明白了一切现象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没有任何可以主宰的内容,死亡也是如此,本来就是缘聚则生、缘散则灭的一种现象,所以不受这一切现象的束缚和世俗的纠缠,超然物外,释然解脱。

佛法中的这些理论方法,历史上的这些实践记载,都很丰富明了,清晰可辨,实践起来也并不是特别困难,有心学人自可从中获得生命品质的提升,实现生死自如的愿望!当死亡来临时,便可以幽默地跟自己开个玩笑,谈笑间迈向解脱自在的死亡之路,死亡的微笑也将充满人间!

三、生命的伟大

生命的伟大就在于生命内在的无穷力量,具体表现在绝对的自由和绝对的幸福上,佛法就是开发这种生命力的理论和方法。一个处于脆弱状态的生命,并不知道自己这微小脆弱的个体也具有内在的完美性,特别是面临死亡的时刻,更是不堪一击,所以需要明眼人给予正面的关怀。而仅仅获得自身的解脱,也只是不受痛苦折磨的自我关怀而已,所以并不是佛法的终极关怀,也不是生命的全部内涵。而在面临死亡的时候,仍然能够反过来关怀还活着的人,也就是临终的反向关怀,才是生命真正伟大的写照,亦是佛法高深微妙之所在。生命的广博和伟大,原本就可以无穷尽的付出,在付出中获得美妙甚深的幸福快乐,真是不可思议!

这种反向关怀也是大乘佛法的优越之处,修学大乘佛法的人都知道,大乘行者主要就是修行六度乃至十波罗蜜,第一个就是修习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修行布施就是学习付出,包括财物体力方面的物质付出,和知识技能、思想理论甚至爱心真情方面的精神付出。在智慧和慈悲的指引下,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真可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面对死亡,能够高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已经是惊天地、泣鬼神。而在博大精深的佛法面前,在丰富多彩的生命当中,这仍然显得微不足道,可见佛法对死亡的透视和对真理的阐发,是达到何等圆满无碍的境界。

总之,无论是临终的正面关怀,还是临终的自我关怀,抑或临终的反向关怀,都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那就是要谨慎地关心死亡,也是给我们一个警告,亦即是不要粗鲁地漠视死亡!当你真正的关心死亡时,死亡就会变得不那么凶残可怕,会成为生活的自动调剂,成为光芒四射的无价宝珠。当你熟视并掌握了死亡的真相时,死亡就会变得幽默可爱,人间美妙无比,身心永远清净,生死不再迷惑,死亡的笑声顿时响彻每个众生的心灵世界。

[1]∵见《大正藏》卷四十七,第286页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