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理财观: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老莫∵

按佛法的划分,人有五欲,财色食名睡,财为第一,是为人生无尽烦恼源。因此,学佛修道,必须打破这五欲重关,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六度万行,明心见性。∵

故而,寻常理解,佛法与理财完全是相对的两个极端,参禅修道只能避坐深山,远离名利,黄卷青灯,暮鼓晨钟。浑不知佛法从来都是世间法,鲜活生动,而且,能生万法,妙用无穷,即令佛祖释迦牟尼佛,也曾开示过很多直至今天仍然卓有效用的理财之道。∵

佛在《法华经》中说:“一切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在《维摩经》中也说,真正的学佛是入世不是出世,非入世不能成道。《大宝积经》中也说:“在家菩萨,如法集聚钱财封邑,非不如法。”从这几部最重要的经典的记述中我们可以初步确证,佛陀从来都未曾反对过入世创业投资理财,甚至反而把这一切治生产业视作极好的修道法门。据此我们足可以正视听明真伪,以佛陀的智能正视理财。∵

当然佛法理财不是我们平常想象的那样,股票亏损时就到庙子里烧一柱香,乞求佛祖保佑连拉十个涨停板。∵

佛陀时代有一名婆罗门教的青年问佛陀说:“佛陀呀!如何而得现法安乐呢?”佛陀就跟他开示说:“要得到现法安乐,必须要具足四项方法,第一、方便具足。第二、守护具足。第三、善知识具足。第四、正命具足。”佛陀所说的“守护具足”,意思就是说财产的保存,佛陀在这里强调的是你既要会赚钱,也要会理财,更要会守业,而“正命具足”,则进一步说不要浪费,不滥用财物,同时亦不可过于节省吝啬。唯其如此才能够获得现法安乐。由此可知,佛陀并不反对现法安乐,认为这是学道的资粮,同时也可见其对理财的重视程度。∵

当然,必须先发财然后才能理财。如何发财呢?佛陀一直如我们的祖先一样强调生财有道,他在《杂阿含经》中说:“营生之业者,田种行商贾,牧牛羊兴息,邸舍以求利,造屋舍床卧。”这六种资生事业,都可以合理合法的赚取应得的利益,都是佛陀认可的经济营生,其它不法勾当只能敬谢不敏,如窃取他物、违法贪污、抵赖债物、吞没寄存、欺罔共财、因便侵占、藉势苟得、经营非法、诈骗投机、放高利贷等。换言之,佛陀两千多年前就给我们开示了几项亘古不变的生财之路,种植业、零售与贸易、畜牧业、资本运营、房屋租赁及房地产开发、轻工制造业。当我们在苦苦寻找投资项目与市场热点的时候,佛陀早就于千年前洞若观火,不信试看,佛陀推荐的板块直到今天仍然还是股市热点,同时佛陀反对的行为基本都成了足以没顶的股市陷阱,果能正信,自然趋利避害,何愁不发?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物却在黄卷青灯处。∵

当然,也会有很多青年人会产生疑问,老子没有资本创业,无财可发,以如何理财呢?其实佛佗也早就考虑到了这一点,因此,在《中阿含经》告诉我们:“积财从小起,如蜂集众花;财宝日滋息,至终无损耗。”佛陀教育我们,要想广聚财富,必须平时养成储蓄的习惯,有了收入,一定要主动分出一部分累积下来,犹如蜜蜂勤勉地在花丛中穿梭采集花蜜,点滴储藏,酝酿成蜜,过了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有理财的资本了。此说与罗伯特·清崎的在《穷爸爸富爸爸》里的财商培训课内容不谋而合。因为,储蓄,永远是理财之母。∵

有了资本以后又当如何理财呢?这才是真正重要的课题。为此,佛陀多次针对不同的有产者做出相应的开示,比如,佛陀在《杂阿含经》里面用一首偈语说:“一分自食用,二分营生业,余一分藏密,以拟于贫乏。”意思是说:假如你每年有十万元的收入,你应该拿出四万元来经营事业;两万元作为家庭生活所需;两万元储蓄以应不时之需;剩余之两万元用以布施,回馈社会,救济贫乏。这种方法非常适合我们今天所谓的中产阶级。∵

对于普通人比较合适且可行的理财手段当属《善生经》中的四分法,一分为饮食;一分为田业;一分为贮藏,以应急所需要;一分给予耕作旁而生,其它放着,为我们生利息。此种结构与现在流行的个人理财的投资及消费组合如出一辙。可以说佛陀开示的这种投资组合,是实现财务自由的最稳妥的黄金架构,是通向金融自由的王者之路。这种投资组合既简单易行又颠扑不破,既考虑到了效益最大化,同时又做到了风险最小化,既关注到了现实生活质量,又兼顾了未来的的增值机会,妙不可言。∵

如其第一部分着眼于当下的生活需求开支,属于消费理财,第二部分重点考虑住房开支,相当于自己准备的住房公积金或者归还按揭贷款,介于消费理财与投资理财中间,因为今天的房地产已经承载了投资工具的使命(关于这一点,唐朝贞观年间的着名诗僧,文殊转世的寒山大士曾有诗印证,极贫忍卖屋,才富须买田。殊为投资理财的至理名言,特别是这两年经手过房屋买卖的人必会有切肤之感);第三部分则主要考虑天有不测风云的不时之需,用储蓄的形式实现意外保险,类似于保障理财,近乎于购买分红连接险;第四部分则是纯粹的投资理财,将这部分资金投资到其他经营性资产或者资本市场当中去,求得利润最大化,如投资股票型基金等。时至今日,尽管我们拥有了速度高超的计算机,并且引入了深奥的数学模型,甚至也有大量的个案统计及逻辑分析,但我们仍然无法真正超越这简单的四分法,可以说这是私人理财的黄金法则。∵

粗粗匡算,如果今天的大学毕业生,能够照此法分配自己的收入,在四十岁左右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届时即使不工作也会过上中产阶级的生活,同时还会有新的投资收益源源不断增加。∵

此外,在《大宝积经》中,佛陀以波斯匿王为例,告诉我们财富处理的方法。对于富有到不须为生活计算的人,他处理的方法是分作三份,三分之一用来供养宗教,三分之一用来救济贫穷,三分之一用来奉献给国家作为资源。我们可见今天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巴菲特以及华人首富李嘉诚等人的巨额捐赠,基本契合此法,已是理财的最高境界了,千金散尽,散而不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