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三种财富

愚子

《澳门佛教》

序言

一个很有钱的富翁,每天坐车去上班时,都会经过一个公园。这个富翁每天都看见一个衣衫褴褛的人坐在公园的凳子上,死死盯着他住的酒店。富翁对这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一天,他让司机停下车并走到那人的面前说:“请原谅我冒昧打扰你,我实在很想知道你为什么每天早上都盯着我住的酒店看?”穷人望着富翁:“因为我没有钱、也没有家、没有一间屋子可以住,只能睡在这条长凳上。不过,每天晚上我都梦到自己住进了那座酒店。”富翁觉得很有趣,便对那人说:“这样吧,今天晚上我就让你的梦想成真。我会在酒店订一间最好的房间给你住,并为你支付一个月的房费。”几天后,富翁路过穷人住的房间,想顺便问一问他是否觉得满意。然而,富翁发现那个人已经搬出了酒店,重新住回到公园的凳子上。富翁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来到公园,问穷人为什么搬出了酒店。穷人说:∵“我睡在公园的凳子上时,会梦见自己睡在豪华的酒店里,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可一旦我睡在了酒店里,就梦见我又回到冷冰冰的凳子上,这样的梦真是可怕极了。”

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仅仅改善、提高物质财富,并不一定能确保一个人的幸福,因为财富有三种:物质财富、情感财富和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很容易理解,它是人们生存的基础;情感财富就是提高你处理消极情感如压力、焦虑等的态度和能力,也包括对物质财富的正确态度;精神财富就是正确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的一生有很多无法控制的突发性的灾难和困难,当你遇到后你如何处理如何面对,这就牵涉到你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精神财富教会我们超越问题本身、追求卓越,赋予生命真正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从佛教的角度探讨物质财富、情感财富、精神财富三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以期说明一个千古不变的道理:平衡人生的三种财富,在“心”与“物”之间取得平衡,才能心灵富足、身心健康,拥有幸福完满的人生。

一、物质财富

佛陀成道后,四处游化教导众生。一次佛陀和弟子们应供归来,途中遇见一个好几天没吃东西,极度饥饿的人,那个人十分痛苦。弟子们把那人带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他讲法,以减轻和解除他的痛苦。但佛陀并未替此人说法,反而给弟子讲起法来:“弟子们啊!这个人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一碗饭,而不是佛法。拿一碗饭来吧。”等此人吃饱饭后,佛陀才给他讲法,引导他如何获得财富和思想上的宁静。

由此可见,物质财富是我们生存的基础,更是引导一个人进一步走入精神世界的阶梯。因此佛陀特别重视引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物质财富、如法获取财富、妥善管理与使用我们所拥有的物质财富,让其带给我们真正的幸福与快乐。

1、佛教并不主张贫穷

佛教主张物质生活是所有精神生活发展的基础,没有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作为基础,就没有作为情感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人的主体生存与存在。当年,佛陀为了寻求解脱人类痛苦之道,六年苦修,骨瘦如柴,身体极为虚弱,犹不得要领,终于意识到极端的苦行无助于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最后他接受了牧女供养的乳汁,重新恢复了体力,于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才成就圆满的正等正觉。像佛陀这样大雄大力的人,尚且要借助于物质条件后才能集中精力走入精神世界,最终圆证佛果,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在佛教的经典《增支部》的《鸯觉经》中,佛陀把人类分成三种:

1、盲人,这种人不知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不知如何获得新的财富,这种人也无法区分道德上的好坏。正因为这种人什么都不懂,所以称之为“盲人”。

2、独眼人,这种人眼里除了金钱,其他的什么都没有,一辈子只知道如何使自己拥有的财富增长和创造新财富,但不知道如何培养好的道德质量。这种人只有一只金钱眼,而没有道德的慧眼,所以称之为“独眼人”。

3、双眼者,这种人既有能力使自己已有的财富增长,不断的获得新财富,又能培养良好的道德质量。由于这种人既有金钱之眼,又有道德之慧眼,故是一双眼睛完整无缺。

这部经典美妙之处,正在于它对只有一只金钱之眼的人进行了生动的描绘。仅有道德之慧眼而无金钱眼的人并未被单独列为一类人,因为满足最基本的物质需求比单纯的道德更有实际价值。这就是佛教中所谓“*轮未转,先转食轮”的道理。为了进一步论述这个道理,在《中部》的《巴陀伽摩经》中,佛陀又把人类的最基本的渴望分为四种:

1、愿我的财富通过正当的途径一天天的增加。换而言之,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富有,财富是人们最渴望得到的东西。拥有物质财富,过上好日子,是一般的人与生俱来的基本愿望。

2、当一个人富有后,他进而会追求和渴望的是:美名远扬。他会如此祝愿:愿我的美名传遍四方,特别是要在我的亲朋好友、师长中流传。俗话说:“名利双收。”这是最好不过的,这种进一步的追求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事实上,“名成利就”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少人的梦想。

3、当一个人既富有,又有好名声,他就会祈求健康长寿。他如此祝愿:愿我健康长寿。没有健康,一天到晚生病吃药,身体不是这里疼就是那里不舒服,手脚活动不自如,做什么都不会称心如意,再多的钱,日子也不好过。进而言之,长寿就更重要了,人们常说:“钱财名利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命都没了,有钱又有何用?

4、当一个人富有、美名远扬又健康长寿,他自然希望死后幸福,就想到来世如何如何,就想要来世的幸福。他如此祝愿:愿我死后生天享福。

通过以上对《巴陀伽摩经》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获得财富是人类的第一需求。所以佛教把必要的物质条件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在通常情况下,一贫如洗之人是不会过多地去考虑获得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的,这是由他们的心理状态决定的。因为贫穷的人饥寒交迫,为生存而奔波,整天与贫困作斗争,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所以人生的追求是从物质的逐步过渡演变为情感上,进而到精神上的,但不管你有钱没钱,最终每个人还是会面对同一个现实的问题──死亡,所以还有一个死后愿望,才有了今生来世或者进入天国这些话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不单是人的渴望,也是人真正的需要。

正如管子所说:“衣食足然后知荣辱。”因此,贫穷很难与道德共生,而更容易与不道德成为孪生兄弟,贫困和不健康的思想往往是并肩而行的。原因很简单,当一个人连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都不能满足时,他不可能想到精神生活和道德生活,他总是在想:怎样设法去满足他最基本的生存需求。所以说,和一贫如洗、饥寒交迫的人大谈道德义务,是不合时宜的,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是一块面包去充饥!我们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他们解决温饱问题。

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的美名、长寿和死后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所以说,在一般情况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美德,更容易走进精神的世界。

佛陀常常说:“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痛苦,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发展社会经济,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消除贫困,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需求,把人类的生活水平提到较高的水平,事实上,是为人们享受高尚的精神生活打基础,铺平道路。

也许有人会问,孔子的弟子颜回能“居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又作何解释﹖难道颜回没有精神生活﹖首先我们必须承认,颜回不但有精神生活,而且十分丰富。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像颜回这样的圣人千古少有,能和他比肩者自古能有几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千百年来他一直是人们学习的榜样。其次,颜回是那种“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之人,根据当时他的条件,他能随遇而安,知足常乐,而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他穷得连饭都吃不上。

更何况我们并非说穷人将永远贫穷,绝对无法获得任何精神生活,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事物是不断变动的,人的思维也是在不断变动的,今天没钱不代表明天没钱,而且物质上的贫穷也不代表精神上的贫乏,而事实上,在我们周围,物质上并不是很富有但是精神生活丰富充实者大有人在。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佛教的一些经典把人类分为黑暗者和光明者两大类:

1、黑暗者,又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既贫穷,又无信心,所以他们只能从黑暗走向黑暗,永远没有机会获得解脱。第二种人贫穷,但具有布施心肠,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得到解脱。

2、光明者,也可分为两种,第一种人富有,但无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黑暗。第二种人既富有又有信心,他们将会从光明走向光明。

由此可见,一贫如洗的人也能从黑暗走向光明,最后获得解脱。所以在佛教中,贫穷并非完全被谴责。佛教承认贫穷的人也能走出他们的困境,最后进入美好的精神世界,只是他们所要面对和经历的困难相对会比较多,普通的人一般不能直接进入精神世界,他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使自己走出贫穷,才能早日走进精神世界。

综上所述,佛教并不主张越贫穷越光荣,也不反对拥有财富,恰恰相反,正如孔子、孟子倡导的那样:人民必须富庶,社会才会更和谐更稳定。同样,佛教也鼓励人们富有。

在佛教的经典中、在敦煌的壁画中,西方极乐世界被描绘成世界上最富有、最堂皇的一个国土,是荣华富贵的象征。为什么呢?人生于世,每个人都向往美好,都希望自己幸福快乐。这是很自然的想法。

在《阿弥陀经》中,西方极乐世界为“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这也许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国土!

而阿弥陀佛本身就是: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相光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

所以人们一见到阿弥陀佛便生恭敬心。根据佛经记载,佛陀也是相好光明无等伦,人们一见到佛陀就生恭敬心、欢喜心。所以在短期内皈依佛陀的人不可胜数。如果一个人因缺少营养而面黄肌瘦,人们一见到你便不容易生起恭敬心及欢喜心了。在药师佛十二大愿中,第一是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第三是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第十是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第十一是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第十二是使贫乏无衣者得妙衣之愿,所以在十二大愿中,就有七个是关于物质方面的。在早晚课诵中,我们每天念诵的消灾吉祥神咒、功德宝山神咒、如意宝轮王陀罗尼等咒都是祝愿国土庄严、人民丰衣足食。所以佛教不但不主张人们贫穷,恰恰相反,佛教特别重视庄严国土,这样才能利乐有情。

布施是利乐有情的一种手段,它为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首,又在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中居第一位,可见布施是多么重要。然而只有当一个人拥有一定的财产时,他才有可能布施。当一贫如洗的人看到一个即将饿死的小孩时,他再有慈悲心肠,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饿死!因为他空有布施之心,却无布施之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啊!更何况在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无论做什么事,若缺少资金,则困难重重。汽车没有油就不能运行。同样,即使我们都非常热心佛教事业,但若无必要的资金,则寸步难行,也只能是摇头叹息,无可奈何!因此佛教徒应该是华严富贵的象征,而不是贫穷落后的代表。

也许有人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佛教主张华严富贵,为什么又要讲四大皆空、舍弃一切、离俗出家呢?其实这一点也不矛盾。这只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空和不空的辩证统一。禅宗在讲修行时,常常强调空,说世间名利皆如过眼之烟云,我们的身体为四大、或五蕴和合而成,是缘生法,无自性,因而是空的,以此来破除我执,放下一切,在修行的道路上勇猛精进,以期早证佛果。以上这些都是从道心上讲的。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必须在生活中了生死,在了生死中生活。了生死并不等于不让你生活,恰恰相反,我们应在了生死中学会生活。试想一想,不会生活的人怎能了生死?连人尚且做不好,怎能成佛作祖?!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生活,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这是修行的根本。没有一个好的身体,我们就不可能专心致志地修行。试想一下,一个病魔缠身的人,想要专心致志地修行是多么困难啊!为了借假修真,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必要的物质条件还是相当重要的。事实上,有情众生根本竟离不开物质生活。因此《俱舍论》讲:“经说世尊自悟一法,正觉正说,谓诸有情,一切无非由食而住。”《增一阿含经》亦云:“一切众生皆依食住,有食则存,无食则亡。”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佛教中还有不空的一面。如果我们为了强调空的一面,而否定了不空的一面,那么,这种空是偏空、顽空,未能真正理解空之真谛。其结果必然会使人们误以为佛教主张贫穷,终将导致极端苦行。反之,如果我们片面强调不空的一面,拼命地去积聚财富,这只能导致另一极端——纵欲主义。佛陀在《初转*轮经》中早就明确地指出,苦行和纵欲是两个极端,对正常的修持是十分有害的,我们应该抛弃。正确的修行方法是中道——八正道。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空与不空之间的辩证关系。

1.2如何获得物质财富

既然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物质,既然衣、食、住、行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既然获得物质财富是人们最基本的渴望和追求。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追求物质财富?

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就不少中国富豪,随着大量富豪的出现,大家都关心一个问题:“你的财富从哪里来?”

其实,任何的财富本身并没有任何颜色,只是因为追求的方式不同,让财富有了“金色”或者“灰色”,甚至“黑色”等不同的颜色,但只有阳光下的财富才是最具有亮色的。比尔·盖茨曾说过:“你活着的每一天,都应该努力地去追求财富。只要你制造的财富是正大光明的,你会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与赞扬。”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那么,我们要怎样获取物质财富,才算得上是取之有道呢?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人类物质财富的来源着手分析。佛教讲究“缘起法”,它的意思是一切事物皆依因缘条件而生起或出现,换言之,宇宙间的一切诸法(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皆是由种种条件(即因缘)按一定的关系组合而成的,佛教认为人类物质财富主要来源于三方面:

一是大自然界的生力:一年四季,春夏秋实,土地给我们提供了五谷、水果等丰盛的食物;大地也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宝藏。

二是众人的助力: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我们时常须依靠众人之力才能创造和获得财富。

三是自己本身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

在以上三种财富的来源中,佛教特别强调通过本身辛勤的劳动去获取财富。因为自然界的生力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我们只能充分利用它。例如土地再肥沃,如果我们不在春天播下五谷,深秋来临之际,田野长满的只能是荆棘野草,而不可能是沉甸甸的谷穗!同样,地下的宝藏再多,如果我们不去开发,它将永远埋藏在地下!其次,众人的助力也仅仅是一个助缘。例如,如果我们想办好一个工厂,亲朋好友可以帮助我们出谋划策。若资金不足,别人也可帮忙解决一部份,但是工厂最后能否盈利,还要看我们能否善于管理、努力工作。因此,只能通过我们的辛勤劳动才能创造和获得更多财富。尽管人们获得的途径千变万化,但佛教将个人获取财富的方法分为三种:

1.∵不合法和暴力;

2.∵不合法和暴力与合法和非暴力同时并存;

3.∵合法和非暴力。

在当今社会中,一些人为了获取财富而说谎、偷盗、恐吓、敲诈、勒索、贿赂,甚至走私、谋杀;偷税漏税,制造伪劣商品,以权谋私、假公肥私、诈骗投机﹐甚至发动战争等。所有这一切都属于通过非法或暴力手段获得钱财,这不但为佛教所反对,更为国法所不容!有些职业尽管国法也许是允许的,但为佛法所不容。例如佛教把酤酒、贩毒、贩卖人口、出售武器和屠宰业看成是五种不正当的职业,佛教徒不宜去做。还有从事赌场和酒吧间、捕鱼和打猎等职业,虽不违犯国法,但从佛教慈悲济世的本怀上讲,佛教徒也是不宜过多地参与。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