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愿文的事相理体都很周全完备,修行发愿既深且广。有智慧的人应当仔细体验其中的含意,尽力修行文中所言之事。这样才可能达到自利利他,因果圆满的境地。而不仅仅成为文字语言,音声唱和,口头说说而已。到此为止,题目含义解释完毕。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初二句是归命,後二句是请加。发愿之始,必先归命於佛者,所以求证此心也。

稽首者,礼佛之仪式。谓以头着地,稽留少顷而起,故名稽首,表敬之极也。

西方安乐国,是依报。接引众生大导师,是正报。

言安乐国者,无八苦故名安,无三毒故名乐,法王所统名为国。

言接引者,众生没在苦海,佛以智手接之令出。着於五欲,佛以种种乐事诱之令离,故曰接引。

言导师者,导人以正道也。众生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出要。佛为分别娑婆是苦,西方是乐,令起欣厌,发愿往生,故名导师。

外道不知邪正,妄立宗徒,是师非导。声闻能出三界,不化众生,是导非师。菩萨能化众生,虽是导师,不名为大。

唯有弥陀世尊,乘大愿船,入生死海,不着此岸,不居彼岸,不住中流,而导众生到於彼岸。如是利益,遍於十方,尽於三世,无暂休息,是故独称为大导师也。

我今愿往,是自迷己怀。唯愿摄受,是请求加护。爱念名慈,怜悯名悲。如母念子,心无舍离,是名摄受。

发愿往生偈文的最前面二句,是以身心性命来归投依靠,後面两句是请求加持。发誓愿之初,一定要先归命於佛陀,因为要请求佛陀证明我们的真心诚意。

稽首是礼拜佛陀的一种仪式,就是以头接触地面,在地面停留一下子之後,才再把头抬起来,所以叫做稽首,这是表示尊敬到了极点的意思。

西方安乐国是阿弥陀佛的依报,也就是除了正报之外的一切。接引众生大导师就是指阿弥陀佛,也就是正报。

所谓安乐国,就是没有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苦,叫做安。没有贪、瞋、痴这三毒,叫做乐。阿弥陀佛这位佛法的国王所统治的国土,叫做国。

所谓接引,是说众生沈沦在痛苦的大海里,佛陀以智慧之手,接引众生出离苦海。众生执着於色、声、香、味、触的五欲之中,佛陀以种种快乐的事情,引诱众生脱离五欲的束缚,这就叫做接引。

所谓导师,是说以正道引导别人的智者。众生十分颠倒,把痛苦当成快乐,把邪法当成正法,不知道出离苦海的道理和方法。於是佛陀为众生,一一详加说明娑婆世界的苦,西方极乐世界的乐。让众生对西方极乐世界生起欣悦之心,对娑婆世界生起厌离之情,所以佛陀叫做导师。

心外求法之外道,搞不清楚邪法与正法,他们胡乱设立法道宗旨,以招徕信徒,因此只能说是教师,而非导师。小乘的罗汉能够修行到超出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不再受分段生死的束缚,但是由於他们只住於涅盘中,而不度脱众生,因此只能说是自导正道者,而非教导众生者。菩萨能够度化众生,可以说是导师,不过由於未达到究竟的地步,因此不能称为大导师。

只有阿弥陀佛世间所尊崇者,能够乘坐大誓愿的船,进入生死的大海。不执着於真空之岸,不居止於妙有之岸,也不停住於中道之中,而能引导众生抵达解脱之岸。由於佛陀不暂停休息,不断的在十方世界,三世之间,引度众生得到大解脱,所以独被称为大导师。

我今愿往是表示自己尚业障深重,十分迷惘。因此唯愿摄受,是请求佛陀加以护持。爱心思念叫做慈,怜悯叫做悲。犹如母亲思念子女,心头没有片刻的舍离,叫做摄受。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於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等,是所缘之境。求於诸佛等,是能发之心。专心持念等,是所念之佛。期生净土,是所望之处。

盖发菩提心,必先缘境。若无此境,则心无所依,亦无所发。然境有广狭远近不同,四恩狭而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远而复广。境既如此,心亦复然。必先从亲至疏,由近及远也。

言四恩者,在家则天地君亲师,出家则父母师僧国王檀越。

言三有者,即是三界,谓欲界色界无色界。隔历不同曰界,因果不亡曰有。此三界中,即六道四生住处,举依报以该正报也。

法界众生,即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亦即九法界众生。

非二非三故名一,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非有上。菩提者,能觉之智也。

言不但专为自利,乃欲普为四恩。又不但为四恩,亦欲普度六道四生,又复不为一三界六道四生。乃是普为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欲令度脱,使其皆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故发此心也。

专心者,不杂余事。持念者,受而不忘。一名而具万德,故名万德洪名。

期者望也,无有五浊,故名净土,

盖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不与弥陀本愿相应,终不往生。虽发菩提心,不专念佛,亦不往生。故必以发菩提心为正因,念佛为助缘,而後期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这句话,是发心的因缘对象。求於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是指正是发此心。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指阿弥陀佛是所念的佛号。期生净土是指所希望往生的地方。

要发菩提心,一定要先有对象才行。如果没有对象,那麽心就无所依靠,菩提心也就发不出来了。而对象又分广大狭小及亲疏远近之不同。四恩属於狭小而亲近者,三有既不狭小也不广大,既不亲近也不疏远,而法界众生则属於疏远且广大的。

发菩提心的对象既然如此,则心之所念亦必然如此。一定都是先从亲近者开始,最後扩及疏远者。

所谓四恩,在家众是指天地、国君、双亲及老师。出家众则是指父母、剃度师教授师授戒师、国王及施主檀越。

三有就是三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彼此分隔阻碍有所不同,就叫做界。造因得果而决不会亡失,就叫做有。所说的三界,就是指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这六道及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这四生所住之处。只要指所住之处的依报,就可以包括六道众生的身心正报。

法界众生就是指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也就是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及菩萨等九法界的众生。

一乘无上菩提道是说,不是二也不是三,所以说是一。能够运载众生,所以叫做乘。无上是说没有东西更在他之上。菩提是指能觉悟的智慧。

也就是说,不单单只为了自己得到利益,而是为了要让四恩获得。又不只为四恩获得,而要让六道四生获得。又不单为让三界六道四生获得,而是要让十方无量世界一切众生,都能得度解脱,都能证得一乘无上的菩提之道,而发了这个心。

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说,不夹杂其他的修行法门,叫做专心。持念是说受持而不忘失。阿弥陀佛一佛的名号,就具备了万种的德行,所以叫做万德洪名。

期生净土是说,期表示期待希望之意。没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及命浊的五浊,所以叫做净土。

如果念佛而不发大菩提心的话,就没有办法和阿弥陀佛的本愿相感应,那就无法往生净土。而虽然发了菩提心,但却不专心念佛的话,也无法往生。因此,一定要以发菩提心作为正因,念佛作为助缘,然後发愿期待往生净土。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人,不可以不知道的。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於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下明忏悔之因,今於下明忏之法,我及众生下正陈忏悔。

此一段文,承上文言,虽然念佛发心,期生净土。而我罪业厚重,福善轻微。障缘既深,智慧复浅。染污心识,如火炽然。清净功德,一无成就。

兴言及此,焉不悲伤?盖末世凡夫,钝罪如此。如此罪障,能障行人不得往生,将如之何?此忏悔之宜急务也。

言业重福轻者,业即十恶,福即十善。言十恶者,身有三,谓杀盗淫。口有四,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有三,谓贪嗔痴,翻此十恶,则名十善。言重则十恶具造,言轻则一善单修。

又上品十恶名业重,下品十善名福轻。如十恶业,杀生则以父母师僧为上,余人为中,畜生微细昆虫为下。余皆例此可知,十善反此可以意得。

又炽然作恶名业重,泛然行善名福轻。乃有嗔他则其速灭,杖彼则立使随亡,此业重也。

又或方才念佛,便谓口酸。适遇礼拜,又言腰痛,此福轻也。

言障深慧浅者,障有二种,一者外障,二者内障。外障有二,一者尘缘逼迫,二者魔外牵缠。内障复二,一者疾病夭殇,二者愚痴颠倒。

慧有二种,一者方便慧,二者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见道为真实。见道有二,一者小乘,二者大乘。大乘所见复有二种,一者空假,二者中道。中道复二,一者但中,二者圆中。

若就诸慧论深浅者,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乃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传传互论可知。

言障深则内外交攻,言慧浅则闻薰薄解。

乃有甫欲修行,便生恶疾。才能向道,适遇邪师,此障深也。

又有未得内凡,便谓已超佛地。稍通世智,自言已入悟门,此慧浅也。

贪嗔痴名染心,戒定慧名净德。

言易炽者,嗔如火焰,触乾草而展转增高。爱似藕丝,割钝刀而牵连不断。痴则密织见网,愈缚愈缠,深种邪根,弥生弥广。

言难成者,戒则律仪篇聚,持少犯多。定则大小禅那,造修无地。慧则权实妙智,证悟无门。

乃有一毫染着,累月牵怀。片语不投,终身结怨者,此易炽也。

其或才登戒品,已破浮囊。一入禅堂,但增昏掉者,此难成也。

自非深生惭愧,痛自克责,恳切忏悔。则纵经尘劫,灭罪良难。

又以业重福轻这四句,是说明忏悔的原因。今於佛前这四句,说明忏悔的方法。我及众生这十句,说明要忏悔的罪过。

这一段是接着上一段说的,上一段虽然说要念佛发菩提心,期望能生到净土。然而我们的罪业实在是太厚重,而福业却又太轻微。由於障碍的因缘过分深重,而智慧又过於浅薄。於是我们被染污的心识,像火一般的炽盛。於是在清净功德方面,毫无成就。

讲到这里,怎能不悲伤呢。唉,末法时代的凡夫,根器如此钝,罪业如此深。这些深重的罪业,能障碍修行人不能够往生净土。这该如何是好呢?因此忏悔罪业实在是当务之急呀。

业重福轻是说,十恶就是业,十善就是福。所谓十恶是指身体上所犯的杀生、偷盗、邪淫这三种罪过。嘴巴口头上所犯谎言、甜言蜜语、挑拨是非及狠毒刻薄骂人的四种罪过。心里意念上的贪心、瞋心、痴心这三种罪过。如果把这十恶倒过来的话,就变成了十善。所谓业重是指十恶全都造了,所谓福轻,是指单单只修了一种善法而已。

上品十恶也叫做业重,下品十善也叫做福轻。譬如十恶业中,杀害父母、老师、剃度师、教授师、授戒师等属於上品十恶,杀害其他的人属於中品十恶,杀害畜生及昆虫等属於下品十恶。其他用这个例子来举一反三就知道了,十善则相反。

用欢欣鼓舞的心情来作恶,也叫做业重。用泛泛然的心态来行善,也叫做福轻。还有嗔恨对方就咒对方马上死,用木棍打对方,就立刻要把对方打死,这都叫业重。

也有人才刚开始念佛,就说嘴巴酸了。才刚开始拜佛,就说腰部疼痛,这通通叫做福轻。

所谓障深慧浅是说,障碍有二种,一种是外来的障碍,一种是内在的障碍。外来的障碍又有二种,一种是尘世因缘的逼迫,一种是天魔外道的牵扯纠缠。内在的障碍又有二种,一种是因疾病而夭折死亡,一种是愚蠢痴呆正邪颠倒。

智慧有二种,一种叫方便智慧,一种叫真实智慧。闻法思惟修行叫做方便智慧,证悟见道叫做真实智慧。证悟见道又有二种,一种是小乘,一种是大乘。大乘见道又有二种,一种证空假,一种证中道。证中道又分二种,一种偏於中道,一种圆融中道。

这些智慧有深有浅,以闻法智慧最浅,思惟智慧较深,一直到偏於中道为浅,圆融中道为深,一层层互相比较就知道了。

所谓障碍深重,就是内在及外来障碍同时发生。所谓智慧浅薄,就是虽听闻佛法,但却了解有限。

有人才刚打算要修行,便突然染患恶疾。才刚刚要学佛法,却偏偏遇到邪法教师,这些都是障碍深重的缘故。

有人连内凡位都尚未证得,却说自己已经超登佛地了。有人稍微通达了一点世间的智慧,就说自己已经开悟了,这些都是因为智慧浅薄之故。

贪嗔痴就叫做污染的心,戒定慧就叫做清净之德。

染心易炽是说,嗔恚之心有如火焰,一接触到乾草就燃烧蔓延得很快。贪爱之心就好比藕丝,用钝口的刀割切,结果藕丝仍牵连不断。愚痴颠倒之心,则好比以邪知见密织而成的网,只会缠缚得愈紧密,邪知见越来越深广。

净德难成是说,戒律持的少,犯的多。禅定则不管是大乘或小乘禅,全都修不成。智慧则不论是权法或实法的妙智,通通都没有证悟到。

反而是只要有一丝毫的贪嗔痴习气现前,就经年累月都系挂胸怀。只要和人有只字片语不相投,就终身怀恨对方,这就叫做染心易炽。

有人才刚刚受完戒,马上就又破戒了。有人一进入禅堂,就更加昏沈散乱的,这都叫做净德难成。

对於以上种种的情形,如果不能够生出很深重的惭愧心,很沈痛的自我克责,恳切忏悔的话。那麽就算经过尘点劫的时间,也是很难灭除罪业的。

次忏悔法中,翘勤五体,表外仪恭。披沥一心,明内心敬。两肘两膝及额,名为五体。披沥谓开发洗荡也,

以我之诚,归投於佛,故曰投诚。忏悔者,断相续心也。

由昔身行恶法,故今五体翘勤。复由意起贪嗔,故用一心披沥。又由舌谈恶语,故今口陈忏悔。

又昔无始身业猛利,故用翘勤而忏。意业秽污,故用披沥而忏。口业粗犷,故用陈词急切而忏也,

接下来是忏悔的方法。翘勤五体,表示外表仪态的恭敬。披沥一心,表明内心的恭敬。所谓五体,是指两个手肘,两个膝盖及额头。披沥就是打开显露并加以清洗荡除。

投诚是说,我诚心诚意,归依投靠佛陀。忏悔是说,断除继续再犯罪的心。

由於以前用身体来造作恶法,所以现在五体投地,殷勤拜佛忏悔。以前用心意而起贪心嗔心的念头,因此现在用心来披沥忏悔。以前用舌头来讲说恶毒的话,因此现在用口来陈说忏悔。

由於无始劫来身体所造的罪业很猛利,所以要用很殷勤礼佛的忏悔法。由於心意所造的罪业很污秽,所以要用讲出来把它洗荡乾净的忏悔法。由於口舌所造的罪业很粗犷,所以要用言辞急切的忏悔法。

次正陈忏悔中,我者行人自谓,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

谓我与法界众生,自从旷劫直至今日,常常起惑造业,未曾休息。非是一人独造,亦非一生一处所造。

非是一人,故云我及众生。非是一生,故云旷劫至今。非是一处,故云无量无边。

盖由众生从无始来,世世生生,互为眷属,更相主伴,更相佐助,罪业方成。造业既同,忏悔亦尔。故须缘法界众生,为其忏悔也。

最後谈忏悔的事情。我是指修行人自己称自己。众生就是四恩、三有、六道及四生。

也就是说,我和法界的众生,自从久远劫来,一直到今天,经常由於迷惑颠倒,而造作许多的罪业,从来不曾停止过。而这些罪业,并不是我一个人单独造的,也不是我一辈子造的,也不是我只在一个地方造的。

由於不是一个人所造,所以说我及众生。由於不是一生所造,所以说旷劫至今。由於不是在一个地方所造,所以说无量无边。

因为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都互相是亲戚朋友,互相是主人仆人、上司下属及老师学生等的眷属关系。而罪业的造成,往往要靠眷属的力量帮助,才可能完成。因此大家既然共同造业,所以也应该共同忏悔。这就是本发愿文要为法界众生忏悔的原因。

问:旷劫罪业,应已受报。云何直至今生,犹未灭耶?若已受报,则不须忏。若犹不灭,则忏亦无益。

答:众生造业受报有三,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後报。现报一生即受,生报次生方受,後报经无量劫乃受。

复有二种,一者定业,二者不定。若过去业属现报着,则亦已受。若生报後报,正在将来,岂可不殷勤忏悔耶?

又若是定业则不可忏,若不定者,忏则除灭,何谓无益耶?小乘所明有定不定业,大乘所明一切不定。

问:无始劫来所造的罪业,应该都已经受报完毕了。为什麽直到今生,罪业都还没有灭呢﹖若是已经受报完毕的罪业,就不须要忏悔了。若是罪业至今都还不能灭,那就算忏悔,也没有益处呀。

答:众生造的业,有三种受报情形。一种是现报,就是这辈子受报。第二种是来生报,就是下辈子受报。第三种是後报,就是将来世受报,甚至有无量劫才受报的。

业又分二种,一种叫决定之业,一种叫不一定之业。若是过去世的业,属於现报的话,那就已经受报完毕。若是属於生报或後报的话,就表示将来会受报,因此怎麽能够不殷勤忏悔呢?

若是定业的话,则忏悔也没有用。若是不定业的话,忏悔就能够除灭。因此怎麽能够说忏悔没有益处呢?小乘法认为有定业及不定业两种,大乘法则说一切都是不定业。

迷本净心二句是忏烦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悔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报障。

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嗔痴是枝叶惑。

言迷则如云覆月,光明不现。言纵则养贼为子,自劫家珍。

身口意三,与烦恼相应,名为染秽。造作十恶五逆,名为罪垢。

三业为能造,罪垢为所造。罪垢既成,必招冤业。冤必有报,故名报障也。

迷本净心,纵贪嗔痴,是忏悔烦恼障。

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是忏悔业障。

所结冤业,愿悉消灭,是忏悔报障。

迷失根本清净之心,也叫做根本无明之惑。放纵贪嗔痴,也叫做枝叶之惑。

迷惑的话,就好比乌云覆盖住月亮,月亮的光明无法显现出来。纵容的话,就有如把盗贼当儿子般供养,最後盗贼把自己家里的珍宝全都窃盗一空。

身口意的三业,和烦恼互相感应,就叫做沾染污秽。造作了五逆十恶的业,就叫做污垢之罪业。

身口意三业是造罪业的主因,五逆十恶的罪垢是结果。罪垢既然已经造成了,一定会招来冤枉受害者的不平。於是冤枉者采取报复行动,因此造业者就会受到报应苦果。

言无量无边略有五意,一约心,一念尘劳,具有八万,何况相续。二约境,一处所作,已自无量,何况十方。三约事,一业若成,罪无边际,何况诸业。四约时,一生所作,亦应无量,何况旷劫。五约人,一人所作,已自无边,何况众生。

所以业若有形,虚空难受也。

无量无边可以分五方面来说,一、从心念上来说,一念的产生,有九十刹那。而一刹那,有九百生灭。因此一念的产生,就具备了八万种的生灭尘劳,何况我们的心念是如此相续不停的。二、从环境上来说,在一个地方所作的罪业,就已经无量了,何况在十方所作的罪业。三、从事相上来说,造成一业之後,罪就已经无边际了,何况造了那麽多业。四、就时间上来说,一生所造的业,就已经无量了,何况旷劫所造。五、就人数来说,一个人造的业,就已经无边了,何况众生所造。

所以说,要是所有所造的业,都有形象的话,那就连虚空都容受不下了。

冤业有三,如云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死死生生,递相吞噉,此名杀冤。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此名盗冤。

汝爱我心,我怜汝色,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名淫冤。

问:淫则彼此无怨,何亦名冤?

答:杀盗二业,名为怒冤,淫名喜冤。喜怒俱冤,无非是业。众生颠倒,以怨为亲,良由於此。

愿悉消灭者,谓三障俱灭也。

冤业有三种,譬如有人死了之後,投胎变成羊。也有羊死了之後,投胎变成人。那麽人和羊这样死死生生,互相吃来吃去,这就叫做杀冤。

虽然说好像你欠我救命之恩,实际上是我用来还前世所欠你之债。因此百千劫以来,众生在生死中,不停互偿欠债。这就叫做盗冤。

你爱我的心地品德,我怜你的相貌身材。因此百千劫来,众生经常在爱慾里纠缠不清,这就叫淫冤。

问:淫慾之人,彼此并没有怨恨,为什麽也叫冤呢?

答:杀害及窃盗这二种业,叫做怒冤,淫慾之业叫做喜冤。不管是喜是怒,通通叫做冤,因为都是造业之故。众生邪正颠倒,把淫慾怨家,视为欢喜亲人,此正是颠倒的原因由来。

所结冤业,愿悉消灭,是说希望烦恼障、业障及报障这三种障,全都能灭除。

从於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此即四宏誓愿也。修行若无誓愿,则有退失,故以此四法自制其心,则不生懈怠也。

此之四宏,依於圆教无作四谛而发,名深誓愿。愿不依谛,名为狂愿。若非无作,亦不名深。

言无作者,谓本性具足,四皆无所造作也。天台大师云:“由迷理故,涅盘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盘,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今略释之。

生死烦恼是众生因果,菩提涅盘是诸佛因果。然众生诸佛,但有名字。生死烦恼菩提涅盘,亦但有名字。究极而言,只是一心。以由无始,迷此一心,全以菩提涅盘而为烦恼生死。

故於今日,悟此一心。即以烦恼生死,而为菩提涅盘。名虽有二,体则无二。如水成冰,冰还成水,此即无作四谛也。

这就是所谓的四宏誓愿。修行若是不发誓愿的话,就会退步,甚至工夫全失。因此必须用四宏誓愿来克制心念,这样才不会产生懈怠。

这四宏誓愿,是依照圆教的无作四谛来发的,所以叫做深誓愿。因为誓愿如果不依照真谛来发的话,就会成为狂妄之愿。如果不是以无作之心来发的话,也就不能称之为深了。

所谓无作,是指本来自性具足,四宏誓愿皆非造作出来的。天台智者大师说:“由於众生迷惑不知本体之理性,以致於不生不灭的涅盘,变成了有生有灭的生死,这就叫做苦果的真谛。由於众生迷惑不知本体之理性,以致於智慧光明的菩提,变成了无明黑暗的烦恼,这就叫做苦因的真谛。而由於众生证悟了本具之理体,於是生死就变成了涅盘,这就叫做灭苦果之真谛。由於众生证悟了本具之理体,於是烦恼就变成了菩提,这就叫做灭苦因的真谛。”现在略加解释。

烦恼是成众生之因,生死是众生之果。菩提是成佛之因,涅盘是诸佛之果。然而不管是众生,或者是诸佛,都只是名字而已。同样的,生死、烦恼、菩提、涅盘等,也都只是名字而已。造究到极处,不过只是一个心念而已。由於从无始以来,这个一念之心迷惑无知,使得全体是菩提涅盘的心性,整个成为烦恼生死。

所以从今天开始,发誓要证悟这一念之心,使得烦恼生死,成为菩提涅盘。名字虽然有二个,然而他的本体并非二个。好比水冻结成冰,而冰又融化成水,这就是所谓的无作四谛。

问:众生诸佛,但有名字,则诚然矣。生死烦恼是染秽法,菩提涅盘是清净法。升沈回异,优劣天渊,云何言亦但有名字耶?

答:若就事论,诚如所说。若约理论,一一皆无实法。喻如梨园子弟,扮作贫儿,身行丐食,意起希求。须臾又扮帝王,身登九五,意生欢悦。有智慧者,不应於是而生实想,谓有贵贱高卑之异。生死烦恼,菩提涅盘,亦复如是。凡夫谓实,诸佛圣人,知其非真。

问:众生诸佛,确实只是名字而已。但是生死烦恼是污染秽浊的,而菩提涅盘是清净无秽的。他们一个是超脱三界的,一个是沈沦六道里,优劣有如天与地。怎麽可以说,也只是名字而已呢﹖

答:若只就事相上来论,确实如你所说。但如果就理体上来论的话,每一样都不是真实的。好比唱戏的梨园子弟,这下子扮做贫困的乞儿,看起来是身行乞食,心想获得饮食。待会儿他又扮做九五之尊的帝王,看起来志得意满,无所欠缺。有智慧的人,是不会把演戏的人,当他们真是乞丐或皇帝,而认为有高贵或卑贱的不同。生死烦恼和菩提涅盘也一样,凡夫把他当真,诸佛和证果的圣人,都知道那不是真的。

又问:生死烦恼不实可也,若菩提涅盘亦非真实,何须辛苦修证耶?

答:所言非真但破执着,不言修证亦无。若执非真,反成邪见矣。乃有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为愚夫,以修持为着相。此末世聪明人参禅大病,不可不知。

又问:生死烦恼可以说是不真实,但是如果菩提涅盘也不真实的话,又何必那麽辛苦的修证呢﹖

答:前面所说的不真实,只是为了要破执着而已,并不是说没有修证。若是执着一切皆不真实的话,反而会成为邪知见。於是有人因此而身不持戒律,口里却谈玄说妙。批评念佛的人是愚夫,指责修行是着相。这是末法时期的聪明人,参禅参出来的大弊病,这点不可以不知道。

今言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即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依集谛发心,勤修圣道。

誓不退惰,即是法门无量誓愿学,此依道谛发心。

誓成正觉,即是佛道无上誓愿成,此依灭谛发心。

誓度众生,即是众生无边誓愿度,此依苦谛发心。文虽不次,义无二也。

云何依於苦谛发心?谓观众生为生老病死之所逼迫,生大苦恼。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早度生死,亦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即所观苦谛,因观生死故愿度脱,是名依苦谛发心。

云何依於集谛发心?谓观众生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之所恼害,不能自拔。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自断烦恼,亦断众生无量烦恼,令得解脱。”烦恼即所观集谛,因观烦恼过患故欲断除,是名依集谛发心。

云何依於灭谛发心?谓观诸佛已灭烦恼,得解脱乐,具有无量神通自在。而诸众生不觉不知,妄受诸苦。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勤修方便,得大涅盘寂灭之乐,亦令众生同得此乐,涅盘佛果。”即所观灭谛,因观佛果,故有希求,是名依灭谛发心。

云何依於道谛发心?谓观六度万行恒沙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诸众生不习不修,妄造诸业。以是因缘,发誓愿云:“我当精勤修学无量法门,亦令众生修学是法。”法门即所观道谛,因观法门,故愿修学,是名依道谛发心也。

然此只是事相,若知理性具足,则四皆无作。云何无作?谓众生是假名,度无所度。烦恼无实性,断无所断。法门元具足,学无所学。佛道本现成,成无所成。此名无作四宏誓愿,依於无作四谛而发也。

所谓远离恶法誓不更造,也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的意思。这是从集谛(苦果因)而起的发心,要勤劳的修行成圣果之方法。

誓不退惰,就是法门无量誓愿学的意思,这是从道谛(灭苦果因)而发起的心。

誓成正觉,就是佛道无上誓愿成的意思,这是从灭谛(灭苦果之果)而发起的心。

誓度众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的意思。这是从苦谛(苦果之果)而发起的心。发愿文的四宏誓之次序,虽然和我们一般所诵有所不同,不过含义是一样的。

为什麽说是从苦谛发心呢?因为观见众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而身心上产生极大的苦恼,因此就会发誓说:“我自己应当早点度脱生死,好来度脱无量的众生,也让他们出生死。”生死就是所观见的众生痛苦的果报,而这种苦果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苦谛。由於观众生有生死,而发愿度脱众生,所以叫做依苦谛发心。

为什麽说是从集谛发心呢?因为观见众生被贪欲、嗔恚、愚痴邪见所烦恼,而造作恶业,无法自拔。於是就发誓说:“我应当自己把烦恼断了,然後也帮助众生断无量的烦恼,让他们得到解脱。”烦恼就是所观见的众生痛苦的原因,这种种原因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集谛。由於观众生烦恼所引起的灾害,所以想帮他们断除烦恼,所以叫做依集谛发心。

为什麽说是从灭谛发心呢?因为观见诸佛已经息灭了烦恼,得到了解脱的快乐,因而具备了无量的神通,获得自在无碍。而诸众生却由於不知道,也觉察不到,所以虚妄的受了种种的苦恼。因此之故,就发愿说:“我应当勤劳的修行各种助道的方便法门,以便得到大涅盘的寂灭之快乐,然後也来帮助众生,让他们也能获得这种快乐。”获涅盘证佛果,就是所观见的灭除苦果所获得的果报。这种灭苦的果报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灭谛。由於观见佛果的殊胜,而起希望求得之心,所以叫做依灭谛发心。

为什麽说是从道谛发心呢?因为观见六度万行的恒沙般的修行法门,具备有无量的自性本具的法乐。然而诸众生不但不修习这些法门,反而去妄造了很多的罪业。因此就发誓说:“我应当勤劳的修行学习无量的法门,然後也教众生来修学这些法门。”法门就是所观的修行的方法,这些修行的方法,好比是通达目的地的道路,是真实不虚的,所以叫做道谛。由於观见无量的修行法门而愿意修学,所以叫做依道谛发心。

不过这些都只是事相上的,若是知道自性本自具足一切的话,那麽四宏誓其实都不是造作而得的。为什麽说没有造作呢?因为众生只不过是假有的名字,所以实际上并没有度脱众生。而烦恼是没有真实自性的,所以那里有烦恼可断呢?无量的法门,我们原本自性中即具足,又那里须要去学呢?众生原本皆具佛性,现成即是佛,又那里有修成佛果之说呢?因此度无所度,断无所断,学无所学,成无所成,这就叫做无作四宏誓愿,这是从无作四谛而发心的。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下五句,明护念之心。愿禅观下,明护念之事。诸佛心者,是大慈悲,以慈悲故则有誓愿。以誓愿力,则当证知。由证知故,复当哀愍。以哀愍故,必应加被,此弥陀护念之心也。

禅观谓十六观,始从日观,乃至九品往生。或具观十六,或专一观。言一观者,且指总观,谓观己身坐莲华中,作莲华开合想。莲华开时,弥陀圣众俱放光明,来照我身。水鸟树林,皆演妙法,此名总观。

或但观丈六佛相,在池水上,垂手提携,己身胡跪华中,亦可。

前面五句,表示阿弥陀佛护持忆念众生的心。接下来讲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事相。由於诸佛心是大慈悲的,所以会发誓愿度众。由於誓愿的力量成就,所以能证明知道众生求助之心。於是会对众生产生哀愍,而加被众生,这就是弥陀护念众生的心。

禅观指的是十六观,从日观一直到九品往生。可以十六观全修,也可以只修一观。这一观指的是总观,就是观想自己坐在莲华中,当莲华开敷之时,阿弥陀佛及诸圣众,全都放光来照自己。而四周围的流水,诸鸟及树木,都在讲说妙法,这就叫总观。

或者只观想一丈六尺的佛身,在七宝池水之上。阿弥陀佛垂手提携,而自己则跪在莲华中。

问:今既专持名号,云何复令观想?

答:终日持名,暂时观想。以观助念,念则不散。纵令心粗境细,亦可托像而观,复何碍乎?

禅观是醒时,梦寐是睡时。或醒或睡,皆得见佛。若不观想,则见佛为难。

问:既然已经专心持佛名号,为什麽又要观想呢﹖

答:在一天到晚持名念佛之中,偶尔不妨暂时观想。用观想来帮助念佛,这样念佛的心才不会散乱。就算心念很粗,境界很细,也可以藉图像来观想,有什麽妨碍的呢?

禅观是清醒时的修行,梦寐是睡觉的时候。不管是醒时或睡时,都希望能见到佛。如果不观想的话,想要见佛就难了。

问:观中见佛,得无魔事否?

答:参禅人本不念佛,而佛忽现,此则心境相违,名为魔事。念佛人本自观佛,佛随相现,此名感应道交,非魔事也。

然须了知,所见之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可取着。若生取着,则恐反成魔事,切宜慎之。

金色身是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宝严者,七宝庄严也。余文可解。

问:在观想中见到佛,岂不是魔事吗?

答:参禅的人本来就没有忆念佛,而佛忽然出现的话,就是心念和境界相违背,这就叫做魔事。而念佛的人,本来就在观想佛,因此当佛相出现的话,这就叫做感应道交,不是魔事。

不过念佛人见到佛之时,必须要很清楚的知道,所见到的佛,是和水中的月亮一样的,不是真的有,也不是没有。千万不可以认为是真的而执着取相。如果生了取着心的话,很可能会变成魔事。千万要谨慎。

金色身是阿弥陀佛的正报,宝严土是佛陀的依报。

历是经历的意思。宝严是用七宝来庄严的意思。

其他的文字,应该自己可以了解。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甘露灌顶,故宿障除。由光明照身,故善根长。由手摩我头,故烦恼无明顿破。由衣覆我体,故妙心真境现前。

宿障指惑业苦三障,善根即戒定慧根。昏烦之法,恼乱心神,名为烦恼。指见思惑,於第一义谛不了,名曰无明,指根本惑。

由此二惑,故妙心真境不能显现。今二惑顿空,故开悟现前也。

圆觉是能证智,寂光是所证理。现前者,洞然明白也。

由於佛陀用甘露为我灌顶,所以我宿世的障碍得以消除。由於佛陀用光明照我的身,使得我的善根得以增长。由於佛陀用手摩我的头,使得我的烦恼无明顿时破除。由於佛陀以僧伽梨衣覆盖我的身体,使得我的妙明真心,寂光真境,出现眼前。

宿障指的是迷惑、业力及苦果这三种障碍。善根就是指持戒、禅定及智慧之根性。头脑昏迷,俗事烦扰,能使我们心神不定,备遭恼怒扰乱,这就叫烦恼,也叫见思惑。对於第一义谛不了解,就叫做无明,也叫做根本惑。

众生由於见思惑及根本惑此二惑之障碍,所以妙心真境不能显现眼前。现在由於佛陀加被,二惑顿然消除,因此得悟真心。

圆觉是能够证得的智慧,寂光土是所证得的理体。

现前是洞然明白的意思。

至於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第八识将去时也。三日七日为预知,四大不调名病苦,水火刀兵毒药等名厄难。

贪恋有四,一、终岁持斋,一朝食肉。二、长年念佛,此日贪生。三、思爱牵缠,难割难舍。四、许愿保禳,求神服药。

迷惑有三,一、疑罪业深重,二、疑功行浅薄,三、疑佛不来迎。

诸根即眼等五根,正念是意根。无病无难故悦豫,无贪无惑故分明。

舍所受身名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坐脱立亡,故云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下,明感应道交。令诸众生下,明见闻利益,如文可知。

临命终时,是指第八识将要离去之时。死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要往生,这叫预知。肉身的地水火风四大不调,叫做病苦。遇到火灾、水灾、战争或吃毒药等,这叫厄难。

贪恋有四种:一、经年累月持斋,结果有朝一日却吃肉。二、年年念佛求生净土,临终时却忽然贪生怕死。三、临终时恩爱牵缠,难以割舍。四、临终前祭祀求神发愿,服药以求不死。

迷惑有三种:一、怀疑自己罪业深重,无法往生净土。二、怀疑自己功夫修行浅薄,无法往生净土。三、怀疑佛不会来迎接自己,无法往生净土。

诸根指的是眼、耳、鼻、舌及身之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由於临终时无有病苦,无有厄难,因此五根都很愉快安适。由於没有贪恋,没有迷惑,所以意根清清楚楚。

舍弃我们这个受业报的身体,所以叫做舍报。因为不急忙,不慌乱,所以叫做安详。很安详的坐着死或站着死,所以叫做如入禅定。

接下来是阿弥陀佛等圣众放光接引,这是讲的感应道交。其他众生见到或听到这种景象,发菩提心,是表示见闻的利益。

我於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後。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於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即莲华座,其座金刚所成,故名金刚台。又华内莲房,亦名为台,上品上生,乃有此台。

如弹指顷,言往生之速也。

胜莲华,即金刚台上之华。

无生忍者,一切诸法本自不生不灭。众生颠倒,妄见生灭。今以智慧而了达之,故云获无生忍。得此忍已,便登初住,大用现前。

承事诸佛下,正明其相。

三身者,法身、报身、化身。

四智者,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者,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六通着,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也。

陀罗尼翻总持,谓总一切法,持无量义也。

一切功德句,总结上文。

皆悉成就者,是初住分成就,非究竟成就也。

金刚台就是莲华所成的座位,这个座位,是用金刚所做成的,所以叫做金刚台。莲华内的莲房,也叫做台。只有上品上生的人,才能够坐此金刚台。

有如弹指头的顷刻之间,表示往生的迅速。

妙胜的莲华,指的是金刚台上的莲华。

无生忍指的是,一切诸法本来就不生不灭,而众生头脑颠倒,妄见有生有灭。现在用智慧了达诸法本自不生不灭,因此而获得无生忍。获得无生忍之後,就能登上圆教的初住位,也就是证法身,这时大神通的力用才得以现前。

从承事诸佛,一直到陀罗尼门,讲的都是获得无生忍後的大用现前之情形。

三身指的是法身、报身及化身。

四智是指一、大圆镜智,二、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

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及佛眼。

六通是指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及漏尽通。

陀罗尼翻译成总持,就是总括一切所有诸法,而含持有无量之义理。

一切功德指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及无量百千陀罗尼门。

皆悉成就是指证圆教初住位,而非证圆教究竟位之佛果。

然後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化他,不於净土,而於秽土者,何也?

答:以净土中人,有善无恶,化度则易。秽土恶多善少,化度则难。难故大悲增长,行愿坚牢。易故悲心不深,行愿不广。

大弥陀经云:“此土修行一日,胜於西方净土修行一劫”者,盖谓此也。

又此娑婆是本昔受生之处,有缘必多,化度宜急。所以生净土後,必先回入。

问:菩萨度化众生,不在净土度化,而到秽土度化,为何如此?

因为净土世界的人,只有善人,没有恶人,要度化他们很容易。秽土的恶人多善人少,要度化他们比较困难。由於难度化,菩萨的大悲心才会增长,修行及愿力才会坚固牢强。众生如果容易度化的话,菩萨的大悲心就不会深,行愿也就不容易广大。

所以佛说无量寿佛经里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在西方净土修行一劫。”就是这个意思。

而且娑婆世界是菩萨原本受生的地方,因缘一定很多,是应该早早度化的地方。所以往生净土,证成法身之後,必定要先回入娑婆世界度众才是。

又问:迳在此土化导,有何不可?何须舍此趋彼,然後回入。

答:若不舍此,则堕落有分,化导何从?若不往彼,则自利未能,利他安保?

喻如贫人,未见帝王,未蒙官职,则自尚饥寒冻馁之不暇,又焉能周给邻里乡党乎?

故知不愿度生则已,愿则必求西方。不生西方则已,生则必须回入。

又问:真接在娑婆世界度化引导众生,又有什麽不可以呢?何必一定要舍离娑婆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然後又再从极乐世界,回入娑婆世界来度众﹖

答:若是不舍离娑婆世界的话,那麽铁定会堕落三恶道的,这时又如何能度化引导众生呢?若是不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则连度化自己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度化利益他人呢?

好比一个贫困之人,见不到皇帝,没个一官半职可做。自己饥寒交迫正自顾不暇之际,又如何能照顾到全邻里乡党呢?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不想度众生也就罢了。如果发愿要度众生的话,一定要自己先求生西方净土。不求生净土也就罢了,如果求生净土的话,一定要证果之後回入娑婆来度众。

又问:适欲往生,又欲回入,得无进退踌躇,志不决定耶?

答:先期自利,故愿往生。後愿利他,故须回入。发心虽在一时,行事则有先後。

若不先发此意,一生净土,回入则难,其如四恩三有何?

故知未得往生,决无复入胞胎之念。既生安养,决无不来化导之心。此正明决定,何谓不定耶?

又问:才要往生净土,又要回入娑婆。岂不是会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志向无法决定吗?

答:先要达到利益自己的目的,所以要发愿往生。後来为了要利益他人,所以要回入娑婆。虽然是同时发心要自利利他,但是在行事上,还是有先後的差别。

要是不先发自利利他之心的话,一往生到净土,要想回入娑婆就难了,那麽又如何能度四恩三有呢?

所以要知道,还不能往生以前,千万不要再有进入三界胞胎的念头。而生到净土之後,绝对不要有不回入娑婆化导众生的心念。这样的决心是一定的,怎麽说志向不定呢?

言不违安养者,法身不动也。

言回入娑婆者,化身应现也,

如一月千江,不升不降。从体起用,亦复如是。非独一国,亦遍十方。种熟脱三,番番不息。

小乘外道,作意神通,名可思议。一心作一,不能作多,名不自在。菩萨不尔,不消作意,化化无穷,故名不可思议自在神力也。

不违安养,表示法身如如不动。

回入娑婆,表示化身应化示现。

好比一个月亮,可以同时映现在千条江水里,而月亮本身,并没有升高也没有下降。从法身本体,起化身之用,也是同样的道理。化身佛不仅在一个娑婆世界出现,而是在十方的娑婆世界出现。让众生种下佛法的善根,使已种下善根的众生善根成熟,并度脱善根已经成熟的众生。这就是佛菩萨不停在做的度众之事。

小乘和外道的修行人,他们所修行的神通,是有意去造作的,所以叫做可思议。他们一个心念,只能变化一样,不能变化多样,所以叫做不自在。菩萨和他们不同,菩萨不须要有意去造作,而且可以变化无穷,所以菩萨的神通叫做不可思议自在神力。

悭贪者以财施摄,刚强者以爱语摄,为善者以利益摄,行恶者以同事摄,故名种种方便。

使其三惑不起,名为离染。三德圆证,名为净心。见思尘沙无明为三惑,法身般若解脱为三德。

咸令离染二句,是现世益。同生西方二句,是後世益。

不退有三,一、位不退,终不退为凡夫二乘。二、行不退,决无退失所修行业。三、念不退,决无一念忘失错误。

又一入西方,纵在疑城边地,下品下生,终不退入三途,故总名不退也。

对於悭吝贪心的人,布施他钱财以摄化他。对於刚直顽强的人,要用慈爱的语言来摄化他。对於好做善事的人,给他利益来摄化他。对於做恶事之人,先和他共同做事然後再摄化他。这就叫菩萨用种种方便,来摄化众生。

使得众生能够三种迷惑不生起来,这叫做远离污染。使得众生能够圆满证得三德,这叫做获得清净之心。见思惑、尘沙惑及无明惑,这叫做三惑。法身、般若及解脱,这叫做三德。

咸令离染,还得净心,是指这辈子所获得的利益。同生西方,入不退地,是指後世所获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种:一、位次不退,绝对不会再退回凡夫位或二乘位。二、修行不退,绝对不会退失修行的所有功德。三、念头不退,绝对没有一个念头会忘失或错误的。

还有一个解释是,只要往生西方,纵然生在疑城边地,或是下品下生,终究不会再退入三恶道中,所以都叫做不退。

问:西方不退,设使回入娑婆,还有退否?

答:如上所明,三身四智,种种现前。加以弥陀护念,诸佛摄受,焉有退失之理?

喻如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

菩萨度生,所以必欲求生西方,而後回入者,良由於此。

问:在西方净土不退位,如果回入娑婆的话,还会不会退?

答:上面已经说过,三身四智,种种神通大用都已现前。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护持忆念,十方诸佛的摄持接受,怎麽还可能会退失呢?

好比穿着锦绣的衣服返回故乡,好比在水上顺风摇桨般。不论求什麽都很顺利,不论向那个方向走,都会顺水前行。

这就是为什麽菩萨要度众生,一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後再回入娑婆的理由。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是举例,我愿句总显无尽。

如云:“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若四种可尽,我愿乃可尽。”

问:何故发此无尽愿耶?

答:以由心无尽故,随心所发誓愿,亦无有尽。又世界等四,并由心具,纵然成佛,亦无可尽之理。

又问:愿既无尽,成佛何时?

答:所言成佛,只是识得自心究竟不生耳。至於三十二相,方便施为,本非真实,尚何成与不成之可论哉?

以上所发的种种大愿,是总结前面所说。世界无尽这三句,是举例说明,最後说我的愿力也是无尽的,以做为总结。

譬如说,世界不可穷尽,则我的愿力亦不可穷尽。众生不可穷尽,众生的业力不可穷尽,众生的烦恼不可穷尽,则我的愿力也不可穷尽。若是这四种可以穷尽,则我的愿力也就可以穷尽了。

问:为什麽要发这种无尽誓愿﹖

答:因为心无穷尽,所以随心所发的誓愿,也就没有穷尽。而世界等这四样,是由心所具造的。就算已经成佛了,那四样也仍然是没有穷尽的。

问:既然誓愿没有穷尽,那麽何时才能成佛呢﹖

答:所谓的成佛,只不过就是认识自己的心性,毕竟是不生的。至於佛陀的三十二相等,只不过是一种方便的作法,并非是真实的。因此,又那里有成佛或不成佛的说法呢?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必先回向者,以若不回向,则是人天果报,若能回向,则成出世正因故也。

回向有三,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云何回己向他?以由众生无始时来,所修善业,并为己身及己眷属。今回此心,向於众生。以己所修,悉施於彼愿他得利,不求自乐,是名回己向他。

云何回因向果?以无始来,但为人天福报,不求出世实果。今回此心,向於无上菩提。所修善业,悉用庄严佛果,是名回因向果。

云何回事向理?若见有众生,诸佛善法,回向种种差别,则事不空。今回此心向於实际,能修所修,能向所向,二俱寂灭,是名回事向理。

菩萨一定要把所有修行的功德,加以回向才行。如果不回向的话,就只是投胎做人或生天的果报而已。如果能回向的话,就会成为出世间法的正因。

回向有三种:一、回己向他,二、回因向果,三、回事向理。

回己向他是说,众生由无始已来,所修得的种种善业,都只是为了自己或是眷属。现在要把这种心态改过来,是为众生修善,而不是为自己或眷属。因此,把自己所修的善业,通通回施给别人,愿别人获得利益,不是为自己求得安乐,这就叫回己向他。

回因向果是说,众生无始已来,所修的功德,都只是为了得到生人、生天的福报而已,不是为了要得到出世间的真实果报。现在要把这种心态改过来,要求获得无上的菩提。因此,把所有修行的善果,统统拿来庄严佛果,这就叫做回因向果。

回事向理是说,现在知道所谓的众生、诸佛及善法,由於回向的不同,而有种种的差别,这些事相是真实的。於是把所有的心念,回向於实际。也就是了达能修善的人及所修的善事,能回向的人及所回向的事,二者都是寂然息灭的,这就叫做回事向理。

今言恩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此二并是事相,理在事中,故三皆具足。

种智者,佛之智慧也。谓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种种相,无二无别,故名种智也。

现在说四恩三有都利益到,这是回己向他。大家共同圆成一切种智,是回因向果。这两种讲的都是事相,而理体尽在事相中,所以三种回向,都具足了。

种智是指佛的智慧,就是能知道诸法其实是一相,也能知道种种相,是无有二无有分别的这种智慧,叫做种智。

问:所修善业,虽有若无,名不住相。今一事甫毕,汲汲回向,不已着乎?

答:汝言善不住相,为有後报否?若无则堕断灭,若有则虽不求福,福还随汝。

人天果报,固未免离,云何无著?今以此福,回施众生,及以诸佛,则成无漏胜因,何着之有?

问:所修行的善业,虽然有,又好似无,这叫做不住相。现在才刚做完一件事,又急急忙忙的回向,岂不是着相了吗﹖

答:你所谓的修善不住相,将来是否会得到果报呢﹖如果你说不会得到果报的话,那你就是断灭的知见。如果说有果报的话,虽然不求福报,福报还是会随着你的。

既然人天的果报不可能免除,又怎麽能够不着相呢?现在把这些人天的福报,回向布施给众生及诸佛,则能转成无漏的殊胜因缘,又那里会着什麽相呢?

问:回施众生,众生实得利益否?若无利益,则成虚妄。若有利益,则我作他受,焉有此理?

答:菩萨福德,与众生共,现在虽无利益,未来成佛,则众生受赐。

如弥陀佛国,凡未生者,即同佛受用。并由世尊,因地作福,回施我等,是故今日,得其果报。如父财子用,孰曰不可乎?

问:回向布施给众生,而众生是否真正得到利益呢?要是没有利益的话,岂不是虚妄?要是真有利益的话,那麽就是我修善而他人得到利益,这样怎麽合理呢?

答:菩萨修任何的福德,都愿意与众生共享果报。现在众生虽然没有得到什麽利益,但是回向的人,将来成佛之後,众生就能享受到他的赐与。

譬如阿弥陀佛的国土,尚未受生到那儿的人,就能和佛的受用一样。这都是由於世尊,在修因的时候培的福,回向布施给我们的缘故。所以我们现在,能够享受到这种果报。好比父亲的钱财,给子女花用,谁能说不可以呢?

问:回向与不回向,功有胜劣,事有得失否?

答:回向则少福成多,如一滴投海,不可分别。不回向则多福转少,如水灌漏,须臾即尽。

又若回向,则心能转福,迳往西方。若不回向,则心被福牵,还生三界,

是以修净业人,凡有一善,必先回向西方者,盖以此也。

问:回向与不回向,是否功德上有胜有劣,事相上有得有失﹖

答:回向的话,能够让很少的福报,转成很多。犹如一滴水滴到大海里,就和无量的大海水不可分别。不回向的话,会使福报由多变少,犹如把水灌注到有漏洞的盛酒器中般,一下子就会漏光了。

如果回向的话,就能用心,把福报转向往生西方。如果不回向的话,心就会被福报所牵,而到三界去投胎。

因此修净业的人,只要造一点点的善事,一定都要先回向西方,就是这个原因。

问:回向西方,则自求快乐。回向佛果,则自求尊胜。由来为己,何与众生?

答:苟不为人,则何须作佛?如不因治乱,焉用求王?当知利人,必先自利。成己即是成他,尚何彼此分别之有哉?

问:回向往生西方,只不过是为自己求得快乐。回向成佛,也只是自己求得尊贵殊胜。这通通都是为了自己,那里是为众生呢?

答:如果不是为了众生,又何必成佛呢?如果不是为了要治理纷乱之世,何必要当国王呢?要知道,想要利益别人的话,一定要先利益自己。自己成就之後,才能成就他人。所以成就自己,就是成就他人。这样,又那里有彼此之分呢?

问:众生本空,菩提非有,不见善法,将何回向?

答:虽知三事俱空,而众生不解,妄造诸业,妄受诸苦。是故菩萨以善法而回向之,又欲成佛而度脱之,不废修持因果耳。

若执俱空,则反成偏见,堕入二乘断灭深坑矣。是知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要行,不可不知。

问:众生本来就是空的,菩提也非可得,那里有什麽善法呢?既然如此,又拿什麽去回向?

答:虽然知道众生、菩提及善法都是空的,但是由於众生并不了解,因而妄造了诸业,妄受了诸苦。所以菩萨才用所修的善法来回向,同时又想要成佛,以便度脱众生,因此菩萨不会因而废止修行,也不执着修行所得之果报。

若是执着一切都空的话,就反而成了偏见,而退堕成二乘人的涅盘深坑里去了。因此不可以不知道,具足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的要点。

复濮大凡居士书(民)印光

遥捧云章,实深惭愧。不慧幼失问学,长无所知。客路●竮,寄食普陀。不亿阁下,以宿承佛嘱,乘愿再来。得儒佛之心宗,穷性相之秘藏。参缁素,力修净业之出格豪杰,过量大人,乃不耻下问,询于刍荛。而过为谦誉,令人无地容身,设大地有缝,当即彻底深入,何敢仰答。

继思阁下学问如是之博,见地如是之高。如斯数则,义甚浅近,岂真怀疑不决哉?殆欲发起同人耳。阁下既以了知为不知,不慧不妨以无知为有知,因即据款批判,随语剖析。非敢效老吏之断狱,不过如课士之纳卷耳。所陈菲词,详列後幅,其当与否,祈垂麈政。

念佛虽贵心念,亦不可废口诵。以身口意三,互相资助。若心能忆念,身不礼敬,口不持诵,亦难得益。世之举重物者,尚须以声相助,况欲摄心以证三昧者乎?所以大集经云:“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德谓:“口大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大,小声念则所见之佛身小耳。”而具缚凡夫,心多昏散。若不假身口礼诵之力,则欲得一心,末由也已。

实际理地,方无生灭。佛事门中,何一非生灭法乎?等觉菩萨破四十一品无明,证四十一分秘藏,亦不出于生灭之外。是生灭乃生死之根,亦菩提之本,视其人之所用何如耳。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乃以彼背觉合尘之生灭,转而为背尘合觉之生灭,以期证于不生不灭之真如佛性也。

念念在净土,方可往生,乃上品往生者之身分。若执定此义,以自求上品,何善如之。若执定此义,以教中下根人,则阻人胜进不浅。何以故?以彼必以为此法太高,遂以卑劣自居,不肯修持耳。

又此念佛虽属意识,而诸识咸具,不观上文都摄六根乎?六根既摄,则六识将何为乎?即转送含藏者,亦唯此事而已。

刀砍不入一段,原无可疑。以阁下将自力他力,禅宗净宗之界限未分,致成一大疑团耳。

念佛一法,乃仗佛力出三界,生净土耳。今既不发愿,亦岂有信?有真信者,必有切愿。信愿全无,但念佛名,仍属自力。以无信愿,故不能与弥陀宏誓感应道交。

若见思惑尽,或可往生。若全未断,及断未净尽,则业根尚在,何能即出轮回?五祖戒、草堂青等,即是确证。

须知去却信愿念佛,与宗家之参究无异。若得往生,则因果不相符契矣。蕅益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铁案也。

经云一心不乱,远承前文依正功德,即是教令生信。近承上文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即是教令发愿,又况下文劝信劝愿,不一而足。阁下截断前文,止执一句,故有不贵发愿之疑。

又以无信愿之一心,与有信愿之一心,敌体同观,故有刀砍不入,岂非纯一,何以无愿不得往生之疑。

又念佛之外,第二念,夹杂,难以枚举。举其正者,如求大彻大悟,得大总持等,非指发愿为第二念,为夹杂也。

须知净土一法,以信愿行三法为宗。行如车牛,愿如御者,信如前导。导与御者,正成就其车牛之进趣耳,是以朝暮必须向佛发愿。又不念佛时,亦不可泥。

纵令一念万年,不妨日有起止。若谓有不念时,有发愿时,便成间断夹杂,便难成办。试问此一心念者,亦曾见色闻声,着衣吃饭,举手动足与否?若有,彼既不间断夹杂,此何独间断夹杂?

若无,除非法身大士。然法身大士,端居一处,而现身尘刹,其间断夹杂,将不胜其多矣。

心具众理,应万事,岂止佛愿同时而已?

约常途修持,发愿当在朝暮,亦有念佛一进毕,即发愿者。

阁下深通性相,谓佛念,求生念,不能两具。似于事事无碍之圆理,未能彻信。

又谓有则此念,当剖为二,一半归佛,一半归愿。如此,一人应成两佛。阁下于日用之中,眼见色时,耳鼻舌身意,便不闻声及缘法等耶?若一时并行不悖,何独于此而疑之?

须知一念心体,其用无量,八识非一心之体用乎?彼既不成八佛,此何以成两佛也耶?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且无论阿弥陀佛四字不现者不得往生,即现亦不得往生。何以故?以不愿生故,以不求佛,因不得蒙佛接引故。

华严经云:“假使恶业有体相者,十方虚空不能容受。”古德云:“如人负债,强者先牵。心绪多端,重处偏坠。”

今善恶皆现,由无信愿,便不能奈恶业何矣。须知仗自力,则恶业有一丝毫,便不能出离生死,况多乎哉。

又无信愿,念至一心,无量无边之中,或可有一二往生。决不可以此为训,以断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净土之善根。何以故?以能仗自力,念至业尽情空,证无生忍者,举世少有一二。

倘人各依此行持,置信愿而不从事,则芸芸众生,永居苦海,无由出离,皆此一言为之作俑也。而其人犹洋洋得意,以为吾言甚高,而不知其为断佛慧命,疑误众生之狂言也,哀哉。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净土一法,须另具只眼,不得以常途教义相例。使如来不开此法,则末世众生之了生死者,不可得而见之矣。

蕅益大师弥陀要解,理事各臻其极,为自有此经以来之第一注解,当以之为的,则他日往生品位,咸不得与阁下齐肩矣。

古人修行皆能证道,今人修行少见明心。岂人根之不等耶?抑亦敬慢之所致耳?

历观传记高人,咸皆视经像如视***。其敬畏之●,虽忠臣之奉圣主,孝子之读遗嘱,何能彷佛一二。因其恭敬之极,故能断惑证真,超凡入圣。观于二祖立雪,程门立雪,可见矣。

今人视佛像如土木,视佛经如故纸,纵有信心读诵受持,亦不过供其口头滑利而已,有何实益之可论也?虽种远因,而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者。

愿阁下以博学宏词,提倡佛法时,必须常以此普利一切,则法门幸甚,众生幸甚。

我在遥远的地方,捧读您如云彩般绚丽的来信。实在深觉惭愧。没有智慧的我,从小就没有好好的求过学,长大之後仍一无所知。异乡行旅之中,行为也不是很正当,目前暂时寄居饮食於普陀山。没想到阁下您这位宿世承受了佛陀遗嘱,乘着愿力再来人间,得了儒家和佛家唯心宗旨,穷探性宗相宗秘密之藏,去参访僧俗高人,尽力修行净土法门的出格豪杰,过量大人,居然能够不耻下问,请教於捡拾草柴的人。而您又过分自谦,过度赞誉在下,实在令人无地容身。假设大地有条缝隙的话,我马上就彻底钻下去了,又怎麽敢回答您的问题呢。

後来我又想,阁下的学问如此渊博,见地如此高远。而这几条问题,意义却又如此浅近,难道是您真的有所疑惑吗?我想恐怕是为了要启发大家罢了。既然阁下知道却又装作不知道,没有智慧的我,不妨也以无所知的身份来权充为有知了。於是我就按照您写来的问题,加以批判和剖析。并非是我敢效法老官吏的评断狱政,而只不过是学生缴考卷而已。我所说的浅薄的话,全都详细的写在下面。至於内容是否得当,还祈请您指正。

念佛虽然着重在心念,但也不可以完全不口诵。因为身口意这三样,是互相资助的。若只是心里忆念着佛,身体却不礼敬佛,口里也不持诵佛号,这样是很难得到益处的。世间的人,举重的东西,都还须要出声来帮助。何况是修行摄心法门,以便证得三昧的人,而不身礼口诵?所以大集经说:“大念见大佛,小念见小佛。”古大德解释说:“大声念佛的话,见到的佛身就大。小声念佛的话,见到的佛身就小。”而身心全受束缚的凡夫,心大多不是昏沈就是散乱。若是不假借身体礼佛,口里诵佛的力量来帮助的话,想要修成一心,是不可能的。

要修到实际理地的时候,才没有生灭。佛事门中,那一样不是生灭法呢﹖连等觉菩萨这种已经破了四十一品无明,证了四十一分秘藏的大士,都还是不出生灭法之外的。所以说,生灭就是生死的根本,而也是菩提的根本,这完全看人怎麽去运用而已。

把六根都收摄住,这样才能念念清净,从而把违背觉悟合和尘劳的生灭,转变成违背尘劳合和觉悟的生灭,最後才能证成不生不灭的真如佛性。

您说:“心心念念都在净土,才可以往生。”这是指上品生的人。若您能执着决定要心心念念在净土,以求自己上品往生,那真是最好不过。若是您坚决认定非如此不能往生,并且用这种标准来教中下根器的人,那就会大大阻碍了别人往生的路。原因何在﹖因为中下根的人一定会认为这个修行法太高深了,认为自己太卑劣而做不到,於是就不肯修念佛法门求往生了。

念佛虽然属於意识,其实六识全都具备。刚刚不是才说都摄六根吗?既然六根都摄了,那麽六识又能作什麽呢?要知道,六识转送含藏的作用,也不过就在做意识这件事而已。

刀砍不入这一段,应该是没有什麽疑问的,但因为阁下把自力、他力及禅宗、净宗的界限分不清楚,所以才会混成一团。

念佛这个法门,是仰仗佛的力量,才得以超出三界,得生净土的。如果不发愿往生的话,怎麽会相信有净土呢﹖真信有净土的人,一定会发迫切求往生之愿。如果既不信有净土,也不发愿求往生,而只是念佛名号的话,这叫做靠自己的力量。由於没有信愿,所以不能够和阿弥陀佛的宏深誓愿感应道交。

若是已经修到见惑和思惑已经断尽的话,或许可以往生。若是尚未全断的话,或是断得还不够乾净的话,那麽业力的根尚在,又如何能立即脱出轮回呢?五祖寺的师戒禅师及草堂青等禅宗大德,又再世投胎为凡俗之人,就是很明确的证明。

要知道,如果没有信愿,而光念佛的话,和禅宗的参究是没有两样的。若是如此修而能往生的话,就不符合因果的道理了。蕅益大师说:“能不能够往生,全看有没有信佛和发愿。往生品位的高下,全看持名念佛功夫的深浅。”这是铁定的话。

弥陀经上说的一心不乱这句话,是连贯最前面形容极乐世界依报及正报的功德,也就是教众生要相信。也连贯“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这几句经文,也就是教众生要发愿。何况下面劝众生相信、发愿的经文多得很。阁下把前面的经文都截断,而单单只取了“一心不乱”这一句,难怪会有不须要发愿就可以往生的误解。

同时,阁下又把没有信愿的一心不乱,和有信愿的一心不乱当成一样,所以会认为刀砍不入,岂不就是一心了吗,为什麽不发愿却不能往生呢﹖

念佛之外的第二念及夹杂,多得不得了,我现在例举正当的念头,譬如说想求得大彻大悟,想得到大总持等。并不是说发愿是第二念,是夹杂。

要知道,修净土法门须具备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念佛的修行,犹如拉车的牛。发愿往生犹如驾驶牛车的人,而相信佛所说的净土犹如向导。由於有向导和驾驶,牛车才能够前进。所以每天做早晚课时,必须要向佛发愿求往生。如果没有念佛的话,亦不要拘泥形式。

纵然阁下能够一个念头有一万年那麽长久,也不妨要每天固定做功课。若是认为不念佛的时候和发愿的时候,就会形成间断或夹杂,很难达到一心不乱的目的。那麽我试问,阁下一心念佛的时候,是否也见到事物和听闻声音,是否也要穿衣吃饭、举手动脚呢﹖若是有的话,既然那样念佛不算间断夹杂,那麽不念佛时及发愿时,怎麽就算是间断夹杂了呢﹖

若是说没有见到事物及听闻声音的话,那除非是法身大士才行。然而法身大士只须端坐一处,就能现身於尘刹之中,那麽看来大士的间断夹杂,可真多极了。

要知道,心具备了一切的理体,而能应无量之事物,又岂只是念佛和发愿同时而已。

一般的修行方式是,早晚课时发愿,也有人念佛一个段落之後,就发愿的。

阁下既然深通性相二宗,却说念佛和求生这两个念头,不能同时具备,似乎对事事无碍的***之理,尚未能彻底相信。

又说如果同时具备此两念的话,那麽此念应当要剖分为二,一半归佛,一半归愿。要真是同具两念的话,一个人岂不就成了二尊佛了?阁下在日常生活中,眼睛见到事物时,难道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意念,就都听不到、嗅不到、嚐不到、无触觉及无意识吗?若时同时都能起作用,为何却独对同时念佛发愿有怀疑呢?

要知道一念心的体性,作用是无量的。八种识不就是一心本体之作用吗﹖八识既然不会变成八佛,为何佛愿就会变成两佛了呢﹖

平常一点都没有信愿心的人,临终的时候,决定是很难仗佛力往生的。临终的时候,善业和恶业同时都出现,且不说阿弥陀佛这四个字不出现的人不会往生,就算出现了,也往生不了。为什麽呢﹖因为此人不愿往生。由於不求佛之故,所以无法蒙受阿弥陀佛来接引。

华严经说:“假如众生所造的恶业有形体相状的话,十方的虚空都容受不下。”古大德说:“善恶业力好比人负债,强有力的业主先把负债者牵走。心头思绪虽多,念头最重的地方先坠落。”

而临终时善恶业皆现前,由於没有信愿之力,所以就对恶业无可奈何。要知道,光仗自己的力量,则恶业只要有一丝一毫,便不能够出离生死,何况恶业如此之多。

在无量无边没有信愿,而能念佛念到一心不乱的人之中,或许有一、二个人可以往生。但是决对不能以这种情形作为模范,以免断了天下後世一切人往生净土的善根。何以故?因为完全能只仗自己的力量,念佛念到业力尽情念空,证得无生忍的人,全世界都找不出一、二个。

倘若每个人都如此修行,而不深信佛言之净土及发愿求往生的话,则芸芸众生,就只有永远都沈沦在生死的苦海之中,无法出离了。而始作俑者,可就是这一句话哟。说这话的人,尚洋洋自得,以为自己说得够高深,一点也不知道是断佛慧命,疑误众生的狂言,真是悲哀呀。

造了世间的善业,也仍然是出离不了轮回。相对於信愿具足往生净土的净业而言,世间的善业,仍然只能算是恶业。

懂得净土法门的人,须要另外具只眼,因为此法门不能用平常的佛教义理来比拟。若使如来没有开这个法门的话,则末世的众生若想了生死,那根本就不可能。

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在理体及事相上都讲到了极点,是阿弥陀经最好的注解。若能以此要解做为修行的指导原则,那麽日後阁下往生的品位,大概谁也比不上。

古人修行都能证道,而现今之人修行,连明心见性的人都少有。难道是人的根器不一样吗?还是由於不恭敬傲慢的缘故?

我看传记上的高人,他们都把经典和佛像,当成活生生的佛陀。他们敬畏的情形,就连忠臣的侍奉圣明之主子,孝子的恭读遗嘱,都一点也比不上。就由於他们的恭敬到了极点,所以才能够断惑证真,超越凡夫位而证入圣位的。试看二祖立在雪中向达摩祖师求法,及程颐弟子侍立良久,不觉门外已雪深数尺就可以知道了。

现在的人,把佛像当成泥土和木头,把佛经当成旧纸。纵然相信而读诵受持,最多也只不过获得口头上读得滑利而已,有什麽实际的利益可说的呢?虽然种下了将来得度的远因,但现前亵慢的罪过,还真是不堪设想哩。

希望阁下以博学宏词的身份,提倡佛法的时候,要常常教众生恭敬三宝,以便利益一切众生。那麽佛门和众生,都很有幸了。∵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