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大业年间,并州(今山西省太原市)汶水石壁玄中寺反复开讲《观无量寿经》,每次讲经之后,信徒们都高兴赞美得连声大念“阿弥陀佛”,声响布满山谷。讲经者是谁,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原来就是继北魏昙鸾以后的净土宗大师道绰。由于玄中寺属于西河汶水地界,所以后人称他为“西河禅师”。
道绰(562~645年),俗姓卫,并州汶水人,也有人认为是并州晋阳人。从小开始,道绰就以恭敬谦让,知名乡里。十四岁那年,道绰离俗出家,宗师经论,心爱《大涅勅经》,反复钻研,颇有领会,后来弘传开讲,前后达二十四遍之多,深获信徒们的好评。后来道绰又向并州蒙山开化寺慧瓒禅师进一步学习空理,修持禅定。慧瓒禅师为人清约雅素,在北方有着很大的名气,道绰受他影响,德业日进。
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道绰来到汶水石壁谷玄中寺。玄中寺是肉身菩萨昙鸾晚年究心净土、弘扬教义的道场。道绰到寺之后,被碑文所载昙鸾大师念佛往生的嘉瑞和事迹深深感动,于是舍弃《大涅勅经》,改学净土,口诵佛号,从早到晚,每天以七万遍为限。他不但自己观想称号,一心念佛,并且广劝道俗信众,一起同念。他曾引用天亲《净土论》的话自白:“发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
当时,道绰劝人普念阿弥陀佛,用麻豆等物记数,每念一次,就数一粒,这样日积月累,时间一长,就积累到了几百万斛。其中念得最多的积豆八九十石,中等的得五十石,最少的也有二十石光景。同时,他把木∵子串成数珠,作为念佛的记数方法。同时,他串了好多好多的数珠,也叫念佛,广赠四众第子,教他们发心称念佛号。再之,为了表时对佛教的虔诚,道绰还经常教导信众,睡时坐时不要背对四方,同时不要向四方涕唾和大小便。
在玄中寺,道绰经常开讲《观无量寿经》,前后累计达二百遍之多。由于道绰在山宏法,盛德日增,所以名播四方,道俗子女上山听经的,人满为患。平时道绰讲经,有个特点,就是口齿清楚,加上引喻贴切,所以明白易懂∵,听者皆大欢喜。为此,当他讲经完毕,满寺听众总是大家一起各掐念珠,口诵佛号,遂使归途之上,漫山遍野,念佛之声响满林谷。
当时,有人不信净土法门,想对道绰加以诋毁,可是当他们一看到道绰的俊朗神采,笃敬风貌,便就纷纷敛息屏声,再也不想毁谤。
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四月八日,道绰知命将尽,在玄中寺大集道俗第子。据说,信众们都看到昙鸾法师,乘七宝船,在空中对道绰说:“净土堂成,但除报未尽耳。”由此,道绰舍命未成,依旧活了下来。其时又有化佛住空,天花下散,善男信女们见此,纷纷用裙襟前去兜取,薄滑可爱。后来,太宗听到道绰大名,还特地驱车到玄中寺拜访,并为生病的文德皇后供养祈愿。
道绰晚年七十岁时,还产生了一个奇迹,就是容光焕发,神气清朗,满口重新长出好多龀牙。从此谈述净业,更加理味奔流,有“词吐包蕴,气沾醇醴”之妙。
道绰得着作,有《安了集》二卷存时,另有《观音玄义》义卷,旧佚不存。在《安了集》中,道绰广郑博采《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打集经》、《涅敕经》、《华严经》、《维摩诘经》、《般若经》、《大悲经》、《增一阿含经》、《十地经》、《观佛三味经》、《十方随愿往生经》,以及《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俱舍论》、《往生论》等经论,借以阐扬净土教义,然而对于初学者,往往带来一定的阅读难度,使人读来踌躇未决。
道绰的第子,主要有善导、道抚、僧衍,以及比丘尼大明月等。后来善导离开玄中寺来到长安,在光明、慈恩等寺,大宏念佛法门,成为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受到后世佛弟子的敬仰。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