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的信愿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
净土宗大倡佛陀度生之本怀,它简洁明快,而且还可以带业往生,一生成就,为后世末法众生提供了快速成就的一种绝妙方法,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神州大地甚至全球在放光彩。
人们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答案是必须要深信切愿念佛。蕅益大师曰:“信愿为慧行,信愿是往生净土的指南针;由此信愿才能执持名号。慧行为前愿坚固,临终十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若“信愿真切,虽未能心中清净,亦得往生”。
那么,怎样方叫信呢?
一、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像影,纵观无有先后,横观无有边际,终日随缘,终日不度。十方虚空,微尘国土,本是我一念心中所现之物。我虽昏迷颠倒,如一念回心向道,决定得生自心本具之极乐,更无疑虑。
二、要相信释迦牟尼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三、深信阿弥陀佛之愿。从自己内心深处去体证阿弥陀佛之境,了知弥陀四十八愿愿力的根源,证知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二报成现的本体。
四、信十方诸佛的证信与护念。在净宗经典中,当世尊宣演净土难信之法时,十方诸佛亦伸出广长舌赞叹证信。据说世间常人若能三世不妄语,舌相薄而广长,吐出时可以自覆其面。而净土经典中,十方诸佛为赞净土法门,所现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的广长舌相,正是为众生起决定信心,同时以示诸佛的护念。
五、相信自己念佛种因。要深入以散乱之心称名,都是成佛种子,更何况以一心不乱而持名念佛,岂有不生净土之理?净宗乃大乘***之法,其妙用妙果,超情离见。净宗因果原理是以念佛为因,往生成佛为果。以散乱之心持名念佛,犹如金刚种子播于阿赖耶识中,成为日后成就佛道的种子,如能一心不乱,专持名号,今生成就往生。与《法华经》“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的意趣无二无别。
六、信种念佛之因,必得往生成佛之果。深信极乐世界无数圣众的聚集,因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随形,如响应声。
七、信事法界事实。境由心现,深信自己现前一心无有穷尽。极乐世界最极清净庄严。
八、深入法界实相之理。“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因我心遍法界故,佛心亦遍法界,一切众生的心性亦遍满法界,譬如一室千灯,灯灯相照,光光相互,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法界亦是实相、真如、如来藏、本性、本心。
净土宗经典反复申言:净土往生法门是极难信之法。释迦本师在五浊恶世成就佛果,是为难事;成佛后为众生说此信愿持名往生难信之法,不独是难,且是难中之中难。经云:“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莲池大师曾比喻说:“譬如有人、身入大海,复乘破舟,复遇逆风,复冲巨浪,复值罗刹鱼王青龙,危在顷刻,而能于中,安稳得渡,是之谓难,不但自渡,并渡诸人,置之彼岸,是难中难。”
然净宗法门,是治疗末法众生之良药,只要深植德本,深入念佛,必定有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须加何等条件方能决定往生呢?就是立愿,广发菩提心。
省庵大师的《劝发菩提心文》曰:“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广大心,立坚固愿,则纵经千劫,依然还在轮回;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可见发心之急切,不可缓也。
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无不由信愿而得成就。世间商贾投资营利,农民春播秋收,对此信而无疑,愿而修行,以习见习闻,所以,无须专谈信愿,净土往生,事来寻常,众生以未曾见闻而疑怪,所以启信发愿,不可或缺。
西方极乐世界乃阿弥陀佛愿力所成,净土法门乃阿弥陀佛愿力所启,净业行人欲生净土,应发愿求生。以求生彼土的愿力,感阿弥陀佛愿力接引,带业往生,横超生死。所以,世尊殷勤令发愿。《阿弥陀经》三番劝愿,一番劝信,悲心特切,阿弥陀佛大愿之船能运载一切众生到西方净土,倘众生不愿乘坐,亦不得到。阿弥陀佛因地所发之愿犹如磁石,吾人诚愿入生则如铁钉,二得内具自然吸取之势。然磁能吸铁而不能吸铜,针能和磁而不能和玉,譬如佛能度有缘而不能度无缘,众生易感阿弥陀佛而不易感他佛。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和调转慈航。净宗启愿方式有二种,一者从事相上启愿,置身娑婆业海,为五欲缠缚,备受众苦,觉悟人生苦空无常,发愿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生身,是为厌离心。闻说西方净土种种依正庄严,阿弥陀佛大愿功德,生大欢喜,欣心愿求彼国,常生念佛及六度万行,悉以回向一切众生,同生彼国,是为欣愿心。当自证自心弥陀,然后随愿调转慈航,广设方便,出广长舌,普渡众生,使人解脱,则多人解脱,一世界解脱,则一切世界解脱,是为普渡心。此欣厌心和普渡心是从事相上生起的切愿。或有人会问:欣厌之心即爱憎之念,普渡之心即欲求之心,爱憎欲求乃生死岸头事,非修寿人所宜。奈何?答云:厌离娑婆,欣慕极乐。虽具爱憎之心,然非世间之爱憎,乃十方如来转凡成圣之爱憎。苦非厌离,何以脱此娑婆浊世;若非欣慕,安能生彼极乐莲邦。证知厌离而后能转凡,欣慕而后能成圣。古德云:若无向道之心,岂可成道;若不厌离娑婆,欣求极乐,安能得以往生?
二者从理体上启愿,以般若智慧,观照性相事理因果,从根本上生起愿心。依据万法唯心造的理论,娑婆世界是自心所愿的秽土,现应厌离;极乐世界是自心所感的秽土,理应厌离;极乐世界是自心所感的净土,理应欣求;众生是自心所感的众生,理应度脱。
若能了达全事即理,具大乘正信者,则厌离即理,欣求即理,往生亦即理,无非全体法界,全于真如实相。由事相起愿,念能相续,亦得往生;然因理体不甚了了,影响愿力,遇有障缘,或易退转。从理体起愿,契入心源,渗入骨髓,纵遇诸多障难与诱惑,愿力坚固如金刚王宝剑,势不可挡。愿力功德,即是般若大用,愿立即净业可成。
昙鸾大师开示净宗菩提心云:“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净土佛国之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不得往生也。”可见,净宗菩提心即信愿,着重在“摄取众生生净佛国土,同得成佛。”此愿一发,即能具无量功德,能消无量业垢,能破无量魔网,永为成佛真种。这个心愿,对一般善根的众生来说,也能创发。世尊立教,阿弥陀佛摄化,十方诸佛共赞,祖师大德判教,说净宗为易行道,亦体现在发菩提心的善巧方便上。
净土菩提心初看似较比大乘菩提心易于发起,而究其实却不尽然。因为净土往生法实为难信之法。信心不生,何能发心?少善根福德的众生,不能往生净土。菩提心即是善根;但发凡夫心,是少善根;信愿持名乃多善根。所以,净信念佛法门稀有难得。于此难信之法能生实信,是多生多劫的善根成熟,是般若智慧的显现,故而,净宗经典极口赞誉念佛人稀有难得。
净宗菩提心(信愿)与大乘通途菩提心虽在表现形态、下手方便处有诸多差异,然其法内涵,无二无别。站在净宗角度判言,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即有佛经圣言量的依据(依义不依语),又有修证实践上的验证。要深契净宗超情离见之义理,深信阿弥陀佛是具足悲智的弘愿,仰信佛言,仰信昙鸾大师、蕅益大师等祖师的言教。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心,持名念佛即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净宗法门提供我们究竟的安心立命。所以说信愿菩提心是成佛的正因,我等宜尽形寿精进念佛,成办往生大事。
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士乃阿弥陀佛种智所现,念佛净业所感,吾人以性所现。以不思议心,持不思议名号,生弥陀愿力所成不思议凡圣同居土,妙因妙果,如向答声,由此契入而生深信,而发大愿,而成佛道,而度有情。
一句话:净土宗的“信愿菩提心”是其成佛的正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