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核心思想初探

慧静法师

【摘要】创立之初在中国佛教宗派当中净土宗所倡的“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是其独树一宗,区别于其他宗派的特点。到宋代,净土信仰渗透到其他各宗各派,在某种意义上也可说是净土宗融化、吞没了其他各宗,各派都重视念佛净土,因此严格来说也就无所谓独立或完整意义上的净土宗。然而净土宗的思想教义可说是中国涅盘学说的必然发展,也是在中国哲学思想传统观念孕育下的信仰,而且有很强的社会适应性。笔者通过阐析“净土信仰”、“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来近步分析净土宗如何成为影响最广的派。

【关键词】∵净土∵他力∵称名念佛

一、净土信仰和净土宗

净土,“净”是清净、洁净的意思,净土是指被净化的国土,也就是净化众生,远离污染、秽垢与恶道的世界,是佛、菩萨、佛弟子居住的地方,是众生仰望和追求的理想世界。①净土信仰源于古印度,古印度人认为现实的娑婆世界皆是痛苦,希望能超脱往生超越的净土世界。大约公元二、三世纪时,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印度的净土思想迅速发展。当时佛教内部流行的净土信仰有多种,主要有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信仰,阿閦佛的东方妙喜净土信仰以及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净土信仰。其中以阿弥陀佛净土信仰影响为大,它是《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所系统阐述的大乘佛教信仰。中国的净土宗也是沿袭这一信仰,当然加入了自己的发挥。

从小乘转向大乘,正是净土信仰得以发展的契机。小乘佛教注重经典言句,重视理论分析。而大乘佛学则鄙视这种诠释的分析,而更重视信仰与实践。主张信解行证。主张以坚定的信仰解悟佛法义理,在实践中修行。②这正是净土信仰内在的要求,要信徒以信仰为前提。净土宗认为往生净土的先决条件包括信、愿、行三个方面,其中的信就是指要树立西方净土实有和念佛必定往生的信念。大小乘对佛的看法也不相同:小乘一般认为佛是觉者,教祖、传教师,而大乘则把佛视为至真至善,至高至尊,全知全能,拯救众生的救世主。小乘一般认为佛只有一个,就是释迦牟尼,大乘则认为佛有三身佛,在三身佛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三世十方有无量无数的诸佛。③诸佛及其建立的净土是净土信仰的基础。还有就是二者追求目标不同,小乘以追求成就阿罗汉为究竟。阿罗汉意为断除一切烦恼,摆脱轮回,应受众生供奉的觉悟者。大乘则认为,小乘以阿罗汉为最高果位是求“自利”而不是“利他”,即仅仅是为了自度自利,偏重于个人解脱,大乘则以成佛为目的,致力于一切众生的解脱,大乘还提出菩萨名称作为成就正觉的准备,主张菩萨行,即自度度他、自觉与觉他、自利利他,上求菩提,下化众生。④净土信仰中佛的愿力,佛的悲天悯人正符合大乘佛教的菩萨形象。净土信仰就在大乘佛学思想的养料中成长起来。

按最早伊存授经的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应是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随着佛教的传入,净土信仰不久也传入中国。据载,早在西晋时期,我国就已出现对西方净土的信仰活动,但净土宗的建立则是另一回事。佛教传入后,到后汉末叶恒灵二帝的时代(147-189),西域佛教译经大师相继来到中国,开始传法译经,当时传入的佛教有两个系统:一是小乘学派,二是大乘学派,以《般若经》和净土信仰为主,即净土的三经一论。净土宗的教义思想体系则是在发展中逐步成型的。相传东晋孝武帝太元十五(390),慧远在庐山结“莲社”念佛,发愿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但慧远的净土思想和修持方法不同于后来的净土宗,他重视的念佛三眛包括净土宗的称名念佛和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而同时代的僧肇、竺道生受般若学说的影响不讲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认为净就是无土,是无所谓净土,就土来讲姑且称为净土,其实法身并不是寄托在净土上面的。净土说只是一种教化众生的方便说法,并不是真正的佛理。⑤虽然有这样的说法,但由于净土信仰为信徒提供了一个解脱后的确切的景象,满足了人们的心理要求,净土信仰还是不断得到发展。北魏宣武帝(500-515在位)时,北天竺僧菩提流支来洛阳,译出世亲的《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其中论述了五种往生西方净土的法门,它们是: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回向门。该论后来由昙鸾予以详加注解,并根据龙树《十住毗婆沙论》中难、易二道说进行发挥,主张他力本愿,从而为净土宗的形成准备了条件。昙鸾在所着的《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中,提倡一心专念阿弥陀佛便可往生安乐国土的思想:“持名念佛,即得往生”,但这在他还不是主要的。而后道绰所着《安乐集》中把佛教分为“圣道”和净土两门类,前者凭自力修行,断惑证理,入圣得果,是为“难行”;后者依阿弥陀佛愿力,往生极乐国土,入圣证果,是为“易行”。强调在末法时代,只有净土一门,才是解脱得唯一道路。善导是道绰得弟子,净土宗得创立者。为强调称名念佛,善导把称名念佛说成“正业”,而把读经、礼拜等视为“助业”。把依净土经典所作的修行叫做“正行”,其余诸善万行叫做“杂行”。善导的净土法门,便是舍杂行而归正行,专念阿弥陀佛名号,念念相续不断,以往生净土为期。自北魏昙鸾,经隋代的道绰到唐代的善导,净土一系都把阿弥陀佛看作是法、报、应三身中的报身,视净土为超越世俗世界的报土。甚至还主张弥陀净土优于弥勒净土。这都构成为净土宗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善导继道绰之后,完备了净土宗的教义和行仪,把他力往生和称名念佛视为自宗的根本内容。到善导弟子怀感时,受禅宗唯心净土(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以显自性之弥陀与净土。)和唯识说的影响,也接受了唯心净土说,主张净土是人心所作。这种主张受到慧日的论难,认为以唯心净土说否定西方极乐净土的存在是不符合经典精神的。心与境是相即的关系,不能相互排斥,以执着心而排斥境,以唯心而否定西方净土,这并不是真正了通达心。同时慧日反对善导的专修净土,提倡禅教一致、禅净合修、戒净***等。这是净土宗教义的一大变化,对后世净土修行的展开影响十分深远。他的禅净***与慧远单纯的观想念佛以及善导单纯的称名念佛不同,所以后人把他的净土思想名之为“慈愍流”(慧日曾受唐玄宗赐号“慈愍三藏”)以区别于净土宗的其他两种流派。⑥与其他宗派相比,净土宗缺乏严密的传法世系,历史上所谓的七祖、九祖之说,并非根据师徒相承、衣钵相传的原则,而是后人将历史上倡导净土信仰而有较大影响的人物编排而成。笔者认为也正是如此,净土宗不断吸收其他宗的思想,同时也不断影响其他宗派。从而发展到后来禅宗虽然仍是独立宗派,但其实际地位已为净土宗的念佛实践所取代。其他各宗也是如此。因净土念佛为各宗所普遍接受和实行,宗派界限已模糊不清。禅僧手掐念珠,口诵阿弥陀佛名号,习以为常。

二、净土宗的他力往生

佛教讲“迷凡悟圣”,只要能了悟真理,就能获得解脱。那么如何悟,就有了“自力解脱”与“他力解脱”的问题。依小乘佛教所说,众生所作罪业只能由自己承担,所积功德也只能由自己享受。这就意味着解脱必须依靠自力。但《无量寿经》中说,法藏比丘(阿弥陀佛出家时的法号)积累无量功德后成就佛道,便将自己功德转移于信仰他、念诵他名号的人。使之即刻解脱。这表明解脱可以依靠他力。这个他力具体说就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无量寿经》宣称,凡信仰阿弥陀佛的众生,都能凭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的愿力,往生西方净土。可以说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是他力解脱成为可能的条件。而净土宗还宣称依靠他力是获得解脱的唯一途径,这就跟南北朝时期的末法思潮有很大的关联。末法思潮认为末法时期因去圣愈远,世道日浊,众生业障深重,若专依自力则亿万人修道难有一人得道,所以只能依靠佛力,修净土法门,方能获得解脱。佛教看来,北魏太武帝灭佛是末法时期到来的一个标志,在这样的环境下,仅仅依靠人自身的力量是不可能得到最终的解脱的。

学界曾有讨论佛教是不是有神论,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宗教,因为佛陀把自己说成“觉悟者”,而且告诫弟子“做自己的明灯,不要找外在的避难所”,最重要的就是原始佛教到后来的部派佛教中都没有一个人格化的神。而到了大乘佛教,开始神化佛陀,并出现了无数济世救人的菩萨。他们如何拯救众人呢?净土宗讲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本愿力指本愿之力用,是菩萨在因位所发本愿之力用至果位而显其功。阿弥陀佛的愿是:“设我得佛,国中天人,纯是化生,无有胎生,亦无女人”;“设我得佛,国中无三恶道之名”。净土宗强调众生只有依持阿弥陀佛的愿力才能得以往生。这么看来净土宗应是最具宗教色彩的一个宗派。阿弥陀佛已成为救世主,是众生唯一的依靠。到后来,阿弥陀佛信仰已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净土信仰渗透到其他各宗派。现在到任何一个寺院,都会听到法师或信徒称“阿弥陀佛”。这种他力信仰能得到如此的发展,笔者认为除了前文提到的“是涅盘学在中国发展的必然结果”,“受到末法思想的很大影响”之外,还有很大的原因就是人们的宗教务实心理。佛教在中国发展为“功德佛教”,更有人说是“拜拜佛教”,这都跟中国人的实用主义有很大关系。人们因有感于现实的苦难向往佛教所描绘的解脱后的“常乐我净”的世界,如果只把它说成一种状态一种境界的话,人们难免不解与失望。而净土宗明确告诉人们净土是怎样一个世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世界,人们便有了踏实的感觉。而他力解脱的信仰应是大乘佛教思想在中国发展的结果:大乘中的“菩萨”一词,为“菩提萨埵”的略写。“菩提”意为觉、智、道,“萨埵”意为众生、有情。即是指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修诸波罗密行,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大乘佛教中的菩萨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的。正如基督教中的“因信称义”,由于上帝的全知全能,更由于上帝对人的爱,以及给予人的恩典。“罪人”可以凭着“信”成为义人。净土宗则强调信、愿、行,其中的信就是对他力的完全信仰信靠。基督教称“善功”是无意义的,因为上帝所要求的完全意义的善功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人能做的就是认识到自己的罪,接受上帝的恩典。净土宗中的恩典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的愿力。这一愿力也是阿弥陀佛出于对众生的悲悯而所发愿力,所以往生极乐是不需要信徒具备什么条件的,只要做到信、愿、行就可以了。而且行也是很简单的,在信愿的基础上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这也是愿中的内容:诸天、帝王、人民尽闻阿弥陀佛名号,忆念受持,归依供养,求生其刹,是人命终,必得往生。若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喜悦,乃至一念,至诚回向,愿生其刹,必得往生。(《无量寿经》卷下)称名念佛其实也就是表现信心,是信众要求取得与阿弥陀佛的联系。同时净土宗强调念佛是“正行”,正是要突出愿力的殊胜,可单靠它求得正果。

三、净土宗的称名念佛

净土宗的行归结到一点就是称名念佛。净土思想从早期慧远时代的注重三眛念佛,到净土宗成立后专门宣扬称名念佛,其间有一个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道绰。道绰既保留了忆念观想的三昧念佛,又极力提倡诵念名号的称名念佛,体现了由前者到后者的过渡。道绰提出了“时教相应说”,时与教必须配合,修行方有成效,末法之时只有修念佛净土,才有可能解脱。他把全部佛教分为“圣道”和“净土”二门,声言当今已进入五浊之世、无佛之时,应当舍弃圣道门,自觉归入净土门。道绰的“时教相应说”认为,既然当今众生正处于佛去世后第四个五百年,依《大集月藏经》所说,应以修福、忏悔、灭罪为主,而最为有效的修行就是念佛。看似很简单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其中包含了很多东西。念佛之时心中念佛,是意业清净,口诵佛号是口业清净,双手合十礼佛,是身业清净。称名念佛即包含了身、口、意三业。念佛也并不是有口无心,念佛中需要发三心,即至诚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至诚心者,指众生身口意业所修解行,必须内外相应,真实为求净土,不得内畜名闻利养之心,外现贤善精进之相。深信心者,即是深信不疑之心,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即此意也。此有机法二种,初信机,深信自身是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以来,轮回六道,无有出离之缘;乃得信法,深信阿弥陀佛大愿摄受一切众生,仗彼之护念力,定得往生极乐。回向发愿心者,谓以无始以来及以今生自他所修一切世出世善根,悉皆回向,愿生净土。所以念佛并不只在于称念佛号,更重要的是念佛时所持之心,即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心口合一。就是因为对“心”的强调,才会有后来净土观念在中国的重大转型—唯心净土思想的产生。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以显自性之弥陀与净土。因为阿弥陀佛与极乐净土俱在自己心中,又连称“己心弥陀,唯心净土”。唯心净土虽是禅宗提出的,但却也受到了净土宗的很大影响,把内外联系起来。虽然净土宗强调的是死后往生净土,但唯心净土思想也在净土宗内部产生了反响,得到了回应。如善导的弟子怀感,因受唯识说的影响,也接受了唯心净土说,主张净土是人心所作。认为一般凡夫凭借佛的愿力所生的净土,并不是佛无烦恼垢秽的清净国土,而只是依托佛的清净国土由自心显现出的类似的净土。也就是说,一般凡夫所生的净土,是自心的变现,并不是真正生于佛的净土。⑦净土宗能接受这一说法应该是因为他们本身有对心的强调。再来看念佛的方法中体现的对心的注重。称名念佛的方法有很多形式:高声念,“声音发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声音洪大,字字分明,这种方法好处在全神贯注,这也是为达到专心一致;金刚念,“一面念一面听,念得绵绵密密,听得字字分明。”这样是为使杂念没有萌起的空隙。这是使心无杂念。此外还有默念、十口气念、追顶念、禅定念等,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想达到心的清净,这样才能得到佛愿力的助持。并不是说只是有口无心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往生极乐的。

可能在非信徒看来没有什么意义,但信徒念佛,他确实会有感应。当他专心致志,心无杂念地念佛,他就会有宗教体验。善导地弟子怀感原先初学唯识,博通经论,不信念佛往生之说。后谒善导,善导命他入念佛道场修持念佛法门。于是他精进念佛,三年后得念佛三昧,并着《释净土群疑论》七卷,具体解释有关念佛往生得各种疑问。如此看来,如不是念佛真与其他修行一样有功效,那么多博学经论的法师也不会选择念佛修行。

四、结语

总之,净土宗因对净土信仰的归整,强调他力解脱和称名念佛的殊胜,成为中国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广的一宗,而且渗透到各宗之中。虽然净土宗思想比较简单,没有一个完整、庞大的体系,但由于它提倡他力、易行的念佛修行,深受社会的欢迎。由于净土宗更加具有宗教色彩,因此在民间广泛流传。

【注释】

①∵《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上卷∵∵方立天着∵∵199页

②∵《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王路平着∵∵71页

③∵∵同上∵72页

④∵∵同上∵74页

⑤∵《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着∵∵206页

净土宗的成立过程请参见《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346—351页

⑦∵《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着∵∵212页

【参考书目】

①∵《中国佛教哲学要义》方立天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第一版

②∵《大乘佛学与终极关怀》王路平着∵巴蜀书社∵2001年3月第一版

③∵《中国佛教百科全书》宗派卷∵∵赖永海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④∵《中国佛教百科全书》经典卷赖永海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⑤∵《人的宗教》休斯顿·史密斯着∵海南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