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净土宗的域外渊源与长安立宗及其后世传承
文豪
一、净土宗的域外渊源
所谓净土,就是指清净的国土,庄严的土地,即清净功德所庄严的处所,所谓清静功德则主要指佛教中最崇高的菩提。佛具足无上菩提,所以净土一般均为佛所主持世界。也正因为如此,净土又称佛刹、清净佛刹、佛国,从其美好状态而言则又称清净土、清净国土、净刹、净界、净国、净方、净域、净世界、净妙土、妙土等。相对于净土而言,众生居住之所,有烦恼污秽,故称秽土、秽国。所谓净土宗,即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净土为目的之佛教宗派。过去一般被视为我国佛教十三宗和日本佛教十三宗之一。现在学术界一般只承认八大宗派,所以则被视为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西方极乐世界,又称极乐净土、极乐国土、西方净土、西方、安养净土、安养世界、安乐国等。关于其位置,佛教认为,在我们居住的这个世间的西方,经过十万亿个佛土的地方。关于该净土之状况,在《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中有详细的解说,例如该国中居住者以具有极高品德的声闻和菩萨为主,国中的讲堂、精舍、宫殿、楼观、宝树、宝池等均以七宝装饰,微妙严净,庄严无比。各种饮食随意而至,自然演出万种伎乐,皆是微妙动听的法音。国中之人,智慧高明,颜貌端严,但受诸乐,无有痛若[①]。佛教还认为,阿弥陀佛今天依然在那里说法教化。该宗在中国一般又被称为莲宗,这种称呼源于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在庐山所结的白莲社。该社名称取义往生西方净土者皆由莲花所化生,而极乐国土也称作莲邦,所以慧远以联系数十位志同道合者一起,结成白莲社,共同念佛,以期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又因为本宗以称念佛名为主要修行法,凭借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而往生于西方极乐净土,故一般又称念佛宗。
按照佛教的说法,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在印度的耆阇崛山曾经讲说《无量寿经》,在王舍城曾经说过《观无量寿经》,在祗树给孤独园说过《阿弥陀经》。释迦牟尼佛通过这些经典向人们揭示了一个巨大的秘密,即宇宙间还有另外一个伟大世界的存在。透过这些经典,我们可以看到西方极乐净土的教主阿弥陀佛在成佛之前的大愿与大行以及成佛之后主持极乐世界的辉煌成就,同时,这些经典还告诉人们如何往生到这个美妙的世界,净土的法门就这样产生了。不过,按照学术界一般的说法,释迦牟尼时代,佛教还没有产生这种极乐世界的思想,甚至是反对一切神力与实存的彼岸世界的。当然,在古代印度,净土思想却起源很早,在婆罗门教中,净土是三大神之一的毗湿奴所在的天界。到了部派佛教时期,印度佛教中出现了多佛多世界的信仰,由此才开始吸收其他宗教与文化传统中的一些思想,并创立自己的净土信仰。而这种多佛多世界的思想又是随着对释迦牟尼佛的神化而来。释迦牟尼佛去世之后,在佛弟子们对佛进行无限怀念与敬仰的神化运动中,佛的前世受到大力的褒扬,形成了菩萨济世的理论和佛三身的信仰。菩萨作为通向成佛的阶段,成为一般人与佛之间的中介,这就为其他人通过同样方式达到佛境界留下了理论的空间,于是纵向的多佛思想出现了,即认为在释迦牟尼佛之前,在这个世界上还相继出现过一些佛。后来横向的多佛思想也形成了,即认为在同时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佛。而佛的法身、报身、化身等三身的说教,虽然以化身的说法解决了对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作为一般人的肉体之身不得自在的疑惑,但是法身与报身的同时存在,也为另外一个更加奇妙世界的存在开辟了可能。于是在公元前一二世纪,伴随着大乘佛教的酝酿,佛教的净土思想也逐渐形成了。
在早期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呈现出纷繁的态势,其种类之多,说法之异,往往让人眼花缭乱。总体上来看,古代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可以划分为此岸与彼岸两类,此岸的净土是主要又分为两类,一是住世大菩萨的道场,往往带有浓厚的文学化和神话色彩,如观世音菩萨的普陀落迦世界,文殊菩萨所居住的清凉世界;二是心净之后所获得的清净之境,即所谓心净则国土净。印度佛教净土信仰主要还是指对彼岸净土的勾画和向往。彼岸净土又有很多类型,比较着名的有: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的东方琉璃光世界、弥勒菩萨所住的兜率天。
所谓阿閦佛的妙喜净土,又称为不动如来的净土。依据《阿閦佛国经》卷上《发意受慧品》与《善快品》所载,从前,在离我们这个世界还隔着一千个佛世界的东方,有个名叫阿比罗提的世界,那里有位大目如来,为诸菩萨说六度等法。那时有一个菩萨在听闻说法后,发愿断除嗔恚和淫欲,直至证成最高的正觉。大目如来非常欢喜,便赐其号为阿閦。阿閦菩萨后来终于修成正果,在东方阿比罗提世界成佛,现今仍在那里说法教化[②]。另外,根据《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的说法,大通智胜佛未出家时有十六个王子,后来这些王子皆出家为沙弥,其第一子名为智积,即阿閦,后来于东方欢喜国成佛。《悲华经》卷四则记载,阿弥陀佛于过去世为无诤念王时有一千个儿子,其第九子蜜苏即阿閦,后来在东方成佛,国号妙乐[③]。这些说法尽管不同,但都是在讲东方的妙乐世界,都认为那个世界的教主是阿閦。根据这些经典所载,若有人勤修六波罗蜜行,讽诵《阿閦佛德号法经》,且发愿往生其国者,临寿终时,阿閦佛即念其人,令得所愿。佛经中说,此土众生与菩萨皆乐寂寞观行,不往来治生贩卖,无天魔娆害,无精进或懈怠者,无受戒或破五逆者。
在东方还有一个着名的净土,就是药师佛的琉璃光净土。该净土因其教主而称为药师净土,因其方位而称为东方净土,因其地的美妙之状况而称为琉璃净土。这个净土在十恒河沙国土以外的东方,那里以琉璃为地,极其壮丽,及其洁净,因此又称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又称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导入解脱,他依此愿而成佛,住在东方的净琉璃世界。此佛誓愿不可思议,若有人身患重病,死衰相现,眷属于此人临命终时昼夜尽心供养礼拜药师佛,读诵《药师如来本愿功德经》四十九遍,燃四十九灯,造四十九天之五色彩幡,其人得以苏生续命。此种药师佛之信仰自古即盛行。关于药师佛的形象,据《药师琉璃光王七佛本愿功德念诵仪轨供养法》载,其左手执持药器(又作无价珠),右手结三界印,穿袈裟,结跏趺坐于莲花台,日光、月光二菩萨胁侍左右,并称为药师三尊。此二胁侍在药师佛之净土为无量众中之上首,是一生补处之菩萨。此外,或以文殊师利、观音、势至、宝坛华、无尽意、药王、药上、弥勒等八菩萨为其侍者,协助药师佛引领众生进入净土世界。药师佛还有十二神将。此十二神将誓愿护持药师法门,各率七千药叉眷属,在各地护佑受持药师佛名号之众生。依《药师如来本愿经》所说,在这个佛土之中“一向清净,无女人形,离诸欲恶,亦无一切恶道苦声。琉璃为地,城阙垣墙,门窗堂阁,柱梁斗栱,周匝罗网药师琉璃光王,皆七宝成。如极乐国,净琉璃界庄严如是。”[④]
所谓兜率净土,是指弥勒菩萨所在的地方。因为佛教认为这种净土在欲界当中,所以也被认为是最亲切最接近的一种净土。佛教把众生所居住的世界分为三类,即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是有淫食二欲的众生所住的世界,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畜所居的四大洲,下至无间地狱皆属欲界;色界是无淫、食二欲但还有色相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无色界是色相俱无但住心识于深妙禅定的众生所住的世界。此三界都是凡夫生死往来的境界,所以佛教行者是以跳出三界为目的。兜率为欲界六天的第四天,又作睹史多天、兜驶多天等。意译妙足天、知足天、喜足天、喜乐天。生活在此天的人,总有喜乐知足之心,故名。《弥勒上生经宗要》中说:“六天之中是其第四天,下三沈欲情重,上二浮逸心多,此第四天欲轻逸少,非沈非浮,莫荡于尘,故名知足。”[⑤]此天在夜摩天上十六万由旬,距大海三十二万由旬,于虚空密云上,纵广八万由旬。有内外两院,“外院”是凡夫所住的秽土。“内院”是一生补处菩萨(即将成佛者)居住的净土。释迦牟尼佛亦曾在此天修行。现为补处菩萨的弥勒今亦在此处说法教化。《弥勒上生经》中说,有五百万亿天子,为一生补处菩萨化作五百万亿宝宫,并为弥勒菩萨造善法堂,从额上自然出五百亿宝珠,具足琉璃玻璃一切众色,如紫绀摩尼,表里映彻,摩尼光回旋空中,化为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又化作五百亿天女,自然执乐器,竞起歌舞,所咏之歌皆演说十善四弘誓愿,诸天闻者无不发无上道心。可见这个净土的美妙!另外,这里的天众寿量四千岁。其一昼夜相当于人间四百年。若加以换算,其寿量为人间五亿七千六百万年。若用古时的记数法,则为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天众行欲时,男女执手即成阴阳[⑥]。由于“未来佛”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之内院说法,因此佛教界也有往生兜率天亲聆弥勒教化的思想。此谓“兜率往生”,又因兜率天在人类之上方天界,因此又称“兜率上生”。
从方位上来看,这些净土散布在我们这个世界的四面八方和上上下下,故一般总称为十方净土。除了方位之外,净土的美妙情形、净土住民的种别等也各有差异。按照佛教的说法,这些差异是由于这些净土的教主在未成佛之前的因位所发之愿的不同而导致的。若就历史学的立场来看,上述三种净土以及我们将要展开考述的弥陀净土等四大净土中,以弥勒净土出现最早,也最充满人间现实性。其次,弥陀净土与阿閦佛净土是初期大乘佛教净土思想的两大流:阿閦净土是般若流,是重现实的、自力的、智证的、重头陀行的净土思想;弥陀净土是重理想的、他力的、信愿的净土思想。在阿閦、弥陀两种净土中,如阿閦佛的净土有女人、人民皆着由树所取五色衣服、有通往忉利天之三道宝阶,这可视为较早的净土思想。而弥陀净土则无女人、皆化生、受自然虚无之体、无极之身,这种净土应晚于前者,而药师净土则是四大净土中出现最晚的一种,所受弥陀净土及密教的影响很大。及至《摄大乘论》卷下,以净土为出过三界之妙处,这便标志着佛教已经完全把净土纳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来。
二、净土宗在中国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印度佛教的净土思想就开始向中国传播。根据现存资料,最早传入中国的净土思想出现在《般舟三昧经》中,该经是东汉时期从大月氏(今阿富汗一带)来华的支娄迦谶所译的。另外,东汉时期不知何人翻译的《后出阿弥陀佛偈》也介绍了阿弥陀佛净土思想。而支娄迦谶所译的《阿閦佛国经》则介绍了阿閦佛的净土。随后,三国时期的康僧铠译《无量寿经》二卷,支谦译出《大阿弥陀经》,后秦鸠摩罗什译《阿弥陀经》,南朝宋代的畺良耶舍译出《观无量寿经》。至此,古代印度佛教净土思想已基本完整地传入中国。可是,在弥陀净土思想传入中国近二百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对这种外来的思想并不感兴趣,在东晋慧远之前,信仰净土的中国人寥寥无几。根据现存资料,最早对净土思想发生信仰的中国人是西晋时期的生活在北方洛阳一带的阙公则和其弟子卫士度。其后又有生活在南方的东晋的名僧支遁和竺法旷虔诚信仰并大力弘扬净土思想。这些人的的净土信仰及其对印度净土经典的推广,为庐山慧远大师的净土思想与实践的高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古代印度净土经典传入中国经过大约二百年之后,中国大地上终于出现了净土信仰的第一个高峰,那就是东晋时期以慧远为中心的有众多知名人士共同参与的庐山净土信仰。慧远大师∵(公元334-416年)∵为东晋时代的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俗姓贾,幼时勤奋好学。年方十三,便随其舅父令狐氏前往许昌、洛阳一带学习儒家经典以及老庄之学。二十一岁时,前往太行恒山(河北曲阳西北)跟随当时的佛教领袖释道安学习佛教般若之学,从此深感佛法博大精深,曾感叹道:“儒道九流,皆糠秕耳!”[⑦]于是归依道安法师,出家为僧,颇得道安法师赏识。公元365年,由于时事动荡,慧远随同道安到襄阳弘法。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兵围襄阳,道安法师为免徒众遭受战祸,于是分遣大众往各地布教,慧远大师亦率弟子数十人南下,客居于荆州上明寺。公元381年,欲往罗浮山(今广东境内)静修弘教,路经浔阳(今江西九江)见庐山峰林闲旷秀丽,正是修行的好处所,即定居于此,建造精舍龙泉寺,领众清修,弘法济生。后又在江州刺史桓伊的全力资助下,在庐山东面,重建寺院东林寺,作为集众行道的场所。该寺后来成中国佛教净土宗着名的发源地之一。
受慧远师的感召,各方名僧雅士纷纷云集庐山。着名的有彭城(今江苏铜山县)刘遗民,雁门周续之,豫章雷次宗,新蔡(今河南汝阳)毕颖之,南阳(今河南南阳)宗炳,张季硕等,此皆当世俊杰名士。慧远深知生死问题是人一生挥之不去的烦恼,于是同刘遗民等一百二十三人,在庐山般若台精舍无量寿佛像前,建斋发誓:“众等齐心潜修净土法门,以期共生西方极乐世界”。并约定:“因众人根器不同,福德有别,先得往生极乐净土者,需帮助提携后进者,以达到同生无量寿佛极乐国土之目的”。又命刘遗民着《发愿文》,刻于石碑上。又有王乔之等人作《念佛三昧诗》以表达自己的志愿。大师也为之作序,序中再三勉励。此次集会前,大师曾率众于东林寺前凿池种植白莲,是以中国佛教史上称此集结为“结白莲社”,或简称“结莲社”,并确认为中国净土宗之始。而净土一教后来之立宗,也因之而又称为“莲宗”。慧远一生弘教,德感朝野,晋安帝义熙年间,帝室下诏赐号“庐山***”、“鸿胪大师”及“白莲社主”。嗣后,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追谥号为“辩觉大师”,南唐升元三年(公元939年)∵谥“正觉大师”,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谥“圆悟大师”,宋孝宗干道二年(公元1166年)谥“等遍正觉圆悟大师”。在中国净土发展史上,西方净土信仰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并能上升学问僧和朝中士大夫等上层人士信奉,实始于慧远于庐山的集众结社。正因为如此,后世一般把慧远列为中国净土宗第一祖。但是,因为慧远的净土信仰既不是中国最早的净土信仰,他的念佛三昧也没有突破印度禅法的范围,缺乏适应中国文化的创造,不但一般人难以理解信从,而且对后世中国净土宗的影响也很小,所以,我们认为慧远作为中国净土宗第一祖是不妥当的。当然,这并不否认慧远作为东晋时期南方佛教的领袖的身份以及他在其他方面的理论建树和对中国佛教史的伟大贡献。
慧远之后,净土信仰在中国又处于长期的沉寂状态。中国净土宗的真正创立历史是从北魏时期的昙鸾开始的,道绰继之,而由善导正式创立。善导之后,中国净土宗代有传承,至今源源不断。
昙鸾(476—542)为今山西大同的雁门人(唐迦才《净土论》作并州汶水人)。因家近五台山,从小便常听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十余岁时,即登山访寻,备见佛教遗迹,心里非常感动,于是出家。他读《大集经》时感到经中词义深奥,不易悟解,便着手写作注释,写了一半多,忽然得了气疾,暂时停笔。于是出门寻医疗治。他深感到生命之短促,如果不获长年,便难完成一切志愿。于是,他决定先学长生之术,以后再学佛法。遂往江南向陶弘景求仙术。弘景授以“仙经”。北归途中,曾向梁武帝宣说佛性义,梁武帝推崇备至,尊他为北方肉身菩萨。途经洛阳遇见从印度来的佛教高僧菩提流支,便问其佛法中有无胜此仙经的长生不死法。菩提流支回答说,以此土仙法,纵得长生,亦属暂时不死,而终归于生死轮回。菩提流支便授他以《观无量寿经》,说这是大仙方,依此修行,便能解脱生死。昙鸾接受了这一教化,遂焚毁陶弘景所授的“仙经”,从此专事净业,并获得到广大信众的皈依。东魏孝静帝也尊称他为“神鸾”,并敕住并州大岩寺(故址在今太原)。晚年移住汾州北山石壁玄中寺(今山西交城境内),又时常到介山(今介休县绵山)之阴集众念佛,后人称其处为“鸾公岩”。昙鸾曾着有《调气论》、《礼净土十二偈》、《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简称《往生论注》)、《略论安乐净土义》、《赞阿弥陀佛偈》等。在《往生论注》中,他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建立难行道和易行道。认为在五浊恶世没有佛出现的时代,要修得不退转地,是难行道,而凭借阿弥陀佛的弘誓大愿往生净土,是为易行道。这种坚持专称佛号,凭借他力往生的净土法门,深为后世所推重,而得以传世。东魏兴和四年(542),昙鸾往生于平遥山寺,时年六十七岁。魏主孝静帝敕葬于汾西泰陵文谷,营造砖塔,并为其立碑[⑧]。昙鸾后被日本净土真宗立为“三国七祖”中的中国三祖之一。
昙鸾的净土学说是传自菩提流支,这已成为一般的通说。但也有人以为是经过慧宠、道场二师而传于昙鸾的[⑨]。还有一说,认为慧宠原从庐山慧远受传净土法门,后来又得菩提流支印可,成为慧远和菩提流支两人的弟子。道场则是慧宠的弟子,又是庐山东林寺的第三代住持(见圣聪《净土三国佛祖传集》)。于是,这两人都被认为是慧远的后继者,不知何以又被认为菩提流支的弟子。可是,在昙鸾自己的着作中并没有提到他们的事迹,所以,我们认为,昙鸾的净土思想和慧远一系并无多大关系。在昙鸾以后至道绰之间,《佛祖统纪》卷二十七记载往生高僧有二十二人,这些人和昙鸾并无直接关系。道绰《安乐集》卷下所举的中国净土教系六大德的名字,提到大海和法上,并未肯定他们和昙鸾的传承,只有日本圣聪的《净土三国佛祖传集》卷上说大海是玄中寺鸾公的嗣法弟子,法上又是大海的嗣法弟子。这可能只是后来的传说,真正祖述昙鸾的学说并为净土宗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而成为善导净土教先驱的当推道绰。
道绰(562~645)俗姓卫,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迦才《净土论》卷下作并州晋阳人)。他十四岁出家,开始对《大涅盘经》有精深的研究,后于太原蒙山开化寺从慧瓒(536~607)讲究空理,对禅学有很深的造诣。隋大业五年(609),他到汶水石壁玄中寺。那时,昙鸾已去世六十多年。他见到记载昙鸾念佛往生种种瑞应的碑文极为感动,于是舍弃《涅盘》,转修净土,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观想礼拜,精勤不断。并为信众开讲《观无量寿经》约二百遍,词旨明畅,辩才无碍。据说,每当他讲经散席,大众欢喜赞叹,念佛的声音响彻林谷。他所住的玄中寺属西河汶水之地,故后人又称他为西河禅师。
道绰主张不论出家在家,均以念佛为要。他每日自己念佛至少七万遍。他还大力劝导僧、俗信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并以麻豆等记数,每称名一次便下一粒,念念相次,累积得数百斛。其中念佛最精进者,所念得的豆量有八、九十石,中等的念得五十石,最少的也念得二十石。这种念佛法称为“小豆念佛”,这是我国念佛数珠之滥觞。后来他又教人作念珠,作为念佛数法。他还经常自己穿制念珠,送给四众,教他们称念佛号。教导信众不向西方涕唾、便利,不背向西方坐卧。在他的影响下,当时晋阳、太原、汶水三县七岁以上的男女老少都会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唐太宗游太原,文德皇后长孙氏有病,曾乘辇到玄中寺礼谒道绰,供养祈愿。年届八十之时,道绰依然容色盛发,神气尤爽,他畅谈净业,每每理味奔流,饱含殷切之情。贞观十九年(645)入寂,时年八十四。
道绰大师的着作,现存的有《安乐集》上下二卷。道绰净土学的特色在于重视经证。他在《安乐集》的卷首就说:“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⑩]足见其对于经、律、论三教所学的博深。道绰把佛的教法分为圣道、净土二门,认为圣道门非末法时代的钝根众生所能悟证,只有净土门简要易行,众生可乘佛的本愿力即能往生净土,所以他一生宣扬净土法门。关于净土生因的问题,道绰大师主张,以菩提心为其根本,以念佛三昧为其要行。他还广引诸经证明“念佛三昧”的不可思议功德,认为修此三昧必能见佛,命终之后即往生佛前。同时认为,又“念佛三昧”具足一切“四摄六度”之法,能灭过去、未来及现在的一切诸障。道绰的“念佛三昧”包含着“称名”和“观念”两种念佛方法,这与昙鸾大师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道绰因见昙鸾碑文而归向净土,所以,他并非昙鸾的直接传承。他自己在《安乐集》卷下提到中国净土的师承,曾举了菩提留支、慧宠、道场、昙鸾、大海、法上六人,但并没有说明他的传授情况。随后,唐代的迦才在其《净土论》中称道绰为昙鸾的三世之下玄孙弟子。其实,道绰主要是传承了昙鸾的净土思想,并在昙鸾居住的玄中寺长期弘扬净土,所以是视其为昙鸾净土思想的直接继承者是没有问题的。
受道绰感化而归向净土法门的有道抚、僧衍、善导、尼大明月等弟子,而以善导为最杰出。道抚是长安洪福寺的名僧,特地到玄中寺访问道绰,和他共修净土行业,对于净土教义的弘扬起了不少作用。据说在道绰死后三日,道抚闻讯叹说:“吾常期先行,今乃在后;吾加一息之功,见佛可追矣。”[11]即在像前叩头忏悔,退就其坐而寂。僧衍(597~642)也是并州汶水人。十九岁后遇道绰讲《观无量寿佛经》,始归心净土。他每日早晨礼佛千拜,念佛万声。比丘尼大明月为介州平遥人,也是在晚年六十岁时(贞观初)遇着玄中寺道绰讲《无量寿经》,教念阿弥陀佛。她从此在净室念诵,其妹少明月受其感化,亦专修净土,精进念佛。在道绰诸弟子中得其真传并发扬光大者则是善导大师。
三、净土宗在长安的正式创立
终南山悟真峪中有一处寺庙名叫悟真寺。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隋终南山悟真寺释净业传》云:“开皇中年高,步于蓝田之覆车山,班荆采薇,有终焉之志。诸清信士敬揖戒舟,为筑山房,竭诚奉养,架险秉悬,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也。”[12]就是说,在隋代开皇年间(581~600),净影寺僧人慧远的门人净业前往蓝田覆车山隐居,当时,一些信徒便竭诚为其建筑山房,并行供养,这是本寺得以开创的最早因缘。不久,南岳慧思门下的慧超也应邀来此与净业共修,共在这里隐栖八年。接着,保恭、慧因等僧人也来这里隐居。炀帝初年,四邻诸国来学佛法的僧徒云集长安。炀帝把这些外来留学的僧徒安置在鸿胪寺的四方馆,并且先后召终南山悟真寺净业等人入鸿胪馆担任教授。隋末唐初,原隋朝从南方请来的高僧保恭“归心泉石,遂避官於蓝田悟真寺,栖息林岫,将事终焉,而御众摄持,声光帝里。”[13]据宋时重修多宝塔碑文载:“唐时扩建,命尉迟敬德监修”。唐代贞观(627~649)初年,法诚投止本寺,进一步开山辟野,兴堂建宇,于寺南横岭建华严堂,画千佛,又于山路岩崖刻经偈,致力经营寺观。武德六年(623)三论宗实际创始人吉藏圆寂后,吉藏最有名的弟子慧远在将吉藏遗骨埋葬于此地之北岩(又云至相寺北岩),然后在止留本寺,时往长安讲说,弘传三论宗。
那时,有启芳、圆果二位法师,亲眼目睹僧炫往生净土的瑞相,便在悟真寺结夏安居3个月,持续念诵阿弥陀佛。二人曾共折一枝杨柳,放置于寺内观音菩萨塑像的手中,心中祝告:“若我二人能往生净土,愿杨枝7日不萎”。到第8天,果然更加鲜翠。二人非常庆欣,昼夜观佛、念佛不舍。经过5个月时间,二人在观想念佛中,觉得身临净土宝地,见观音、势至二菩萨,坐在两支大莲华上,周围有千万莲华,弥满其间,又见阿弥陀佛从西而来,坐一最大莲华,光明映照天地。二人上前为佛作礼,问道:“南阎浮提众生,依照经文教导而念佛,能得生于此地吗?”佛回答道:“勿疑,定生我国。”此时,二人耳中听闻释迦佛与文殊菩萨一道称赞净土,眼中看见面前有三道七宝台阶,下面一级上站立着白衣居士,中间一级上僧俗各半,上面一级全是出家僧人。他们说:“都是至心念佛的人,来生净土。”[14]根据唐代弘法寺释迦才撰的《净土论》卷下记述,此事发生在贞观九年。
善导(613~681)俗姓朱,临淄(今山东临淄县)人(一作泗州人)。幼年从密州(今山东境)明胜出家,初习“三论宗”,后又研习《法华》、《维摩》诸经。偶入经藏信手探得《观无量寿经》,阅后大为欣赏,于是便与妙开共研此经,认为只有该经所说的观念法门最易超脱,其他行业则迂僻难行。从此,他常依《观经》修十六观,并慕东晋慧远结社念佛的高风,亲往庐山叩寻遗范。后来又周游各地,访问高德。据《新修净土往生传》所载,善导曾隐居本寺修般舟三昧,历历备见宝阁、瑶池、金座等净土庄严,由此世人才称其为终南大师。一般学者认为,善导在道绰往生后,从山西到长安,最初就住在这个寺院。那时善导还未能确立自己的地位,且又因为该寺位于偏僻的蓝田山区,所以才被道宣称为“山僧”。善导在这里显露了他念佛三昧的功夫,常见西方极乐世界的景象。这种功夫好像也是悟真寺的一个传统,因为此前已有启芳、圆果二位法师曾精进修行净土法门,并在定中亲临净土妙景。
后来,善导听说道绰在西河(今山西境)盛弘净业,即于贞观十五年(641)离开长安赴并州(今太原)石壁山玄中寺参访。其时正值严冬,旅途艰苦,道绰悯他远来,即授以《观经》奥义。贞观十九年(645),道绰入寂,善导即赴长安,盛弘念佛法门。
在长安,他先居终南山悟真寺,修持观想之法,功夫深入妙境,定中常见西方极乐世界,宝阁、瑶池、金座等景象宛然于眼前。每当此刻,他都是情不自禁,涕泪交流,举身投地。后来,善导又在长安光明、慈恩等寺弘扬净土法门。善导日常持戒极严,常事乞食。澡浴以外,不脱三衣。每合掌胡跪,一心念佛,非力竭不休。三十多年中,不别定寝处,不举目视女子,也不受沙弥礼拜。远避名利,不受供养。好衣美食,都送大厨供养大众,自食粗恶,以维持生命。乳酪醍醐,从不饮用。三衣钵瓶也从不让人持洗。经常独自行动,不与人结伴,以免与人行路谈话影响修行。施主所施财物,用来复修破败寺院和佛塔。他曾将所得的净财,书写《阿弥陀经》十万余卷,又画净土变相三百余壁。近代***吐峪沟高昌故址发掘出的许多古代写经中,即有他写的《阿弥陀经》的断片,卷末记有“愿生比丘善导愿写”一段题记。他待人宽恕慈爱,虔心化导,曾作偈劝人念佛说:“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岂免衰残老病。任是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15]他品德高尚,念佛虔诚,劝化热心。曾作有《劝化径路修行颂》警示世人:“渐渐鸡皮鹤发,看看行步龙钟;假饶金玉满堂,难免衰残老病;任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
经过善导的大力弘扬,京华诸州僧尼士女,有的专诚礼谒求教,有的参加他的道场亲承教训,有的见不到则读他的着作,有的辗转传授净土法门。传说他念佛一声,即有一道光明从其口出,十声百声光明如前,称“光明和尚”。唐高宗得知他念佛口出光明,便赐寺额为光明寺。经过善导的弘传,“三年后满长安城内皆受化”。善导晚年居住在西京实际寺,唐高宗敕于洛阳龙门兴造大卢舍那佛像,命他监督造像工程。调露元年(679)奉敕于大像之南建置奉先寺[16]。龛记文中并称他为“检校僧西京实际寺善道禅师”[17])。这座卢舍那大佛像,通高17.14米,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嘴角微露笑意。两旁,迦叶肃穆持重,阿难温顺虔诚,菩萨端庄矜持,天王蹙眉怒目,力士雄强威武。奉先寺中群像的布局,形体的雕造,神态的刻划,都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体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佛像雕造成之后,皇后武氏(武则天)曾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并率朝臣参加卢舍那佛之开光法会。
善导的着述,现存五部九卷,即《观无量寿佛经疏》四卷、《往生礼赞偈》一卷、《净土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和《观念法门》一卷。《观无量寿佛经疏》,亦称《观经四帖疏》。此疏主要叙述净土法门的教相教义,故又称为教相分或解义分;其《往生礼赞偈》等四部,叙述净土法门的行事仪式,故又称为行义分。《观经四帖疏》于八世纪时传入日本,流传甚广,后来日本高僧法然(即源空)即依它创立日本净土宗,并尊善导为高祖。《往生礼赞偈》亦称《六时礼赞偈》,说明昼夜六时礼赞弥陀及观音、势至的仪式。《净土法事赞》上卷标题为《转经行道愿生净土法事赞》,下卷标题为《安乐行道转经愿生净土法事赞》,说明《阿弥陀经》转读行道的方法。《般舟赞》具称为《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是依《观经》等说明修学般舟三昧行道的方法。《观念法门》具称为《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是说明观念佛三昧的行相和入道场念佛与忏悔发愿的方法。此外,通常附于《观念法门》之中的还有《依经明五种增上教义》一卷。
善导认为凡夫乘着弥陀的本愿力虽能往生极乐净土,但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往生的正因,即安心、起行和作业。所谓安心,即具足《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如是“具足三心必得往生。”所谓起行,即随身口意三业之行。身业是礼拜阿弥陀佛。口业是称赞弥陀及一切圣众的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意业是专念观察弥陀及诸圣众的身相光明及净土庄严等。所谓作业,即依以下四修法策励实行。一、恭敬修,礼拜弥陀身心恭敬。二、无余修,即称名忆念弥陀及净土圣众,不杂余业。三、无间修,即修行三业乃至回向发愿,无有间断。四、长时修,即以毕命为期,心行相续,誓不中止(见《往生礼赞偈》)。
唐永隆二年(681)三月十四日,善导忽患微疾,随之怡然长逝,年六十九。他的弟子怀恽等,葬其遗骸于长安终南山北麓附近的神禾原,建寺立塔纪念,即今香积寺与崇灵塔。善导净土思想体系之完善与实践之推广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的标志。所以,后世一般把善导作为中国净土宗的实际创始人。而善导思想成熟之后弘扬净土思想和推广净土实践的悟真寺、实际寺以及善导往生之后所埋葬的香积寺均为中国汉传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四、净土宗的后世传承
善导有弟子中最重要的是怀感、怀恽两人。孟铣的《释净土群疑论序》说:“恽与感师,并为导公神足”[18]。此外见于史传碑铭的善导弟子,尚有贞固、净业数人。
怀感,生卒年、籍贯均不详。初居长安千福寺,学唯识与戒律,博通经典,而于净土念佛之义未能生信,就到善导处请教。善导问:“子传教度人,为信后讲?为渺茫无诣?”意为应先信而后传教。怀感回答:“诸佛诚信,不信不讲。”善导告诉他念佛往生不是“魔说”,应当相信,劝他诚心念佛。他便入道场精勤念佛,于三七日后,未见灵瑞,自恨罪障深重,欲绝食而死,为善导所阻。此后更加精诚念佛,三年后感得灵验,既见金色玉毫,复证念佛三昧[19]。他着有《释净土群疑论》(也称《决疑论》、《往生决疑论》)七卷。据书前平昌孟铣之序,此书未写完而怀感去世,由师弟怀恽修补而成。全书采用问答体,分为十二科一一六章,对净土教义进行说明,其中以引证唯识学说解释净土教义和批评三阶教信行的理论,最具特色。
怀恽(6401~701年),俗姓张,南阳人,出身官宦之家,唐高宗时于西明寺出家,受具足戒后刻苦修行。那时,善导在长安宣说净土法门,他便前往投在善导的门下,“一承妙旨,十有余龄,秘偈真乘,亲蒙付属”。善导死后,为建坟墓,在长安南部的神禾原建灵塔,并在塔旁广建伽蓝,此即香积寺。此后怀恽又在此造十三级大塔,周围有二百步,朝廷赐以千粒舍利,封置在七珍函笥内,令寺供养。武则天永昌元年(689)任怀恽为实际寺主。他在此寺“纲纪僧徒,规模释族”,弘讲《观经》、《弥陀》等净土经典,宣传“乘佛愿力”往生净土,超脱生死。他自己在修行中也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乘此胜因,祈生净域”。他在念弥陀名号之外,还念“般若神咒”,说如此“能令速证菩提”。他一生诵“大般若咒”四万遍,诵“弥陀真偈”十万余遍。他在寺内建净土堂一所,内造阿弥陀佛及观音、势至二胁侍像。怀恽于大足元年(701)去世,年六十二。唐中宗神龙元年(705)追赐“隆阐大法师”之号[20]。
贞固,郑地荥川人,于汜水等慈寺从远法师出家,后于襄州遇善导,接受净土法门,精勤称念阿弥陀佛。后至庐山,住东林寺。又至广州,邂逅义净,同渡南海达于室利佛逝[21](。净业(655~712年),俗姓赵,天水人,后迁居长安。据《大唐龙兴大德香积寺主净业法师灵塔铭并序》记载,他于弘道元年(683)出家,善讲《观无量寿经》和《释净土群疑论》。他为香积寺主二十余年,劝修净土行业,年五十八圆寂,被葬于神禾原善导墓之旁,建有灵塔。弟子有思顼等人。善导的净土信仰与唐代的法相、华严、禅宗等很不相同,最初即不与上流社会接近,以博下级人民的信仰为务,所以,在善导往生后,法统之继承并不显耀。
关于中国净土宗的祖师,长期以来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唐代文谂、少康的《往生西方净土瑞应传》是现存最早的一本净土往生史书,其中记载净土信仰者四十八人的传略,但没有确立谁为祖师,也没明记师徒传承关系。此书把东晋慧远置在最前面,对后世奉慧远为净土宗始祖有一定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最早为净土宗确立宗祖的是宋代天台宗僧宗晓(1151~1214年)所编的《乐邦文类》。此书卷三立慧远为“莲社”始祖,以唐代善导、法照、少康、宋代省常、宗赜为五位“继祖”,共成净土六祖。此后,南宋志磐撰《佛祖统记》在卷二六设有“净土立教志”,对宗晓的说法稍作改动,所立的莲社七祖是:慧远、善导、承远、法照、少康、延寿、省常。他与宗晓所选的不同地方,乃多出承远、延寿,而除去宗赜。自此以后,时有祖师的安立说出现。明代大佑(1334-1407)的《净土指归集》及正寂的《净土生无生论注》列有八祖,与正寂同时的受教在其《净土生无生论亲闻记》里列有七祖,清代瑞璋所辑的《西舫汇征》列有九祖,清中叶悟开(?-1830)的《莲宗九祖传略》亦列有九祖,清末杨仁山(1837-1911)的〈十宗略说〉列有六祖,近代印光大师的《莲宗十二祖赞颂》列有十二祖,以及苏州灵岩山寺刊行的《念诵仪规》列有十三祖。上述各家所立的净土祖序如下表所示:
乐邦文类
佛祖统纪
净土指归集
生无生论注
生无生
亲闻记
西舫汇征
莲宗九祖传略
十宗略说
莲宗十二祖赞颂
灵岩山念诵仪规
初∵祖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慧远
二∵祖
善导
善导
善导
善导
善导
善导
善导
昙鸾
善导
善导
三∵祖
法照
承远
承远
承远
承远
承远
承远
道绰
承远
承远
四∵祖
少康
法照
法照
法照
法照
法照
法照
善导
法照
法照
五∵祖
省常
少康
少康
少康
少康
少康
少康
延寿
少康
少康
六∵祖
宗赜
延寿
延寿
延寿
延寿
延寿
延寿
莲池
延寿
延寿
七∵祖
省常
省常
省常
省常
省常
省常
省常
省常
八∵祖
宗赜
宗赜
宗赜
莲池
莲池
莲池
九∵祖
莲池
省庵
蕅益
蕅益
十∵祖
行策
行策
十一祖
省庵
省庵
十二祖
彻悟
彻悟
十三祖
印光
历代所列净土宗诸祖师之间未必具有师承关系,例如二祖善导远离初祖慧远两百年,善导的净土思想继承昙鸾、道绰,与慧远风貌有别;七祖省常往生于公元1020年,八祖莲池却在公元1532年才诞生,中间隔了五百年。足见净土宗的立祖目的是为了崇敬有功之大师,令后人产生儆仰,激励上进,跟其他宗派(如禅宗、天台)师生间之传承,意味不同。由于后世中国净土宗的特征基本来自善导一系,所以我们把昙鸾、道绰、善导称为创宗三祖师,即中国净土宗的创立发端于昙鸾,发展于道绰,而正式成立于善导。所以,尽管净土宗的祖庭可能会很多,但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和起源纪念意义的祖庭还是与善导有关的长安诸寺,即悟真寺、光明寺、实际寺、香积寺,今天还存在的是悟真寺和香积寺(实际寺则已在原址附近修建了纪念碑亭)。
[①]《阿弥陀经》,《大正藏》第12册,第346页下—348页下。
[②]《阿閦佛国经》卷上,《大正藏》第11册,第751页下—756页下。
[③]《悲华经》卷四,《大正藏》第3册,第193页下。
[④]《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大正藏》第14册,第402页上。
[⑤]∵[唐]元晓:《弥勒上生经宗要》,《大正藏》第14册,第402页上。
[⑥]《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大正藏》第14册,第418页下—419页下。
[⑦]∵[梁]慧皎:《高僧传》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358页上
[⑧]∵[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470页上—470页下。
[⑨]∵[唐]道绰:《安乐集》卷下,《大正藏》第47册,第14页中。
[⑩]∵[唐]道绰:《安乐集》卷上,《大正藏》第47册,第4页上。
[11]∵[宋]志磐:《佛祖统纪》卷27,《大正藏》第49册,第274页下。
[12]∵[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二,《大正藏》第50册,第517页中。
[13]∵[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一,《大正藏》第50册,第513页上。
[14]∵[宋]赞宁:《续高僧传》卷二十四,《大正藏》第50册,第863页中—下。
[15]∵[宋]志磐:《佛祖统纪》卷26,《大正藏》第49册,第263页中。
[16]《金石萃编》卷七十五《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龛记》,简称《奉先寺像龛记》。
[17]“道”与“导”的写法虽然不同,但由于西安碑林所保存的《大唐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中,有“时有亲证三昧大德善导阇黎”之语,且与善导时代相合。其为同一善导无疑。
[18]∵[唐]孟铣:《释净土群疑论序》,《大正藏》第47册,第30页下。
[19]∵[宋]赞宁:《续高僧传》卷六,《大正藏》第50册,第738页下。
[20][唐]思庄:《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大法师碑铭并序》。
[21][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贞固传〉,《大正藏》第51册,第10页中。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