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大师之他力本愿思想(一)

内容提要:净土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大派系,在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即宋元明清时期,它与禅宗成为了中国佛教两大主流系派。杨文会曾说过,佛理之深远,莫如禅宗;流传广之,莫如净土。善导作为净土宗实际的创始人,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自然也显得耀眼和突出。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中,“往生境界论”占有着十分重要地位。善导所讲的境界就是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滔滔苦海众生念佛所追求的理想归宿。善导大师认为,西方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报土世界,末法众生内在根机和条件太差,依靠自己的微弱的力量是无法解脱的,是很难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世界,必须凭藉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的帮助下,超越生死。大师这一思想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一个信息,阿弥陀佛的报土虽然难以进入,面对这样的一个远而遥之的报土,我们望却而止步,凡夫所以得以进入,这完全是依靠佛之愿力这一强大的外缘,从而也就解决了凡夫二乘不能往生报土的问题,这对每个受苦的众生都很重要的。我们应知,大师在此揭示西方净土是实报土的本质,正是宣扬世尊的本怀,大师为了末法人生,悲心不可遏止,他力本愿思想,是大师之思想中一个最富有特色的思想,大师是如何建立净土宗,是如何揭示此说,并予以发展的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略作讨论,以及他的弘教理论,对净土宗的形成所作的贡献,影响及现实意义做一个简要的叙述。

关键词:本愿∵∵总愿∵∵别愿∵∵他力本愿∵∵善导大师

绪∵∵言

人生寂寞,红尘喧嚣,面对今天这样一个极度的时尚使人们注意力变得支离破碎,敏感性变得迟钝薄弱的时代;人们道德、价值、伦理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人们在三界六道中,苦苦挣扎,找不到心里的归宿,信仰的依赖;不知道如何得出,谁是黑夜里的明灯,谁是苦海中的舟航?佛教三藏十二部,一偈一句都是圣言量,都可以通向西方之彼岸!但面对今天去佛时遥、障深慧浅,虚掷年华之我们,是不是让我们有点力不从心?面对浩瀚的三藏十二部,面对纷繁驳杂的八万四千法门,我们当何去何从,如何抉择?

众所周知,目前净土宗法门最为流行,然是否我们就可以按照其经典的圣言量去修行,作为我们修行的指归呢?薄地凡夫的我们如何选择修行方法,怎样才能速疾成就佛道,不退佛道,这是我们当今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昙鸾法师(476--?)给我们透露了这样的一个信息,讲出了修行的难易两道:难行道的难行性。他在《往生论注》卷五说:

难行道者,谓于五浊恶世,于无佛时求阿毗跋致为难。此难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义意。一者外道相善,乱菩萨法。二者声闻自利,障大慈悲。三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四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五者唯是自力,无他力持。如斯等事,触目皆是。譬如陆路步行则苦。[1]

而易行道呢?他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加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则乐。[2]

我们知道时教相应的重要性,正所谓对机下药,探究本源。碌碌无为的我们,因虚度年华而悔恨,遥想祖师大德,在莲花里曾为我们黯然神伤,我们迟迟未回家。扪心自问,我们是不是应当选择他力易行道来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修行法门呢?!

所以说佛教八万四千法门相继出现,并对我们修行来讲,都能通向清净之彼岸,那么他力本愿易行道的出现对我们凡夫来说是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之重大意义!

本文首先叙述本愿的起源、过程及发展,并从原始之佛教菩萨本愿的肇始入手、展开;介绍善导大师的生平事迹,随后着重探讨善导大师的他力本愿思想往生净土的理论,最后简单总结善导大师佛学思想的特点,并评述其对后世影响及其历史地位。

一、本愿思想之渊源及开展

佛教,尤其是大乘佛教所说的菩萨本愿Purva,pranidhanam,是菩萨在其修行时代,于将来成佛道时,在其所建设之佛国土内,欲实现功能作用或状态预之先誓愿。而且不是于今世发愿而于今世成就,而是涉及生生世世经过长远之修行,最后逐实现其所计划之念头,乃是本愿思想之特色。

一般来说,本愿分为总愿(Samanyapranidhanam)与别愿(Vissa∵pranidhanam)二种。总愿是一切菩萨共同之誓愿,简方之,成为一切智者,成为佛陀之事,分其内容成四项。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立誓济度无边之众生),烦恼无尽誓愿断(立誓断灭无边之迷执),法门无量誓愿学(立誓学习无量之法义),佛道无上誓愿成(于是遂成就最高无上之佛道)。将此四句缩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二句,这就是大乘佛教精神之根本。

别愿是关于其下化众生之样式之特殊念头,其菩萨的誓愿、种类或性质各有相异。例如在数字上,千手观音有六愿,药师佛有十二愿,阿弥陀佛有二十四愿或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有五百大愿云。盖消极言之,应付有无限弱点之无限众生,在其救济之成佛或菩萨亦有从其意图特注力于某一方面之相异;积极言之,虽一般之解释谓:佛、菩萨在建设理想之国(净土)之时,有几分嗜好之相异所致,然亦不可疏忽此间有思想开展程度之相异。

此总别二愿中,在历史、教理或是现代的意义上,最有趣的就是别愿思想。盖总愿虽谓代表大乘佛教之根本精神,不过是抽象的标语,有些显得空洞。别愿是其具体的规定,而且富于种种教训与暗示,为现代吾人以最高文化之目标而应学者所不能缺少。特别在各种净土的具体规定,不但反映各自产生的时代,地区的文化,道德、宗教特色、而且反映出本愿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

本愿思想亦如其它总题,欲得其整个形态,需要经过种种之阶段而开展。

本愿思想的萌芽,出现于小乘佛教的《本生谭》(亦称佛本生故事)。大乘佛教初期出现的《小品般若·甚深义品》谈菩萨六愿,兼总愿与别愿,是最早的初期大乘本愿思想。菩萨于无数劫前示现出种种身分,牺牲自己的人道主义精神,为众生成佛而努力,是以几百种本生故事为要素。此牺牲的努力若以目的论解释之,则为本愿。种种努力之终局是在成为以菩提为内容之佛陀。成为佛陀为救济迷涂之众生,则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之所谓总愿成为其根底。这是最原始的本生故事所明言。佛陀之前生(不论是猿还是兔)称为菩萨(Bobhisattva,求一切智之人)之理由。应解为不管其形体如何,凡志于菩提道者都是成为佛陀之修行的意思。进而至后之大乘,有种种菩萨自苦心努力而成佛陀,建设特定之净土,而立容易引导众生至其处之本愿思想亦可以说是释尊以本生故事的修行之结果而成佛,而案出所谓速成科,使其诸弟子开悟之思想之模写或扩大,亦无不可。然而事实上思想之开展,本生谭本身内亦有许多阶段之展开,在进到大乘思想之经过种种之开展,所以后学应慎重找出其结论。

要之,由原始佛教之表面立场而言,则本愿思想并不代表其中心思想,应是属于傍系。但是从内在而言,则此思想之萌芽是已包括在原始佛教之中心问题中,而且与佛身有关联。在其通俗化运动中发芽之点,还是应当于原始佛教之中求之,否则不能说明其起源。

--------------------------------------------------------------------------------

①《大正藏》第40册,1819卷,第826页中,《往生诠注》卷5。

②《大正藏》第40册,1819卷,第826页中,《往生诠注》卷5。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