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以降,中国佛教形成禅净并行之局面。禅宗多为知识精英阶层所崇尚,而净土信仰则拥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时至今日,净土宗更是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信仰,无论是从信仰人数还是道场数目或者理论阐述上,都隐然是佛教的第一大“门派”,“整个20世纪,哪里佛教界的社会贡献入,哪里的佛教公益文化教育事业发达,哪里就高悬着净土信仰的指引,闪动着净土宗人的身影。”所以佛教“净土信仰”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而且从净土宗相关理论来看,其中也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和谐理念”,尤其与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有着较为契合的启发之处;净宗行者如果行持得当,对于和谐社会的伦理道德方面的建设亦能发挥积极的社会作用。

一、佛教净土思想观念的内涵

佛教中的“净土”指的是诸佛菩萨修成菩提道果后成就的清净处所,其名称有多种,慧远《大乘义章》卷十九:“经中或时名佛地,或称佛界,或云佛国,或云佛土,或复说为净刹、净首、净国、净土。”这种信仰只见于大乘佛教思想之中。依据佛教“依正不二”的评论,大乘佛教认为,已经证得佛果的诸佛,会各在其“净土”教化众生。此种“净土”,乃是诸佛在因位行菩萨道,发成就众生之宏愿,经过长久修行积累功德而建立起来的庄严清净世界,例如《阿閦佛国经》、《佛说阿弥陀经》、《放光般若经》、《无量寿经》、《维摩诘经》、《观弥勒上升(下生)经》等经典中,都有相似主题的论述。由此大乘佛教思想中也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净土”信仰,如《华严经》之“华藏庄严世界海”、《法华经》之“灵山净土”、《大乘密严经》之“密严净土”、《观无量寿经》之“西方净土”,以及阿閦佛之“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之“东方净琉璃世界”、弥勒菩萨的“兜牢净土”等。

关于净土存在之理解,隋代净影寺慧远认为不可以说有说无,应从三句料简,如果“摄实从相”,则众生有土,诸佛无土;如果“摄相从实”,则诸佛有土,众生无土,佛土清净如摩尼珠,随诸众生而有种种异现:如果“分相异实”则众生与佛各别有土,这是从“以业摄果,果随业别”的角度来说,也就是说,凡夫众生所居者何尝不是净土呢,不过因为心不净所以见土不净,故《佛说维摩诘经》中云:“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统观佛教的净土信仰,有如下几个共同特点:

首先,净土皆是诸佛愿力所成就。在佛教的经典中,诸佛都曾发下宏伟的誓愿,如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是法藏比丘因地发下四十八大愿,“如说修行,庄严佛上”,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才成就具有自身特点的净土世界。此种为庄严,成就“佛土”而“不怕牺牲”、“自利利他”而精进勇猛的精神便是“菩萨精神”,在这种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始终是以诸佛因地所发誓愿为中心而加以贯穿的。

其次,净土的外在境界都非常优美、胜妙、富足。《佛说阿弥陀经》中云,极乐净土之地都是“黄金”铺成的;房子是“七宝楼阁”,上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四边阶道,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等宝合成;“思农得衣”,“思食得食”;交通工具则是“飞行自在”。“华藏世界”则“十宝阶陛,行列分布,十宝栏楣,周匝围绕,四天下微尘数一切宝庄严芬陀利华,敷荣水中。《观弥勒下生成佛经》中说,“国土富庶,无灾荒厄难,地生软草。出自然香稻,树生衣服,花果常满,城市为七宝所成,名花充满,好鸟翔集。”这种优美、胜妙、富足的净土环境,源自于人心的清净。按照佛教的说法,外在的世界、环境其实是人心灵的一种投射或应现,也就是说,人有什么样的心灵,外在使相应地有什么样的环境或世界。

第三,净土思想极为重视人的德行。生往净土的人,都是“德业增胜”者,即都是道德优良的人。例如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便是由人修习“十善福德”成办;“净土”中的“有情”,闻佛说法、修行,以日益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所以“净土”不帝是“有情”进修学习的“学堂”。而当人类所处的“娑婆世界”进化成为清净安乐的国土时,可感弥勒菩萨下生成佛,创造“人间净土”。其实无论出世还是入世,佛教都极为重视个人的道德,德行是为人之本。如同样住《佛说无量寿经》中,佛陀认为,世间的“贫穷乞人”,“衣不蔽形,食趣支命,饥寒困苦,人理殆尽”,这都是因为过去“不殖德本”的缘故,具体而言便是:“积财不施,富有益悭,但欲唐得,贪求无厌,不信修善,犯恶山积”,这样一旦福业消尽,便“无善可怙,无德可恃”了。所以无论是在世为人还是出世求生净土,道德修行都是基础。

二、佛教净土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理念的相互融合

自唐宋以来,大乘佛教的“净土”信仰影响日渐深远,其中蕴含的一些精神、智慧、哲理,对于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首先,佛教的净土信仰种“愿力”思想与我们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共同理想”,在精神实质方面有相通之处。一个较为完美的社会或世界,是在一种共同理想的指导下,经过长时期的奋斗才得以成就的。佛教的各种“净土”是这样,西方各发达国家是这样,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也是这样。无论是净土信仰还是和谐社会的建设,都需要有一个恒久不变的目标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动力。

释迦当年出家求道、说法,四十年不休不止,未尝不是创建“净土”的思想在鼓舞他奋斗不息在他成道后的讲法中,屡屡对人心的“垢秽烦恼”,人们的“恶业”以及贫穷、疾疫、天灾、掠夺、侵凌、欺诈、战争、贼难、王难等社会问题进行揭露。可以说,他这样做不仅出于对人类生老病死等人类缺陷的抗拒,而且是对恶浊污秽的人心和社会现实的反抗。这便是释迦佛的奋斗目标与精神。他更从“心净则国土净”的主导思想出发,谆谆教诫人们以智慧自净其心,从而净化世间,以精进修诸功德,从而庄严世间。

在大乘佛教经典中,释迦号召菩萨行者为“净诸世界”、“庄严国土”乃至净化、庄严全宇宙一切国土,于无量亿劫奋斗不息。我们应该看到,在释迦佛一生的教化中,透露出一种改造世界、建设关好人间的宏图壮志。陈兵先生认为,“佛教将教导民众共同发心,建立合理的、理想的社会环境引为己任,大乘提出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口号,集中概括了佛法的这一宗旨。”尽管目标不尽相同,但这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这样一种精神动力。

其次,净土环境优美、胜妙、富足。这就提醒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能仅仅为了追求“物质”的丰饶而破坏了环境。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中有一条就是,“通过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保证可持续的发展”,以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就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前提下,保持生态良性发展。“佛教的理想论是以众生升入极乐世界为最佳理想境界,极乐世界被描绘为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草木茂盛、鸟语花香,这体现了佛教对理想生态的设定,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学内容。……佛教是重视环保、摄护生态的楷模。”可以看出,“净土”信仰与和谐社会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这一点上是有相互融通之处的。

现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之一便是:很多地方GDP的增长是以严重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净土世界不仅富足,而且环境优美、胜妙,如果换成世间视角来看,是实现了生活、科技、自然环境的三重“胜利”。能做到这一点,关键还是“心净”。世界外在环境的染污、社会的不公正,根源还在内在人心的染污、不平等,因为有过度的贪欲,遂对外在的环境资源索求、破坏太多;因为内心有嗔恨、愚痴,常常损人以肥己,便造成种种社会问题。佛教净士思想的“随其心净则国土净”的观念对于我们今天的和谐社会的建设的确有启示意义的。

第三,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必然是物质与道德并重的。《观无量寿经》第37品云:“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这种“和乐无诤、人心均平,皆同一意,相见欢悦”的社会环境,是人们“崇德兴仁,务修礼让”的结果。和谐社会建设目标中有一条提倡云,“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提倡“诚信友爱”和“安定有序”,并且“要通过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来维护社会公平”、“通过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来维护社会稳定”,其精神实质与佛教净土信仰重视德行的观念也有内在相通之处,都要号召人们通过努力,而达到一种道德精神与物质生活共同富裕的境界,这才是“和谐”的人生、“和谐”的社会。

综上所述,佛教“净土”信仰中蕴含着很多有关“和谐”的积极因素,在提倡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是值得我们深入挖掘的。

三、佛教净宗行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净土宗是当代中国佛教信仰、践行者最为众多的宗派,作为和谐社会建设不可或缺更不可忽视的力量,净宗行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概括而言:

首先,净土信仰中较好地解决了个体“安身立命”的问题,有助于减少人心的贪欲,从而减轻对外在有限物质资源的占有欲望,这样间接地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社会分配中,“不患寡而忠不均”。人之占有社会、物质资源,想更多地分一杯羹,大多数时候并不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净宗行者既然以西方极乐为归宿,则其生命重心已转移至彼岸世界,此岸世界的得失、荣辱虽然不能说与之毫无关系,但绝对不再是一种“生死与共”的关系,这样能淡泊物欲,清静致远,惟其不争或少争,则有限的物质资源能流通到更需要的地方去。这无疑间接地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效果。

其次,净土信仰中的“净心”、“不染”思想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净土宗之行持,无论是观想还是念佛,目的在于达成内心的清净不染,如此在遇到种种社会上的不如意事时,多能借助西方信仰化解内心的苦闷、矛盾;再进一步,“于诸有法,心不染着,犹如莲花,尘水不染”,则与“唯心净土”相应,从而实现世间、出世间的圆融无碍,如《胜思益梵天所问经》中所说:

得失及称讥,毁誉苦乐等,如此之八法,常牵于世间。

大智慧菩萨,如实知世法。见世败坏相,处之而不动。

得利心不高,失利心不下。其心坚不动,不随世间法。

得失及毁誉,称讥苦乐等,于此世八法,其心常平等。

“人自身的和谐,即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和谐社会必然是以社会个体的身心和谐为基础,得失称讥、毁誉苦乐八法能平等心对待,处之而不动,如此行持,必然能减少乃年绝缘怨恨等负面心理的积累,并能以一种平等、和乐的心态为人处事,如印光法师所说,净宗行者,“心念仁恕,气象浑穆,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这种心态及生命境界是有助于社会风气净化、人际关系和谐的,进而也能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第三,净土信仰中的“德福一致”的思想有助于和谐社会道德伦理的建设。

《观无量寿经》中云:“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如此三事名为净业。观经称此为“三福”或“三事”、“三业”,是“过去、未来、现在三世诸佛净业正因。”这种观念中其实蕴含着一种“德”一致”的思想,即如孝敬父母等善业,既是一种德行,同时也是往生西方净土的“福业”或“资粮”。这样就能鼓励净宗行者在实际社会生活中敦伦尽分,所以说,净宗行者虽然以出世为目的,但其行为与和谐社会的道德伦理建设是相互一致的。印光大师所说,“至于学佛一事,原须克尽人道方可趋向。若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事不实践,虽终日奉佛,佛岂佑之哉?”净土宗信仰为行持者提供了践行道德伦理的充足理由,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解决社会道德伦理资源有所不足的问题。

当然,净宗行持者也常有专着念佛、忏悔等净业,因厌恶娑婆心重而忽视世间义务甚至道德的问题,这就需要净宗行者切实学习教理,提高水平,充分认识到,净土信仰虽然是以出世为最终目的,但其伦理道德行为又是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一致的,这样才能达成世出世间的融合、圆满。

作者:张云江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