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选择本愿念佛集上
沙门辨阿撰
彻选择集者。任弟子之昔闻。具以述其义。寻圣教之诚说。辄以符其文。
选择本愿念佛集
南无阿弥陀佛(往生之业念佛为先)释曰。先就本选择集之题。此有三义。所谓第一本选择集之题中。言念佛者。是师所立之口称念佛也。故题次行言南无阿弥陀佛也。第二本选择集之题中。言本愿者。是善导所立之本愿念佛也。故题次行言南无阿弥陀佛也。第三本选择集之题中。言选择者。是然师所立之选择念佛也。故题次行言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故本选择集之题中。虽有三重念佛之义。俱非观念之念佛。但是口称念佛也。故题次文初置南无阿弥陀佛者。即是结前生后也。结前者。所谓结前题中三义俱是称名也。生后者。所谓为显此集所列之一一章段亦皆称名之义也。又为往生极乐者。以此南无阿弥陀佛口称念佛为第一之行。为显此义故。注云往生之业念佛为先也。又第一念佛义者。是依和汉两朝往生传记之。第二念佛义者。是依善导和尚观经疏记之。第三念佛义者。是依三部之阿弥陀经记之。此三义亦是行者之口中所唱之称名念佛也。次就本选择集所载之文义有其十六篇。一一之篇今当释之。
第一篇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者。先就圣道门有其二。一者大乘圣道。二者小乘圣道。所谓教主释尊出于五浊恶世唱无上正觉。为此秽土众生说大小乘法门令出离得道。依之大乘根机学大乘法门成大乘圣人。小乘根机学小乘法门成小乘圣人。故大小虽异同名圣道门也。次就净土门亦有二。一者十方净土门。二者西方极乐净土门。十方净土门者。所谓十方随愿往生经是也。又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是也。西方极乐净土门者。所谓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是也。又天亲往生论是也。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云。复次众生初学是法欲求正信。其心怯弱。以住于此娑婆世界。自畏不能常值诸佛亲承供养。惧谓信心难可成就意欲退者。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得生他方佛土。常见于佛。永离恶道。如修多罗说。若人专念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修善根回向愿求生彼世界。即得往生常见佛故。终无有退。若观彼佛真如法身常勤修习。毕竟得生住正定故(已上)又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云。行大乘者佛如是说。发愿求佛道重于举三千大千世界。汝言阿惟越致地是法甚难久乃可得。若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者。是乃怯弱下劣之言。非是大人志斡之说。汝若必欲闻此方便。今当说之。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又云。是诸佛世尊现在十方清净世界。皆称名忆念。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上)又优婆提舍云。愿受无(量)诸佛世界者。诸菩萨见诸佛世界无量严净发种种愿。有佛世界。都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者。菩萨见已。自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无众苦。乃至无三恶之名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七宝庄严。昼夜常有清净光明。无有日月。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常有严净光明亦当如是。有佛世界。一切众生皆行十善。有大智慧。衣服饮食应念而至。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中众生衣服饮食亦当如是。有佛世界。纯诸菩萨如佛色身。三十二相光明彻照。乃至无有声闻辟支佛名。亦无女人。一切皆行深妙佛道。游至十方教化一切。便发愿言。我作佛时。世界中众生亦当如是。如是等无量佛世界(种种)严净。愿皆得之。以是故。名愿受无量诸佛世界。又云。问曰。何等是净佛土。答曰。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佛土。佛于此中施作佛事(已上)如是(乃至)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何弥陀等诸经中说(已上)又天台大师云。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乃至)此名难行道也(乃至)十住毗婆沙论名易行道也。本选择集云。凡此集中立圣道净土二门意者。为令舍圣入净土门也。就此有二由。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已上)计夫时属灭后。代当末法。戒定智慧渐废。得道果甚希。如来灭后已二千余年。去大圣甚遥远也。理深解微故。亿亿众生中未有一人得者。因兹昙鸾道绰二师出于像法之终末法之始。忝为释尊之使者。特弘弥陀之教法。钝根无智之我等。设虽漏圣道之根机不能即身断惑。已降念佛之法雨。谁人不润甘露之妙味。然则虽先学圣道人。若有知此旨者。盖弃圣道归净土乎。
第二篇善导和尚立正杂二行。舍杂行归正行者。选择集意。且阁圣道门。早入净土门。可修净土行。就净土行有二。一者诸行往生。二者念佛往生。且止诸行偏行念佛。必离生死定得往生。但于念佛亦有二种。一者观行念佛。二者称名念佛。今善导意。全非观行之念佛。但是称名之念佛。释尊付属流通故。弥陀本愿成就故。决定往生无疑。弟子某甲先师在世之时如此习传之。仍为末代行者具以所教置也。勿疑(云云)
第三篇弥陀如来不以余行为往生本愿。唯以念佛为往生本愿者。双卷经意。阿弥陀如来因位之昔。其名号法藏比丘。值遇世自在王佛之出世。发起四十八大愿。然其中于往生行别立一大愿。所谓第十八念佛往生愿是也(云云)问。上人选择者是何义乎。答。善导和尚意。念佛者本愿往生念佛也。弥陀四十八愿之之中第十八愿是也。此本愿义之上。又法然上人检净土三部之诸本。校同本异译之诸文。而今勘出法藏菩萨选择义也。委如选择集。此则末代往生之珍宝也。下根出离之明镜也。谁不玩之哉。问。圣教之中以弥陀本愿名选择。有其证据耶。答。龙树菩萨言。共观十方清净世界。而自庄严其国。如阿弥陀佛先世时。作法藏比丘佛将导遍至十方。示清净国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已上)弟子某甲然师入灭之后。自检得此文。上人之料简符合菩萨之圣教。弥以流随喜之泪。倍以致渴仰之诚。龙树大士既云阿弥陀佛先世之时。作法藏比丘。令选择净妙之国以自庄严其国。以知。四十八愿皆是选择本愿也。就中第十八愿是选择本愿念佛往生之愿也。然则选择本愿念佛义。更以非法然上人之义。即是龙树菩萨之义也。亦非龙树菩萨之义。即是法藏菩萨之义也。亦复非法藏菩萨之义。即是先佛之义也。先佛之义故。即是法藏菩萨之义也。法藏菩萨之义故。即是龙树菩萨之义也。龙树菩萨之义故。即是法然上人之义也。此义尤可甘心。尤可甘心。上人手自料简三部经。我朝始立此义。唐土人师所立义之中。此选择之(云云)义全以无之此书之起专在此事。学者留心。又问曰。上问答之意。法藏菩萨以四十八愿庄严佛土之旨其义分明也。但以念佛别名选择。有何证文耶。答曰。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此念佛三昧过去诸佛之所赞叹也(乃至)一切如来之所印可也一切诸佛之选择也(乃至)一切诸佛之财宝也(乃至)一切诸佛之舍利也(乃至)一切诸佛之体性也(已上经文)此即以念佛别名选择其证文也。问。此念佛三昧。过去诸佛之所赞叹者。其义不可然也。所以者何。称名念佛是佛方便法。为浅智愚钝所设之浅行也。诸佛何故舍深取浅而赞叹之耶。答。念佛三昧。即是一切菩萨净佛国土本愿之中其一愿也。然则过去诸佛因位之昔立菩萨行。庄严佛国土之时所发悲愿故。诸佛赞叹之欤。问。此念佛三昧。一切如来之所印可者。其义不可然也。所以者何。称名念佛法为浅机所教之浅行也。诸佛何故舍深行取浅行而印可之耶。答。所诠以众生出离之要法可云深行也。然依佛本愿力故。众生皆称名念佛而得往生。岂有过此深行哉。依之诸佛印可之欤。问。此念佛三昧。一切诸佛之所选择者。其义不可然。所以者何。称名念佛是浅行也。诸佛何故不选择深行选择浅行耶。答。称名念佛即是易行易往之法门。下根下机之行业也。又佛本愿故。决定往生无疑故。诸佛选择之欤。问。此念佛三昧。一切诸佛之财宝者。其义不可然。所以者何。诸佛是以实相之宝珠为财。何以名字似名之法可为财宝耶。答。诸佛以万法为财。故似名之名字尤是财宝之一分也。问。此念佛三昧。一切诸佛之舍利者。其义不可然。所以者何。舍利是世尊之身骨。念佛如来之教法。然何念佛之法门言诸佛之舍利耶。答。舍利有二。一者遗身舍利。二者法身舍利。遗身舍利者。即是身骨也。法身舍利者。即是遗法也。俱是如来灭后利益众生之能化故。云遗身遗法也。况又佛与法即是一体不二之义也。佛者即是觉法也。觉法者即是佛故。即佛而法也。即法而佛也。问。此念佛三昧。一切诸佛之体性者。其义不可然。所以者何。体者对名而云体也。性者对相而云性也。是故以称名念佛可云诸佛名相也。何云体性耶。答。至极甚深之大乘者。名即是体也。相即是性也。是故名体不二相性一如。然则此念佛三昧。一切诸佛之体性者。此是大乘至极之法门也。问。言选择者亦有其例耶。答。有其例也。非但以念佛之一法名选择。亦有菩萨中名选择之菩萨。所谓释迦菩萨是选择菩萨。问。何故以释迦菩萨名选择菩萨耶。答。此娑婆众生者罪障深重无善无福心浊谄曲心不实故。十方诸大菩萨舍此世界更不化度。然释迦菩萨慈悲广大而出此界。为罪业众生。发大誓愿作能化佛。故云选择菩萨也(已上出经)问。法藏菩萨选择愿者。真位似位之中。于何位发此愿耶。答。难知(云云)两方寻之。若于似位中发此愿者。法藏菩萨选择二百一十亿诸佛国土之庄严。而五劫之间思惟照察。定智可地上真位之发愿也。若于真位中发此愿者。法藏菩萨弃国捐王。始发无上道心而立此愿。以知可地前凡位之发愿也。若尔两条俱杂思如何。答。上人云。此事真实难知。但经文云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若依此文意者。可真位之发愿欤(云云)抑弟子某甲造此彻选择集。而添上人选择集之意者深以为述彻其选择义也。依之为显彼义底。今至此问答。夫欲知念佛往生者。先须知一切菩萨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义也。又可习一切菩萨之本愿也。予昔奉值先贤高才之人。习之传之。然菩萨位有二。一者住三界内生身菩萨。二者出三界外法性身菩萨。生身菩萨者未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行。法性身菩萨者已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行。因兹龙树天亲同宣此旨。昙鸾天台并存此义(云云)沙门某甲昔学圣道门之时。聊习传彼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之义。今入净土门之后。又相承此选择本愿念佛往生之义。以二师之相传见圣教之诸文。其义更以不违教文。单圣道门人。单净土门人不可知之。圣道净土兼学之人可知之。自得此意。披一切大乘经见一切大乘论。随喜之泪难禁。此则圣教之源底也。法门之奥藏也。佛菩萨之秘术也。此书之上不可载尽。委可闻口传也。
第四篇三辈念佛往生者。双卷经意。上卷明弥陀因位之本愿。所谓四十八愿是也。下卷明众生往生之行业。所谓三辈修行是也。其三辈者上中下辈也。于此上中下辈之中。明专杂二行。而于杂行者不置一向之言于念佛行皆置一向之言。此则弥陀本愿故也。师云观经九品与寿经三辈。此是开合异也。然寿经三辈之下明念佛。故知。观经九品之中皆可念佛。但是经存略也(云云)
第五篇念利益者。自余修行皆有得益。例此思之。于念佛行亦可有利益。故明其利益也。
第六篇末法万年后。余经悉灭。特留念佛者。教主释尊为末法之众生遗留慈悲之时。念佛即是时机相应之法故。为往生之机特留念佛也。问。正像末之时节如何。答。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云云)
问大集经中云正法千年。何今云五百年耶。答。每人师云正法五百年也。所以者何。佛为女人许出家。是故今促五百年也。其旨入涅盘之遗教分明也。又如释迦谱等文。
第七篇弥陀光明不照余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者。问。佛者平等之慈悲也。何不照余行者。唯摄取念佛行者耶。答。善导释云。当知本愿最为强(已上)所以余行非本愿故。不照之。念佛是本愿故照之也。
第八篇念佛行者必可具足三心者。问如善导疏。三心者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等委以释之。若尔有智之人可知之。无智之伦不知之。若不知不可具三心。不具三心者不可得往生。如何。答。师云。善导和尚意发决定往生之信心。行一向专修之念佛。偏期临终正念无退转懈怠者。自然具三心也。经文释文意不出此趣。然则善导所立之一向专修者。构广大慈悲之支度。设正义正理之方便。与末代愚钝之众生决定往生之要法也。依之怀感禅师群疑论。释云。善导禅师劝诸众生。专修西方净土业者。四修靡坠。三业无杂。废余一切诸愿诸行。唯愿唯行西方一行。杂修之者万不一生。专修之人千无一失(已上)感师相传既以如此。末代念佛者勿敢令忽绪。
第九篇念佛行者可行用四修法者。师云。念佛行者发往生愿。或修三万返。或修五万六万等。令至于临终无退转者。此则四修之念佛也。以此意能能可思合也。
第十篇弥陀化佛来迎不赞叹闻经之善。唯赞叹念佛行者。所谓念佛行者机熟时至。其行成就之时。弥陀化佛来而赞叹念佛。此则我本愿故也。不赞十二部经者。此则非其本愿故也。
第十一篇约对杂善赞叹念佛者。我等从无始轮回生死。今度遇念佛可得往生。此是上上人也。最胜人也。好人也。妙好人也。又观音势至之二尊为朋友知识而垂影护。为增上胜缘不离行者。思此现益。念佛行者尤殊胜也。
第十二篇释尊不付属定散行。唯以念佛付属阿难者。师云。此是至极最要之文也。念佛行者尤可染肝耳。观经意。汝好持是语等者。阿难是于释尊弟子中有忆持不忘之德。佛言。汝是忆持不忘之人也。好闻持此观经。于我灭度后可弘通也。然此观经约佛随自意者。但是南无阿弥陀佛也。是故以佛名付属阿难也。依之善导云。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已上)知。智人知智人。是故有释迦之智人。知弥陀之智人以其名号为往生之本愿故。而对阿难流通此经之时。付属弥陀之名号也。近代有人云。夫菩提心者大乘之慈父。菩萨之悲母也。佛海之源底。法门之奥藏也。不发菩提心者。菩萨之功德不可成就。不发菩提心者。如来正觉不可满足。然今选择集意。但以念佛之一行为其往生之净业。不令具足菩提之秘术。既违大乘之教理。又背菩萨之巧度。若尔虽大乘之教。去菩萨之行。何遂往生极乐耶(云云)此难尤愚也。所以者何。菩提心者有二。一者凡位菩提心。二者圣位菩提心。就凡位菩提心亦有二。一者薄地凡夫菩提心。二者六度菩萨菩提心。薄地凡夫菩提心者。以一华一香一称一礼之功德。愿成佛道也。六度菩萨菩提心者。修万行诸波罗蜜一切之善根。愿成佛道也。又菩提心有二。一者菩提心愿。二者菩提心行。菩提心愿者。所谓四弘誓愿是也。菩提心行者。所谓六度万行是也。今此宗意者。薄地之凡夫底下之我等。不能断惑修理之观行。不堪入圣得果之根机。是故修念佛之一行。先近愿生净土。次远愿归佛果。此是菩提心愿也。又四弘誓愿之中。法门无尽誓愿知者法门万差无智下根之辈不能知之。是故愿行念佛之一门。往生净土之后修习无尽法门而成佛道。亦是菩提心愿也。又善导意。南无者作愿同也。约此回向者亦有近远。近回向者。往生极乐也。远回向者。阿耨菩提也。此是菩提心愿也。又不惜身命之行非凡夫所堪。易行易往之法尤当我等分。要须念佛往生之后证三解脱。得六神通还来此秽国。救摄苦众生。亦是菩提心愿也。然则今时具缚凡夫。烦恼境强。忍力根弱。设虽发菩提心愿。更不能菩提心行。故废之也。全以非难欤。依之大智度论云。新发意菩萨譬如鸟子双翼未成。不可逼令高翔。羽翮成就则能远飞。又论云。譬如鸟无翔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已上)天台大师云。又如鸟子翅羽未成。只得依树传枝不能远去。翅翮成就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须专念阿陀佛(已上)大智律师云。又如弱羽只可传枝。自是尽弃平生所学。专寻净土教门(已上)天竺菩萨并唐土人师同存此旨。尤可信顺。勿敢疑谤。
第十三篇以念佛为多善根。以杂善为少善根者。所谓以往生功德善根名福也。于此福有二种。一者多善根福德因缘。二者小善根福德因缘。多善根福德因缘者念佛也。小善根福德因缘者杂行也。唐土中古学者王日休先生存此义。依之自修称名行。乍立遂往生毕。又元照律师同存此义(云云)
第十四篇六方恒沙诸佛不证诚余行。唯证诚念佛者。问。如大乘庄严功德经明诸佛证诚。念佛余善俱证诚之。如何。答。有其二义。一者念佛余行俱证诚之欤。但至选择集者。观经·寿经二部之中说诸行之时不见证诚。至阿弥陀经说念佛之时始有证诚。故约世间流布之经言于余行无证诚欤。二者但约念佛证诚之欤。但至大乘庄严经者。彼经中念佛余行虽俱明之。实约念佛证诚之欤。
第十五篇六方诸佛护念念佛行者者。如阿弥陀经。祗园精舍之众会现座听闻之时。六方诸佛出舌相为证诚。又如来灭后之时为念佛行者诸佛加护念。此则一佛一切佛故。释迦一佛为在世灭后一切众生说念佛法门。六方诸佛同随喜护念之。此胜益尤可凭。何不励意乎。
第十六篇释迦如来以弥陀名号。殷勤付属舍利弗等者。所谓五浊增时众生之心甚以荒乱不调也。造罪业事尤是多。然于此五浊增之中有念佛往生之机。释尊以佛眼照之。而以念佛付属舍利弗等。于我灭后可弘通之与付属也。已上本选择集所载之十六篇一一释之毕。问。上人选择集中有几选择义耶。答。上人所造之选择集有八种选择。其八种选择者。双卷经中有三选择。一选择本愿。二选择赞叹。三选择留教也。观经中又有三选择。一选择摄取。二选择化赞。三选择付属也。次阿弥陀经中有一选择。所谓选择证诚也。般舟三昧经中又有一选择。所谓选择我名也(已上)总八种选择也(委如选择集)今此外又加二十二种选择之义。一就双卷经又有一种选择。所谓三辈往生之下。选舍诸行不置一向之言。选取念佛而置一向之言。此则选择一向之义也。二就观经又有一种选择。所谓下品三生者。十恶罪人破戒罪人·五逆人也。此等罪人以罪障重故。于诸佛之净土更所选舍也。以佛本愿故。于弥陀之净土而选取之也。以此案之。余善是非能治法。念佛是为能治之法。当知下品三生者选择恶业待对之义也。三就阿弥陀经又有一种选择。所谓选舍小善根福德因缘。选取大善根福德因缘此则选择大善之义也。四就文殊般若经中又有一种选择。所谓选舍相貌选取名号。此则选择一行之义也。五就普贤菩萨有一种选择。所谓华严经云。普贤菩萨临终之时。选舍十方净土选取极乐净土。此则普贤菩萨选择临终之义也。六就文殊菩萨有一选择。所谓文殊发愿经云。文殊菩萨临终之时。选舍十方净土选取极乐净土。此则文殊菩萨选择临终之义也。七就观音菩萨有一选择。所谓千手经云。念我本师阿弥陀佛。当知选舍余佛选取本师。此则观音菩萨选择本师之义也。八就势至菩萨有一选择。所谓大佛顶经云。势至菩萨之本愿选舍诸行选取念佛。得无生忍往生极乐。此则势至菩萨选择因行之义也。九就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有一选择。所谓选舍难行道选取易行道。此则选择易行道义也。又就龙树菩萨所造论又有一选择。所谓阿弥陀佛先世之时。作法藏比丘而选舍粗恶选取善妙。以为本愿。此则龙树菩萨选择本愿之义也。十就天亲菩萨往生论有一选择。所谓于五念门中第二赞叹门。是弥陀之名义也。于非本愿之诸行者选舍而不赞叹之。于为本愿之名义者。选取而赞叹之。此则选择名义赞叹之义也。十一就匡卢山慧远大师有一选择。所谓慧远大师虽习学若干三藏之教法。于其中选舍诸行选取念佛。而为我得度之要法。此则选择得度念佛之义也。十二就昙鸾法师有一选择。所谓菩提流支三藏对昙鸾法师之时。号长生不死之法而与观经毕。法师学得此经。选舍诸行选取念佛。遂往生之望。此则选择长生念佛之义也。加之就昙鸾法师之义有三选择义。所谓一者于诸行无在心之义。故选舍之。于念佛有在心之义。故选取之。此则选择在心之义也。二者于诸行无在缘之义。故选舍之。于念佛有在缘之义。故选取之。此则选择在缘之义也。三者于诸行无在决定之义。故选舍之。于念佛有在决定之义。故选取之。此则选择在决定之义也。十三就天台大师有一选择。所谓天台别传云。念佛是火车相现能改悔之法也。余行是非火车相现能改悔之法。是以选舍不能改悔之法。选取能改悔之法。而造十疑论专弘念佛也。此则天台大师选择改悔念佛之义也。十四就道绰禅师有一选择。所谓于并州聚男女之群类弘得道之要法之时。选舍万法。选取念佛而弘通之。此则道绰禅师选择念佛之义也。十五就善导和尚有一选择。所谓为末法之众生弘往生要法之时。选舍非本愿之杂行。选取为本愿之念佛。此则善导和尚选择本愿念佛之义也。十六就怀感禅师有一选择。所谓此感师者善导同时之人也。未对面之间虽带法相之法门而破善导之念佛。已对面之时见从善导口出光明。拜现化佛。忽归善导而选舍诸行。正选取念佛。此则怀感禅师选择见佛念佛之义也。十七就少康法师有一选择。所谓于乌龙山筑三级之坛。集四部之众令念佛行道。选舍诸行选取念佛而兴隆之。此则少康法师选择兴隆念佛之义也。十八就法照禅师有一选择。所谓大圣竹林寺记云。法照禅师参诣五台山大圣竹林寺。奉值普贤·文珠之二菩萨。为末法众生问得度之要法。普贤·文殊并答法照禅师之问。选舍诸行选取念佛。而教末法得度之要法。此则法照禅师选择末法念佛之义也。十九就慧日三藏有一选择。所谓慧日三藏入天竺之时。印度之诸众偏兴念佛。依之归朝之后选舍诸行选取念佛。此则慧日三藏选择念佛之义也。二十就大智律师有一选择。所谓此律师是本则四分律之学匠也。然置四分戒律。入天台上乘之法而学之间。身受重病。病中发愿。若今度病差存命入净土门可修念佛(云云)如愿病差之后。选舍上乘·戒之二法。修念佛之一行。此则大智律师选择病中念佛之义也。二十一就慧心先德有一选择。所谓慧心要集云。于诸行者为利智精进之人也。如予顽鲁者依念佛之一门。集经论之要文。而选舍诸行。正选取念佛。此则慧心先德选择念佛往生之义也。二十二就法然上人有一选择。所谓以善导和尚本愿念佛之义为其根本。而见经论其本愿之义上复加选择之义。此则法然上人选择本愿念佛之义也。已上二十二种选择之义毕。问曰。本选择集中明称名念佛往生其义已足。今又重造彻选择集有何要用耶。答曰。造此书有二意。所谓一者为显先师上人之广学博览之智德也。二者为救浊世末代之小智愚钝迷惑也。一为显上人之广学博览者。小僧某甲自上人御手未传此选择以前。上人向予具以告言世人皆有因缘发道心也。所谓别父母兄弟。离妻子朋友等也。然源空无指因缘。法尔法然发道心故师匠授名而号法然。出离之志至深之间。信诸教法修诸行业。凡佛教虽多。所诠不过戒定慧之三学。所谓小乘之戒定慧。大乘之戒定慧。显教之戒定慧。密教之戒定慧也。然我此身于戒行不持一戒。于禅定一不得之。于智慧不得断惑证果之正智。然戒行之人师释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云云)又凡夫心随物易移譬如猿猴实以散乱易动。一心难静。无漏之正智何因得发。若夫无无漏之智剑者。如何方断恶业烦恼绳乎。不断恶业烦恼绳者。何得解脱生死系缚之身乎。悲哉悲哉。为何为何。爰如予者已非戒定慧三学之器。此三学外有相应我心之法门耶。有堪能此身之修行耶。求万人之智者。访一切之学者。无教之人。无示之伦。然间叹叹入经藏。悲悲向圣教。手自披之见之。善导和尚观经疏。云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文见得之后。如我等无智之身。偏仰此文。专凭此理。修念念不舍之称名。备决定往生之业因。非啻信善导之遗教。亦厚顺弥陀之弘愿。顺彼佛愿故之文染神留心耳。其后又披慧心先德往生要集文。云往生之业念佛为本。又见慧心妙行业记之文。云往生之业念佛为先觉超僧都问慧心僧都云。汝所行之念佛是为行事是为行理如何。慧心僧都答云。心遮万境。是以我但行称名也。往生之业称名尤足。依之一生念佛勘其员数。二十俱胝返也(云云)然则源空随大唐善导和尚之教。任本朝慧心先德之劝。称名念佛之勤长日六万返也。依死期渐近又加一万返。长日六万返之行者也。如此慥以蒙严训毕。上人解行贤德盖以若斯。弟子某甲忝奉遇法然上人之在世。亲习传称名念佛之义理。专修称名偏期往生之间。上人又告言。有我所造之书。所谓选择本愿念佛集是也。欲以此书秘传汝也。此书之造意者。九条殿下向源空而示高命云。每对面之次念佛往生之义虽度度闻之。即施即废也。请注其文赐予(云云)源空蒙此仰。不能辞申。因兹善导之释义谨以记其文势。兼又陈其义势。然则选择后序云。而今不图蒙仰。辞谢无地。仍今懠罘鹨摹JJ瞿罘鹨濉Nü嗣疾还瞬幻簟J羌次薏盐蘩⒅跻病J敢痪呃乐蟆B裼诒诘啄拧跚啊?至钇品ㄖ硕橛诙竦酪玻ㄒ焉希┮言齑思稀R越钕隆5钕赂嫔先搜浴=翊耸檎呔煌磷谥乱逡病I先嗽谑乐薄4屿也葩治鹆钆丁4笫θ朊鹬蟆4硬┞交泵趴珊胪ㄖT纯账涿纱吮搿B睹讯ā=袢詹恢馈C魅詹恢馈9室源耸槊芨妒羧辍N鸺巴馕牛ㄔ圃疲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