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人乘”,第二是“天乘”,第三是“声闻乘”,第四是“缘觉乘”,第五是“菩萨乘”。分法不一样,一般咱们采取的是这样的分法。这种分法比较直观,比较好理解。在这里把“三藏十二部”,把“十二因缘”,把“四圣谛”和佛教经典当中的“五乘”的教法,简单的给大家做了解释,然后再反过头来读诵这段经文,大家仔细听:
“曼殊室利,毁谤正法,业障细微。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只要这部经是佛说的,不管它是“人乘”的,还是“天乘”的,“声闻乘”的,“缘觉乘”的,“菩萨乘”的,不管它是“了义”的还是“不了义”的,也不管它是什么文体格式,“长行”啊,“重颂”啊,“孤起”啊等等等等,只要是佛说的,哪怕是一首偈语,都是正确的,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来是“不妄语者”、“不诳语者”、“真语者”、“实语者”,大家一定要知道。如果有人这样认为,释迦佛哪一类经说得非常好,非常微妙,非常圆满。而另外一类经他说的不好,或者非常粗劣,或者不圆满,这种想法就是谤法。这样解释大家能明白吗?
比方说我们修行净土的人,除了念佛以外啊,很多人都在读诵《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经》啊,它主要讲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报庄严和念阿弥陀佛这一声佛号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如何去求往生。它讲了个“有”。有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这声名号,还有西方极乐世界,还有七宝池八功德水,迦陵频伽之鸟等等,讲了个“有”。可是,当你读诵《金刚经》的时候,你发现《金刚经》就说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说了一个“空”,你不理解了,“《弥陀经》说有,《金刚经》说空”?如果你认为《弥陀经》说好了,《金刚经》没说好,如果你认为《弥陀经》说对了,《金刚经》说错了,就是在谤法。释迦佛说的经典都是正确的。哪一部经典我们没有理解,我们理解不到,是我们业障深重的缘故啊!没有正确理解佛法含义嘛!我们现在是“愿解如来真实意”,还没有解开如来真实意啊!这正是我们修行的前提,我们修行的动力,这正是我们需要修行改正的地方。
底下一句话:“诸谤法者,由谤法故,是谤如来,是谤僧伽”。这个罪过有多么的严重!因为谤法的缘故,所以也谤了佛了。因为这个法是佛说的嘛,这个法是佛根据不同众生的根基,而随缘流露出来的,是真实之理,是法义,“谛实性”嘛。所以说你如果谤了法了,那么肯定也就谤了佛了。
那么僧呢?僧是佛法的承载者、实践者、弘扬者、修持者。如果这个法是错的,是偏的,那么,这个僧的行持,能行到个什么程度呢?他能得个什么果呢?同样也是在诽谤了僧人,诽谤了僧团了。所以说,谤法啊,同样也谤佛了,也谤僧了。这个谤法的恶业是极重的,这个在底下有交代。这一段不知大家能不能明白?相信大家,当你理解了这段经文的含义的时候,你会后怕呀!
接下来一段经文也是讲什么是诽谤正法的。在《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第三品当中,有这么一段经文:“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訾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这是一段。
接下来还有一段,一共三段,咱们把中间这段省略,然后再紧接着第三段往下听:“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明,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訾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这是一段。后面一句话,是释迦牟尼佛下的结论。原经文是这样的:“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尽,断坏一切八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这是释迦佛下的结论。
根据上面三段话,释迦佛下了一个结论:“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哪种人为“谤佛谤正法的人”呢?就是上面那三段解释给我们的那一类的人!哪一类的人呢?再来一遍:“此有一类,于声闻乘,得微少信”。这一类众生是站在“声闻乘法”的基础上,他是声闻乘的根基,对“声闻乘”有爱好、偏爱,喜欢它,可能有所修行。“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訾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为什么说他是实是愚痴呢?因为他于佛教经典当中的某一类,比方说声闻乘这一类,得的是微少信,而自谓聪敏。自认为自己非常聪明,非常的敏锐。所以说这一类的人,释迦佛说,“实是愚痴”。最愚痴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说,对于释迦佛所说的缘觉乘法及大乘法,毁訾诽谤。他这个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这里举了一个例子,就是下一句话:“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这一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这个“听”大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个“听”是什么意思呢?“听”啊,就是“顺从”的意思。“不听众生受持读诵”,就是说“不允许其他众生受持、读诵,缘觉乘法或者是大乘法的经典,不允许其他众生去修行缘觉乘法或者是大乘法”,这是它的含义。那么它这个程度到什么程度呢?“下至一颂”,不允许别人受持读诵“缘觉乘法”或者是“大乘法”,哪怕是一首偈语啊。这个颂”啊就是“偈语”的意思。刚才讲十二部经的时候,把这个“颂词”已经简单的给大家解释了。“颂词”就是一种文体格式,相当于咱们汉文的诗啊,词啊。一般是四句话,五句的也有,七句的也有,也叫“偈语”,“偈颂”嘛。
比方说,《金刚经》当中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就是一首偈语。当然偈语有很多,经典当中经常出现。比方说我们有一种回向啊,这种回向是这样说的:“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这也是一首经文当中的“偈语”,也叫“偈颂”。如果一个人阻挡别人修行大乘佛法,阻挡别人读诵大乘经典,比方说阻挡别人读诵《金刚经》,哪怕就是阻挡别人读诵《金刚经》当中的一首偈语,也是在诽谤正法,就这么简单。
当师父解释到这里的时候,肯定很多人就明白了。这种现象啊非常非常的普遍。现在佛教界,特别是在所谓的一些老佛弟子中,出现了一种怪圈,哪一种怪圈呢?就是“自谓聪敏,贡高我慢”。这种现象太普遍了。皈依佛门,念佛修法不长时间,很短的时间,行了。厉害啊!好厉害啊!多么厉害呢?就想当佛的老师,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说改经啊,给佛改经啊,“佛在哪一部经典当中落(la)了哪一句话了”,等等等等,这种现象,是非常奇怪的一种现象。
在南方啊有一位法师,专门研究这种怪现象,这一位法师说了这么一句话:“不是佛落(la)下了,是你想加上它”。怪圈,怪现象。“自谓聪明∵,实是愚痴,贡高我慢,诽谤正法”。他都不知道他在做什么!
这个“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我们一定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一定要记清楚,然后反观自己,以前是不是做过类似的事情?看看你周围有没有类似的人在做类似的事情?你们发发菩提心救救这些将要下地狱的菩萨们吧!
这里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在好几年以前,大约是两千年吧,我在普照寺领着打佛七,有一天晚上,下课之前,有几个居士在提问。其中有一个居士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师父:《金刚经》我已经把它作为长课读诵了三年了,现在已经背过了,十几分钟,不到二十分钟就能背下来一遍,我在打这个佛七中间,当我们下课了,回寮房要休息的时候,我能不能在心里默默的再背一遍”?意思是每天再坚持一遍。我说:“是可以的。”当时我给他回答是可以的。就是因为这句话,下课以后,有一个年轻的男居士,跟到我客堂嘛,跟我辩论,他说:“师父,我们要专修,你要下令,不能让那个居士每天再读诵一遍《金刚经》”。当时我是这样回答的:“我没有那个胆子下令不让任何信众读诵《金刚经》,为什么?不让别人读诵《金刚经》,就是阻挡别人读诵大乘经典”。那个居士天天在家已经坚持三年了,每天读诵,现在已经背过了。他在不影响你的前提下,不影响别人的前提下,睡觉之前默默的在心里读一边,背一遍,那为什么不可以呢?如果我今天不让这个不再读诵《金刚经》了,第二天再告诉另外一个不要再读诵《金刚经》了,那么,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人不再读诵《金刚经》了,是由于我在阻止他。《金刚经》只要存在,哪怕就是存在一天,它有它的度众因缘。为什么这么说呢?“法不孤起,对境方生,道不虚行,遇缘即应”。《金刚经》还存在着,那肯定就还有被《金刚经》所摄受的众生。读诵一遍《金刚经》,经书上讲的非常清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你学会把这个功德回向到西方极乐世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难道你得不到这个真实利益吗?所以说,阻挡别人读诵经典,我不做!我劝大家也不要做。刚才念的这段经文也正是这个含义。谁做,“谁就是诽谤正法”。
接下来一段:“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站在大乘佛法那个角度上,“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还是“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乘法、毁訾诽谤”。这个毁訾诽谤是非常清楚的,含义非常清楚。关键还是下句:“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不允许其他人受持,读诵,修行其它的法门。比方说,我是诵《弥陀经》的,“不允许别人”,“阻挡别人”诵《金刚经》,或者是诵《地藏经》,或者是诵《药师经》。那么这种人,释迦牟尼佛有个结论:“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
什么是诽谤正法?哪种行为是诽谤正法?不是哪个高僧大德说的,这是佛的定义,佛下的这个定义啊!诽谤正法就是“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的法藏”。因为“佛佛道同”的缘故。“焚毁断灭,皆为灰烬”。把一切法藏都焚毁断灭了,烧成灰了。“断坏一切八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你诽谤了正法这个罪过是极重的,就类似挑坏一切众生的法眼。这个事情大家一定要仔细思考!善思维,善思维。自谓聪敏的信众啊,例子很多啊,非常多。
接下来,当咱们再念一段经文的时候,随便举上几个例子,大家对对号,看一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会改正毛病习气就是学会了修行,有很多佛弟子他不是在改正自己,是想要改变别人。如果说你跟十个人,每一个人学一条长处,你跟十个人学,那你就学了十条长处。十条长处都聚集在你的身上,那麽在包括你在内的十一个人当中,你是最高无上的。如果你挑别人的毛病,你挑了十个人的毛病,在包括你在内的十一个人当中,你的口业是最重的,你的烦恼也是最多的。所以说,修行要学会改正自己。高僧大德这样说:“最难攀登的高山是自己,最难克服的对象是自己”,“最危险的敌人是自己”。是自己的什么?是自己的“无明业习,是自己的贪嗔愚痴,贡高我慢”啊。所以对于“自谓聪敏”的这些人啊,你最后要净下心来想一下:你做的这些事情,是不是在诽谤佛法?是不是在破坏合和僧?有的人打着护持某个寺院的旗号,拆另外寺院的台,你自己想一想,你是在做什么?
接下来一段经文,是《地藏十轮经》当中的第四品,经文是这样:“若有于我(佛),为利乐一切有情,所说正法,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诽谤、遮止、障蔽、隐没,下至一颂,当知是名谤正法者,亦名毁灭八圣道者,亦名破坏一切有情正法眼者”。这一段经文跟上一段经文有些类似,在这里呢不同之处是:“若有”,就是如果是有的人对于“我”,这里是指“释迦佛”了。如果有的人对于我佛陀啊,“为利乐一切有情所说的正法”,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广转***,他无非是要让一切有缘众生,了脱轮回啊,得成佛果啊。
所以说,释迦牟尼佛讲的任何经法,都是“为了利乐一切有情”而说的。所以后边他举了一个例子:“谓依声闻乘所说正法”,说的声闻乘法也是正法,“或依缘觉乘所说正法”,说的缘觉乘法也是正法,“或依大乘所说正法”,依大乘根基的人所说的法也是正法,大家一定要清楚。如果你站到“大乘”的这个立场“诽谤声闻,诽谤缘觉”,或者是站到“声闻乘”这个角度上,“诽谤缘觉法,诽谤大乘法,都是诽谤正法”。
某些无知的修行人啊,你非要诽谤释迦牟尼佛的其它法门你才感到心安啊?——你被谁“忽悠”了。
底下是方式上的列举。诽谤主要是口啊,或者是行动,行动就是改经。“遮止”就是“阻挡”别人。“障蔽”,给别人藏经书啊。“隐没”就是“遮止”的另外一个含义。“下至一颂”,当知是名“谤正法者”。哪怕你就是阻挡别人读诵,给别人藏起来。起的作用仅仅是“下至一颂”,经典当中的一首偈颂,也是“谤正法的人”。“亦名毁灭八圣道者,亦名破坏一切有情正法眼者”。
在这里呢举几个例子。最近一段时间,在很多地方出现了些个别现象,这种个别的现象为什么出现?正是因为他可能就没有看过这一段经书,没有听闻这一段的开示,不知道到底什么行为就是诽谤正法?也不知道诽谤正法到底得到了个什么恶报?这个过失有多大?哪种现象呢?就是随便改经啊!随便改经正是谤法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为什么呢?你改经,导致后来读诵的不是真经了,这是第一。
第二,你改经,你就是认为:“或者佛没有说好,或者五百阿罗汉没有结集完全,或者是也懂梵文,也懂汉文的翻译大师没有翻译正确”,这三条你都是在诽谤正法,你所做的这一切后果,就是让后人可能得不到正法,听闻不到正法,可能就得不到真正的经书了,这就是破坏佛教。
打个比方,有一个非常精进的佛弟子,他也经常给人家讲法,其中有一次,他从普照寺得了几本《地藏经》,拿回去以后给大家发一下,在发经书之前呢他先翻看了一下,他发现《地藏经》上列举了什么什么天,什么什么天。比方说,《地藏经》上说:“所谓四天王天,忉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等等等等。不知什么原因?他可能是对某些天不感兴趣吧,他就买了一部分白色胶布,剪的一条一条的,干什么呢?把这个经书上的很多“什么天什么天”,给它遮上了。他不爱好的那个,他不喜欢的那个,他给它遮上了。贴上以后,他才发给很多信众去诵这个经。当然其他信众也不知道内情啊,打开一看,有粘住的地方就不念了。粘住的就不知道什么内容了,这是一个实例。不要问是谁?谁做就是谁!谁做谁就种下诽谤正法的正因。
还有一种情况,有个开经偈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意。”这个百千万劫难“遭遇”,“遭遇”这个词,好像是他不太喜欢。后来他就改了,改成百千万劫难“相遇”了。
这种改经的形式非常多,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哪怕就是一首偈语当中的一个字,如果你给它改了,你就是在改经。
比方说我们经常说的忏悔文:“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义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这是来自于《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的一首偈语,这是经文。再比方说有一个回向文:“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虽然它是一种回向,但它也是原经文当中的一首偈语,哪怕你就是改一个字,你就是在改经。“改经是诽谤正法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个大家一定要知道!在这里呢,把绝对不能做的那些给大家讲了一下。还有一个内容,就是诽谤正法的罪过到底有多重?
释迦牟尼佛在《三摩地王经》当中有这么一句话:“若毁此瞻部洲中一切塔,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这是第一段。第二段:“若杀尽兢伽沙数阿罗汉,若毁谤契经,此罪极尤重”。这是两段经文。
第一段经文的含义是:“如果你把整个南瞻部州的一切佛塔都毁坏了,也不如毁谤佛经正法的罪过重”。
第二段就是说:“如果你诽谤了正法,毁谤了契经”,契经就是经书经法啊,“要比杀尽兢伽沙数阿罗汉的罪过还要重”!兢伽河就是印度的恒河。印度的恒河有个特点,比较宽、广、深,它是细沙河,它的沙子非常细。杀尽像印度河沙一样的,那种数量的阿罗汉,毁谤契经的罪过要比它的罪过还要重,大家都知道,刚才已经解释了。杀一个阿罗汉就是“五逆重罪”,如果杀像恒河沙数的一样的“阿罗汉”,你那个罪过有多麽重?诽谤佛经正法的罪过要比这个罪过还要重。这是佛在《三摩地王经》当中讲的。菩萨们,谨慎一下吧!
当我们在修行佛法的过程当中,你没有得闻的经书太多了。那都是“佛陀为利乐一切有情而说的正法”,你为什么非得去诽谤呢?你没有时间去读诵,没有文化知识去读诵,没有兴趣去读诵,正是说明你业障重啊!你还“慢”什么?太可怜了!在这儿,提醒大家一定要知道,反复反复的要研究这段经文!看看哪一些我们是绝对要做的?哪一些是绝对不能做的?那么释迦佛要求我们做的,我们做到了。要求我们不做的坚决不去做。那到临命终的时候,我们肯定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我们往生的保证。
(第三盘完)
第四盘
接下来的时间,跟大家共同探讨的内容是《怎样提高往生品位》。《怎样提高往生品位》这部分内容非常重要,他主要来源于《佛说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两部经书。所以大家在听经的过程当中,最好是手头有这两部经书作参考。
要提高往生品位,必须是要保证往生。怎样才能保证往生啊,这个在前面啊,我们已经简单给大家介绍了。在这里讲“怎样提高往生品位?”咱们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展开探讨。
第一呢就是:为什么要提高往生品位?也就是讲提高往生品位的必要性。就是说提高往生品位有什么好处?
第二个方面是讲:念佛人在往生前,能不能提高往生品位?就是在往生之前这段时间,你能不能提高?这主要是讲了提高往生品位的可能性。就是说的,念佛人在往生前这段时间,提高往生品位是完全可能的,是真实不虚的,这是第二讲。
第三个方面,讲的是如何去提高?就是说,咱们怎样去修行,才能提高往生的品位?这里有一个模式,这个模式前面已经提到,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都已经讲到了。
这个模式是这样的:“第一是什么人”,这是第一项。“第二项是干了什么?第三项是命终时什么境界现前?第四项是谁来迎接?第五项是到极乐世界以后多长时间华开?第六项是华开见得谁?第七项是听闻什么经法?第八项是经过多长时间?第九项是得什么什么果?”
这个模式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非常明显。从上品上生,一直到下品下生,都是遵循的这个模式。你搞清了这个模式,那么你就非常明了的知道提高往生品位是可能的,也是有必要的。咱们这个讲稿的资料,刚才已经说了,主要来自于净土法门当中的很重要的两部经典:一部是《佛说无量寿经》,另一部就是《观无量寿佛经》。大家可以去对照参考。
下面呢,先给大家介绍第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说为什么要提高往生品位?大家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念佛的人发愿要去的地方,对于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的描述,我们已经从经文当中知道了,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有九品莲台的不同。这种不同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比如说,上品上生和下品下生。在经文中是这样描述的,大家仔细听:“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闻已,即证无生法忍,是名上品上生者”。
这是《观无量寿佛经》当中,对上品上生的一段描述。上品上生: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亲自来迎接。在这里这个“无生法忍”啊,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无生法忍”就是咱们以前读诵经文当中接触到的,也叫“阿鞞跋致”,也叫“阿惟越至”,就是不退转。在下面要有详细的讲解,在这里咱们大家知道不退转就行了。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如果你是上品上生,那么就如弹指顷,往生彼国,一听到光明宝林,演说妙法,马上就不退转了,闻已即“悟无生法忍”。这就是“上品上生”的描述,是到了西方以后的一个差别。中间的很多品咱们就先不要说了。接下来看一下“下品下生”的经文,“下品下生”是这样描述的:“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观世音、大势至以大悲音声,为其广说诸法实相,除灭罪法,闻已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是名下品下生者”。
这一段是对“下品下生”的描述。在这里我们要知道,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下品下生”啊,是于莲花中,“满十二大劫莲华方开,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十二大劫”以后莲华才开,莲华开了怎么样呢?“听闻经法,听闻了灭罪法,应时即发菩提之心”。那才发菩提之心,没有说证得什么。这里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满十二大劫”,这个“劫”啊是表示时间的一个名词。佛教把这个劫啊视为不可计算的很长很长很长的年月。“一大劫”实际上包括了“成、住、坏、空这四劫”,是一期世界的始末。成住坏空嘛,是一个世界的周而复始的一个时间概念,一个始末。比方说,我们这个世界从形成到住,到慢慢慢慢变坏,到空无所有,什么也没有,变得空了,再到成、住、坏、空这四个时段,被称为一大劫。这是佛教当中的一种比喻。从《杂阿含经》中可以看到,提到过有“芥子劫”和“磐石劫”的比喻。要想知道大劫,咱们先要了解一下中劫和小劫。一小劫呢它是这样描述的:“人寿啊,人的这个寿命啊,从最初的八万四千岁开始,每过一百年,减少一岁,这样慢慢慢慢减下来,减到人这个寿命啊到十岁为止。再从十岁开始算起,每过一百年,增加一岁,这样慢慢加加加,增加到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而止,这样一增一减的过程,佛教把它看做是一个小劫啊。这样算下来一小劫是“一千六百七十九万八千年”,这是一个“小劫”。根据经上讲,“二十个小劫就是一个中劫”。中劫这样推算下来呢是“三亿三千五百九十六万年”,这是中劫。那么一“大劫”呢就是“十三亿四千三百八十四万年”,这是佛教当中的“大劫”,根据这个数学公式来推算是这样的。那么这个十二大劫呢就是“一百六十一亿两千六百零八万年”,华才开,出来见观音菩萨,见大势至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给他讲“除灭罪法”,他才“即时发菩提之心”,刚刚发愿嘛,才刚刚发心。也就是说,这时候离证果的时日尚且非常远非常远。什么时候能证得上品上生说的“无生法忍”呢?那个“不退转果位”呢?“阿鞞跋致”啊,“阿惟越至”啊,这经典上没有介绍。根据这个华开的时间啊,我们可以认为,等着华开以后,再发心,再修行,再等着证得不退转果位,恐怕是非常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这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当中的一种不同,这种不同啊在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是由于念佛人在修行过程当中的不同,什么不同呢?身份的不同,方法的不同,心态的不同,理念的不同,所造业的不同,持戒不持戒的不同。持戒犯戒,有戒无戒等等等等不同的业而造成的,即使都是具足“信、愿、行和一向专念”,那么不同的人,不同的身份,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持戒方法等等等等,就造成了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不同的果。就此看来,如能够尽量提高往生品位,就能够缩短成佛的时间,也就能够尽早乘愿再来,广度众生。所以说呢,提高往生品位是完全有必要的。
大家知道众生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六道轮回的众生苦,那么它方世界六道轮回的众生也是非常非常的痛苦不堪。那么我们要想学佛,要想修佛法,那就是学佛陀的那种悲啊,悲心悲愿嘛。我们就要发愿,乘愿再来,广度众生。可以这样说,我们早一天成就,早一天发愿乘愿再来,就早一天解除一切有缘众生的苦难。通过这一条分析,提高往生品位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时咱们这个讲稿,《怎样提高往生品位》,才有它的意义,才有探讨的必要。
接下来第二是能不能提高呢?就是说,提高往生品位非常有必要,非常有好处,能够缩短成就的时间,那么我们能不能提高?提高有没有可能?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大家知道,因缘果报,毫厘不爽。这就是佛法的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任何一件事的形成,任何一个果的现前,都是因缘合和,没有任何一个果是离开其因缘而孤立存在的。这个正是佛教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所以说呢,在我们往生之前,在我们修行的当下,就已经决定了能否往生?或者是什么品位?这在经文里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现在再列举几段经文帮助我们理解。“上品上生者”,是这样描述,这样要求的:“一者慈心不杀”。慈心不杀,你具备慈悲之心,严持不杀之戒,“具足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这是上品上生者的一段,这是对我们的要求。这段要求就是对我们往生之前的,如何做的内容的一个描述。那么我们能不能做到呢?根据经文上的对照,绝对很多人都能做得到,这是“上品上生者”。
那么“上品中生者”也有一段要求:“不必受持读诵方等经典,善解意(义)趣,深信因果,不谤大乘。”这是《佛说无量寿经》当中的经文,能不能做到呢?完全能够做到啊。
“中品上生者”,“受持五戒,持八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这是“中品上生者”,这样要求的。
“中品中生者”有这么一段:“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若一日一夜持沙弥戒,若一日一夜持具足戒,威仪无缺。”这是“中品中生”的要求。到了“中品下生”又有要求,是“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等等等等。
根据以上几段经文的对比,可见,在因地,我们做了不同的事情,种了不同的因,就影响到我们要往生的品位。就是说提高往生品位是可能的,主要是看你做了什么?根据经典要求的,我们越是持戒严谨,越是精进修行,做的功德越多,往生后的品位就越高。这个在下面的内容当中将会有很详细的描述,这里就不再详细介绍了。
第三个内容我们主要是讲一下如何提高?怎样去做呢?做到哪一步保证到哪一品呢?往生品位,我们如何去提高?这是咱们讲稿的主要内容。我们接下来还是从《佛说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佛经》两部经典当中来给大家介绍,这是佛的话,佛的要求,佛的定义。
第一,我们先从《佛说无量寿经》当中看一下,“三辈往生”它的不同,它的差别,来帮助我们理解。在这里我们应该是有一个表格,根据这个表格来对比一下,通过这个表格的对比啊,能够看出佛陀要求我们往生西方的几个重要的条件。咱们在前边《怎样保证往生》中讲到了,也就是说应该做到的哪几个方面?实际上在这个表格里边都充分地体现了“信、愿、行,发菩提心和一向专念”,就是这个意思。根据表格我还是给大家读诵:
这个表格的第一项是三辈的不同。三辈的不同就是这个上辈者是什么什么?中辈者是什么什么?下辈者是什么什么?这是上辈中辈和下辈的不同。这就是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三辈的不同。那么这三辈的不同,来自于因地的不同。这个因地的不同又分两类:∵
第一,是身份,也就说是什么人。
第二,最重要,是做了什么?
再往后一栏就是临命终的时候,见到了什么境界?什么境界现前?谁来迎接?
在最后一栏呢就是往生以后怎么描述的?对这个不同的往生的人啊,就是说是又怎么描述的。表格大体是这样:
在第一栏当中是这样讲的:“其上辈者”他这个身份是这样:“舍家弃欲,而做沙门”。这是讲他的身份。什么身份呢?先要知道“而做沙门”,“沙门”是什么?在这里根据经上的介绍,我们对“舍家弃欲而做沙门”是什么身份要明确一下。佛陀在《四十二章经》当中有一个解释是这样说的:“佛言(就是佛说):辞亲出家为道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行进至清静成阿罗汉”。什么叫“沙门”呢?就是佛说的,“辞亲出家为道,名曰沙门”,就是“出家人”。在古代,这个“沙门”啊,不但是佛教的出家人叫沙门,还有外道的出家修行人也叫沙门。所以说在古代,一提到“沙门”就是指“出家的修行人”。第二条,“佛言:除须发为沙门”。就是落发啊,剃度出家,为沙门。这个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条戒。这个二百五十条戒就是我们出家以后受的那个比丘戒。从狭义的范围讲,出家以后受了出家戒,持出家的戒再行持佛法,那是佛教的沙门,就是指比丘。“上辈者,是舍家弃欲而做沙门”,这个身份一下子就摆到这了。那么做什么呢?往后做什么?和在家人做什么做什么?
三辈主要是从几个方面,第一是什么人?它是这样说:“出家的做了大量的功德,往生是上辈”;那么“没有出家的,做了大量的功德,往生是中辈”;没有出家的“也没有做大量功德,即使往生也是下辈。,这是这个表格的总体的含义。为什么说同样是做功德,那么出家的是上辈,在家的是中辈呢?这是《佛说无量寿经》上讲的,这里简单给大家介绍。其中有一点是这样,佛说的,“出家人的功德是不可思议的”,同样是这一个人,同样是干了这个事,他“现出家僧众之相”和“现在家白衣之相”,他的功德是不一样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单纯说剃度出家啊,就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这是佛说的。
有一部经典叫《出家功德经》。给大家念这么几段,帮助大家理解,树立个正知见,更能正确的理解佛陀的教义。有一部经典叫《出家功德经》,上面有这么一句话:“出家功德无量无边,不可为喻”。出家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不可为喻,就是说不好用打比方举例子,能够说全的。这一段还有一句话也是《出家功德经》当中讲的:“譬如,四天下满中罗汉而供养,不如有人为涅盘故,一日一夜出家受戒功德。又如,起七宝塔,高至三十三天,不如出家功德”。谓:东西南北四天下啊,这些众生全都是阿罗汉的话,你用你的一切一切来供养这些阿罗汉,也不如有人为涅盘故。为究竟圆满佛果的这个发心,而一日一夜出家受戒的功德,这就是一个比喻。接下来这一段就是说,你造了个七宝塔,很多很多宝庄严装饰,这个塔有多高呢?高到三十三天呀,高到跟须弥山一样了,就是高到玉皇大帝那去了,已经超过四天王天了。那么也不如出家的功德大。
还有一部经,在《瑜伽长者经》里边有一句话:“无有在家修集无上菩提之道,皆因出家得无上道。”释迦牟尼佛,包括弥勒佛成佛,包括很多很多的佛成佛,都是示现出家相,叫“八相成道”嘛。还有一句话:“若我毁訾住家,赞叹出家,言满虚空,说由不尽”。我的语言充满了虚空,这种出家比在家的功德的差别是说不完的。出家的功德,佛在这几部经典上给我们介绍了。所以说,“把舍家弃欲,而做沙门”,往后怎么样怎么样行持,这一类的人放到上辈。到中辈当时是没有舍家弃欲的,没有做沙门的,那么也是大行功德而又怎么样怎么样怎么样,他是在中辈的。接下来是没有出家也没有大行功德,但是由于他过去世还有他的善根,还具足了“信、愿、行,和一向专念”,临命终的时候呢,也能够往生,但是他是下辈,这是《佛说无量寿经》的差别。
这里讲到了“功德”。这个“功德”和“智慧”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要给大家把这个“功德和智慧”先解释呢?因为这个上辈,往生了以后啊,“便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这是上辈的。那么到了中辈呢?中辈的往生以后他有个描述是这样:“住不退转,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到了中辈,他的∵“功德和智慧”,“次如上辈”就是不如上辈。到了下辈有一句话叫:“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那么到了下辈,是讲功德和智慧不如中辈,这是它的差别。在这里大家要知道,“功德”“智慧”是什么意思?佛陀的名号本来是一千种,后来在经书当中经常列举的是十种名号。“功德智慧两足尊”,这个“两足尊”啊就是佛陀的一种名号。“两足尊”就是“功德和智慧圆满具足了”,一点不缺,一点不少。功德你少一点,偏有智慧圆满了,也不是圆满的佛果,没有圆满成佛。如果说是智慧缺了,功德你圆满了,也不是圆满的佛果。所以说,“功德和智慧”两个方面在修行过程当中,最容易体现你离佛果还有多远?
“次如上辈”,∵“功德和智慧”这两方面,你就不如上辈。那么到了下辈呢?“次如中辈”,那么你下辈里,“功德和智慧”这两方面,你就不如中辈的多。《光明文句记》是这样说:“福德和智慧具足名为两足”。在《仁王护国般若经》当中,是这样说:“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智慧么。佛教当中讲的究竟,就是佛性,就是般若。《法华嘉祥四》是这样讲的:“以权实为二足,以福慧为二足,以解行为二足”。福慧两足,解行两足,是这样的。
“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做沙门。”这个讲了什么人是上辈的。什么人做什么呢?下边一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你看,发心,“愿生彼国,修诸功德”,那是什么呢?“信愿行嘛,一向专念,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嘛”。所以说这一段提示给我们的,就是说是不管是上辈,中辈还是下辈,你必须都要具足“信、愿、行和精进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管是什么人,都要具足“信、愿、行”。
接下来是:“此等众生,临命终时,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彼佛往生其国”。这一段跟接下来的中辈和下辈都有差别了。大家先记住这段经文。往生以后,“便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住不退转,智慧勇猛,神通自在”。这是上辈的,什么人?做什么?临命终的时候是“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寿佛与诸大众,现其人前来迎接”。其中辈者是这样讲的:“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这里的众生就是十方世界,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各个不同的国界的人民,“诸天人民”。“其有志心,愿生彼国”。“你只要是发愿,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那些人,都算数”。所以“发愿是非常重要的”。“虽不能行做沙门,大修功德”。虽然你不能行做沙门,不能出家、现出家相而大修功德,这就跟上辈有差别了嘛。
接下来是:“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后边一句话:“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还是“信、愿、行具足”,还是“发菩提之心”,还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在这里跟上辈有点差别了。虽然不能行做沙门,大修功德,也必须要具足信、愿、行,也必须要一向专念。
紧接着这一段也是一个要求:“多少修善”呀就是随你的愿,随你的份,随你的能力,不管多,不管少,一定要做,做什么?做善事。这个做善事底下实际上就是一种列举:“奉持斋戒”,“奉持斋戒”体现的还是“严持戒律”。“起立塔像”,单纯从字面上讲是修复或者新建佛塔佛像。实际上包括了寺院,“一切能够安僧办道的场合,一切能够弘法度众的表象都是要做的”。“饭食沙门”,这个“食”啊,粮食的食,在这里念食(si)才对,“用饭来食(si)沙门,就是供养出家人”,这就是要求在家人做的。“悬缯燃灯”是指道场当中,大殿里跟其它殿里,很多的“幢幡宝盖一样的严饰器具”,它属于“悬缯”。“缯”一类的,严饰品,丝织品。“燃灯”就是香油灯啊,点蜡呀,包括酥油灯啊。“散花烧香”,就是以香花来供养。“烧香”呢,就是用末香、线香、涂香、粉香等等来供养。“以此回向”,以什么来回向?以做这些事情的功德来回向,“愿生彼国”。你做这个就是修行啊,要成佛呀。那么你临走的时候要往哪呢?要往阿弥陀佛那儿去,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在西方极乐世界听闻经法,修行佛道,最终圆成佛果,回入娑婆世界广度众生,是“愿生彼国”。以此回向来说明,以什么回向?就是以你的所谓的行持的功德来回向,你这一切的行持都是有功德的。
这一段咱们可以结合印光法师在文抄当中给我们的开示,净土法门修行人以念阿弥陀佛为正行,以做其它善事为辅行,善事你不做的话,中辈也没有你。这就是佛陀对我们的要求,做为一个在家的修行人来讲,你要“多少修善,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燃灯,散花烧香”。如果这些事情也不做,光念佛,具足了“信、愿、行,一向专念”,那么也不在中辈啊。这个中辈当中,“其人临命终时,无量寿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次如真佛”。虽然是化现的,佛的光明,佛的相好,“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跟真佛一样。“与诸大众现其人前,即随化佛,往生其国”。这是中辈啊。虽然是化佛来接嘛,“往生以后,住不退转”。这个在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在这不再解释。“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你比那个上辈,功德也缺乏一些,智慧也缺乏一些。说明是什么呢?你比上辈往生的那个人啊离佛陀的距离远啊,离成就佛果的距离远。
接下来“其下辈者”,是这样说的:“十方世界,诸天人民”。还是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包括了你我在内。“其有至心欲生彼国”,只要是你真诚的心,愿意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都在此数。你愿也不发的话,你就不在此限嘛。后边一句话:“假使不能做诸功德”,你看,也没有出家,还不能做很多功德,那怎么办呢?那就是下辈了。但是,即使是下辈,后面还有要求。如果后面的要求你也做不到,那么下辈往生也没有你啊!做什么呢?“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哪!
所以说,在上辈、中辈、下辈当中,都讲到“发菩提之心,一向专念,乃至十念,念无量寿佛”。所以咱们在怎样保证往生上,已经给大家解释了。“信、愿、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愿生其国”。接下来的一句话,跟咱们解释的怎样保证往生的很多内容有相似之处啊。后面一句什么话呢?就是:“若闻深法,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很多的经典都是深法,都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正法。“若闻深法”,如果你得闻到深法,要“欢喜信乐”啊,不能去诽谤。比方说《般若经》就是《金刚经》,原来我没诵过,可是突然间你听说了,要欢喜,生欢喜心啊:这是佛说的法。佛说的法是为“利乐一切有情而说”的,是让众生了脱的法宝啊。即使你没有因缘去读诵,去修持,那么你听了有这部经典,你至少要生信心,要欢喜,要生欢喜心,不要去诽谤。“不生疑惑”,这就是一个条件。“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这样的话也能往生。如果说你没有做什么功德。你也没有发菩提心,你也没有一向专念,闻了深法你也不生欢喜,还要疑惑,那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下辈也没有你。所以在这里简单一提,跟咱们上面这个经文啊,上面那个解释,做一个前呼后应。如果你得闻了其它佛法,其它经书,你再去诽谤的话,那么下辈没有你!
这一段呢帮助咱们理解怎样保证往生的内容。这种人,“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梦见彼佛,在梦中,做梦,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了,是做梦梦到的。那也能往生,但是他就是“下辈”了。他往生以后就是“功德智慧次如中辈者也”,功德和智慧比中辈的又要差了。这两条差的越多,离证得佛果就越远。非常重要的两条。所以说在这儿呢,根据《佛说无量寿经》上我们这一段解释,大家应该明白了。你是个什么人,一定要怎么做?这一段就是要求我们必须要具足“信、愿、行,还要发菩提心,还要一向专念,还要大行功德”,那么你即使不出家,可能你在中辈。如果你除了念佛以外,也具足了“信、愿、行,也一向专念,也发了菩提心”,也以至诚心去愿意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你没有做其它功德的话,可能你就在下辈。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你听闻了释迦佛的其它教法,或者是接触到了释迦牟尼佛说过的另外经书,“你去疑惑,你去诽谤,你去障蔽、隐没,你不让别人去诵持,那么你就是诽谤正法”,下辈也没有你。
所以说,“佛佛道同,经经相通”。经书跟经书之间啊,若搞不懂的话,是你自己不明白,自已业障重的缘故。不是佛没搞懂,是咱们没搞懂。这样看来,这一段经文,跟咱前面介绍的那一部分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佛在经上给我们的开示。而不是哪个大德的话,大家一定要谨慎,课下好好看看这一段。
接下来咱们再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来分析一下,佛陀是怎样告诉我们的。这里啊有一个刚才讲的模式,我们叫它为表格,给大家读诵一下:“第一呢是什么人?还是说的什么身份。第二是干了什么?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三是命终的时候什么境界现前?这就是不同了,每一个品位当中都有不同了。第四是谁来迎接,这经上讲得非常清楚。第五是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多长时间华开?第六就更详细了,华开见了谁?还不一样。第七是听闻何法?而又不一样。第八是多长时间才得到。第九得到什么?”这个差别,帮助我们理解:为什么我们要提高往生的品位?我们怎样做才能提高往生的品位?这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这部分内容相对比较多,讲得也比较详细。在咱们接下来的讲稿当中,对经文当中涉及到的,能帮助我们理解的很多的名相名词,给大家要做解释,要不然大家光听,听来听去什么也不知道,那样就失去意义了。
在这儿就不再详细的讲解《观无量寿佛经》是怎么来的了。随着咱们讲稿的内容念经文就行了,咱们从哪里开始呢?从“上品上生”一直研究到“下品下生”。
经文是这样的:“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上品上生者,若有众生,愿生彼国,发三种心,即便往生。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在这着重突出了一个“发心、发愿”。随着经文的展开,我们把主要的涉及到的名相,要给大家解释一下。“一者至诚心”啊,“真实愿往生的心也叫至诚心”。“二者深心”,这个深心啊根据善导大师的说法:“是求法的心深重叫深心”。在《维摩羯经》当中说呢,“深心即是净土”。深信佛的本愿,毫不怀疑就是深心,深信释迦牟尼佛的教理教义,深信西方极乐世界,深信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深信我只要念佛,只要如理如法的做,阿弥陀佛就来接,这都是“深心”的概念。“三者回向发愿心”。这三条啊主要体现的是“信和愿”。接下来那三条呢,主要体现的是“行持”。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回向发愿”:“以所修的善根功德,回向于西方极乐净土,而发往生净土的愿心,就是回向发愿心”。这个“回向”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转向”的意思。“把自己所修行的功德,回转到什么什么地方,而希望达到什么目的,那就是回向的含义”。在《大乘义章九十四》当中说:“言回向者,就是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拿着自己的善法功德啊,就是有一个目的,回向到某个目标,去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回向的意思。“愿心产生愿力”,所以发愿非常重要。
《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说:“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一刹那,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一定要知道,这个发愿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刚才已经说了,因为愿心嘛,它产生一种愿力,在临命终的时候,什么都不相随,唯有业随身,愿产生一种愿力,也是一种业。所以在《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讲的是这个意思。一切无复相随,什么都不会跟着你走。金钱啊,名誉啊,地位啊,妻子儿女啊,田园宅舍啊等等等等,都不可能跟着你走,只有这个“愿力”,它这个愿王啊不相舍离,与一切时,引导其前,而指引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愿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藕益大师也说:“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就是说你能否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看你这个“愿和信心”,这是两条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就是哪三种呢?“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这一段呢,主要体现的是“行”,前面是“信、愿”,这一段主要体现了“行持”。“复有三种众生”,就是还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呢,就是哪三种呢?第一种就是:“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佛教是讲慈悲、讲平等的,所谓的“大慈予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说啊:“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这是《普贤菩萨行愿品》当中的一段。《华严经》也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为魔业”。《如来秘密经》当中说:“秘密主”就是金刚手,也就是大势至菩萨。释迦牟尼佛说:“秘密主啊,一切智智乃由悲心之根而出生者也”。一切的“智智”就是佛的智慧,本来具足的圆满的智慧,“是由悲心之根而出生的”,要有大悲心,要有菩提心。所以佛教啊主要讲慈,讲悲。什么是不杀呢?不杀者就是不犯杀戒啊,不造杀业。也就是说:“不用外力去断送众生的生命”。这个在以前咱们讲《在家菩萨戒》的时候,对“不杀生”这一条我们讲得比较详细了,大家可以参考以前的讲经光盘。因为“一切罪中,杀生食肉,其业罪重”。所以说,《大智度论》当中说:“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在《观无量寿佛经》当中又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也讲到了“慈心不杀”。二者怎么样怎么样。这个在很多很多经典当中,我佛如来,就是让我们具慈悲心,具菩提心,不能杀生。《地藏经》当中说:“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地藏经》当中也解释了杀生的业障是非常重的∵。
接下来一个词叫“具诸戒行”,这个戒啊,咱们以前讲过了,解释过了。在这儿,再给大家简单的解释一下:“戒”啊,印度话叫做“尸罗”。“戒者能防禁身心之过患”。能防止这个身心过患啊,“能禁止”,“止住”这个身心的过患。《大乘义章》说:“因为能防禁,故名为戒”。《涅盘经三十一》当中说:“戒是一切善法的梯凳”。戒又分: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菩萨戒等等。所以佛陀在临涅盘的时候告诉他的弟子说:“佛住世,以佛为师,佛灭度以后,以戒为师”。“防非止恶,戒为根本,转凡成圣,戒乃舟航”。《华严经》说:“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净戒,是则如来所赞叹”。这一段在咱们前面的讲稿中,已经引用了。“具诸戒行”,这就是释迦佛对我们的要求。你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想修行有所成就,那么要“具诸戒行”。这个诸戒行也有一个分法,比方说,在家人,你受的是“三皈五戒”,“在家菩萨戒”,“八关斋戒”。那么出家以后受的就是“沙弥十戒”,出家“比丘戒”,也叫“具足戒”,“出家菩萨戒”。当然女众有“沙弥尼戒,比丘尼戒”等等。在这里要正确理解。如果你受了“比丘戒”,你要严持“比丘戒”;如果你受了在家“三皈五戒”,你要严持“三皈五戒”。当然“三皈五戒”和“具足戒”,它这个功德是不一样的,这个差别也是很大的。这在很多经典当中都已经给我们开示了。在这个讲稿当中呢,它的差别就是我们在修行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他的品位是不一样的,这个在下文当中就有所提示了。
“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这个“大乘”啊音译就是“摩诃衍那”,又作“上乘”,“第一乘”。“乘”啊就是交通工具。这个在以前啊,咱们也给大家做过简单的解释。在古代,四匹马拉着一辆车,这个马和车总称为“乘”。大乘就是四匹马拉的,这个马跟车总起来成为“乘”。这个“乘”就是“运载”的意思,在这里指“将众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至觉悟的彼岸的,一切的如来教法,一切的经书宝藏”。就是这个含义。“大乘”就是菩萨的法门啊。菩萨的法门是以救世利他为宗旨的,菩萨道,菩萨行,最高的果位就是佛果,佛果是怎么圆成的呢?就是生生世世行持菩萨道,而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个佛果的圆成跟小乘的阿罗汉果位啊,咱在以前也给大家解释了。就是有一部分众生通过修行小乘佛教,“四圣谛八正道”,最后证得“阿罗汉”果位以后,有一部分“阿罗汉”进入涅盘,不再轮回了。有一部分阿罗汉,发现了阿罗汉这种涅盘和佛陀的那种圆满的“无余依涅盘”这个境界,差别非常之大,所以就“回小向大”,又“扶起余习”,再修行菩萨之道。所以说“菩萨乘就是大乘”。
所谓的“大乘经”,就是指明白做佛道法的一切经典。佛对于大机的人,说了“六度之法”,谓之为“大乘之经”。比如说,我们接触到的《法华经》、《般若经》等,都是大乘经典。“读诵大乘”,就是读诵大乘经典。在这里没有说哪一部大乘经典,可以这样说,每一部大乘经典都是让你成就佛果的,都具足了消除宿业,解除冤结,种究竟成佛之因的这种功德。在这里又一个词叫“方等”啊,“方等经”是“大乘经”的总称。就是“宣说广大平等的义理的经典,叫方等”。方嘛广大,等是平等。所谓的广大平等就是“究竟,就是圆满,就是无缺”。实际上就是揭示的究竟的那种佛性的经典,也是大乘经的一种总称。
天台宗判教啊,把三藏十二部分为五个时嘛。第一是“华严时”。第二是“鹿苑时,也叫阿含时”。第三是“方等时”。第四是“般若时”。第五是“法华涅盘时”。这个“方等”,在天台宗的判教方法当中啊,也有一个“方等”这个名相,但是呢这里的“方等”,主要还是指的“大乘经的总称”,方等经就是大乘经。每一种修行的法门,只要是佛教大乘的教法,你不管是奔着哪一个法门去修行,都能达到究竟圆满的佛果。这主要取决于你的根基和因缘。
“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即得往生”。这个回向和发愿在前面已经给大家讲了,在这里简单的补充一下。这个发愿啊也叫誓愿。在《法界次第下》当中说:“自制其心,名之曰誓,志求满足,故云愿”。就是誓愿啊。以什么手段,什么方法而达到什么目的。这就是誓愿在这里的解释。这里又出了一个词叫“六念”。这个“六念”肯定咱们很多信众在以前的修行过程当中啊,接触的不是太多,在这里把这个名相简单给大家介绍。六念是什么呢?六念的名相啊一共分六个念,哪六个呢?“第一个是念佛。第二个是念法。第三个是念僧”,都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第四是念戒。第五是念施。第六是念天”。这个呢在课下啊,大家好好看一下经书的解释。“具此功德,一日乃至七日,即得往生”。“功德”这个词,实际上包括了世间的福德利益。功德主要是讲的出世间的那种功德,那种利益,是无相的。所以达摩大师说了一句话:“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难免三界”。你比方说,我想要健康而去修行,那么能不能达到目的呢?当然是能。佛法当中包括了世间法和出世间法,他是圆满的、无缺的。包括了世间的利益和出世间的功德。所以说,如果你奔着佛法去修行,你的目的只是为了求一点世间的福报而已,那么你得到的可能就是世间福报的显现。所以达摩祖师说了一个:“众生不了正因,迷心修善,难免三界”。同样是行善,我做一种善事,我的目的就是为了别人报答我。同样是布施,我的目的是想在我困难的时候,我有人来帮,那么你这就是一种求世间福报的心态。这种心态可能就使你了脱不了。因为你没有了脱的无上菩提之道的那种发心,没有那种正确的理念。虽然没有了脱,由于你行善了,由于你帮了人了,由于你修行了,在轮回过程当中啊,可能它就是以世间的那种福报而显现给你了,回报给你了。比方说,你下一世又再轮回成了人了,你遇到违缘的时候,别人就帮你,你有贵人扶持,这就是你过去世修行而来的结果,这就是你过去世的修行啊。所以说我们修行一定要明确,我们修行的真正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了脱,是为了圆成佛果,而不是为了求世间的暂时的利益。达摩大师这句话,正是说明了一部分人修行的目的不真,不太明确。“不了正因嘛,迷心行善”。前面我们讲过的外道,在这儿呢,达摩大师这句话也印证了那种理念。
(第四盘完)
(第五盘)
接下来讲往生的时候的境界。“生彼国时,此人精进勇猛故,阿弥陀如来与观世音、大势至无数化佛,百千比丘,声闻大众,无量诸天,七宝宫殿”。由于这个人啊是非常精进,非常勇猛的,所以说,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是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亲自来接,并且还有无数的化佛,还有西方极乐世界的百千比丘和声闻大众。实际上这些都是阿弥陀佛的眷属。这就是说,在来迎接我们的时候的那种庄严。七宝宫殿啊,打着幢幡宝盖啊,天鼓齐鸣啊,包括散花啊,这个都是在经书上开示给我们的。就是有人在往生的时候啊,阿弥陀佛来接的时候,有很多很多的瑞相,其中这是一个方面。∵∵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这个“比丘”,“比丘”:出家受具足戒的男众。单纯说“比丘”的意思,他有多种的含义:
第一是“乞士”。乞士啊他是乞讨的“乞”,“乞丐”的“乞”,“士”是战士的“士”。“乞士”啊就是“上乞佛法以滋慧命”,他要跟着释迦牟佛修法嘛,跟着历代祖师修行嘛。所以说,“上乞佛法以滋慧命”,“下乞饮食以养身形”。“下乞饮食以养身形”是什么呢?“比丘”、出家人是能够接受供养的,他自己啊,不去种作,不去经营贩卖。他主要是托钵化缘,来养这个身形,来活着。第一是“乞士”。
第二是“破恶”。“破恶”他这个含义是:“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正在修啊!正在修就是在破恶。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修哪些善呢?修佛陀告诉我们应该做的那些方面,断佛陀告诉我们应该断的那些方面,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是一出家马上就圆满无缺了,并不是一剃度马上就是佛陀了。所以这是个很长很长的时间,所以说作为出家人,要有坚定的道心和正确的知见。
在这里提醒大家一句,特别是我们在家信众,如果诽谤三宝,诽谤出家人的话,这个罪过是很大的。当然,确确实实有个别的出家人,非常不如法,末法时期嘛,存在这种现象。如果你看到他不如法,你可以这样处理,第一,你可以把他认为,是在“示现”给我们看,“示现”嘛,“示现”就是以他化现的身形,以他的所作所为,来度他应该度的众生,一切有缘众生。所以把个别的出家人的恶行啊,把他看作是一种“示现”,这是一种方法。还有一种方法,如何你真的看他不如法,你可以远离,不要去恶意的诽谤,因为有的还是有毛病习气需要改正的,特别是小毛病小习气。这个呢,可能在很多人身上都有,人吗!是这个意思。特别是不要以自己认为的所谓那个要求,来要求出家人,那是错误的,非常错误的。个别信众以他自己认为的那种所谓的“该”或者“不该”的,往出家人身上扣,这是非常愚痴的。
比丘的第三含义是“怖魔”。
古代高僧大德说了一句话:“剃发之辰,天魔闻而遥怖。染衣之日,帝释见而远欢”。是什么意思呢?当你一剃度出家的那个时候,天魔外道一听说啊,远远的他就产生一种恐惧感:释迦佛又多了一个修行的弟子,“法王座下又添孙”嘛。将来又多了一个佛陀,又多了一个广度众生的人。这个呢,天魔外道非常害怕,“怖魔”嘛。“染衣之日”,就是穿染衣、穿出家僧服的这一天,帝释见而远欢。帝释天啊他是佛弟子,就是咱说的那个玉皇大帝,也叫忉利天啊、帝释天啊、三十三天啊,有好多种翻译。他是释迦佛的弟子,他是佛教徒,并且还是佛教的非常重要的护法。
接下来一个词是“声闻”,这个声闻啊是:“闻佛之声教,悟四谛之理,断见思之惑,而入涅盘的人”。这就叫“声闻”。大家仔细听:“闻佛之声教”,亲自听闻佛的教法。“悟四谛之理”,就是“体悟苦集灭道四圣谛”的道理。通过修“苦、集、灭、道”,断的是“见、思之惑”,而入“涅盘”的人。这一段一给大家念马上就能理解到:就是“阿罗汉”,小乘佛果当中修行的“四圣谛”嘛,亲自在佛陀跟前去听闻佛法的,断了三界的“见惑”和“思惑”而证入什么果。当时佛的弟子很多是声闻,他们大都是“外现声闻身,内密菩萨行”。从外表上看,他就是刚才咱们解释的。所谓的“内密菩萨行”啊,是因为他们的内心啊,本来就是发了菩提之愿,还随缘救度众生,都有这个愿心和愿力,并且也是这样做的。比方说释迦佛有一个弟子叫迦叶,阿难迦叶嘛。迦叶根据经典上的记载,他是修头陀的,也就是说是修苦行的,相当之苦。迦叶才开始的时候他托钵化缘啊,往往是找那些贫穷的人,为什么呢?是这样:为什么你这一生当中比较贫穷呢?就是因为你布施的少的缘故,这就是因缘果报。如果说借着我向你化缘的因缘,你布施给我一点点饭,你得到的是供养一个阿罗汉的功德,你将会舍去这种贫穷的。经典上有记载,就是有一次,迦叶用神通观察到有一个∵讨饭的老婆婆,命马上要结束了,现在呢,病得很厉害,是在一个破窑洞里住着,已经几天没有出来要饭了。迦叶根据观察,跟这个老婆婆呢还有因缘,有度老婆婆的因缘,所以迦叶就托着钵到老婆婆的破窑洞门前来了,当这个老婆婆明白迦叶来向她托钵、来向她讨饭的时候,这个老婆婆呀,把她那个碗里的剩了几天的已经发溲的那个饭汤,指着给迦叶说了:“你还跟我来讨饭,我是讨了一辈子饭的人,我从来没有施舍给任何人,而都是向人家讨来的,何况我这几天病重,都不能出去讨饭了,你看看,我这点剩饭都已经坏了,因为我没有力气去讨饭了,所以这点剩饭剩汤都舍不得吃啊”。迦叶就给她讲道理,因缘果报的道理。就说了一句话:“把你的贫穷布施给我吧”!“把你的贫穷布施给我吧”是什么意思呢?“你不是贫穷吗,你把你的剩饭,这点脏饭,这点发溲了的饭,你布施给我一点点,让我喝掉,就等于你种下了无量无边的功德,由于你供养了一个阿罗汉,所以你就不会再贫穷了,这就叫把你的贫穷卖给我吧”。这个把你的贫穷布施给我吧这句话,如果放到世间的话,好像是很多人都理解不了。所以说迦叶这一番话,这个老婆婆听明白了,也马上悟到了:“唉呀!我这一辈子讨饭,贫穷了一辈子,为什么呢?正是因为我布施得太少了。过去世布施的少这一世就没有因缘,没有机会布施啊,贫穷布施难嘛”。这个老婆婆就明白了。所以说,虽然她在病重当中,虽然舍不得自己喝那点饭汤,她也就生起了布施之心,把饭汤分了一部份给了迦叶***,迦叶***为了让老婆婆种下供养阿罗汉的这个功德,他就喝了她一点溲饭。又给她讲了很多很多的法。不长时间,这个老婆婆就命终了。命终了就舍掉这个报身了,就是咱们说的死了。老婆婆死了以后,她的灵识去往到三十三天,生到三十三天当天人去了,受天人的那种福报,这就是因缘果报毫厘不爽啊。这个呢又是一个小插曲,讲到那个“内密菩萨行”,就是他们如果发现了和他有缘的众生,也是用善巧的方法来帮着释迦牟尼佛教化。
接下来是“七宝宫殿”啊,就是七种宝严饰的宫殿,是非常庄严的。这个七种宝物啊,比方说《弥陀经》上讲的,“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就是七宝。当然经书上的七宝呢翻译很多,常见的就是以这个《弥陀经》上讲的这个七宝为准,大家知道就行了。你像《观无量寿佛经》当中讲的那种宝就更多了。虽然它是七宝组成,但是讲起来就更多了。“观世音菩萨执金刚台与大势至菩萨至行者前,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这一句话非常重要,是“阿弥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与诸菩萨授手迎接”。这个“授手迎接”啊,土话说啊就是“伸出手来拉”,来迎接到西方极乐世界,“授手”嘛。
“观世音、大势至与无数菩萨赞叹行者,劝进其心,行者见已,欢喜踊跃,自见其身,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往生彼国”。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