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四大要诀∵
---任道容居士∵∵
诸位大德同修,我们大家来参加佛七念佛,说明我们对净土持名念佛法门都生起了真信切愿,并且在念佛的功夫上也有一定的收获与受益。佛七念佛要具勇猛心,即是要精进不懈的昼夜不离佛号。而达克期取证的目的。平时念佛须具长远心,要持之以恒绵绵密密直念去。为了达到克期取证的目的,不出偏差,今天准备谈一谈“念佛的四大要诀”。∵
这四大要诀是:第一,不求一心;第二,不参是谁;第三,不除妄想;第四,不贪境界。现在分别介绍如下。∵∵
第一,不求一心∵∵
一心不乱,是念佛所要达到的目的。一是纯一,一是功夫的纯熟,不乱是三昧的成就。以我们凡夫能念的心、专念所念之阿弥陀佛,心口相应,非同口念而心不念。又非同心念而心不一。所以在念佛时,心中决不能再去想我要念到一心不乱,这求一心不乱的心就是妄念了,心就不专一了,心就有乱了。你就不能达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要“念力集中,心不散乱”。久久纯熟烦恼即能圆伏圆断。证入一心不乱念佛三昧。所谓一就是无念,这时便无心可乱了。一心不乱有事理二种,能念到“触境逢缘,妄心不起”,叫事一心。念到心契实相,心佛不二叫理一心。这二种一心是断惑一心,是往生净土的正因。但一般人很难达到。净宗有个特别办法,就是伏惑往生。伏住惑业,使无量劫来的习气种子不起现行,心得不乱,便生净土。可见伏惑亦能一心不乱,不论断惑伏惑只要一心便能往生。这就是告诉我们,在念佛时只管老实念,将心安住在一句阿弥陀佛的名号上,要“念与听相应,心与身不离心,过去者不忆,未来者不期。”果能做到不追忆过去的一切毁誉善恶得失,恩怨情仇;不期盼未来所获,现在的心念念相继无有住着,即能达到“前后际断”。整个时空便消失了。截断了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分别能念之我,所念之佛,而成“能所双泯”,化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为一心之境。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而达事一心念佛。所以我们在念佛时,心中只有佛号,除佛号外没有别念,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念佛就是佛念。“我心感我佛,我佛即应我,感应非前后,心佛同一体。”就是这样的直截了当,方便究竟,不可思议之无上门也。在用功念佛时决不能求一心不乱,这正是契一心不乱的要诀。这就是念佛的第一大要诀。
第二,不参是谁∵∵
念佛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全体是佛境界,究竟实际。如此境界,虽等觉菩萨尚不能知其少分,况我等凡夫俗子之流,我们但肯深信佛语、依教奉行、必得实益。所以念佛行人不可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请看印祖的开示:“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於信愿求生,纵然念佛,只注重看念佛的是谁,以求开悟而已。若生西方,无有不开悟者,若开悟而惑业净尽,则可了生死;若惑业未尽,则不能仗自力了生死,又无有信愿,则不能仗佛力了生死,自力佛力两皆无*,欲出轮回,其可得乎?须知法身菩萨,未成佛前皆须仗佛力,何况业力凡夫。侈谈自力,不仗佛力,其语虽高,其行实卑劣;佛力自力之大小,何止天渊之别,愿同人悉体此义。”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本,以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所以弥陀要解说:“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往生极乐净土之愿)而证所信(往生不退成佛)。念佛法门“假如来之果觉证自性之圆通。”以果为因,因果同时,从果起修即修即果,心作心是不可思议。大悲慈父本师释迦牟尼佛,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我们一切众生但能一心持名,即得不退。此乃直接凡夫自心、究竟成佛,以念佛心入佛知见。蕅益大师赞叹“持名念佛法门”“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能念之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佛即是心。能所双忘,心佛一体,绝诸对待,圆融无碍,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可思议)。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但在末法时代的我们,唯依念佛得度生死。我们理应深信佛语,依教奉行,信愿持名,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决定能在此生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华开见佛、证三不退究竟成佛。所以,念佛之人决不参念佛是谁这个话头,以免自误,这是念佛的第二大要领。
第三,不除妄想∵∵
妄想,就是虚妄的思想,亦即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有妄想就有了虚妄的分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而分别一切事物,善恶美丑种种差别妄见。我们的心意识,是幻生幻灭,终日随缘的东西,就它的暗钝来说叫无明。能障自性叫业障。熏习缠绕叫习气,动挠不安叫烦恼。固执自是叫执见,爱恋不舍叫爱情,总是生灭的妄心而已。所以佛陀教众生念佛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以一念代万念,使六根归於一处。归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上。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所以妄想执着是凡夫众生的生死病根。必须以持名念佛来伏除。∵∵
但是在念佛时,不可用心去除妄想,因为用心除妄重增病,是病上加病、妄上加妄了。譬如正念佛时,心中突然想起可能到学校接孙儿的时间到了,如果去迟了,孙儿走失了,出了什么事,怎么得了啊!(这就是追逐妄想),但马上想起我在念佛,为何要想这些呢?我应该马上除掉这个妄想才对。这一切的想都是妄想。所以说用心除妄重增病。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妄念一起皆不随之。只须紧提佛号,恳切至诚的念佛,一字一句念得清清楚楚,听得清清楚楚,收摄身心,如如不动,如亲临西方,面见弥陀,不敢散乱,字字分明,心心觉照。《楞严经》以海水比喻真妄之心。海水常不变如真心,波浪起伏无常如妄心。妄心是从真心上所起,妄心停止,当下即是真心,不可离妄求真,真妄不一不异。对於娑婆世界的一切名闻利养、金钱地位,妻财子禄,人我是非,悔辱诽谤,善恶得失,内而身心外而世界,统统放得下,一放下,一切放下,永远放下,这才叫万缘放下。万缘放下了,妄想自消,分别不起,执着远离,至此心清净了,即能净念相继,证入念佛圆通。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即是果觉,即是无量光寿,念念金刚般若,句句是妙明真心,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暗合无住生心之妙谛,所以念佛人要斩得断爱根情见,在猛利的执持名号下,自然达一心不乱之境。所以,不除妄想是念佛人的第三大要诀。
第四,不贪境界∵∵
念佛法门,以信、愿、行为纲要,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念佛的秘诀。净念相继是念佛人要达到的目标。初念佛时以能念之心,念所念之佛,这是事念。是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作为净念,念念相继,随着念佛功夫的深入,六字净念化为无相、无住、无念的清净心态。根尘脱落,寂照同时,无相净念相继现前,这是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了。在这净念相继中,没有任何的境界,没有任何的形相可见,没有住着的心行,没有能念的我所念的佛,显出清净寂照光明智慧,清净心即是(住处无方所,用时无痕迹。)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六根远离六尘),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清净无为的妙明真心。即是清净平等觉。∵∵
如果我们在念佛时,不能净念相继,一向专念,而去贪求境界,希望见佛、见菩萨、见光明、得神通灵异,这全是妄想,而不是净念,并易着魔。因为能念佛的心,心即是佛,所念之佛,即是我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心佛一如。阿弥陀佛是我本觉,起心念佛是我始觉,始本不离直趋觉路。所以在念佛时,决不能起贪求境界之心。在念佛中无论出现什么境界,要一概不理,不起好奇心,不生厌恨心,保持念佛清楚明白,不令失落,心念耳闻,观念一致,极力追究,愈念愈亲愈念愈切,功夫纯熟,定有成片之日,心开之时。所以念佛不求神通,不贪境界。以免着魔障道。《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神通不敌业力,神通不了生死。六祖大师说:“邪见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例如:圆瑛老法师在青年时代参加禅七中贪禅定乐境,而使自己苦修十二年后才又得显禅定之功夫。另有一念佛老太婆贪求见观音菩萨,而着魔障道(详情见黄念祖大德所着心声録)。修行人功夫越深,习气往往翻出越多,要用大精进力,大勇猛力,大忍耐力,切不可被习气烦恼所笼罩,必须不取不舍,一味不理。我们更应知道,外魔易退,内魔难降。希望同修们千万要注意。只管老实念,不必问如何,瓜熟蒂落,功到自然成,丝毫免强不得。这是念佛的第四要诀不贪境界。因为清净心没有境界,要说有境界的话,强名“一真法界”。无二曰一,不妄曰真。交彻融摄。名“一真法界”。这样的一个不二不妄一真的法界,是什么?就是诸佛平等法身。《生无生论》说,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我今念佛心全体是法界。所以念佛就是念法身,念实相,故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中说:“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所以不贪境界是念佛修行的要诀。∵∵
通过以上的学习,使我们明白,正当念佛时,不求一心,是契入一心不乱的要诀。不参念佛是谁的话头,而“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是横超三界,迳登四土不退成佛的妙法。不用心除妄,以一念致诚而为净念,使心清净。不贪境界,是免除魔障,修学正道,趣向涅盘的要领。果能依此行持,修德有功,性德方显,证入念佛圆通,指日可待。∵∵
因时间关系,今天就学习到这里,因本人修学有限非常惭愧,所谈内容如有不当,恭请师父、同修们指正。愿一切众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在此生中,决定往生极乐净土,不退成佛!∵∵
谢谢大家∵阿弥陀佛∵∵
惭愧净业学人任道容恭白∵二00三年十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