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道的念佛与禅修(八)

释大愿

正命:正命就是正当的谋生职业。也就是不从事对他人有害的职业,例如:贩卖军火武器、屠杀、诈欺等,这些都不是正命的职业。在八正道中,正语、正业、正命是属于道德戒学的行为。佛教戒学的伦理与道德行为,是以增进个人的生活品质,以及促成社会和谐快乐为目的。这种道德行为是修行者获得解脱所不可或缺的根本条件。如果没有具足正语、正业、正命的道德行为,就不可能达到自证∵缘起、自证涅盘的最终目的。

正精进:正精进就是正确与适当的精进,也就是四正勤。四正勤即:﹁已生之恶令灭,未生之恶令不生;未生之善令生起,已生之善令增长广大﹂。佛教的修行是自依、法依,因此正精进在修行上面占有很重要的角色。如果只了解道理,而不精进地加以实践,那就无法获得佛法的利益。但如果精进,却不是正确、适当的精进,那反而会变成邪精进。因此如果要精进,就要依八正道来精进,这才是正精进。那么要如何正精进呢?就是要精进于修戒、定、慧。精进于戒,就是不违犯正语、正业、正命。精进于定,就是精进于修习正念,完成正定。精进于慧,就是依正确的见解,时时正思惟,力行实践正语、正业、正命(戒),完成体验四圣谛。佛教的慧就是四圣谛,若是与四圣谛无关的理论或修行,都是世俗有漏、有取的善法而已,并非是佛教的究竟之道。

正念:正念就是实践四念住,就是对于身体的动作、感受的过程、心理的活动、五阴、六入处、五盖、七觉支等法,精勤不放逸地念住,从中培养出正念,从正念中获得正智。有正念的修行就可以完成正定。

正定:就是四禅,但佛教的四禅并不是印度传统的四禅。印度传统的四禅是有漏的禅法,而佛教的四禅是无漏(彻底断除烦恼)的禅法,因此经由四禅可获得四圣谛的智慧。佛陀所说的四禅,其修法主要就是学习四念处。所以佛教的禅修主要就是:学习培养内观(正观),由内观的学习来完成正念,再由正念生起智慧,如实知见身心及一切事物的本质,获得缘起、缘灭的最高智慧,进而依正念、正智完成最终的目的︱涅盘。也就是说,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止息苦,断除一切苦集,息灭烦恼,今生、未来都不再遭受烦恼痛苦,这才是佛教正见的修法。

但不幸的是佛陀入灭后五百年左右,相似佛法的伪经就大量的传出,因此佛教的修行方法就被误解了。因此只要一提到学佛修行,就马上使人联想到要远离一般人的生活方式,摆起某种姿势,要像寺院佛堂中的塑像一般,打坐练双盘或单盘,坐越久好像就修得越好。从事神秘的冥想,或一心专注于神游(妄念),或学习和如实知见身心无关的所谓第三只眼等等。却不知即使真的练成了,那也无法断除烦恼痛苦,只能利用无知者贪求的心态,从中获取名利而已,却不知因果业报的可怕。虽然在经典中有教导许多方法,可使修行者达到最深的神秘定境,如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这些境界依佛陀所说,都是唯心所造的,是缘起的,他们与如实知五阴的实相无关,也与涅盘无关。这种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都是在佛陀以前就已经有了。因此他们不是纯粹的佛教修法,因为这种方法并不是自证缘起、自证涅盘的修行要件。

佛陀在未成正觉之前,就曾经在两位老师那里学过这种瑜伽修法,甚至佛陀自己又超越四禅八定而进入灭尽定。可是当时佛陀认为这不是真理,因为这种修法并不能让人彻底的解脱,也无法如实知、如实见真理的实相。当初未成正觉的乔达摩?悉达多(佛陀的俗名),就认为这种神秘境界若是练成功了,只能使内心平静,使人能在此生中过着愉快的生活,只有如此而已,因此并非是彻底断除烦恼痛苦的真理。后来佛陀才又发现了内观修法,这种修法不离行、住、坐、卧,不须像佛堂中的塑像一样整天坐着,也不须远离日常生活。只要保持内观念住于身、受、心、法,就能导致获知身心的本质,明了缘起缘灭法则;进而由正念、正智证入最终的涅盘,获得究竟解脱烦恼痛苦,这才是佛教的修行方法,以及佛教的最终目的。这种内观禅是由念住与观察而洞见一切现象的方法。

虽然大愿已经说了几十次的修行大纲了,但这只是一个粗糙的蓝图而已,在实修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细节,只有修到那个程度的人才会发现。也就是说,只有按照八○三经中的四段十六阶实修,才能体验到修行的重要性,如果只是在文字的理论中钻研,是不可能会体验到的。因此,对没有经历过实修的人说实修的经验,他们是听不懂的。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无论是教义方面,或者是修行方面,都涵盖在四圣谛中,只要对四圣谛了解,就了解法义及修行了。法义就是苦、集、灭,修行就是八正道,因此四圣谛涵盖了佛教的法义及修行方法,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如果说谈法义,但是偏离了苦谛(苦的真理)、集谛(苦集的真理)、苦灭谛(苦可灭除,苦灭则涅盘),那就不能说是佛法了。修行如果偏离了八正道,那就不能算是佛教的修行了。因此忆念佛法(念法),当然就是忆念四圣谛,因为四圣谛是佛教的核心。既然如此,如果不知道四圣谛,那要如何忆念法呢?如果没有忆念法,如何进一步修行呢?没有进一步修行,如何能完成佛道呢?有关八正道中的正念修行,就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可完成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具足正念如实观察五阴、六入处等,而不是说没有具足初禅的定力,就有能力观察五阴、六入处等法。

在《阿含经》里,可以时常看到世尊对比丘们说:﹁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杂阿含经》六五经中,世尊对诸比丘说:﹁常当修习方便禅思(静坐思惟),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如实观察。云何如实观察?此是色、此是色集、此是色灭;此是受、想、行、识,此是识集、此是识灭。

云何色集,受、想、行、识集?愚痴无闻凡夫于苦、乐、不苦不乐受,不如实观察;此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不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生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从集而生,是名色集,是名受、想、行、识集。

云何色灭,受、想、行、识灭?多闻圣弟子受诸苦、乐、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受集、受灭、受味、受患、受离如实观察故,于受乐着灭,着灭故取灭,取灭故有灭,有灭故生灭,生灭故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皆悉得灭,是名色灭,受、想、行、识灭。是故,比丘!常当修习方便禅思,内寂其心。比丘!禅思住,内寂其心,精勤方便,如实观察。﹂

以上经文是佛陀教导弟子应当运用各种方法修习禅思,如实观察五阴(身心)的集、灭,以及对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如实观察,观察受之集、灭、味(欲贪)、患(烦恼祸患),就会对感受所生起的欲贪厌离,因为厌离的缘故,就不会对感受产生爱乐执着,不会对感受之乐产生执取,那么取就灭;取灭,有就灭;有灭,生就灭;生灭,老、病、死、忧、悲、恼苦就灭。由此可知修行者精进修习禅思的重要性,因为内心如果被五盖所遮蔽,那有可能如实观察到五阴的微细变化呢?所以说必须具足初禅才有能力如实观察五阴等。

又如《杂阿含经》八六四经中说明:若比丘具足初禅,于五阴作正思惟(如实观察),则离爱,得涅盘。八六五经中说明:若比丘具足初禅,于五阴作正思惟,则能解脱﹁欲漏、有漏、无明漏﹂。八六六经中说明:若比丘具足初禅,于五阴作正思惟,则可得中般涅盘,乃至上流般涅盘,或生于梵天。学初禅就是学离欲、恶不善法(离五欲、五盖),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如果做到离欲、恶不善法,能住于有觉有观,离欲而生起喜、乐,就称之为初禅。

八六七经中说明:若比丘具足二禅,于五阴作正思惟,则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那什么是二禅呢?就是息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第二禅具足住。那么什么是三禅呢?就是离贪喜舍住,正念正智,觉身乐,圣人能说能舍念乐住,第三禅具足住。第四禅就是离苦息乐,前忧喜已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第四禅具足住。

佛陀的禅修教法主要是观察五阴,如《杂阿含经》八六四、八六七、八六九、八七○经中说明,无论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具足住后,都要如实的对色、受、想、行、识,作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思惟,于彼法生厌、怖畏、防护;生厌、怖畏、防护已,以甘露门而自饶益,如是寂静,如是胜妙,所谓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欲、灭尽、涅盘。有关禅的内容,在后面禅修的部分会有所说明。

八正道虽然分为戒、定、慧,但彼此是相依相缘相成的,并不是分开来修的,就如同一颗药丸中含有八种成份的道理一样。只要能完成八正道的生活,那就不会再造作苦集,就能获得究竟解脱了。也就是说,修行主要就是要完成八正道的生活。任何人只要能完成八正道的生活,那么他就是一位解脱烦恼痛苦,获得自在的人了。

符合正见的忆念佛法就是:忆念苦、集、灭、道四圣谛。可惜自从佛陀入灭后大约三百五十年左右,也就是公元前一百五十年左右,开始出现菩萨道思想。到了佛陀入灭五百年后,也就是公元纪元前后,相似佛法的经书就大量流出,内容不重视四圣谛,反而参杂印度的民俗信仰和宗教文学作品。如此虽然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信佛教,但是真正的佛陀精神、教义内容、修行方法、证果次第反而就被误解了。因此佛陀入灭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的佛教,无论是对佛陀的传说、佛法的内容、佛法的修行次第、佛法的证果,都有天壤之别的不同说法,而且彼此争议,互不相让,坚持己见,认为只有自己所说的才是真正的佛法。

很幸运的是,由于现代科学兴盛,资讯发达,离佛陀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能够拥有汉译《杂阿含经》和巴利《相应部》这两部最原始的圣典,让我们能够如同时光倒流般地,再度聆听世尊的教导。其实佛法的争议大多是由于文字用语的表达不同所引起的。如果是在教理上符合无常、苦、无我的说法,那就是符合佛法;在修行上如果符合八正道,那也都是符合佛陀的教法;在证果上,当然要符合断十结、完成阿罗汉,如此才能说是符合佛法,否则那就是每个人自由心证的修法了,而不是正统的佛教。其实如果是有力行实践过佛法的人,当然他就不会有教义、修行方法、证果次第上的争议了,因为他已经体验四圣谛,所以不可能会偏离正见。

争议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不了解《杂阿含经》的内容意义,因此没有正见,以及不知道如何修行所致。因此有些人虽然看了很多相似佛法的书,也自称很精进修行,但既然是邪见,那所行的就会变成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如今世界各地的学者,以及有正见的修行者,都已经认定世尊入灭后那年的雨期安居时,由摩诃迦叶***召集五百阿罗汉,由五百阿罗汉所共同结集的就是巴利相应部(汉译杂阿含经)和律藏。

《杂阿含经》的意思就是:杂集种种佛陀与弟子、外道的言谈记录,是辗转传来的经典,简称为《杂阿含经》。《杂阿含经》是四部阿含中最早结集而成的一部佛教圣典,所以杂阿含也是其他三部阿含的母体,因此《杂阿含经》最能代表佛陀的教导,是一部学佛者不可或缺的圣典。所谓的忆念法,并不是需要忆念杂阿含一万三千余经,而是只要忆念四圣谛就够了。我们应当时时忆念四圣谛,如此才能提起正见的观念,因而想进一步地进道上升,实践佛法。只要人人实践正法,就一定能获得正法的利益。

佛陀并不教导教派或信仰的体系。佛陀说他一向所教导的,就是苦的真实性(苦谛)和苦的来源(集谛),苦是可灭除的(灭谛),苦灭除了就能过着自由自在的涅盘生活,以及止息苦的方法(道谛)。这种苦、集、灭、道的自然法则,简称为﹁法﹂。也就是说,佛陀不谈任何与四圣谛无关的话题,因此佛法不是信仰,也不是一般的世俗哲学,而是苦集灭道四圣谛的自然法则真理。这些真理必须经过亲自体验,才能获得正法的利益,而不是单凭相信接受就够了,也不单单只是忆念佛法而已。佛法是指导我们趣向解脱烦恼的方法,而不是一般的学术知识而已,所以除了忆念法之外,还要亲自实践体验苦集灭道真理。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体验四圣谛的真理是真实不虚的。

《待续》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