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净土与和谐社区
江南大学法学院∵∵毛勤勇∵∵邓子美
[摘要]:净土信仰无疑对人间佛教思想具有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净土与秽土之分为人间佛教昭示了发展方向和价值目标;∵∵自力与他力之说为佛教各宗派共建人间净土奠定了广泛的信众基础;摄化与回向之法为人间净土建设提供了自利利他的社会伦理资源。寺院及其周围社区应为人间净土建设的示范区。
[关键词]:净土信仰人间净土自他两利和谐社区建设
净土信仰源于古印度,是随着二、三世纪大乘佛教的举起而迅速发展的。当时佛教内部有很多关于净土的描述,有弥勒兜率净土、文殊菩萨净土、药师菩萨净土、华藏净土、唯心净土、东方妙喜净土和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等。这些信仰在印度本土并没有形成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些思想尤其是弥勒净土、弥陀净土信仰传到中国后却在隋唐蔚为而成一大佛教宗派即净土宗,并传至日本以及东南亚各国,成为影响最大的佛教宗派之一。而古代唯心净土之说即“心净则国土净”,为建设人间净土提供了依据与可能。人间佛教作为“20世纪中国佛教最可宝贵的智慧结晶”、,当然凝聚了包括净土信仰在内的诸多佛教思想资源,而净土信仰资源的发掘与创造性转换对人间佛教尤有重大意义。本文以净土信仰为核心,从价值目标、社会主体、社会伦理资源等多个角度揭橥净土信仰对人间佛教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指出了寺院自身建设与社区建设乃是实现人间净土的可行途径。
一、净土—秽土:人间净土昭示了人间佛教的价值目标
有学者称“人间佛教的最高目标是建设人间净土”。,这样的论断是否充分或容再作进一步商讨。但是,建设人间净土作为人间佛教的实践导向应无疑。从人间佛教的丌创者太虚大师“创造人间净土”。到佛光山倡导“净土极乐人间化”“、法鼓山标举“提升人的品质,建设人间净土”。,再到大陆赵朴初宣示的“净化世间,建设人间净土”,,在在表明人间佛教始终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庄严而神圣的使命,是人间佛教实现其关怀社会、净化社会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一条根本途径。那么,净土信仰对人间净土思想究竟有何影响?人间净土思想如何融摄了传统的净土观?在哪些方面作了“创造性诠释”(傅伟勋语)?在佛教史上,净土信仰不仅种类众多,如阿弥陀佛的西方净土、弥勒净土、东方药师净土、唯心净土等等,而且被视作三乘五乘之共法。在这些众多的净土信仰中,尤以唯心净土对人间净土的影响最深,有关西方净土的争议最大。
净土作为与秽土相对而成的理想世界,在境界层次上远远高于婆娑世界,是诸佛接引众生度出生死轮回之地。印顺法师曾主要依据《阿弥陀经》等经典,从自然界的净化和众生界的净化二个方面对净土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自然界的净化,山川平坦、整齐、洁净、富丽。物质财富丰富,都是用金、银、琉璃、赤珠、玛瑙等宝物构成,富丽堂皇。净土中宝树成林、宝花怒放,果实累累。周围自然环境和建筑很美,道路整洁、楼阁庄严。净土中只有白鹤、孔雀、鹦鹉等珍禽飞翔吟唱而无兽类,耳朵里到处充溢着美妙的音乐。众生界的净化,一是经济生活的净化,资生物质属于大家共有共享;二是人群生活的净化,没有家的私有和种族界限:没有人对人的奴役和压迫;没有怨敌,人们和谐相处。三是身心的净化,人们都以上成佛道、下度众生为理想,离贪嗔痴,没有生老病死之苦,能不退失菩提心,一心一意修学,利乐众生而趣大乘。这些表明,理想的净土世界是一个物质充裕丰富、社会公平正义和身心和谐平衡的社会,更重要的是其所体现的价值关系恰好与现代社会亟待建立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所应具有的富足、正义及和谐的现代价值相契合。正是这些现代价值关系成为人间佛教建设人间净土所遵循的核心价值导向。就物质生活而言,人间净土应该是一个富足而不是贫穷的世界。太虚大师早在《怎样建设人间净土》一文中,就提出建设人间净土首要的是要发展实业,生产为国民实际所需要的东西,这样不但使可以人民富裕起来,也能使国家强盛。。星云法师也反复强调佛教不是越穷越好,“佛教不完全否定钱财……只要合法的钱财,能用宋福利大众,可以说越多越好。我们佛教要赞美合法的财富,不要有排拒财富的想法,因为信徒有钱,信徒才有力量扩法;佛教有钱,佛教才能复兴。”。以人与社会关系而言,人间净土强调自利利他、利乐社会,营造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和睦共处的社会关系。印顺倡导菩萨道,自利利他合一,在利他中自利,“使利他的观念与行为,逐渐扩大,不局限于个人、一家、一乡等”,藉此山人而菩萨而佛。理想的净土世界,为对治现代社会的三大基本的矛盾,建设人间净土提供了终极图景,人间佛教能够契理契机蔚为而成汉传佛教之主流不可能脱离这一终极关注。
按照现代解释学的观点,理解不是一个主体认识客体的认识过程,而是显示人的存在活动,“是一种置自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不论是“接着讲”还是“照着讲”,新思想的提出往往都是在与传统的对话中产生的。人间净土能够契理契机成为人间佛教的实践目标,关键在于人间佛教对净土思想作了创造性诠释。人间净土思想就是在与传统净土观的视域融合过程中形成的效果历史。首先,人间佛教从佛教的人间性、社会性视域创造性诠释净土观,将唯心净土的“心净而国土净”加以引申扩充,使人的精神世界的净化与以社会行为净化现实世界有了直接的联结,即从自心、自身行为做起,从而山小范围的影响而扩大,传统净土的精神性、彼岸性转化为现实性、此岸性,不再遥不可及。星云说:“我们一提到净土,就会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其实净土不只西方,……还有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也可转为人间净土,只要;我们这个世界没有没有恶人的侵扰,没有政治的迫害,没有经济的缺陷,没有情爱的纠纷,设有交通事故,没有环保的污染。有的是诸上善人,聚会一处;有的是善良同胞,相互敬爱。这就是人间净土的实现,何必一定另求净土?”在星云看来,净土不必只有往生西方才有,我们居住的娑婆世界只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富足和社会和乐就是净土,净土完全可以在人间实现。经过人间化社会化这样的视角转化,人间净土就为人间佛教服务社会、净化社会提供了实际的内涵和奋斗目标。
其次,唯心净土观为建设人间净土提供了具体路径和方法。如何建设人间净土主要依据着唯心净土观。其经典依据主要是《维摩诘所说经.佛国晶》中所言:∵∵“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人间佛教的实践者们把净化人心作为关怀社会,净化人世,建设人间净土的起点。赵朴初导示的常乐我净境界,慈济“勤植万蕊心莲,同造大爱社会”以及耕云开示的安祥禅等都是以心净为逻辑起点,进而以利乐社会,服务大众为归趣。最为典型的是圣严法师所发起倡导的心灵环保运动。他倡导山改造、净化自心入手,推己及人,进而改造社会,并提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方案,他说,∵∵“建设人间净土是从每个人的内心做起,每一个人要有行善的心,不要有自私的心。其次是照顾全家,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安,也都能成为佛教徒,再让与自己有关系的人也都能念佛,都能行善,无自私心,如此山个人推展家庭再到团体,渐成净土的世界”。。为此,他领导法豉山发起了“心五四”运动,以心灵环保为中心,以落实建设人间净土的主张,在中国***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什么要从自心净化来创造人间净土呢?太虚大师在理论上对此作了比较透彻地阐述。他认为,佛教是自心教,不是鬼灵教,也不是天神教,主要依自心信修所获之超常证验,因为按佛教原理,宇宙万有,都是众缘所成,唯识所变,但是,众缘所成,又是通过心识作用才会转变为活力,否则就只会是死板的东西,这个心识来自人的自心之力,不须外求。…通过心识作用。太虚较合理地解释了自心净化作为创造人间净土的起始力量缘山。但是在可操作性方面,这一前提是只要人人精进努力,人间净土便可实现。然而不但人的根器有别,个人的努力也是有限的,在现代社会“工具理性”的压迫下,个人尤显弱小无奈。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阿弥陀佛的愿力,依靠阿弥陀佛这样的人格神外力才仍有巨大吸引力。传统的西方净土及其彼岸性仍不宜否定。对佛教史上的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冲突如何消解,印光法师曾作了如此回答:一方面,他不同意将净土仅仅理解为唯心净土,坚持昙鸾、道绰、善导关于西方净土在心外存在:另一方面,他又认为“弥陀净土,总在吾人一念心性中,则阿弥陀佛,我心本具。既是我心本具,固当常念既能常念,则感应道交。……”。让本具阿弥陀佛与西方阿弥陀愿力感应共鸣,就能接引往生,他以水月作喻道:“众生之心如水,阿弥陀佛如月。众生信愿具足,至诚感佛,则佛应之,如水清月现也。若心不清净,不至诚,与贪痴相应,与佛相背,如水浊而动,月虽不遗照临,而不能昭彰影现也。”。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自古以来论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关系的,以印光这个论述最全面完整,禅宗由此而真正融于净土之中。”只是印光法师对唯心净土与西方净土理论上的融摄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信仰西方净土的佛教徒只要不过于偏狭自私,同样也在为建设人间净土出力。
二、自力—他力:为人间佛教奠定广泛的信众社会基础
笔者从宗教需求、伦理补偿和定期念佛等角度研究后曾经指出,比起其它宗派,净土信仰最具近代化的潜力。。但晚近更多的证据证明,其他宗派现代化潜力同样不可忽视。进而可以认为,净宗信仰自力和他力之耦合关系与社会转型时代的精神心理结构的内在契合是其吸引信众资源的根本原因,成为人间佛教推展的重要社会心理基础。弗洛姆曾指出,新教的诞生正好解决了中世纪向现代社会转型时城市中产阶级、城市贫民及农民自身社会心理的深刻矛盾。一方面,他们从中世纪的封建束缚中解放了、自由了,另一方面,又受到强大的超人力量、资本及市场的威胁,自身力量的弱小,又注定身陷于不安、孤单和焦虑之中。“它们之所以吸引这些集团,是由于它们表达了这些人的新自由感及独立感,还有那种无能为力及焦虑感”。这种情形也同样发生在东方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过程中,一方面,个人越来越开始摆脱宗族、家族和国家的束缚,人的理性意识、主体意识得以充分的释放,个体愈益趋于独立自主,全面展示其个性和才能。但是,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秩序的全球性扩展,在资本和技术的强力推动下,那只“看不见的手”的力量更趋强大,整个社会开始进入风险社会(贝克尔),个体在这些强大的异化力量面前日益感到渺小、卑弱,个人命运愈感无常莫测,人的心灵深处充斥了紧张、焦虑、无助。
净土信仰主张自力与他力并举,相互耦合,缺一不可,太虚大师作了一个很精彩的阐述,“阿弥陀佛原来造彼世界,并非专为自己享受快乐,是要接引十方苦恼的众生去同享快乐的。他既有此心愿,我们若又发心求往尘,则佛的心与众尘心两相感应,就如打电报一样,这边发机,那边就知道了,不费多少时间,又不须走一步路,只要你念他,他就决定来接你去生。”。自力与他力所内蕴的理性与感性、人性与神性内在张力结构与现代人内在的理性与情感,自主与异化、有限与自由的精神困境相适应,为解决芸芸众生这种精神性困境提供了新的出路和解脱之道。就自力而言,突显的是人的理性力量,是个体理性在解脱道中自我努力所起的作用,彰示了人性的尊严和力量。杨文会说:“盖生品之高低,见佛之迟速,证道之浅深,受记之先后,皆在自力修行上分别等差。”。对自力修行的认知程度和努力程度决定了人的解脱之道的层次和效果。正如西美尔所说,“拯救灵魂必须自己针对自己,……如何赢得灵魂拯救,世上不存在万能的处方,各人都应各自走自己的道路。”,这就要求个体对自己行为的选择要具有强烈的理性意识和自觉意识,在世俗生活中则转化和表现为个体对自己行为的负责和自律。但同时,在面对巨大的异己力量、人性的顽劣,个体理性又会表现出渺小、软弱或自大、嗔慢。这个时候,就需要依赖他力,通过人格神外力强固自我,体认信仰之忱。印顺法师说,“宗教的真价值,在使人从信仰中,强化自己以胜过困难,净化自己以达成至善的境界,他力的神教,以依赖他而强化自己为主。借助神力加被强化自我力量,就能战胜世俗社会中巨大的异化力量,为辗转不定,漂泊无依的现代人的自我寻找到一方精神家园和安命之所。现代禅创始人李元松由禅归净的心路历程正是这个理性自力和他力信仰相互依恃,相成转化的真实写照。他在反思自己由理性、自力之禅到向信仰、他力之净归依时说,“人之所以会信仰上帝,或‘不可思议’的弥陀,它并不表明非理性的。……由于认识到人(或人生)是不圆满、不究竟、不自主的,于是‘信’乃生起。”。自力与他力所具有的直觉感性体验到高级的理性认知的内在张力,正是净土法门,能够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奥秘所在。
另外,持名念佛作为他力的手段,其简捷明了对于现代工业社会中忙碌的现代人也是一种较为方便的修持,这为人间佛教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基础,用韦伯的话说,“净土宗则是最能符合俗人需求的宗派。”。
三、摄化—回向:为人间佛教提供自利利他的充裕伦理资源
传统佛教尽管也不乏参与社会、融摄社会等因素,但是,给人留下的还是脱离社会、远离人世的深固印象。西美尔曾提出了很尖锐而片面的批评,认为佛教只强调个人拯救,彻底遁世,不需要超验力量,只知自己救自己,导致佛教中根本没有社会环节、社会规范。。要对此错解谬见进行证伪,净土信仰是最为有力的。上述的自力与他力说对佛教只强调个人拯救,不需要超验力量的否证自不待说。就以西美尔所诟病的社会义务而言,现代学者的研究已经指出,净土宗是20世纪以来对社会贡献最大的,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作出了辉煌业绩。。笔者认为,净土信仰比起其它宗派更具社会贡献,主要是由教理教义要求所决定的。其关于净土的摄化作用及与回向要求为佛教净化社会、利益社会,完成传统佛教向人间佛教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充沛资源和动力。
净土信仰之能够吸引信众即在其倡导的自利利他,超越自己,广摄众尘,利乐众生的博爱精神,能够“于诸众尘,视若自己。拯济负荷,皆度彼岸。”。法藏的四十八愿其核心就是“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无边苦众尘”。,通过度尽众尘宋成就自己,以利他为自利,就是说人的自我不是自己生成的应该是在利益社会和利益他人中成就的,净土的力量正在于它能够让你在利益众生,利益他人,利益世界中成就自己,往尘极乐世界,为人间佛教如何对待自我、社会和他人提供了基本伦理法则。阿弥陀佛的净土世界其实质是为利益众尘,快乐众生而设。在宗教实践中,净土教徒往往是通过回向这一法门宋实现利他往尘净土的。在净土信仰中回向是决定能否往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最能体现摄化利他精神。在《观无量寿经》中,三品往尘都把回向发愿心作为到西方极乐世界的重要预设条件。明代智旭大师从正反两面对回向的功能作了透彻的解释:“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作,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尘。”圣严法师对回向的人我意蕴作了很精僻的分析,“人不可自私自利,千万要有自利利他的观念,自己得到了利益,不要忘了也不要吝啬,与别人分享,这叫回向。”星云从回向的实践角度对回向的功德进行了细致阐述,“实践回向的法门,能使行者深刻了解因缘法,而将一切成就归于大众,不敢独享;回向,能使行者却除我执我贪,明白诸法法性本来平等,实无功德可得,心常清净,远离渚毒。所以修持回向,不但自身的功德不会减少,并且能利益更多人,甚至可广及法界一切众生,可谓自他两利,怨亲平等。”。这样把功德施向人间众生,与人分享利乐幸福正体现大乘佛教平等博爱之伟大精神,诚然,如池田大作所说:“阿弥陀佛信仰不主张寻求现实人生的幸福,它剥夺人们向上进取的智慧,提倡悲观厌世的思想。”。这反映了中世纪把社会稳固而非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对净土信仰的导向,与那时天主教要人放弃尘世,只须追求天堂一样。韦伯认为,新教与中世纪天主教的区别在于“‘今生来世两个世界都要,两全其美’的原则”“占了上风”。这也是现代宗教与古代宗教的重大区别之一,在现代社会,弥陀净土的追求并不一定妨碍在今生从建设人间净土做起。净土信仰对人间佛教的影响,一方面固然表现彼岸世界的理想化追求,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净土信仰通过个人利益社会这样的此岸形式来体现人间佛教净化社会、服务社会的现实途径。因为,净土的自利利他所表达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正是自力与他力关系所表达的个人与神圣的关系,自力则转化为自利,他力则转化为社会,人与神、俗与圣的关系在这里被深刻地表达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世俗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被转化为一种神圣的关系,从而坚定人的信仰和信念。
四、人间净土建设从心开始由寺院向社区扩展
唯心净土信仰为人间佛教提供了从净化个人内心做起,进而影响与改变周围环境的途径。这一途径不但不排斥其他更有力、更充沛的资源支持,而且就在中国的国际化、现代化大都市香港,早有了可行例证。
1983年,佛光山在香港就建立了佛香精舍,该寺运用佛光山多年在发达的现代都市摸索到的弘法新手法与经验,在香港获得了很大成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香港佛教徒闻声前来求法。随着该寺各类活动增多,场地不敖应用。于是1991年在现址窝打老道设立佛香讲堂。经一再扩建,讲堂设有大殿、禅堂、佛光缘书局等,无论在软、硬件设施或资源利用上,都体现了多元、多功能的特色,是香港闹市区内规模最大的都市道场。本着人间佛教宗旨与星云法师提出的“入世重于出世,生活重于生死,利他重于自利,共修重于独修”的理念,念佛共修也是讲堂宗教生活的重要内容,修行效果超过了传统的个人持念。讲堂还定期举办“美化人生佛学讲座”、∵∵“光明灯法会”、∵∵“大悲忏法会”等十余种修持活动,不定期举办的各类法事、斋戒等更多。在举办社会福利事业方面,讲堂于1994年正式向香港***注册为非赢利慈善团体,1998年获***社会福利署拨款资助,在红坳宝其利街创办了“佛香讲堂罗陈楚思老人中心”,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同时经常性组织义工,举行展能服务、爱心送暖、长者支援服务、缘途伴你行、丰衣足食、探访安老院、急难救助、端午送粽、中秋赏月、怀旧金曲慈善夜等活动,为有爱心者提供机会,为急需者提供帮助。该寺还在内地云南、贵州、河南等省兴建了多所希望小学,设立助学基金、奖学金与奖励老师计划;,多次组织赈济队,前往内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地区赠送生活必需品。在文化教育方面,通过佛光缘书局,提供佛光出版社、香海文化等机构出版的最新佛教文化书刊、影音产品,种类包括经典、译着、科技、文学、历史等,书局环境宽敞,陈设雅致。通过滴水坊艺术中心,在梵音茶香中让人们欣赏各类雕刻、塑造、绘画等艺术晶,并定期展出琉璃制品、石湾陶等。讲堂还办了都寺佛学院,采取学分制,开设基础、初级、进阶、中级及高级佛学班,基础、加行禅修班,兴趣班三大类课程,两个月一期。每周六则针对不同年龄、性别的对象,办儿童班、青少年班、妇女法座,让儿童通过讲故事、歌舞、手工制作学习合作精神与创造能力,让青少年通过课外益智活动培养正确的人生观,让妇女通过交流学佛与义工活动心得,学烹调、保健技艺,促进家庭和谐美满。讲堂还通过长青会、佛光青年分团、金刚护法组分别把老年、青年、壮年信徒组织起来,经常聚会与活动。
然而建设人间净土仅靠一个寺院及其周围社区是不够的。佛香讲堂与国际佛光会香港协会及香港文教会馆紧密合作,香港佛光会自成立始,每年在港举行星云佛学讲座,连续办14届以上,闻法人次超40万。自1996年起,多次邀请佛光山梵呗唱颂团来港,举行清净庄严的梵音海潮音音乐会,在喧杂的商业社会中拂以清风。自1993年起,每年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佛诞嘉年华会,融合着浴佛法会、祈福、文艺表演、游戏、慈善义卖等节目,为会员们与平时较少接触佛教的市民之间,通过轻松愉快的形式认识,并使更多的人接近佛教。1999年,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佛诞闩正式列入公休闩,佛诞嘉年华会更受到公众欢迎,∵∵自此入场人数每年均有四、五万。该协会及其各分会还在每年春节前后举办长者新春联欢及送暖活动,不定期进行监狱弘法服务活动,系香港从事该活动历史最持久之宗教社团,会员与***惩教处紧密合作,深入赤柱、石壁监狱、芝麻湾惩教所、小榄精神治疗中心、大榄女惩教所等单位,为囚友提供共修、电影会、读书会、个别探访、兴趣班及书信辅导等服务,于2000、2003年先后获得杰出义工、署长嘉许状等殊荣。该会在港设立的多所佛光医院,为病患解除身心痛苦及出诊服务也赢得市民好评。1996年,该会专设“万人助学基金”,募集善款,前往内地僻远地区兴建“佛光希望学校”约二十余所,设助学、奖学金,受惠学童逾万。香港文教会馆位于湾仔活道,以图书馆为主体,周日全开放。周六办日语参学培训课程班,并与佛光山在日本的分院本栖寺合作举办日语尘活参学体验营,一起禅修,并了解道地的闩本生活。每周二,该馆举办“佛教与生活”、∵∵“佛教经典导读”讲座。周三,举办“佛法开启智慧”课程、书法班、按摩保健初级班。每周四,办“开发自性智慧”·抄经班、哲学讲座、八式太极班。每周五晚,办禅修班、国画班、健康素食烹调班等。此外,还有念佛共修法会、午供法会等活动。这些丰富多彩活动,大多由佛香讲堂法师组织,由专业的居士授教。
经过二十多年的成长,佛香讲堂与香港佛光会已深深植根社区。迄2006年,在港九、新界各区设立了17个分会,会员总数为二千余,分为个人、团体(寺院、学校、文化社团等)、佛光之友、…随喜会员。四类,特别是在伦理方面,良好地影响着数十万市民的文明行为。有的分会还独立展开了上述多样化的活动,成了所在社区的文化中心。
类似的融入社区的佛教文化中心还有不少。如法鼓山文教基金会香港分会自1990年设立后,从最初的小办事处,发展为现位于九龙荔枝角的中型会所,兼具讲堂、禅修中心、文化中心功能,提供法鼓山系统出版发行的书刊、音像制品、法物等。该会所奉行圣严法师的人间净土主张,与佛光山香港道场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由发心菩萨(居士)主持,待人接物相当亲切;相似处在于根基也较扎实,分组活动的体系初布全港。其近年举办的大型活动有:圣严法师之弘法讲座、法鼓山僧团的法师来港弘法、法鼓山香港合唱团之慈善汇演、以精美佛学论着参与每年一度的香港国际书展、安排香港信众前往法鼓山受菩萨戒、参加禅三、禅七、菁英禅修营及各项法会。其经常性活动有举办初级禅修班、禅修指导讲座、“禅—共修活动、大悲忏法会、菩萨戒颂法会、念佛共修法会、悦众会议等。同时,也举办多种多样的兴趣班,如太极班、瑜伽班、保健养生班、厨艺分享班、读书会、普通话班、合唱班等。从周一到周日,天天有不同活动。该会所为香港佛教徒与市民在烦嚣闹市中,提供了又一清凉地。
佛教慈济基金会在香港也设有分支机构,印顺人间佛教思想的信奉者在香港也成立了社团,展开了多样化的活动。其他香港佛教寺院、团体的活动也或多或少受到人间佛教思潮的影响,甚至并不公开主张人间佛教的小寺庙、茅蓬、社团等也不知不觉借鉴运用了人间佛教的弘法方法、方式。
香港能做的,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也应能做。事实上,玉佛寺作为素享盛名的都市寺院,接续着当年太虚大师、真禅法师所垂人间佛教优良传统,也正在把依据佛教“众缘和合”理念的和谐从寺院扩散到社区。从90年代以来,玉佛寺创建了觉群慈爱功德会,以“日行一善慈悲布施培植福德奉献社会”为宗旨,经常性举行慰问与陪伴孤老、义诊及捐助灾区、资助贫困学生、兴建希望小学等慈善活动。成立了“觉群沙龙”,∵∵通过根据会员的需求有系统地就佛教修学及社会人生等话题进行交流的座谈会、会员联谊会、就单个的佛学专题进行高层次的学术研讨的小型研讨会、∵∵外出参学、朝圣、修持、法务活动、社会服务活动。1999年10月,还成立了梵乐团,并组织了多次演出,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根据演出需要,梵乐团现设有声乐、器乐、舞蹈等专业小组。2000年9月,该寺创办了觉群学院,设有招收对象为全国各佛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的僧伽进修班、主要应周边社区需要办的青年居士学佛班和梵乐班。该寺为满足周边社区对佛教佛学感兴趣的市民要求,还每周举办“星期佛学讲座”,聘请国内佛学造诣较深的法师、大德居士和佛学专家、学者担任讲师,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恢复了弘一图书馆,全年无休息地对市民开放。当然,每月举办多次大型法会等就不消说了,仅2009年9月举办的活动就有演出音乐剧《弘一法师》、慈善捐赠、健康慢跑、杨在兴书画展、与《新闻晨报》联合捐资助贫困大学生就学等等等等。
创造人间净土,建设和谐社区是都市寺院发挥应有社会功能的方向之一。和谐社区建设既需要济穷救困等慈善活动以缩小贫富差距,更需要深入到家庭的心理-精神救助,因为依据宗教社会学的考察,在中国大陆,自古以来宗教和谐、社会和谐都系结于家庭和谐。而当前,都市家庭结构出现一个漏斗型的状态,呈“四二一”结构,即四个老人,中间是一对小夫妻(第一代独生子女),下面是一个小太阳(第二代独生子女)。这种核心家庭的精神支撑极其脆弱,以至于专家认为:独生子女家庭本质上是一个高风险家庭。。对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的危险性,人们已高度关注;但这一高风险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危害,至今尚未引起很大重视。而为缓解这一风险,佛教尤其应发挥其善于心理-精神救助之长。玉佛寺网站上有“心灵点灯”、“禅趣人生”、“释疑解惑”等栏目,都很好地体现了现代家庭尤其需要的心灵关怀。其中一位法师与信徒的对答提供了靠佛法救助心灵的范例:
有一位女信徒,她的独生子才十一岁就生病逝世了,她来到我的面前一直哭,哭完之后问我:“师父!我该怎么办?”
我就说:“放下!”
她说:“放不下,这个孩子实在太乖巧了。”
我仍然那句话:“放下。”
她就反驳:“师父,这样不是太消极了吗?”
我就问她:“不然,你又能怎么样?就算让你再哭三个月甚至三年,这个孩子一样不能复活。你不能放下,又能怎么样呢?”“你想要得到安祥,就要学习‘认命’。”
问:什么叫“认命”?
答:就是对已经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要勇敢地接受它。我们要了解真理。以达到幸福,就要从本性上去悟。但本性无法用语言形容,语言和文字都只能相似地表达出本性,而无法对本性真实地表达清楚。所以,唯有用智慧去体悟,才能透彻。
这是玉佛寺为都市家庭的和谐提供精神援助的好例。确实,随着都市老龄社会不可避免的来到,一家子的未来被凝聚在独生子女身上的情形会愈来愈多,家庭矛盾也因此更容易激化。而文明城市的创建依靠着和谐社区,和谐社区建设有赖于家庭的和谐。创造人间挣土的佛教理想不仅与此一致,而且在根本上联结着佛教信众的终极关怀与实现路径。对此,与香港等国际化大都市相比,内地寺院的自觉性稍不足。但玉佛寺开展的上述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深入社区家庭提供精神扶助的开端已经提示了都市寺院的未来走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