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略论】
∵∵甲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分二,乙初依止善知识法为道之根本,乙二得依止已修心之次第如何。初又分二,丙初令生决定故略为开示,丙二略示修法。
∵【解文意】
在讲完作者之重要、法之重要以及说听规律之后,这部分内容开始进入正题:如何以这样殊胜的教授来引导弟子,其次第何在?为了说明这一点,又细分为两个部分:一、明确道之根本:依止善知识法;二、明确道之内容:修心次第。依止善知识法,通常又称为依师法,这是修学整个道次第的根本所在,随后种种道次功德,若无此根本,都无从生起。那么有了此根本,道次功德又如何生起来呢?这就要通过修改心相续来完成。对心相续的修改,有其完整的次第与内涵,这个都要通过凭借善知识应理应机的教授而得以实现。
这里先看第一部分:依止善知识法为道之根本。此又细分为两个部分:一、为了对这个道理发生定解,简略说明一下依师法的内涵是怎样的;二、简要说明如何修一座法。完整了解依师法的内涵至关重要。宗喀巴大师在造《菩提道次第论》的时候,将依师法放在了一个极端重要的位置上,学者在学的时候也往往会很重视依师。但遗憾的是,学者通常无法完整把握依师法的内涵,而是片面执取某一两个点。俗话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更何况,现在失之的不是毫厘,而是在认识上有非常大的偏差,那么在实际去修持的时候,结果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下文逐一展开对依师法的介绍。
【列正文】
∵∵丙初、令生决定故略为开示。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减损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
【解文意】
这部分内容先介绍依师法的内涵,以让学者对于此依师法乃为道之根本而发决定。“于弟子身心中但能生起一分功德,减损一分过失以上,一切安乐妙善之根本,皆由善知识教导之力。”对于学者相续之中,凡能生起一分功德、损减一分过失,乃至圆满一切功德、断除一切过失,一切能生安乐之妙善的源头,无不源自善知识的教导。所以在宗喀巴大师所造《三十八摄颂》中讲:“万善根本从师出,能生利乐如良田。”“故于最初修依止法极为重要。”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在修习整个道次之初若能重视依止法的修习,便能为随后整个道次如理依止善知识奠定基础。《三十八摄颂》中说:“依止违法善根断,如理事师求加持。”面对善知识,若是不能如理依止,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能断善根,学者不可不于此处深生警惕。善知识有言:学习道次第有三个铁门槛:一、如理依师;二、发菩提心;三、证空正见。三者之中,尤以第一为要,第一个做到了,后面两个如囊中探物。
∵∵【列正文】
∵∵丁初、所依善知识之相。丁二、能依弟子之相。丁三、依止之法。丁四、依止之胜利。丁五、不依止之过患。丁六、总明其义。
∵∵【解文意】
既然如理依止善知识这么重要,那么依师法都包涵哪些内容呢?总共五个方面:一、所依的善知识应该具足的条件;二、能依的学者应该具足的条件;三、具体依止时当如何做;四、如理依止的好处;五、不如理依止的坏处。最后对依止法的整体内涵做个回顾。以上五个方面即为依止法的完整内涵。学者在学修此法时,往往犯的过失:将修依师法错解为修依师。若仅仅是修依师的话,那么学者所缘的境就主要是善知识了,可是修依师法,这就是一个法类,其中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不但要如理观察善知识的德相,而且要努力具足弟子相,同时还要明白具体如何依止等等内容。当明白了依师法的完整内涵,那么一切时处,面对一切境界的时候,就都能够有机缘修依师法了。
∵∵【列正文】
∵∵丁初、所依善知识之相。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弟子须求得一具足十法之善知识而依止也。
∵∵【解文意】
首先来看所依善知识所应具足的条件。“诸经论中,就各各乘虽有多说,然此处所示,乃为须于三士道渐次接引而导至大乘佛地之善知识也。”在各大经论中,就五乘佛法乃至各乘不同宗派,因传承不同而对善知识所应具足的条件或有不同的说法,然而这里所说的善知识当具足这样的条件:他能够按照三士道的次第,渐次引导而让学者能够策发起大乘发心,并因此而进入大乘佛道。这个就是善知识的总相。在这个总相的前提下,下面又分了三类善知识的别相:上者具足十相;中者具足五相;下者具足一相。先看具足十相的情况。“《庄严经论》云:‘知识须具戒定慧,德胜精进教富饶,通达真实善说法,悲悯为体断疲厌。’此谓弟子须求得一具足十法之善知识而依止也。”这十种德相来自于《庄严经论》,也就是《大乘庄严经论》,据《南海寄归内法传》记载为无著菩萨所造,共十三卷,内容涉及到菩萨发心、修行以及应修习之各种法门。大师引用其中一个颂,表明了善知识应具足的十种德相,具体来说即为:一、戒;二、定;三、慧;四、德胜;五、精进;六、教富饶;七、通达真实;八、善说法;九、悲悯;十、断疲厌。弟子应该求得具足这样十种功德的善知识,当作自己的依止师。下面分别介绍这十种德相的内涵。
∵∵【列正文】
∵∵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须顺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趣。由学此戒,则能调心。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
∵∵【解文意】
这里先看善知识的前三种德相:戒、定、慧三学证德。“若自未调伏而能调伏他者,无有是处,彼调御他人之师,先须自能调伏。”作为善知识而言,如果自己都没办法调伏自心烦恼的话,也就没有办法帮助弟子调伏他的烦恼。如若不然,譬如倒者依于倒者,本来自己还倒在地上,又如何能帮助人站立起来呢?若自己已经站立起来了,这个时候就能给尚倒在地上的人以真实的帮助。“若尔云何以自调伏耶?倘随分修习,于身心有一分证德之名者,不能真实饶益于他。”那么善知识当具足怎样的自调伏功德呢?如果善知识只是随自身力量大小修习某一类法,在自身心上仅有一分证德,还不足以利益到弟子,比如能证得五种神通,或者种种悉地成就,都不是这里所说的调伏之法。“须顺佛教总相,如戒定慧三学,以调伏身心。彼调伏者,即是戒学。”必须具足随顺大乘圆满教法的戒定慧三学功德,用以调伏自心。这里说的调伏,就是戒学。“如《别解脱经》云:‘心马难制止,勇决恒相续,别解脱如衔,有百针极利。’”这里引用《别解脱经》里的一个颂,进一步说明戒学的功能。大意如下:我们的心,就如同野马一样刚强、坚决,相续不断,难以制伏,而别解脱戒就如同含有百针的利衔横套在野马的口中,能够很有效地调伏野马一样调伏内心。“当如调马之师,以坚利之衔勒,调伏根随邪境。”人们内心烦恼之所以现起,往往与外境的引发有关,而外境总是要通过五根来对内心产生影响。别解脱戒重防身口,通常意在收摄五根,以免其随邪境而转。“如调野马,制伏其所不应行,于应行处,努力进趣。由学此戒,则能调心。”这就像调伏野马的过程,对于不应行的应当努力制伏,以及应当行的就应当努力去做。学了别解脱戒,慢慢就知道如何调伏自心。
“具定者,谓于善恶行之止作,依于正念正知,心内寂住,定学随生。”上面介绍了戒学,下面紧接着介绍定学与慧学。戒学中讲到了,对于应当做的即善行,应努力去做;对于不应当做的即不善行,应努力防止。具足了这样的基础之后,便慢慢培养了内心正念正知的力量。所谓的正念,即让心念安住在善法上;所谓的正知,即当心念改变所缘境至不善法,乃至别的善法上时,能够正确了知,并随时调整重新安住。具足了这样的念知力,便能让心安住于一善所缘境,内心趋向于寂静,如此定学就慢慢具足了。“具慧者,谓依于止,观察真谛,净慧即发。”什么是慧呢?当具足了定之后,内心能够安住在某一善所缘境上,以此专注力来观察抉择无我真义,这个时候,清净污染的智慧便能生起。
∵∵【列正文】
∵∵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也。
∵∵【解文意】
上面介绍了戒定慧三学证德,这里继续介绍另外两种德相:教富饶、通达真实。“如是虽具三学证德,尚嫌不足,复须博通三藏,具足多闻。”三学以自证功德为主,当作为善知识要饶益学者时,单单具足三学证德,还是远远不够的。这里还需要更进一步博学多闻经律论三藏的内涵,以成就教富饶的功德。“如格西仲登巴云:‘大乘师者,须任说一事,皆能贯通无量经义,正修持时,了知三学之差别功能,成何利益,现于所化之机,其心行为何状况。’”这里引用了仲敦巴***的一句话,来说明大乘善知识应具足的德相:大乘善知识在讲说法时,就任何一点趣入,都能融会贯通一切佛法内涵,足见其教理之通达;不仅如此,在实际修持时,又能够根据戒定慧三学之差别,及所要引导弟子之根机,而给予应机适时的引导,足见其内证功德之深切。“通达真实或教理者,谓以胜慧达法无我或由现量证得,此若未能,即以教理而能通达者亦可也。”什么是通达真实呢?即能够以殊胜慧学来通达法无我的内涵,或者说以现量证得法无我的境界;如果这一点做不到的话,对于教理能够通达也是可以的。整体上来看,教富饶强调的是成就多闻,实际上对应的是闻所成慧;通达教理,对应的是思所成慧;而通达真实,对应的则是修所成慧。所以这里对善知识的要求就是,具足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乃至修所成慧。前面戒定慧三学证德,是根本乘偏自利功德;这里教富饶和通达真实,则是大乘偏利他功德。一般说来,在根本乘里非常强调戒定慧的实际修持;而在大乘里则非常强调闻思所成教功德,以及修所成证功德的圆满。而三学中的慧学所对应的主要是人无我慧,后面通达真实所对应的则是人法二种无我的智慧,后者相对于前者又称为殊胜慧学。
∵∵【列正文】
∵∵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师须具胜于弟子之德。《亲友书》云:“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及以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如普穹瓦云:“我闻前辈传记时,自然生起向上心。”又塔懿云:“惹真寺诸尊宿,为我及诸后学视线所集。”故善知识之功德,有须胜于己之必要。
∵∵【解文意】
这里讲到了善知识的第五种德相:德增上。“又虽通达教理,若功德劣于弟子,或仅与相等,亦为不足,故师须具胜于弟子之德。”即便善知识教理通达,但如果其功德还不如弟子,或者仅与弟子相平等,这样还是不够的。弟子如果希望通过依止善知识而有所长进,那么就需要善知识的功德比弟子要超胜才可以。古人说:“毋友不如己者。”所表达的就是这样一种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去学习的心情。在龙树菩萨所造《亲友书》中详细的解释了这样做的原因:“所依逊己反成退,平等相依住中流,依较胜者获胜德,是故当依胜己者。具戒得寂定,及以殊胜慧,若依此胜师,当超此胜者。”如果依止的善知识还不如自己,那么自己在依止的过程中,不但功德不容易增长,还很容易退失;如果依止的善知识与自己不相上下,那么自己要想进步也不容易;如果依止的善知识功德超过自己,自己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很大的提升。所以在抉择善知识德相时,这个德增上当是一个很重要的标準。在德增上方面,有三个方面的功德尤为重要,那就是戒定慧三学功德,如果学者有幸依止了这样的老师,那么不但能同样具足三学功德,而且在此基础上还能更进一步取得超越老师的成就。大师在这里引用这样一段话,用意是很深远的。凡夫有情熟悉流转道,但不熟悉解脱道。现在学者要突破无始以来对流转道的执取而进入解脱道,那么善知识所具足的解脱道的功德,就变得非常的重要。这个功德主要体现,便是戒定慧三学,这个就从认识烦恼开始,然后更进一步调伏烦恼、净化烦恼乃至断除烦恼。作为学者,一旦从流转道走向了解脱道,那么在这条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便是不可估量的。
∵∵【列正文】
∵∵上之六德,仅是为师者成就自利之相,其余则为摄受他之功德。如云:“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如颂所言,善知识欲成熟他人,除为开示正法,令其随顺修持之外,更无以水洗罪等事也。彼四法内,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以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拿瓦曰:“里未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
∵∵【解文意】
上面讲到的善知识六种德相,主要是就善知识的自利功德来说,另外四种德相则是就利他功德来说的。实际上严格来说,善知识的一切功德,无不是为利他而具足,包括戒定慧三学证德,以及教富饶、通达真实,乃至德增上,也不出此目的。但之所以称这六个方面为自利功德,主要是就能够利他的资本来说的,而下面四个方面,则是在实际利他的过程中,所应当表现的品格来说的。对于佛如何利益众生,有个颂子说得非常的精炼:“佛非水洗众生罪,亦非手拔有情苦,非将己德移于余,唯为说法令解脱。”佛利益众生根本的途径,就是为众生说法,以让众生能自己走向解脱之路。佛在因地上曾如是发愿:现前菩提果位,广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既然佛的智慧是究竟圆满的,他又具足大悲心,为什么众生还没有被得度,为什么众生还这么痛苦?事实上,佛对众生来说不过是一个外缘,如果单靠外缘就能单方面决定众生的状态的话,那么佛就成了主宰者,这从根本上也违背了佛所证悟到的因缘法的道理。佛没有办法通过施加外在的力量来移除众生的痛苦,也没有办法将自己证悟的功德随心所欲地移给众生。众生所有的过失以及过失带来的后果,众生所有的功德以及功德带来的好处,都需要通过众生自身的努力而得到。那么该如何做,如何努力方能做到,佛以自身的圆满成就而为前提,提供了完整有效的方法。而这些方法的具体做法与内涵,都需要通过数数宣说才能得到实现。在讲法过程中则需要四个方面的品格,也就是善知识十德相中的后面四个。
第一个,“善说法者,谓于引导弟子之次第善巧,复能将己法义,运入于所化有情心中。”这里讲的是善于说法,也就是说于说法而得善巧。这个善巧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次第引导。次第引导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应理,一个是应机。应理的保证是“己法义”,应机的体现是“运入所化有情心中”。也就是说,说者需要自己对整个成佛道次第能够有正确无误且确定不移的认识,乃至有相应的证德,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所讲法理是无误,且彼此不相矛盾的。单单这样还不够,还需要长期观察弟子的根基与条件,看他们对法的体会到什么程度了,目前还有什么问题,下面该如何进一步努力等,这些都需要了然于胸,宣讲的时候,方能做到有的放矢,这个便是善说法。第二个,“具悲悯者,即说法之意念清净,非为名利承事。博多瓦呼井拿瓦曰:‘里未补,我随说几许法,未曾一次自觉善哉,但观众生无不是苦恼者。’”这里讲的是具悲悯,也就是说法的动机是清净的。这个清净的动机,就是具足悲心。因为不忍弟子身心之苦,希望能够对他们有真实的利益而去讲法,而不是为了得到世间的名利与承事说法。若以求得名利及承事的目的去说法,这样的心理状态便是染污心。接着着大师引用仲敦巴***的弟子们之间修证体验,来说明讲法时心怀悲悯之重要。其中一个弟子博多瓦对另外一个弟子井拿瓦说,无论我讲多少法,内心从来没有自觉得意过,认为自己讲法讲得有多好,心心念念想的是听众都还是受苦的有情。因为想到他们身心还在遭受大苦,自然而然生起真切的悲悯心。第三个,“言精进者,谓作他义利,坚固勇悍也。”这里讲的是精进。前面提到讲法的动机,乃是因为感受众生所承受的身心之痛苦。这里更进一步,因为不忍众生苦,便发起一颗精勤勇猛的心,来作种种饶益众生的事业,这里重点便是于弘扬正法而生坚固心、勇悍心。第四个,“断疲厌者,数数宣说,不生疲倦,能忍宣说之难行故。”前面精进讲的是正面发起勇于担当的心,这里断疲厌讲的,则是反面断除疲倦与退缩之心。
∵∵【列正文】
∵∵博多瓦云:“具三学、通真实,及有悲心,五者为主。我漾尊滚阿闍黎,既无多闻,难忍疲厌,闻者不解其言,但以具前五德故,凡亲近者皆得受益。又宁敦师,不善辞令,纵为施主咒愿一次,众亦不识所言谓何,其不善于说法如此,然以具前五德故,亦能饶益徒众。”
∵∵【解文意】
前面讲了善知识的十种德相,下面进一步抉择这十种德相中之主要者,实为其中五个,依据乃是来自于博多瓦的修证体验。这五种德相即为:戒、定、慧、通真实、悲心。为了说明这一点,博多瓦还举了两位善知识的例子:一位是漾尊滚阿闍黎,他虽然并不具足十德相中的教富饶、断疲厌,但因为能够具足如上五种德相,无论是谁亲近,都能够得到相应的受益。另外一位即为宁敦师,他极其不善言说,也就是不具足十德相中的善巧说,然而因为具足如上五种德相,同样也能够让弟子蒙受利益。为什么在十种德相之中这五种尤为重要呢?实际上这五种是与三主要道——出离心、菩提心、空正见——相符顺的。戒定慧三学以出离和解脱为目标,悲心乃为菩提心生因,而通真实即为实证空正见。佛法不共世间法,乃是以出离心而为判别;大乘佛法不共根本乘,乃是以大悲心而为判别。这是从发心上来看,若是从所得慧上来看,佛法不共世间法,乃是证悟人无我之慧;大乘佛法不共根本乘,乃是以通达人法二种无我之慧而为标志,即此处空正见所对应之慧。善知识对于弟子之引导,首在于出离心及大悲心之策发,此乃渐得人法二种无我之智慧,即此五种德相所表明之内涵。
∵∵【列正文】
∵∵彼众德全具之师,处此未法,虽不易得,但亦莫依过失增上及功过相等者,必须依止功德较增上者。
∵∵【解文意】
上面讲到了两类善知识的德相,上者具足十种,中者具足五种。实际上,由于当今末法时节因缘所致,具足这样德相的善知识是很不容易遇到的。考虑到这种状况,大师又谆谆告诫学者,即便无法遇到如上德相的善知识,那么所依止的善知识至少在某一方面比自己要胜出,也就是要具足德增上。不然的话,如果依止善知识的德与自己不相上下,乃至于还不如自己,那自己就没有什么提升的空间了。不但没有提升,反过来自身的功德还可能会退失。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不易得,并不是说没有。之所以不易得,这个与自身的条件还是有密切的关联。若学者本身条件不具足,即便是具足德相的善知识在身边,自己也没办法发现。即使发现,也没办法很好的依止,这样一来,不增功德,反添过失。这段内容的描述虽然很简短,但学者也不难从中寻找一条渐次增上的途径。初学者不宜好高骛远,当从身边的善友和善知识处开始着手,学习他们身上比自己超胜之处。随着自身层次不断提升,也就越来越有机会遇到功德更加超胜的善知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选择所要依止善知识的条件,而不是说要求自己身边的师友都要胜过自己。身处一个团体,我们不但需要向比自己好的老师和善友学习,更有责任和义务去帮助后来者。这样做的目的,不单单是为了对方,也是为了自己。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帮助或带动后来者身上,能够让我们有机会换个角度来体会善知识的功德以及好的弟子应当具备的素质,以便自己在依止善知识的过程中能做得更好。
∵∵【列正文】
∵∵然师为万善之根本,诸欲依师修心者,当知彼师应具之相励力访求。而欲为弟子作依止者,于具彼诸相之因,亦当勉焉。
∵∵【解文意】
最后一段是对所依善知识之相这部分内容的总结。通过前面的描述,学者当对于整个道次第的根本——如理依止善知识——发生定解。有了这样的定解,若是希望在道次学修的道路上能够有所成就的话,就应当如理依止善知识。而在如理依止善知识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选择善知识。这样一来,就自然涉及到善知识的标準。总的来说,善知识当能够于三士道次第引导,渐渐将学者导向大乘发心。别的来说,善知识应该具足:上者,具足十种德相;中者,具足五种德相;下者,具足一种德相(德增上)。作为学者渐次增上的阶梯,若能从低的标準开始做起,便能逐渐培养一种愿意向周围人学习的等流,这是就学者抉择善知识来说的。若是学者考虑自己将来作为其他后来者所依止的对象时,实际上也要努力具足这些德相。因此学这部分内容时,也是自己努力的目标,而非单单是为了衡量善知识所用。如果不这样作意努力,用心就比较容易出偏颇,以为所学法不是为了策励自己,而只是为了衡量别人用的。
——2011年8月8日网络课堂备课笔记
《菩提道次第略论》网络讲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