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孩子的谜面谜底 家庭“单亲家庭孩子的谜面谜底”。有些家庭由于各种因素成为单亲家庭,复杂多样的家庭变故冲击着单身父母和孩子的心灵,成为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严峻考验。我就认识这样一对夫妇,离婚大战打得不可开交,连续几个月,双方沉浸在是非争论中,完全忽略了孩子的存在。忽然有一天,他们发现一向活泼开朗的小女儿变了,存心找碴儿哭闹,可一旦向她表示关切,她又会恶...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印光大师文钞》问答撷录→153.家庭教育发隐 家庭“《印光大师文钞》问答撷录→153.家庭教育发隐”。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讲求,治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育於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後,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於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必...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2 浏览
父子之间 家庭“父子之间”。我对他的最早记忆——实际上也是我对一切事物的最早记忆——是他的臂力。那是一天傍晚在我家附近的一座正在建造中的屋子里。屋内尚未完工的木地板上有不少吓人的大洞,我知道这些裂着大口的黑魑魑的大洞不是什么好地方。当年33岁的他伸出强劲的双手,团团围住我那细小的胳膊,然后轻轻地将我举起,让我骑在他的肩上,高瞻...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7 浏览
《印光大师文钞》问答撷录→117.家庭教育 家庭“《印光大师文钞》问答撷录→117.家庭教育”。家庭教育者。母教尤重。若於儿女初开知识时。其母即以因果报应。及做人之理事为训。则大时便知好歹。不被恶党邪说所惑。而为贤人善人。若小时任性娇惯。大则无主宰。便随邪说而靡。欲其反正。百难得一矣。当今之时。若不以因果报应。为救国救民之专剂。则纵有作为。无大功效。以彼不以实行为事。但以空谈敷衍了事。因果。乃...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
解决好婚姻、家庭问题 家庭“解决好婚姻、家庭问题”。在选择物件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人,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97.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民二十七年) 家庭“《印光大师文钞》续编下→97.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民二十七年)”。世乱极矣.人各望治.不知其本.望亦徒劳。其本所在.急宜知之。家庭母教.乃是贤才蔚起.天下太平之根本。不於此讲求.泊何可得乎。母教第一是胎教.胎教乃教於禀质之初。凡女人受孕之後.务必居心动念行事.唯诚唯谨.一举一动.不失於正。尤宜永断腥荤.日常念佛.令胎儿禀受母之正气.则其生时.必安乐无苦。所生儿女....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5 浏览
第七期营造幸福家庭三部曲 家庭“第七期营造幸福家庭三部曲”。营造幸福家庭三部曲人类的发展跟家庭息息相关,而家庭气氛对儿童的人格养成有着密切的关系。良好的家庭气氛应该是温馨的、尊重的、支持的、接纳的。想想看,这麽做并不难:一.∵∵民主的管教方式:不以权威来压制孩子,共同订定家庭的互动原则,以鼓励与尊重教导他。∵∵∵二.∵∵良好的亲子关系:能拉近亲子之间的距离。...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8 浏览
家庭的责任是什么 家庭“家庭的责任是什么”。一个在家的正信弟子,如果对佛法有正知见,有真信仰,那必然会流露‘法味同尝’的慈心,尽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使自己的家庭成为佛化的家庭,家庭的每一分子,都能学佛,领受佛法的利益。如果一位在家弟子,归依三宝以后,暴躁的变为温柔,懦弱的变为强毅,疏懒的变为勤劳,奢侈的变为俭朴,欺诳...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73 浏览
佛化家庭设置佛堂 家庭“佛化家庭设置佛堂”。身为佛弟子,平时除了常到寺院礼佛、听经闻法及参与法会共修以外,如果因缘具足,亦可在家中设置佛堂。家庭佛堂的重要与功用设置家庭佛堂不但方便自课修持,而且具有如下几点殊胜的意义与功用:具有安定人心之效:在家中设置佛堂,不但表明自己是佛弟子,有了信仰的皈依处,也说明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与尊重。而且家中有佛堂...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1 浏览
佛教的伦理观 家庭“佛教的伦理观”。伦理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次序与默契,是依不同场合、身份而共遵的轨则。中国讲“伦理”最早见于《孟子》。此后,“五伦”建立□便成为中国人理想社会的目标。佛教传入中国,在中国生根发展,许多人以为佛教只重视出世的思想,忽略对人际往来的关心;事实上,佛陀的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教义,都是促进群我关系的融和。以下... 家庭 1970年01月01日 0 点赞 0 评论 63 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