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14日
***佛教教育的发展,可以从全省各地佛学院与研究所的创办与兴衰中略窥一二。在80及90年代,因为***的经济起飞,佛教蓬勃发展,佛学院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从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几十年间经过前人的前扑后继的在佛教教育上的努力,全省佛学院、所虽然有增加的趋势,却是一直处在办办停停的起伏状态之中,能存活下来的佛学院、所不多,但这些学府的设立,对佛教研究素质的提升,的确曾发挥了最直接的效果。依据佛教史学者蓝吉富在《当代中国人的佛教研究趋势〉一文中的统计,研究佛教的人数曾达到60人,特别是在1970年以后,研究者在语文能力、研究方法、研究专题上才有较明显的提升。
基本上,影响***佛教教育的发展因素,从各佛教学者对此一主题的分析文章,约可归纳为内在与外在因素。内在因素包括:办学的动机、人力与财力、办学的方法、师资或学生的人数与质量、毕业后的出路等;外在因素包括:所拥有的社会资源、教育单位的宗教政策等。尤其在2007年以前,谈***的佛教教育一定是指正规教育体制外的佛学院与研究所,因此,在没有地方教育单位规范与资助下,以上各项因素是否可以达到正向的发展,就端赖各办学单位原有的实力与未来发展的持续力,以及佛教界间是否能作资源的整合等因素。
整个过程是彼此相互影响、前人经验的累积,以及所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等内、外因缘和合而成。包含圣严法师5于1978年至1991年间所主持的佛学研究所,从早期招生的困难、面临停办危机,直至创建中华佛学研究所、法鼓佛教学院等过程,也同样离不开以上这些时空因缘流之中。
本论文主要以历史研究法,运用***佛教历史、历年佛教杂志文稿、中华佛学研究所档案数据等数据,以之探讨: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看法,以及法师接受张其昀的邀请,在1978年至1991年担任佛学研究所所长至主持中华佛学研究所期间,所面临的际遇与挑战,综观这些过程与成果,的确是足以成为探究七、八十年代,***佛教高等教育发展概貌的最佳范例。
从圣严法师历年来对佛教发展与佛教教育的论述文章中,可以发现法师觉得佛教人才是佛教兴衰的关键性因素,因此提出佛教界应重视培养不同的佛教人才,以恢复隋唐的佛教盛况。然而,法师认为佛教教育的推动,应该是整合全体教界的力量,共同制定分层分级的教育体制、建立次第的僧伽教育内容,以养成具有道心与国际视野的佛教学术人才。圣严法师对佛教教育的重心,已由留日前多谈及佛教僧伽教育,于留日后因缘的改变,进一步转为关注与实践佛教高等教育,甚至在1991年后更扩及整体社会的全面教育与三大教育理想。
当圣严法师于1969年申请到日本立正大学研究所的消息传开后,即获得张其昀先生的青睐,向法师索取其个人资料,将此一难得的殊荣二次刊登在当时国际知名的《美哉中华》画报上。在1975年,圣严法师获得日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并受邀参加“国家建设会议”,张氏即在会场主动对圣严法师表现得非常重视,并在1976年邀请法师到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任教,可算是最早邀请圣严法师任教职的高等学府。这些际遇,特别是出家众在正式的高等学府为研究生上课、担任论文指导教授,这在当时的***佛教界,甚至在***教育学界中,是非常少见而难得的。
圣严法师在重建北投的文化馆为五层大楼后,即于1985年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并于1987年立案为正式的财团法人教育单位,以稳定其未来的办学机制。随即面临的第三大挑战是:研究所的长远经营与办学质量的提升。自1978年至1991年的所长任期中,圣严法师首先透过不断向护持者传达其办学理念,努力让所有謢持者支持“培育佛教高等人才,佛教才会有明天”的理念,厘清教育是慈善与文化工作之根本等观念,以期让办学的经费可以稳定的成长。其次在研究所内部行政组织制度的建立方面,重新建构行政体系,以高薪聘请师资、研究员,提供研究生生活津贴;更清楚地划分理事会各层次成员的职权、工作程序,以使组织功能单纯而明确,避免行政与教学的互相干扰等问题产生。
中华佛学研究所在圣严法师任所长时期,确立了以国际学术人才的培养为办学宗旨、建立中华佛学研究所师资课程多元化色彩、走向与国际各大学建立姊妹校的学术交流关系、举办国际性的佛学学术会议等办学基础与方向,未来接班人即得以在此一基础下,加速推展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国际化发展。因此,中华佛学研究所在一九九一年以前,虽只是基础建立阶段,但对其未来十年的发展,奠定相当深厚扎实的基础,使其得以在经费稳定、人事安定下进一步的发展。(信息来源:凤凰佛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