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密大师的禅教合一说探微
经教是指示趋向正觉的蓝图,禅观乃求取证悟佛果的方法。两者原是相辅进行而不可偏发的。浅识者不察,往往冲突。讲教者讥参禅人,为说大话的狂者;参禅人轻讲教者,为钻故纸的书蠹。各是其是,各非其非,其实都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良以讲教者如不能悟明心地,则循文数墨,成了依文解义的三世佛怨者而不自知;参禅人如不能通晓教理,则其悟假悟真,彻不彻底,亦无法验其成果。因此,古德尝喻教理如眼目,禅观如双足,相互依恃,安抵前程。一有偏废,两不得益,且遭错失。华严五祖圭峰宗密大师有鉴及此,发大悲心,运无漏智,着禅源诸诠集都序一书,以调和此一不必要的冲突,亦以纠正此一严重的错失。
圭峰宗密大师者,我国华严宗之传人也。他接的是华严四祖清凉澄观的法。他以华严圆融无碍、法界缘起的超特思想,来阐述禅与教的基本原理,从而融合之,使学者彻知禅教互相发明的重要性。他的此一立说,是有其超越时代的价值的。
我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哲学家方东美博士曾经说过:“华严宗是中国大乘佛法中,思想体系最笃实、最圆融的宗派。它代表了中国人智慧之高超与谦和。此宗派传至五祖圭峰宗密(七八○-八四一)时,可说是它已发展到登峰造极状态。”宗密大师一方面着禅源诠集都序,使华严宗义,与禅宗思想相接合,另方面着原人论,批判儒、道二家及佛家各宗派之思想,然后站在真心的立场,以统摄会通各家各宗要义。这是他的卓越之处。
本文的重点是放在经教与禅悟融合不二方面来着论的,依宗密大师的主张,循其十大理由,以证教禅应该是一致的。兹分述于后:
一、师有本末,凭本印末
宗密大师云:“谓诸宗始祖,即是释迦。经是佛语,禅是佛意。诸佛心、口,必不相违。诸祖相承,根本是佛亲付。菩萨造论,始末唯弘佛经。……今时弟子,彼此迷源。修禅者以经论为别宗,讲说者以禅门为别法。闻谈因果修证,便推属经论之家,不知修证正是禅门之本事。闻说即心即佛,便推属胸襟之禅,不知心佛相即,正是经论之本意。今若不以权实之经论,对配深浅禅宗,焉得以教照心,以心解教?”(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由此可知,经教与禅悟都出于佛陀。经教是佛所说的法,其目的在于启人实证与体悟,而禅宗所述之句偈,只作为标月之指的方便法门,旨在令众生识达心源。因此,两者实是相辅相成,互不相违。
二、禅有诸宗,互相违反
禅宗在当时有其三个主要派别:
(一)息妄修心宗:主要的代表人物有南侁(资州智侁[智诜]六○九-七○二)、北秀(玉泉神秀六○八-七○六)、保唐(无住七一四-七四四)、四阆、宣什,及稠那、天台(佛窟惟则七四六-八三○)等。其宗旨即谓众生虽本具佛性,但被无始无明所覆而不能见佛,故应时时拂式烦恼,远离愦闹,住闲静处,调息调身,心注一境,渐渐忘息真显,才能见性。如北宗禅及天台止观等,即属于此宗派。
(二)泯绝无寄宗:如石头(希迁七○○-七九○)、牛头(法融五九四-六五七)系统等是。其旨谓凡圣等法,皆如梦幻,都无所有而性自空寂。在平等法界中,佛及众生,皆是假名,平等真法界,佛不度众生。故应如此了达本来无事,心无所寄,方免颠倒,无住生心,始名解脱。
(三)直显心性宗:如洪州(百丈怀海七二○-八一四)宗及荷泽(神会六八二-七一三)宗。其宗旨为一切行为、言语,皆是真性全体的表现,依真性而立。华严经所谓“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即是此义。但因对此真性之把握不同,可分为洪州宗与荷泽宗。前者认为,吾人能语言、能动作,是源于本来的佛性而发出。只要了透本具自然之佛性,任运自在,即可解脱,不必造作起心修道,徒增烦恼。而后者则认为,妄念本寂,尘境本空,灵知不昧,而此空寂之知,即是汝之真性。心本自知,并不是藉缘而生,亦非依境而起。一切以无念为宗,证得无念知见。如此能断除罪业,进而增益悲智与功行。
宗密认为,禅宗之三宗,可与华严之三教,相互印证,而会通为一。列表配对如下:
一藏经论(三教)禅(三宗)
1.密意依性说相教(将识破境教)-息妄修心宗
2.密意破相显性教-泯绝无寄宗
3.显示真心即性教-直显心性宗
(一)密意依性说相教(将识破境教):宗密大师说:“众生无始以来,法尔有八种识。于中第八藏识为其根本,顿变根身器界种子,转生七识,各能变现自分所缘。此八识外,都无实法。”(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三)接着,他指出此教与禅门息妄修心宗是相通的:“此教与禅门息妄修心宗而相扶会,以知外境皆空,故不修外境事相,唯息妄修心也。息妄者,息我法之妄执;修心者,修唯识之真心,故同唯识之教。”(同上卷二)因此,此教可说是一种大乘法相教(唯识法相宗)的唯识哲学。
(二)密意破相显性教:宗密大师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故空中无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十八界,无十二因缘,无四谛,无智,亦无得,无业,无报,无修,无证,生死、涅盘,平等如幻,但以不住一切,无执,无著,而为道行。诸部般若千余卷经,及中百(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等三论、广百论等,皆说此也。此教与禅门泯绝无寄宗全同。”(同上卷二)此教认为,一切皆空,可说是一种中观哲学思想,而与禅门泯绝无寄宗是的确相通的。
(三)显示真心即性教:此教主张一切众生,皆有空寂真心。华严十回向品云:“真如照明为性。”华严出现品云:“佛子,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即得现前。”此教可说是一乘显性教,与禅宗的直显心性宗是一致的。
三、经如绳墨,楷定邪正
墨子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虽至士之为将相者,皆有法;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悬,平以水。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不巧者虽不能中,故依以从事,犹逾己。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孙诒让编着“墨子闲话”,法仪篇)宗密大师亦云:“绳墨非巧,工巧者必以绳墨为凭;经论非禅,传禅者必以经论为准。中下根者,但可依师,师自观根,随分指授;上根之辈,悟须圆通,未究佛言,何同佛见。”(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吾人行事要有标准(法仪),作为衡量是非的准则。因此,判定禅的邪正标准在于经论,其意既深且明矣!
四、经有权实,顺依了义
吾人对于经的权实,应依佛意。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云:“佛教万代依凭,理须委示,师训在即时度脱,意使玄通。玄通必在妄言,故言下不留其迹。迹于意地,理现于心源。即信、解、修、证,不为而自然成就;经、律、疏、论,不习而自然冥通。”同理,禅家句偈,莫非布于把握佛意,以自证悟。如:“有问修道,即答以无修;有问成佛之路,即云,本无凡夫。”可以会矣。
五、量有三种,勘契须同
宗密大师云:“西域诸贤圣所解法义,皆以三量为定:一、比量,二、现量,三、佛言量。量者,如度量升斗,量物知定也。比量者,以因由譬喻比度也。如远见烟,必知有火,虽不见火,亦非虚妄。现量者,亲自现见,不假推度,自然定也。佛言量者,以诸经为定也。勘契须同者,若但凭佛语,不自比度证悟自心者,只信是泛,于己未益。若但取现量,自见为定,不勘佛语,焉知邪正?外道六师亲见所执之理,修之,亦得功用,自谓为正,岂知是邪?若但比量,既无圣教及自所见,约何比度?比度何法?故须三量勘同,方为决定。禅定已多有现、比二量,今更以经论印之,则三量备矣。”(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所谓现量,是一种直觉之知;比量是推理之知;佛言量是佛陀体悟之悟,以佛经论为主。勘察佛教的法义,以此三量为准则。因此,由此三量来看,不可勿视经论之重要性。
六、疑有多般,须具通决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云:“凡修禅者须依经论,引取上界禅定,而于此界修习。修习成者,皆是彼禅,诸教具明,无出此者。如何离此,别说禅门?既不依经,即是邪道!”因此修禅的宗旨,不可违背经论之要意。
七、法义不同,善须办识
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云:“凡欲明解诸法性相,先须辨得法义。依法解义,义即分明;以义诠法,法即显着。如金随工匠等缘,作镮、钏、鋺、盏,种种器物,金性必不变为铜铁。金即是法,不变随缘是义,……以喻一藏经论义理,只是说心。心即是法,一切是义。故经云:‘无量义者从一法生’。此心随迷悟缘,成垢、净、凡、圣、烦恼、菩提、有漏、无漏等,亦只说此心垢净等时,元来不变,常自寂灭,真实如如等。……今时禅者多不识义,故但呼心为禅。讲者多不识法,故但约名说义,随名生执,难可会通。”在佛学中,法与义是一体的两面,如起信论以心真如(法)是体,心生灭(义)是相用,良以“心就是法,一切就是义”,两者是相辅相成,一而二,二而一的。而“教”与“禅”两者,都是阐述“法”与“义”的问题,自不可偏袒于某一方。
八、心通性相,名同义别
宗密大师认为,“心”之一字,具有四义:(一)肉团心:梵语纥利陀耶,如吾人身中之五脏心;(二)缘虑心:指八识而言,俱能缘虑自分境界;(三)集起心:只指第八藏识而言,梵语质多耶,此云集起──积集种子,生起现行;(四)真实心:梵语干栗陀耶,此云坚实心,就是真心或真如。前三者是属于相,其中第三者为一种离垢清净,而不是纯然的自性清净,后一者(真实心)是性,也是一种自性清净。因此,前三者是由于污尘染心而起的;如一旦破迷显悟,转识成智,则自性照如镜,虚灵不昧。
九、悟修顿渐,言似违反
六祖慧能大师云:“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六祖坛经顿渐品第八)宗密大师亦云:“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者。诚者此理,固不在言,本只论机。”(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因此,顿渐两者,并不矛盾,而只是视机(人的根机不同)而定。
十、师授方便,须识药病
谚语云:“药无优劣,对症者良。”亦可曰:“法无顿渐,对机者良。”根器上者,顿门接引之;根器下者,渐门接引之。这是师资传授的一种权宜之计。真正的禅,应该是顿渐互为发明。
总之,佛性是诸佛万德之源,亦为禅门之源。华严大经一再明示:“菩萨于大方广佛一真法界,敷演万行因华,以严本性,令成一乘佛果。”宗密大师,他剀切地指示我们:“禅,佛心也;教,佛口也。岂有心、口自相矛盾者乎?”(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一)因为佛法是特重解行相应的,所以教禅合一的主张,是不容置疑的。
华严纶贯略释
复庵和尚的华严纶贯,是所有华严注述中,我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因为它祗用去八千多字,却将一部浩如烟海般的华严经的大意,钩玄提要地给介绍出来了。读经的人们,祗要循着他的正确标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得全经的脉络和旨趣。因此,我以为凡是想一探毗卢性海的佛子们,这部书,不可不读。
我在莲华学佛园滥厕教席,第一届为同学们,讲完了华严经纲要之后,因为莲社已经决定改建,原想辞谢学园的教务。怎奈晓云法师一再嘱托,并为我预定开华严纶贯的一课。她以为,这部书不祗是介绍华严大意,且其文字极符合她所提倡的园林思想,要我无论如何也要分出一点时间来,跟同学们结个法缘。因为我原就喜爱研读华严纶贯,有机会跟同学们研究一下也好,所以就这样答应下来了。
华严纶贯这部书,文字虽然精简,条理却很明析,全书计分十个章段,以次叙述华严之内容。看似段落分明,但却连贯一气,读起来令人有不忍中断之感。学园的同学们,大家都很喜欢这一门功课,从每次考试的成绩,就可以看出他们的情趣来。祗是开学以后的第三个月,莲社的改建工程就正式开工了。我虽不要直接参加做工,但因佛像、法物的无处搬迁,所以工程必须分段进行,而每月四次的共修会,以及佛菩萨诞辰法会等,又要照常举办。有时候还要筹款购料,乃至主持建筑小组会报等等,时间实在不够分配。因此,每星期三下午的课,都是从百忙中赶去的多。虽然我在开学时,曾做了一个自我的约定,非万不得已,决不脱课。但结果,为情势所逼,实在分身乏术,还是缺了不少课。这是我最不情愿的事,也是我至今犹觉耿耿难安的事。去秋,华严专宗学院的创立,我的时间更加不够分配了。为了减轻内心的歉疚,所以从第三学年开始,我就决定向晓师请辞,承她同情我的苦衷,答允了我的要求。不过,整部纶贯才讲了一半,这样中途而废,对同学们,我实在感到万分的抱憾!现在园中要出毕业特刊,晓师来函征稿,并指定“依曾授课程内容,写一篇以光篇页,亦引领后学对研究之资参……。”这一来好了,我有了弥补前歉的机会,因而就纶贯的内容,分段略释其要义如下:
我在前面已经说过,纶贯的内容,计分成十个章段,现在按次叙述。第一章段略叙华严大经之发现、传译,及其内容:释迦世尊灭度之后,六百年的当儿,有一位龙树菩萨,示迹西干。他读完世间所有书籍之后,有大龙菩萨介绍他到龙宫去看佛藏。他发现,华严经有三种本子。上本书多,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的偈、一四天下微尘数的品。中本次多,也有四十九万八千八百偈、一千二百品。下本最少,祗有十万偈、四十八品。龙树菩萨想,娑婆世界的人类,心智有限,上、中两本,皆无法读。于是他就诵记得下本而回。传到我们中国来的还不完全,祗有下本中的前分四万五千偈、三十九品经,不过序正流通三分俱全。清凉国师判释前五卷序分,中间五十五卷半经为正宗分,后面十九卷半经属流通分。
第二章段解释经题:所谓大方广佛华严经者,大以当体得名,常遍为义。此经为自毗卢遮那如来法性海中流出,故其体在时间则竖穷三际,在空间则横遍十方,此之谓大。方者,则也。有轨、持之二义。轨是轨道,凡物莫不有其一定之轨道,使众生对其产生正解;持是任持,凡物皆能任持其个己之自性,以延续其生命,不因时地的变换而改易。广者,从用得名,有包、博之二义。包谓广容,博谓周普。言此经之摄化妙用,无量无边。此大方广三字所诠之含义,实乃指众生之心体也。佛者,觉也,照也。觉则悟大夜之重昏,照则朗万法之幽邃。此言证此心体之人也。华即是花,喻也,有感果与严身之二义;言感果,则万行圆成,如同桃李,先开花后结果也。言严身,则众德完备,如佛身相好,盛德庄严也。严以功用得名,资、庄为义。资者,助显因德之透发;庄者,美化真应之佛身。经者,摄也,持也。摄,则化无边之众生;持,则执无尽之性相。也可以说:大是遮那之体,方是遮那之相,广是遮那之用,佛是遮那本尊,华是普贤之大行,严是文殊之大智,经是阐明修因感果至理之常道。意谓凡人欲得成佛,必以文殊之大智,起普贤之大行,庄严毗卢遮那佛果上之体、相、用三大,故名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三章段明七处九会演法之次第。这章是说明,这部八十卷的华严大经,是在七个地方,分九次集会而演说的。第一会约三世间,说如来依、正果报的庄严。经中所说无量阿修罗王、无量诸大龙王,乃至日天子等,此即有情世间主也。所说山神、林神、风神、河神乃至树神等,此即器世间主也。所说普贤、宝焰、妙光、大福光智生、大明德美音等诸大菩萨,即智正觉世间主也。三世间互相庄严,形成一幅至极微妙的清净佛世界。在阿兰惹法菩提场所说。第二会说十信法门,为超凡入圣之前方便。此会在普光明殿说。第三会说十住法门,由决定信,进住毗卢法性海中,以长养圣胎也。此会在忉利天说。第四会说十行法门,自住生解,依解起行。此会在夜摩天宫说。第五会说十回向法门,行深理彻,自利功圆,回向法界,兼以利他。此会在兜率陀天宫说。第六会说十地法门,亲证法性,位跻圣阶。此会在他化自在天宫说。第七会说十定、十通,乃至如来出现等十一品经。清凉谓,前六品明等觉因圆,后五品示妙觉果满之法门。此会重回普光明殿说。第八会说离世间品,是为因果圆融,果后利生之法门。此会仍在普光明殿说。第九会说去言依行圆彰法界法门,盖前所诠示诸法门海,至此则欲体而行之,以求实证故也。此会在逝多林园说。
第四章段标大经之行动格式,演四分五周之等阶:按华严大经之行动格式,先大后小,盖此经乃我教主释尊,初成正觉之称性直谈也。观其最先之发端经文,即将如来极果之依正庄严和盘托出,普愿众生,因欣慕而发心进趣,同登觉岸。如经云:“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惹法菩提场中,于一切法成最正觉,智入三世,悉皆平等。其身充满一切法间,其音普顺十方国土,譬如虚空具含众像,于诸境界无所分别。”真有一口吞尽十方世界之气势。但为悯念众生,于此指示未能承当,遂乃暂置高论,放低水准,隐实施权,以渐接引。由是以十一卷经(自世主妙严品至毗卢遮那品)为众生开发信门,是为举果劝乐生信分,属所信因果周;以四十一卷经开发解门,是为修因契果生解分,前段──自如来名号品至随好光明品──二十九品经,属差别因果周,后段──普贤行品及如来出现品之两品经──属平等因果周;以七卷经(计离世间品一品)开发行门,是为托法进修成行分,属成行因果周;二十一卷经(入法界品一品)开发证门,是为依人证入成德分,属证入因果周,是修因证果之等阶也。
第五章段释六相、十玄、四法界及二十重华藏世界:所谓六相就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诸法之事相,就凡夫所见,各各隔碍,互不相关;就圣者所见,体性交关,六相圆融,盖诸法即一真法界无尽缘起也。此义出于华严经初地十大愿中第四愿之文,而为华严二祖至相***之所发明。一、总相者:一含多德,如人身具眼、耳、鼻、舌诸根而成一体。二、别相者:多德各各而非一,如身体虽为一,而眼等诸根各各不同。此二相为一身与诸根相对之平等、差别二门也。三、同相者:多德不乖违,具有各各同成一总之义,如眼等诸根,具有各各同成一身之义,而非他物也。四、异相者:多德相望,各各异其形类也,如眼等诸根之形貌各异。此二相以诸根相望而辨平等、差别之二义也。五、成相者:多德正缘起而为一总也,如诸根缘起而成一身。六、坏相者:多德各住自法而不移动也,如诸根之各住自位而各自为用,此二相依同异之二札之因而辨总、别一相之果之平等、差别二门也。所谓十玄者:一、同时具足相应门:一切诸法缘起而生,缘起实乃一切诸法之自性,故一切诸法于同一时处为一大缘起而存在也。二、广狭自在无碍门:以一法缘起一切法,力用无限为广,一法守自分限,不坏本位为狭。缘起之法具此广、狭二义而不相妨碍,故曰自在。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依上广狭无碍义,一法之势分入于他一切法,他一切法之势分入于自一法,如此一多互入相容,曾不失一多本位,谓之一多相容不同门。四、诸法相即自在门:依上一多相容义,一法入于一切法时,一法即为彼一切法之一分子。既为彼一切法之一分子,一切法外别无一法之存在。同时彼一切法入于一法时,彼一切法即为一法之一分子。既已为一法之一分子,则一法之外,别无彼一切法之存在。如此,一虚一实,一法即于一切法,一切法即于一法,故曰相即也。上之相容门不废一多,明力用之彻,喻如二镜相照;此明彼此二体虚实和融而为一如,譬之水波相收,是不同也。五、秘密隐显俱成门:依上之义门,一法即于一切法,则一切法显而一法隐;一切法即于一法,则一法显,而一切法隐。此显、隐之二相,俱时成就,谓之秘密隐显俱成。六、微细相容安立门:依上来第二门以下之义,无论如何微细之中,亦含容一切诸法,一齐显相,犹如琉璃瓶中盛多芥子。晋经云:“一毛孔中无量佛刹,庄严清净旷然安立。”于焉可知。七、因陀罗网境界门:因陀罗网者,帝释宫中之珠网中。网映现诸珠之影响,是为二重之各各影现。如此重重映现而无穷无尽,诸法之一一即入亦复如是。上之微细相容,惟一重之即入,未达重重无尽之境,故今借喻以明此义。此乃有名之因陀罗网喻也。八、托事显法生解门:既于上门知一切法缘起重重无尽,则知尘尘法法,皆为事事无碍法界,然亦得就一事一法,显彼无碍法界之法门也,故曰托事显法生解门。如示金师子之无碍,竖臂扬眉皆道,凡寄显表法之法门,皆摄于此。九、十世隔法异成门:上之八门但就横(空间)说,然于竖(时间)说亦如此,故有此门。十世者,过去、现在、未来,是为三世。三世各具三世,则成九世。九世互相摄入,而为一总世。总别合而成为十世也。异成者,别异之法俱时成就也。谓十世隔历之法,同时具足显现,故曰十世隔法异成也。十、主伴圆明具德门:横竖之万法,既成一大缘起,则法法皆交彻也。而举一法,他法伴之而连带缘生。亦即随举一法为主,则余法皆为伴,而赴于此一法,更以他法为主,则余法为伴亦然。如一佛说法为主,他之诸佛皆为伴矣;他之一佛说法为主,此之诸佛为伴亦然。如此一法圆满一切之功德,故曰圆明具德也。华严大经于一尘上明六相、十玄,盖如斯也。
次言四法界:四法界者,即一、事法界,二、理法界,三、理事无碍法界,四、事事无碍法界。所言法界者,乃一切众生身心之本体也。法以轨则为义。界有性、分二义。约事,界即分义,谓随事分别故。约理,界即性义,谓诸法性不变易故。言事法界者,谓诸众生色心等法一一差别,各有分齐故。言理法界者,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理事无碍法界者,谓理由事显,事揽理成,理事互融,故得无碍。言事事无碍法界者,谓一切分齐事法,称性融通,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故得事事无碍。然此四法界,实自一真法界分出。圭峰大师云:“未明理事,不说空有,直指本觉灵源,故曰一真法界。”从一真法界,分出理事等四种法界,然理无分限,事有千差。古诗云:“春色无高下,花枝有短长。”明乎此,则于理事法界之理,可以思过半矣。
再说二十重华藏世界。所言华藏世界者,乃释迦如来他受用报身毗卢舍那佛之净土。最下方为风轮,风轮上有香水海,香水海中生大莲华,此大莲华中包藏微尘数之世界,故称莲华藏世界,略名华藏世界。佛祖统纪卷三十一曰:“上极宝焰,下彻风轮,此华严所明一世界种。竖高则且约二十重(娑婆世界居第十三重),周围则略得十一数。复由此数随方各十,总之,则为百十一数之世界,如天帝珠网,分布而住。”是为二十重华藏世界之概况。广说,则有十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种,皆在此种种光明蕊香幢大莲华上,分布而住。一一世界,复有不可说微尘数世界围绕而住。此华严经之宇宙观也。
第六章段释大经十处放光之表示:佛陀将说深经大法,必先放光、震地,以表现瑞。寓有破除黑暗、震聋发瞆之意,乃大乘之通相也。如佛于说法华经前,先放光明,遍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等。佛说华严大经,先后计有十次放光。第一次在菩提场放光二次,初放面门众齿间佛刹微尘数光,其名曰:众宝华遍照光明、出种种音庄严法界光明、垂布微妙云光明、十方佛坐道场现神变光明、一切宝严云盖光明、充满法界无碍光明、遍庄严一切佛刹光明、迥建立清净金刚宝幢光明、普庄严菩萨道场光明、妙音称扬一切佛号光明。而佛之面门光表教道遐敷,齿间光表四十(佛陀口齿四十颗)问答及口生(法王子者从佛口生)真子义。次于眉间放光(此一切功德山须弥胜云佛所放),表显一切中道义。二、普光明殿佛放足轮光,表信(此会说十信法)有四义:(一)自下而上,信位最初故;(二)信位最卑微故;(三)信为行本故;(四)信该果海,已满足故。轮表圆满无缺义。三、切利天佛放足指光,表足趾据地,得住(此会说十住法)有力,成位不退而行有恒也。四、夜摩天佛放足趺光,表趺背行(此会说十行法)必动,行依信解而成用故。五、兜率天佛放膝轮光,表义有三:(一)膝轮望足,表位次渐高;(二)回因向果(此会说十回向法),屈申进趣也,(三)悲智相导,屈申无住也。六、他化自在天佛放眉间光,光名菩萨力焰明,上加于下(此会说十地法),多用眉间光,亦表将说中正之道。七、重会普光明殿,佛放光亦有二(此会说等妙觉法):初放眉间白毫光,名如来出现无百千亿那由他阿僧只光明,表证中道,不住有无,表无住道,渐离应真二边故。白毫表所诠出现性无垢故,能诠出现诸教本故。次口门放光,名无碍无畏光明,表教道传通,佛口生普贤长子故。九、逝多林佛放眉间光,名普照三世法界(此会说果法界法)门光明,表即法界中道无漏正智,方能证前所现之法界故。第八会佛在普光明殿不放光者,表行(此会说菩萨行法)依解发,只放解光故。
第七章段明九会会主之说法:按大经三十九品,惟阿憎只品与如来随好光明品,是舍那如来金口亲宣,其余各品皆文殊、普贤等诸菩萨,及云台宝网之所演说,佛但放光而已。于中第一会以普贤为会主,所有六品经文亦即普贤所说,盖此会为明旷劫修证,惟普贤行方能成办也。第二会以文殊为会主,说六品经,演扬十信,盖信依普光本智而起也。第三会以法慧为会主,说十住法门,经亦六品,由信证入,生如来家,依无住智,永不退还也。第四会以功德林为会主,说十行法,经文四品,表积行在躬,其德广荫也。第五会以金刚幢为会主,演经三品,畅演十回向,盖智悲利生,破惑摧邪,而自无倾动也。第六会以金刚藏为会主,经唯一品,道敷十地。此地行法,十方同道,皆智地果,摧伏一切,而自体无动也。第七会以普贤与如来为会主,说十一品经。此中阿僧只品、随好光明功德品为如来所说,明佛果所迷二愚之法故。其余十定、十通、十忍,乃至如来出现品,则为普贤所说。清凉国师云:“前六品明等觉因圆,后五卷明妙觉果满。”第八会又以普贤为会主,说离世间一品经,此明果后利生,仍重悲行故也。第九会为诠示去言依行法门,托善财遍参诸善友,假弥勒圆彰法界,故以如来及诸善友为会主也。实则于此会中,如来祗入定放光而已,文殊、弥勒、普贤及诸善友,实先后演畅法界真诠者也。
第八会段述五十三参之几项要义:华严大教五位因果之修证法门,于三十八品经中横说、竖说,行布圆融,言教已周,最后一品,特托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作忘修绝证之实际示范,要人举慧剑、斩葛藤,就路还家,莫多留连也。然此一亲切恳到的示范教育中,有几项要义,必须把握住,方能领略其所显示,了悟其中真诠。第一、文殊大士率六千比丘出逝多林,据福城东大塔庙前,作象王回顾,师子频申。六千心言下悟道,五众善友顿发初心。善财童子也以文殊启导心开意解,文殊告以已得根本智、未得差别智,乃嘱南游,参访知识。善财遍历一百一十城,参礼五十三员善知识,差别门头一一历练,惑尽真穷,法界圆证,法乐崇上,自无伦比。然其中辛酸,亦颇不寻常。如首参德云于妙高峰,七日奔波,不可得见,乃无意间于别一峰头幸得遇会。妙峰表真际,无见无闻;别峰表俗谛,方许商量。佛国禅师颂云:“德云常在妙高峰,行绕峰头不定踪,七日既云寻不见,一朝何故却相逢。发心住处(德云寄位初住)师缘合,普见门中佛境容,回首夕阳坡下望,白云青嶂万千重。”善财童子每参一善知识,皆云“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道,修菩萨行”,表先悟后修也。于修缘中有逆有顺,所谓方便多门,缘会便契。如参胜热婆罗门时,四面火聚,中有刀山,能越历者,方得解脱。此逆缘方便也。善财无惧,登山投火,乃得无尽轮解脱法门,证王子位。南阳忠禅师颂曰:“童子寻求胜热公,门庭别露一家风,刀山火方登跳,顿悟圆明色是空。”无厌足王之作略,盖与胜热婆罗门相类似也。王坐金刚宝座,大匠围绕,猛卒前列,治诸犯人,或断手足,或截耳鼻,毒刑毕具,残忍难堪。王事毕已,执善财手,同入宝宫,告善财言:“我得如幻法门。众生顽劣,非残毒刑,无以警诫。实则我从未苦及一众生。适之所见,乃化作耳。”忠禅师颂曰:“王者威严狱吏嗔,割心劈腹太愁人,逡巡引入无生殿,一曲后园桃李春。”毒刑残忍、苦楚难当之逆行境,人以逃避其苦,奋力度越,可以得直,吾人已知。至于软玉温香、欢乐放逸之逆境,行人若能不迷本性,定力暗持,坚毅度越者,斯为甚难。善财于三十五参婆须密女时,盖即此一教育之实际示范。婆须密女位寄第五回向,得解脱法门,名离贪欲际,随众生之欲乐,而为现身。众生以欲意就之者,往往因闻彼法,即离贪欲,乃至抱持吻接,皆获清凉,而得菩萨无著三昧。佛国禅师颂曰:“相逢相问有何缘,高行如来一宝钱,执手吨身心月静,吻唇唼舌戒珠圆。人非人女皆随现,天与天形应不遍,三德已明贪欲际,酒楼花洞醉神仙。”以上皆由逆增上缘而入道者也。向下再举两则从顺境为缘而入道之公案。第一、善财参礼德生童子与有德童女二善知识,蒙二善友开示无量菩萨妙行,以及幻住解脱法门。幻住者,缘起之实义也。童子表净智,童女表净悲。智悲相导,引见慈氏,会前众缘入一实法界之圆极也。佛国颂曰:“德生有德两和融,同幻同生意莫穷,同住同修成解脱,同悲同智显灵功。同缘同想心冥契,同见同知道转通,若要一生成佛果,毗卢楼阁在南中。”此顺示真诠也。最后一参,善财礼拜毗卢楼阁,弥勒为开庄严宝宫,善财既入,见一楼阁中复有无量诸妙楼阁。一一楼阁中皆有弥勒,一一弥勒前皆有善财,一一善财皆悉合掌回顾,一善财身遍入一切善财身内,一切善财身皆摄归一善财身内。一楼阁为主,一切楼阁为伴。如是互遍互容,互摄互入,重重重重,无尽无尽,此乃证入法界也。佛国颂云:“楼阁门前立片时,龙华师主远方归,不唯弹指观深妙,又听慈音语细微。理智行为身日月,菩提心是道枢机,许多境界何来去,万里天边一雁飞。”善财证得三世一切境界不忘念智庄严藏解脱门。自念:“我今所证,皆因文殊菩萨所教示故。作是念时,文殊菩萨遂舒金色臂,过一百一十城,摩善财顶,而慰之曰:“善哉,善财!汝所证法,解虽已圆,而行未周。可更往见普贤菩萨,彼当令汝得深妙行。”善财依教,诣佛会中,参礼普贤,智悲圆满,行愿功成,得一切佛刹微尘数三昧法门。佛国颂云:“百十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当当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沙劫智悲方满日,微尘行愿正圆时。佛功德海重宣说,愁见波涛转渺弥。”善财见文殊,乃是解圆;又见普贤,更是行圆。行解既圆,惑尽真穷。涅盘亲证,法界圆彰。因圆果满,功德难思。故大经末后一偈云:“刹尘心念可数知,大海中水可饮尽,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可是,并未说明善财何处、何时成佛。何以故呢?原来迷即众生,悟即佛也。善财首从文殊,终见普贤,乃至中间诸知识处,所得启示,无非破迷昧、显正觉也。
第九章段举佛言祖语证成道真相:根据“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之原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生死涅盘,犹如昨梦耳。圆觉经云:“成道亦无得,本性圆融故。”古德云:“学道先须细识心,细中之细最难明,个中寻到无寻处,始信凡心是佛心。”忠禅师颂云:“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木童能抚掌,石女解烹茶。云散天边日,春来树上花。善财参遍处,黑豆未生芽。”难怪赵州禅师行脚遍参了后,却云:“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张无量居士颂曰:“赵州八十犹行脚,只为心头未悄然,及至遍参无一事,始知虚费草鞋钱。”按此等说法,皆与华严大经同其旨趣。问题是要“遍参了”后,方能持如是说,得此境界耳。
第十章段结示作述初愿:复庵和上,真歇了禅师之及门弟子也。和尚平时除参究向上一着外,更游心于华严法界、毗卢性海,且于杂华大意,洞然明达。爰乃综其要纲,详其意趣,述为专书,嘉惠学林。是诚不世之功勋也,和尚犹自歉谓:“耳剽目窃,得其一二,不敢自秘,录出流通”云云。其实,彼之造诣,深且厚矣。彼之此作,不啻叩玄关之宝钥、度迷津之指南也。其欲不广为流传,又乌乎可?
这一篇略释,是在忙里偷闲中写出来的急就之章。又加上我的学殖荒疏,不坏写作,错误的地方,一定不少。祈望教中高贤,不吝指教!
中华民国六十五年六月既望脱稿于华严莲社忏愿室
华严经品会大意浅释
──讲于七十一年秋季华严法会
唐译华严经共有八十卷,分为三十九品。此三十九品经文,乃毗卢遮那如来于海印三昧中之所宣流,分别在七个地方,做九次说出,每会有其不同的会主为代表。现在我们来看看这九次集会说经的内容:
第一会:六品经文,共十一卷。普贤菩萨为会主,说法地点在菩提场,介绍佛陀成道以后,所亲证的依正二报庄严。依一般惯例而言,此六品经文属序分。晋道安法师释经,把经典内容分成三大分,即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这第一会的十一卷经文,即属本经的序分。其内容分别是:一、世主妙严品,二、如来现相品,三、普贤三昧品,四、世界成就品,五、华藏世界品,六、毗卢遮那品。
何谓依正二报?佛经里讲众生身体为正报,不管是大身众生、小身众生,上自天人,下至昆虫、蚁蝼,举凡其身,皆为正报。人当然不例外。我们这具臭皮囊,有的长得美好,有的长得丑陋,有的看来顺眼,也有的令人讨厌。这都是正报身。依报呢?依报即正报身体所依之而住、依之而生存的环境。第一会的六品经文里边所说种种瑞相、种种庄严、一切不思议殊胜事境,这就是佛如来的依正二报。佛陀之所以能感得如此庄严果报,乃因已经过无量劫海修行而来。经上说,这世界没有一指甲许土地,不是如来舍生命处。可见,佛修因时旷劫久远,又由于不断修胜善因,故成就佛果,得以如此殊胜妙好。不但是佛身相好庄严,且所感依报世界,亦是种种妙好严净。这在经文里边,我们可以体会得到。
华严经说此佛果依正庄严事的用意,在告诉我等现在众生,所处环境乃垢秽不堪──土石、砂砾、五浊恶世(所谓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种种不庄严──是个娑婆世界。我们住于其中,以为快乐,不知是一不实在、非永恒的世界。与佛世界较之,相差太远,藉以告诉我等依报不可取。且这世界有太多苦难,种种灾变。众生依之而住,甚可怖畏。目的为让我等对这不庄严的世界,生厌离心,转而对佛的庄严世界起好乐心。
华严经上说佛的正报庄严,具足有十种佛身、无量相好。佛所具足的十种身是:一、菩提身,二、愿身,三、化身,四、相好身,五、势力身,六、如意身,七、福德身,八、智身,九、法身,十、力身。上之十种佛身,是清净的、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这才是我们所应追求的。不似我们这具臭皮囊,九孔常流不净,内里充满脓血粪秽。不管外表如何漂亮、好看,终归血肉之躯,都要衰老、生病,且要死亡,相当恐怖。既不清净,也非永恒,更谈不上庄严。因而佛说众生之依正二报,都不值得贪恋。此等情况,在佛看起来,是很苦的,不值得贪恋的!而我们却愚痴得不知自己所处的是这么一个污秽不堪的世界,就如同法华经里长者的幼儿们,不明白身处火宅中,还在里边嬉戏,不肯出来。幸得长者用尽善巧方便,引诱出离。华严经序分也有相同意义。以佛果种种庄严,来显示这娑婆世界的陋劣,使我们对自身所处环境真相有所了解,而生厌离心,进而对佛果境界生出好乐心、恭敬心、企求心,以达诱发众生上求佛菩提之目的。因为这世界是粗恶、短暂、如幻、不实的,也唯有清净庄严的佛世界,才值得我等去好乐追求。
以上这一会,清凉国师将之定名为“举果劝乐生信分”,举出佛的种种庄严果报,令我们生起羡慕心、好乐心,因此叫“举果劝乐”。有了羡慕心、好乐心以后,要进一步去实行。然而在修行以前,得先有信心才行,故曰“劝乐生信”。令生信之法,即是介绍佛的依正庄严,令知实实在在有这回事,不是空头支票,不必怀疑。这是由等觉位普贤菩萨所说出,是值得我们所信赖的。
第二会也有六品经文,由文殊师利菩萨在普光明殿说出。这六品经文分别是:一、如来名号品,二、四圣谛品,三、光明觉品,四、菩萨问明品,五、净行品,六、贤首品。前面第一会已介绍佛的依正庄严,令信心生起,然单有信心,还是不够,必得对佛所说了解才行。从了解认识佛法以后,我们才知道,该如何去进修。所以此会一开始便先说如来名号品,让我们认识如来,继而说四圣谛品,以便我等对世、出世间的种种因果现象,更进一步了解。再进而正说佛法内容,便是光明觉品。以上这三品所说,也是属于如来正报。再接着则是从认识而起修,因说菩萨问明品、净行品及贤首品。这三品所修是为十信位。本会从第十二卷至第十五卷共有四卷经。这十信位在圆教里边,严格说来,还是在凡夫位次,因这祗是建立信心的阶段而已。必得十信修满,进入初住以后,才算得上是入了贤位。
说起这信心,似乎我们人人都有。你一定会说:“我有信心啊!我信佛教,我是佛教徒,来参加法会、诵经、拜佛。我会念佛,这不是有信心吗?”的确,要信佛,以乎很简单,然要信仰坚定不移,可就不易,这得下深功夫。这里说,修信心,得经过十个位次的历炼。看看这三品经,便可知其内容。这第二会乃是由初步了解佛法,进而生信心。经上说,要坚固信心,得经过十千劫。可见,修信心,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华严经偈曰:“假如热火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如果你具备了这条件,为了向道,为了学佛,纵使是用烧热的铁轮,安在头顶上旋转,威胁你不要信佛,也不为所动,宁可丧失生命,也不退失菩提心,那种信心就可谓坚固了,进而能安住于佛法之中。所以到了第三会,便正说十住法门。从这第二会生信、了解、进修,一直到第七会,这中间经历了信、住、行、向、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阶位,是为“修因契果生解分”。
第三会的内容即是修十住法门。“住”有依佛法而住,或安住于佛法中的意思。行者到信心坚固,绝对不动摇,故曰住。此会亦有六品经──一、升须弥山顶品,二、须弥顶上偈赞品,三、十住品,四、梵行品,五、初发心功德品,六、明法品──共三卷经文。以法慧菩萨为会主,在忉利天宫所说。此中十住品正说十住法。以一乘教来说,十住位是贤位的初步,可见华严圆教一登初住,就见真理,能分身百世界作佛度众生。所以不可小看这初住菩萨。这位子在华严经属初发心位,乃贤位的起步,经中特以一品经文解说。行者到此发心住,功德已大,故曰:“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此即华严法门的特色,为本经“因赅果海,果彻因源,因果同时”最高理论之所在。发心的时候,就是成佛的时候。此中道理,各位宜采体会。
本会于须弥山顶说十住法,此中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唱赞时说毗卢遮那如来在菩提场不动而升。既然毗卢遮那如来坐在菩提场而未动,如何须弥山顶三十三天的天众,竟为如来布置了一个庄严的讲堂,及种种严饰的菩提法座,请如来说华严经,且天众也确实见到毗卢遮那如来,于忉利天宫升座说法呢?要了解这问题,首先得明白一原理,即毗卢遮那如来乃法身佛。法身是遍满一切法界的。我们天天所唱的赞偈:“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也就是这问题的注释了。当然这道理很深,虽然天天唱,也不见得就能契入。现在这第三会既然有些问题,我们就得设法弄懂它。要明白这道理,可由“事”与“理”两方面下手。华严经讲四种法界:
第一、事法界:也就是现象界。目前所看到每一样事物,星罗棋布,这是人,那是天,此是房子,那是马路,又是山,又是水等等,种种景色不同,都属事法界,亦即每一事物都有其分位,都有他的存在。
第二、理法界:华严经上说,事是依理而成的,无理,不能成事。成事之理为“法性理”。此性在诸法曰“法性”,在有情曰“佛性”。众生都可成佛,就因其具有佛性,而一切诸法之所以能够建立,在其有法性。因说佛性、法性,乃就理而说。事各有分齐,有大有小。大的事物住大位,小的事物占小位。各个存在,彼此界限清楚。理则圆融,一切事物上均可见理,一切事物都依理性存在。这一点,应先明白事和理两种道理,再进一步混融无碍,然后才能通达事事无碍的华严最高境界。
第三、理事无碍法界:理与事要如何才能混融无碍?上来说过,事事皆仗理而成。事虽有形,而理属无形。故要见事容易──眼见耳闻,身触手摸,随时可得。见理则难。欲得之,仍须由事相上体会,所谓“理因事显,事揽理成”。达乎此,方许入此理事无碍境界。
第四、事事无碍法界:事事大小各占分位,又如何方能无碍呢?我们常听讲经时说:“须弥可以纳芥子,芥子也可以纳须弥。”这实在是个问题。须弥是一座很大的山,容纳芥子理所当然。芥子要容纳须弥,可就费思量啰。芥子即芥菜种子。这么小的东西,根本不可能容纳须弥山。可见,重要关键在此,也正是功夫所在。如何使其成为可能,又如何方达此事事无碍境界?欲解此,得先明白佛法的中心理论──缘起性空的道理。依理法而言,不管是很大很大东西,或很小很小的东西,其成功皆属因缘因缘幻起,都是因缘和合而有。既是缘起之法,因缘具足,它便成功,因缘消失,它就幻灭。所谓“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则大至须弥,小至芥子,根本都没有实在个体,同属缘起法,因而得以大小相容,一多无碍。华严的境界就是如此微妙。这也是华严最高的哲理。
明白了无碍事理之后,再回过头来研究主题:毗卢遮那如来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并未移动,而天人见到他上升须弥山顶,到忉利天宫说法。还替他布置宝座,欢迎他,赞叹他,这就得由法身遍满于法界的理事无碍的角度来看待,方可得到圆满解答。在此再说一个譬喻:当农历十五的夜晚,天上高挂着一轮既圆又亮的明月,某江上适有三条船。一船开往南,船上的人所见的月亮,亦随其往南行,江里月影也一齐往南而去;另一条船往北,船中人却看到月亮跟着他往北,且水中的月影也紧随着向北走;还有一条船泊在江边不动,未开动的这艘船上的人们,却认为月亮很有意思,老陪伴着他,向他微笑,河里的月也一直没离开他。这就是“缘”,并非月亮有三个。众生见佛,亦应作如是观。众生之缘来感,诸佛赴感应机,如同月照行船一般。佛是很慈悲的,何处有众生需佛说法,佛便无远弗届应其机、满其愿。此即赴感,所谓:“随缘赴感靡不周。”众生的要求曰感,佛应机说法叫应。我们不是常说感应吗?这即感应。有感,就有应。天上的众生希望听佛法,毗卢遮那如来便赴其感、应其机,这就叫做感应,并非如来有两个身体。由以上的譬喻,可体会到不动而升的理论了吧。
再说,此会谈十住法门,因何要至须弥山顶说呢?此表学佛地位渐高之故。普通凡夫皆住人间到了贤人位次,将其提升到天上,所以要升到须弥山顶去说。到了须弥山顶忉利天宫,天王说法赞佛,迎佛至最吉祥宝殿说法,故我们称佛说法处为最吉祥殿。华严经上记载:“迦叶如来等诸佛,皆曾到此宝殿说法,是故此处最吉祥。”即以最吉祥的宝殿,欢迎毗卢遮那如来说法。因此莲社二佛殿供奉毗卢那如来,亦将二楼定名为“最吉祥殿”,不叫“大雄宝殿”,即据华严经而来。此是常识,顺便一提。
十住位共有十个阶位,每一阶位,皆有其修行的内含。华严经中并没一位一位详细分析,唯于初住这一阶位,标出一品经文,说明其功德。前面已说过,华严经很特别,菩萨修行入了初住,即可分身百界作佛。在此不妨再提出,为各位作个介绍:初住,一般说来,乃是贤位的开始。若将贤位分成三个等级,则十住位是下贤位,十行位属中贤位,十回向位才是上贤位。好比军中有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一样。初住等于下贤位的第一个位子而已,何以就具有如此广大的功德,能够成佛呢?华严经说:初发心住的菩萨要修十种观境,以观行的功夫断伏烦恼,故能见真理。这是一大关键。因说我们学佛修行,单是烧香、拜佛、念佛、诵经,实还不够,还得依佛理修观行,由修观而除烦恼。烦恼断除了,智慧才能生起;智慧生起,才能见到真理。见到真理,即是见佛。何以故?佛即真理也。可见,这是联贯的连锁关系。这也是初住菩萨能分身百界作佛的道理。可是如果说,菩萨到此,已能断烦恼、见真理、分身百界作佛,何必还要有后面行、向、地的施设呢?依顿教说,一念无生,即是佛,这属理佛。华严圆教讲的是诸劫相即相入,而其修行时分,一即一切,念劫圆融。长短即入,不违彼一一时法。不碍行布,即是圆融,不碍圆融,即是行布。二门自在,举一全收。是故才登初住,即能成佛,这完全依理上而言。在事行上,则待后边一一位中完功果也。
至于这一会为何特别以一卷的经文,来强调赞扬发心的功德呢?我们也来研究一下!也许有人会问:“我们现今不都已发心,归依三宝了吗?师父带我们发四种大愿,不是发心吗?既已发心,何以未得到这许多的功德?何以我们不能如经上说的起观、断烦恼,生智慧呢?”此实因我们对发心内容未完全了解,或者归依时师父未讲详细,或者本身懵懵懂懂,没听清楚。在此给各位作个补充:发心的内容有四,包括:一、众生无边边誓愿度;二、烦恼无尽誓愿断;三、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句话包括了所有的菩萨行。归纳起来,合为两件大事;第一件修福德,第二件修智慧。“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此两句是修德福。所谓“度众生”,我们都是众生,皆在生死凡夫界中。前面说过,所处的环境是污秽、痛苦、短暂、无常的。若想到佛地去,得度过烦恼大河。要能度过此烦恼大河,才可到达诸佛涅盘彼岸。这叫做“度”。就如过河,需用船渡过去一样,成佛也得佛法度我们过去。度众生、断烦恼,都像一条船,能把我们度到诸佛彼岸去。众生又如何度去呢?在经中常说,诸佛菩萨的工作,就是要度众生。他们说去,令众生明白道理,知厌离众生界,而欣乐诸佛界。此是件大事,解除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生死,故不得视为是件普通的事,或认为与你我不相干,甚至说度众生是佛菩萨的事,这都是错误的!发心,就是发与佛菩萨相同的心。要想成佛,就得与佛菩萨一样发心度众生。而度众生的事千头绪。比方说,参加印经是度众生;办学校、孤儿院,也是度众生;办佛学研究所当然也是度众生。因为这许多事业可与众生发生关系,也才有机会把佛法传给他们。众生得到佛法,才知道走上菩提道,知所处众生界外尚有清、永恒、快乐、庄严的佛界。否则大家不知道,便谈不上何为佛?何为众生?而永远于三途六道中受苦受难,不得解脱。因此效法诸佛、菩萨,不眠不休地度众生。你说,此种发心还不伟大吗?
“断烦恼”:我们的烦恼太多,所谓贪、嗔、痴、慢、疑、恶见、嫉妒、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等等,这许多都是烦恼。凡夫心一天到晚被这许多烦恼所盘据,而没有机会起观行、想真理,更没有办法想到度众生的事。故应起观行,观真理,起慈悲心,度众生,把烦恼转成菩提,把烦恼转为慈悲,转成爱心、同情心。如实转过来,才能成佛。发心的第二件大事即断烦恼。能断掉烦恼,发起菩提心、菩萨心,来修行,自能成佛。所以发断烦恼的心,也有无量功德。然得真正做到才行,光是懂不去做,也没有用。有人说:“这很难啊!看到好东西,不贪,我一时做不到。看到苍蝇、蚊子、蚂蚁,不杀,也做不到。”关键即在此。事实上这也是烦恼不易断、杀心不易根除所致。你看它讨厌,这讨厌的心理,就不是慈悲心。若是把环境清理干净,使之不易滋生,由根本上解决,则它过它的生活,你过你的生活,根本没有什么妨碍。再说,蚊蝇、蚁蝼亦是众生之一。当须达多长者布施祗陀林园,舍利弗督工为佛建讲堂时,看到地上有许多蚂蚁。佛告诉舍利弗说:“这些蚂蚁于迦叶时生人道中,因不知修行而造恶因,堕了蚁身,至今未得解脱。”可见轮回之可怕!既知其为有情,更当想法度他,不要厌恶。蚂蚁、蟑螂之所以令人讨厌,就是过去造了被人讨厌的因所致。嗔恨心重、好发脾气的人,将来会堕毒蛇,人见人打。这是种恶因所感的恶果。因此我说,断烦恼,必得明理才行。烦恼断了,才能起观行,也就能成佛。
佛学无量法门,以及誓愿成就佛道,是属于修智慧。修什么法门呢?修成佛的法门、断烦恼的法门、度众生的法门。为什么要学呢?因不懂,就样样皆错,处处挂碍。懂得了,才免做错。佛法里常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如何是恶法,不能做?如何是善法,应当行?这都得充分了解,且要有高度技巧才行。表面看来,似乎说说非常轻松,实际要做,却相当困难。何以故?道理未懂。因此说我,修学无量法门太重要了。不会修行的人乱跑。听说,某处有法师讲经说法,很了不起,赶快去听;某处有高人不吃饭,很了不起,赶快去拜访。不错,他是了不起,但对你却没多大益处,除非你跟着他学,才能成功,否则顶多种点善根而已。因此我说,修行不是赶热闹。要多注意自己修,多注意自己学,记住导师的两句话:“不要忘记念佛、拜佛!”
第四发成佛愿:既知众生痛苦,唯有成佛,才能永远离苦得乐,则成佛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时时刻刻不忘此大前提。莫说,我今生做做好事,来生生富贵人家,就满足了。这是第三生怨。此心发不得,亦很危险!因为今生做好事,来生生富贵人家,不一定知道修行。不修行,也就罢了。生了富贵人家,还会因环境太好而造孽,再堕落至何道,便不得而知!所以发心要发成佛的心,而不单是希望来生比今生好一点的心。这种心太小了,应发大心。发心功德说不尽,一卷经都不能讲完,今只将其要义简单说出,希望诸位由之深入发心要理,并真正依理起行。
第四会:共有四品经文,由十九卷至二十二卷,共四卷经。其四品者,一、升夜摩天宫品,二、夜摩天宫偈赞品,三、十行品,四、十无尽藏品。此会于夜摩天宫所说,内容是十行法门。所谓“行”(啈)实际上就是“行”(形)。行之久,行之动,就叫“行”(啈)。修行要有恒常心,精进不懈怠,叫做“行”(啈)。菩萨修六度、万行(啈),这万行实即行动的行(形)。“行”字在华严经里解释为随缘、顺理、造修。我们到幸庙拜佛,归依三宝,开始持斋,都是修行。有时没听讲经,往往把修行功夫做错了,有如走路,未把路线弄明白而走错路,非常可惜。现在把这“行”字的实义,简单介绍如下:
何谓“随缘”?随众生缘、随佛法缘。“顺理”:顺着佛理。若不合佛理之事不做。经中说,菩萨修行,有佛业,有魔业。修得不好,即魔业;修得正,依佛法而修,即佛业。对此.我们要有拣别的智慧,拣别之法,即顺理。佛法的真理开导,教我们依之而行。随顺佛理的修行便成佛业,反之,即成魔业。“造修”:造为塑造。我等本皆凡夫,欲塑成菩萨、塑成佛,就得下功夫,如建造房子一般,本是一堆堆的砂子、石子,水泥和钢筋,要使其成为房子,得经过营造才行。修行的修,有两种意思:一是修补,一是修削。衣服破了,找块布修补修补,或东西坏了,修理修理,使其复原。修削,则削其多余。故修含补其不足、削其有余二义。塑匠雕刻佛像亦如是:一块木头,一刀刀削去多余的部分,不够的地方,又想法补起来,然后成为庄严的佛像。我们修行,也当在行为上用心,不合理处改正过来,未做到之处补足起来。这就是修行,又叫修心。心理不正常的地方,比如贪心强,或嗔恨心重、愚痴心用事,都应该修正过来,使其成为布施心、忍辱心、智慧心。这样修行,才能成功,也才叫度,把凡夫度到佛果涅盘。谈修行,就要了解如何修,怎么行。这是很重要的一课。
华严经上说十行,梵网经上曰长养。这是说,发心学佛如同稻种子播撒到田里,刚长出两片嫩芽,此时最需细心不断地照顾它、灌溉它,耐心地施肥、除草,令其有继续增长的过程。故曰长养。我们学佛,归依了三宝以后,等于菩提心苗种到种法田中来。常加注意去除心田杂草,以佛法甘露水来滋润、灌溉,这就是修行,也就是长养。十行品是由功德林菩萨代表说出,说法之前先入菩萨善思惟三昧,乃诸佛菩萨加被他,给他智慧,让他代表诸佛而说。他一开口即说:“佛子!菩萨行不可思议。”如何不可思议呢?他说:“与法界虚空界等。”菩萨行深广的内容与法界平等,和虚空界平等。有法之界叫法界。虚空界没范围。菩萨十行门如此深广,故不可思议。为何菩萨行深广不可思议呢?经文说:“菩萨摩诃萨学三世诸佛而修行故。”既然菩萨所修十行法门,内容是学习三世诸佛而修行,可见,三世诸佛乃依十行法门而修成功。由于发了心初住乃至十住满心的菩萨们至此,更进修十行诸佛法门,而此法门又是如此不可思议,所以称其为摩诃萨。
经中以四卷经文介绍十行法门,今且依经略释如下:
一、欢喜行:此位菩萨修布施度。他在前面已证得法空真理,能以三轮体空之智而行布施,使自己成就檀波罗蜜,亦令众生得利益,自他皆欢喜,因叫欢喜行。菩萨登地以后,初地亦叫欢喜地。此处叫欢喜,乃因众生得其法财,本身能作法布施所致,且外道邪论已难不倒地,故生欢喜。
二、饶益行:此位菩萨修三聚净戒。本身菩萨行已得清净;且因持戒圆满,令众生获得饶益。例如因持不杀戒,使许多众生,免于枉死刀枪之下,此即饶益众生。
三、无违逆行:此位菩萨偏重修忍辱行,忍顺物理,一切行为皆依真理,毁誉无动于心,无端的赞扬或污辱,于我皆不增不减,坦然无动于衷。故修此忍辱行,乃不违背真理,顺着正理来修行。
四、无屈挠行:这是菩萨修精进行之位。此位菩萨精勤而不懈怠,不屈不挠,勇往直前,不管如何阻挠,都依佛法真理而行,所以称无屈挠行。
五、无痴乱行:此位菩萨偏修禅定行。有了禅定,不被邪见乱说之所动摇,以慧资定,能离昏沉、掉举二障。先总统蒋公几句名言:“处变不惊,慎谋能断”,安定了我们的社会、国家,增长群众的智慧。不管你搞得天花乱坠,我都不被动摇。这就是无痴乱行。
六、善见行:此位菩萨偏修般若度。有了智慧,能显发二谛之理,思想、见解,都很正确。般若现前,故曰善见。
七、无著行:这是菩萨修方便行之位。能善巧方便,即可不滞事理,都无执着,随缘说去,普度众生。
八、难得行:此行位菩萨修大愿度。大愿者,成就菩萨大愿也。如普贤十大愿。要成就菩萨道,得有大愿才行。此有二义:一、大愿无违故,二、成就大愿故。故曰难得。
九、善法行:此位菩萨能善巧说法度众生。辩才无碍,善说一切佛法无有障碍,称为善法行。
十、真实行:菩萨到此,言行不虚,所有言说,都具真实义理。所谓“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都在此位来成就。再者,此位次的菩萨所行,完全替佛宣扬,而非为得大利益或大名声,所以这真实行是菩萨行之圆满行。
以上菩萨十行,根据十度波罗蜜而修。依此十度来修,才是正确的途径,也才能步向正果。
第五会:本会内容是说十回向法门。前已说过,十住是下贤位、十行中贤位,今十回向则进入上贤位。过了此,便晋升于圣位之阶。这三十个位次当中,十住位是得到佛的智慧,安住于佛法,可说,初住于佛家;十行位乃以十种菩萨行,来建立菩萨因行,趋向佛果。这两门偏重于自利行。到了十回向,就要兼修利他行,亦即修回向法。有关回向的定义,介绍于下:
在菩萨大乘藏经说:“以少善根,引无量果”,叫做回向。此于修行当中,属一非常环节。举凡诵完经、拜完佛、都要回向。但有人知道回向,也有人不知道回向。不知道者在修行过程中就较差。观此二句经文意义,修少善根,即知以很少功德──或者烧一炷香、献一朵花、礼一拜佛,都是种善根。这样点点滴滴的修行功德,回向无上菩提,凡我所作所为,皆作将来成佛资粮,以引发无量果报,此即回向。引发之法,是以所作事行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虽然拜佛,乃我个人之事,但我不自私,希望一切众生同蒙此益。此即以少善根,引无量果。一切众生即无量,无上菩提更属无量。所以懂得回向,对修行而言,可加速进步,并能加速成功。
华严经说十回向法门这品经文的会主,是金刚幢菩萨。地点为兜率天宫。共三品经:一、升兜率天宫品,二、兜率天宫偈赞品,三、十回向品。会主说法前,入了智光三昧定。菩萨名金刚幢,表地位已升进。“幢”表高显义。由十住、十行,到此十回向,阶位又高了一层,好像远远地就能看到幢幡。又如宝塔,亦属高显。“智光”:智慧有根本智与后得智。根本智证真理,后得智明事法。此两种智慧合起来明照法界心,是智慧光明的三昧。因此我说,此十回向法门的金刚幢菩萨,是从根本、后得两种智慧光明三昧中所宣流,内容之高超可见一斑。回向的对象有三:
一、回向众生:如上所说,看经、诵经、礼佛、拜忏、供佛,把这些功德都不自私地回向给众生,这是大悲心的驱使,乃发普度众生、普利众生之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此功德,从而得到解脱。此是第一种大悲心的表示-回向众生。
二、回向佛果菩提:这属大智慧的心理。希望修行能得佛果,所有修行功德不为他求,只望成佛,这就是用大智慧心理来修回向。若修行希望将来转世当国王,或希望生富贵人家,以享受生活快乐,或希望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学者,这都不对,都没能离苦得乐。因他未离三界,未离生死。故具足大智慧,方懂得回向佛果,回向菩提。
三、回向实际:此乃回向真理,属理回向。唯有得到佛法真理,才能成佛,故回向实际理体,是异常重要的。能修的人、所修的法,都不住相,比如三轮体空而作布施,即属理回向的作法。这种功德才是实际的功德,才合乎真理的要求。心与真理合而为一,才是最高的回向。
回者,转也;向者,趋向。转自万行,趣向三处,故名回向。由此三种,可开之为十:
一、回自向他…………
二、回少向多…………
三、回自因行向他因行…………此上三回向众生
四、回因向果…………
五、回劣向胜…………
六、回修向证…………此上三回向菩提
七、回事向理…………
八、回差别行向圆融行…………此上二回向实际
九、回世间向出世间…………
十、回顺理事行向理所成事行…………此上二义通果及实际
此中的事与理、差别与圆融、劣与胜等,都是值得注意的。修行、做功德,属事相,是因种,也是粗劣的;而一步步渐次而修是差别法、世间法。希望成佛,则是理。证真理,证清净法身,这是属圆融的、殊胜的、出世的果。以上为简明回向之义。
第六会:只有一品经文,所说为十地法门。三十个贤位修满以后,登上初地,晋入圣阶。此会为金刚藏菩萨于他化自在天宫入了菩萨大智慧光明三昧之后而说出。十地分别为:
一、欢喜地:此地为得圣之始。断异生性障,修布施行檀波罗蜜,起十大愿,十度等行,无不皆修,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是名欢喜,亦名极喜。
二、离垢地:此位治上上十善戒,以法身妙理为戒体,成就性戒,远离微细毁犯烦恼垢。此地中,断所知障中俱生一分,及误犯三业愚法,证最胜真如,具无边德,得最胜菩提之果。盖法身性戒,能自体无垢,故名离垢地。
三、发光地:此地成就胜定大法总持法门,修色、无色界八禅定,善达色、无色界,世间禅体。断闻、思、修,诸法暗钝障,明达三界,智慧明净,通过胜流法界,证胜流真如,得难动三昧果及三界智慧。光明现前,故名发光地。
四、焰慧地:前三地寄位世间,此地则出世间,乃初入证智,安住最胜菩提分行。修三十七助道观门,观身受心法,自性无依,证得无摄受真如,得无漏定及无漏教,精进不退,离微细烦恼现行障。慧加明净,故名焰慧地。
五、难胜地:此地断下乘般涅盘障,入真俗无差别道,令真谛智与世间智相应。证得类无差别真如,成就诸谛增上慧行,及五明处教化行。以其禅体治三界中寂乱障,契菩提根本无造作禅理,不出三界,不在三界,无有欣求净慧等障。任理恒禅,寂用自在,以禅波罗蜜发起善根,慈、悲、喜、舍,通达世法,为世技之妙能。下地不如,故名难胜地。
六、现前地:此地观察无染净法界,说缘起流转止息相应慧。由缘起智,令般若波罗蜜多现前,因名现前地。此地修无相观,证无染净真如,以十度逆顺观察十二有支,成就慧波罗蜜门。三空自在,智慧现前,如贫女宅中宝藏,不作自明。又如穷子衣里明珠,无功而自现,因曰现前地。
七、远行地:此地行方便波罗蜜,说加行有功用无相住。此远行有二义:一、从前远来,至功用边;二、此功用行边,能远去后位,故曰远行。此地离细相现行障,证法无差别真如,了种种教法,同真无相,且能于空中起有胜行,故成方便度。以第六地中之三空三昧,现无量无作智慧门,入无量众生界,兴无量教化众生业,及入无量世界网。以无作智慧入一切世间,等众生行普令周遍,故名远行地。盖入世间行遍周广大也。此地以行入,亦名不退住地。
八、不动地:此地达无功用之初,修愿波罗蜜,断无相中作加行障。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暨诸外道邪魔,均不能动。由从前之差别三乘法进入一乘道。此位菩萨于处世间智不须功用,不思不为,智寓万有,通化无方。又此地以愿波罗蜜为此地智增,以愿兴行,转更自在,起广大慈悲,任运圆满。
九、善慧地:此位菩萨得最胜无碍智,能于异名众相训释差别一切品类,宣说法中得大自在,所谓以一音普答众问,遍断众疑也。断利他中不欲行障,证智自在所依真如,于无碍解得自在故,成就善达法器自在说法行,得应身果。或智藏三昧。由于善知众法,故名善慧地,属大法师位。
十、法云地:行者至此,菩萨地尽,圆满法身现前证受,荣登法王之座,断于诸法中未得自在障,证得业自在等所依真如,具智波罗蜜,得化身三昧,智满行周,以大慈悲云,于诸生死海,普降法雨,灌一切众生心田,令一切众生长菩提芽,无有休息,名法云地。从初发心经历诸位,入此智地,而生佛家,大悲愿力功终行满,常雨法雨也。
以上为粗说十地内容。“地”者,有能生、能载、能藏等义。大地能生万法──如花草、树木、陆行、空飞等等;能荷负万有:一切山河大地、动物、植物,无不依地而生,为地所载。珍矿、宝藏,皆由地出,故曰能藏。菩萨亦如是,能生一切功德,世、出世间善因果,能载菩萨万行,荷负一切众生。又菩萨万行,都于此十地位中具足,故名之。此十地属证道位,即见一分真理,证一分法身。前面入住时已提过,发心住,是见真理,能百界分身作佛。这里又谓分证,乃因前为入理,今此则事理俱圆。比如考上大学,是学士了,但经历了四年修学毕业,亦仍是学士。再者此华严圆教,本属一位一切位,一具一切的,如此分齐历然,乃寄三乘教位,对显本经不思议法尔。
第七会:有十一品经。这是等、妙觉位。本会如来为会主,于普光明殿所说。十一品经。分别为一、十定品,二、十通品,三、十忍品,四、僧只品,五、如来寿量品,六、诸菩萨住处品,七、佛不思议法品,八、如来十身相海品,九、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十、普贤行品,十一、如来出现品。此中僧只品乃说佛教中的大数目。由于到了等觉地位的菩萨,所修内容广阔无涯,普通数目字无法表明,佛果的功德更是重重无尽,常常以十佛刹微尘数来表示。这即大数目字。佛教里边的大数目字十重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如来寿量品,则显示佛的寿量无尽。由十定品到菩萨住处品,此六品经文为等觉法门,诠示等觉菩萨自行化他的种种。等觉功行修圆满时,即证妙觉果海。再来的佛不思议法品、如来十身相海品、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则是妙觉果海上的功德。由此上溯至十信开始,为差别因、差别果。后边的普贤行品则为平等因,如来出现品为平等果。由第二会直到这第七会,这么长的经文,在信、解、行、证四大分中,属解的一分。清凉国师定其名为“修因契果生解分”。其内容着重在修法修行的全部过程,即圆满修菩萨万行的因华,庄严一乘无上佛果的具体说明。
第八会离世间品,普慧菩萨为会主,入佛华藏庄严三昧。在四大分中属“行”的一分,澄观清凉国师名之为“托法进修成行分”。后面入法界品则属“依人证入成德分”,是第四“证分”。托法进修成行:所谓“法”,就是普慧菩萨提出的两百个问题,普贤菩萨给予每题十答,而成两千个答案。由于十数是个满数,颢圆满无尽之义。且华严旨在显重重无尽之理,故每问给予十答。在此两百问之中,其顺序亦是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而来,但因内容辽阔,诵来如入大海,抓不到边际,经古德整理分类后,我们知道,何处说何法。据华严四祖清凉国师的研究分析,此两百问题中最初二十问为十信行;第二个二十问为十住行;第三个三十问为十行法;第四个二十九问为十回向;第五个阶段有五十问,所问为十地行;第六有五十一问,所问因圆果满之行。则等觉、妙觉,皆包括其中。五十二个位子的内容,都在两百个问题中解答。换句话说:从第二会到第七会,是一位一位地了解、说明,这里则笼统说出。因此,华严经把这两种文字体裁,定了两种名称。一位一位分开来说的,名之曰“行布”;总括起来说的,则叫做“圆融”。既然前已经历五十二个位子修因契果生解了,何以尚要以圆融方式重说?这是因前面的行布偏重于明细、清楚的了解,圆融则着重解后起行的实践功夫。了解等于看地图一样。例如从台北到高雄,中间经过各处之路线,必须掌握,然后才不致走错。但单知道,还不行,没有真正上路,则始终到不了高雄。必得一段段地走去,最后,才能达到目的地。所以解的一分与行的一分,大体上有些差别。
本品在华严经中,占有极重要之地位。菩萨万行,都由这里边开出。古人有将之单独刊行,名曰《度世经》。此即离世间品的别行本。如同十地品与普贤行愿品,也都有单行本流通。度世也就是离世间。度者,离也。另有一经称《普贤菩萨答难二千经》。难,乃人家问难。此就普贤菩萨答覆普慧二百问,所作两千答案内容而名经,也是依能离的人、所离的法而订经名。今本经称之为《离世间品》,又作何解释呢?这是说:世间一切染污恶行,行者到等觉位以后,便不会再沾染之故。另一义为,当我们发心修行时,应该知道,何为净法,何为染法?佛典里把净法叫白法,染法叫黑法。要求出生死、证涅盘,就得远离世间的贪、嗔、痴、爱、杀、盗、淫、妄等染污行-因那是令我们陷于黑暗之法-而非趣求清净光明的白净法。因而在本题来说,离开世间一切染污行,叫“离世间”,并非念了此品经文以后,就跑到这世间以外去。若作此解,不但是无法修行,也无处安立了。这是“离”字之大意。
再介绍“世间”二字。依佛经上说,有三种世间:一、有情世间:即众生世间。大自大身天人,小至昆虫、蚁蝼,都是有情众生。将此众生界归于一类,为有情世间。二、器世间:器就是器具、容器、器物等,一切有生命以外的东西。大至星球、高山、大海,小至一砂、一石、房子、衣服、剪刀、筷子、碗,都属器世间。三、智正觉世间:智者,种种智身也。具如来大智慧,觉了世、出世间之法,乃如来为教化一切众生的种种差别智身。既知有些三种世间,又当如何远离呢?在佛经上常可见到说,这身体是空的。此一道理,实不易教人接受。明明是一个能说、能讲、能吃、能睡、能工作、能行动的身子。如何说它是空的呢?这是由组织个体上而言,并非就功能上说。不管是高矮、美丑,其组成分子都是一样的。依古印度哲学说,组成众生身体的材料为四种元素──地、水、火、风。一、地大:代表我人身体中坚硬的东西,如骨头、牙齿、头发、指甲等,这许多有质碍的东西。二、水大:身体中水分占绝大部分。如血液、汗、泪、涕、唾、小便等,皆归属于水。三、火大:我们身体中的热气,即恒常保持的体温。此是火大。四、风大:这风大是指呼吸气而言。一呼一吸之中所端赖的空气就是风。就医学上说,人体必需有空气中氧气,随着血液循环全身,供组织细胞以滋养,才能活命。针灸气穴,即依此原理。所以人的呼吸以及转动,就是风大。若一口气不来,便活不成了。古印度说,身体由此四大元素组成,有如中国人谈五行-金、木、水、火、土──相似,所差唯风而已。如此一分析,知道身体由许多元素组全而成。如果一样一样分开来,或缺少其中某一种,则人马上要死亡。因此佛说,人体是空的。这是由分析而认知的空理。
还有一种,是从根本理论上去体会其空性。因为佛说一切法都是“缘生无性”,都是各种因缘条件组合而成,假如将这些组合条件分散开来,那如幻的组合体便不存在。这就如同刚才所说,人的身体,若把地、水、火、风分开,身体就不存在,不需要一样一样去分析,从理论上一想即知。此即所谓的体空之理。了解此理,就可以离众生世间。进一步推及世间一切万事万物,大自地球,小至一根针,其本身也是空的。它形成的原理也是因缘和合而有,缺一因一缘,就不能成立。故说,诸法亦空。山虽大,无非砂粒、土石之所聚集。砂粒、土石分散开来,山在那里?针乃钢铁所铸。如将成分解析,针亦散坏。如此体解一切法皆空,则器世间亦可离。智正觉世间,前面说过,是如来教化一切众生的种种差别智身。既如此,又何以要离呢?我们不是要求一切智,要求取正觉吗?这是因为佛法主要教我们离执。不好的东西固然不应执着,好的东西亦不应执着。一有执着,就不能解脱。智正觉既是度生之智,也是缘生法,故亦应舍。所谓:“过河必须船,到岸不用舟。”金刚经曰:“法尚应舍。”所指即此。虽然华严经上说,毗卢遮那如来有无量功德,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有无量功德,但功德在何处,又拿不出来。尽管“处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但若把这些功德执为实有,那就错误。因此佛说:大悲故,不住涅盘;大智故,不住生死。生死、涅盘都不住,“无住而住”,则智正觉世间也是空。若有所住,就不空;不空,便不能成佛。在了解人空、法空后,进一步将空理空掉,所以离三世间。本经七十三卷有几句话,足为离世间之最好说明:救护一切众生主夜神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唯知此教化众生令生善根解脱门。”其他还有很多不知道:“如诸菩萨摩诃萨超诸世间,现诸趣身,不住攀缘,了达一切诸法自性。”这了达一切诸法自性,即是法空之说明。“善能观察一切诸法,得无我智,证无我法。”此为我空。“不住攀缘,无有障碍”,亦是不住世间的说明。“心常安住无二法门”,无二法门,无住而住也。非有,亦非无,不断,亦不常。这就是离智正觉世间。以上这几句话涵括了离三世间。
第九会入法界品:此会名叫逝多林园重阁会,说法的地方,在室罗筏国舍卫城逝多林园重阁讲堂。逝多有译为只陀。此园在金刚经及弥陀经,皆称之为祗树给孤独园。此园为佛陀成道后第一个说法道场,是只陀太子和须达多长者所合赠,故名之。须达多长者生性仁慈,家中富有,常惠施与孤苦无依之贫者,美名之曰“给孤独”。入法界品是华严经最后的一分,属于证分。清凉澄观大师名之为“依人证入成德分”。“依人”,依善财童子及五十三位表知识做示范。在解分中说从凡夫到佛果,经五十二位次的修行,就可成佛。但这成佛的法门可行吗?真有人能做到吗?会不会是空头支票?为了解开众人的疑惑,乃有此品经文的施设。善财童子也是从一凡夫经过一百一十城,拜访了五十三位善知识,最后进入了弥勒楼阁,证入了一真法界。可见,这是能够做得到的,且已有人现实做到了。法界即佛果名称。证了佛果,成就了诸佛功德,所以叫做“依人证入成德分”。本会说法主为毗卢遮那如来。由于所说为果位法,毗卢遮那如来为本尊佛、法身佛故。只有一切诸佛能说果位之法。如来在说本品以前,先入了师子频申三昧定。师子睡醒了,伸个懒腰,掉过头来,向后看看。这是比喻。佛成道以后,要回顾一切众生。佛住世的目的,法华经说:为一大事因缘,就是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亦即为说法度众生。佛看一切众生有如稚子,在三界中被火所烧,不知求出离,是非常令他忧的事!今既成佛,说出成佛的法门,乃再回头看看这些幼稚的孩子们,能否信之而依法修行。因而最后作师子频申,以无穷的慈悲心、急切心,希望每个稚子,都能离苦得乐,了生脱死,乃入此定。并放眉间光,希令一切菩萨、一切众生来修行,以五十二个阶位升进到佛果,而证入平等法界。
华严的听众当时只有四十二位法身大士,以文殊师利和普贤为代表。声闻、比丘在华严会上,由于根基不够,有耳,不闻***教;有眼,不识舍那身。他们几乎成了“化外之民”。然而诸佛出世的本怀,是要普令众生同登华藏玄门,共入毗卢性海的,怎可任令有人不能得度呢?因此,佛在入法界会上,以师子频申三昧的眷顾,希望他们都能同得法益。于是文殊师利菩萨从华严会上出来,带着六千比丘、五百声闻,走向人间、走向福城,把平等一味的出世大法,介绍给人间大众。文殊师利菩萨是一位弘法健将。他接受毗卢遮那如来这一伟大的使命,以完成普度众生的任务。当时有五百比丘、五百比丘尼、五百声闻、五百优婆塞、五百优婆夷、五百童男、五百童女,都跟着他弘法、听法,另有无量世主,如天神、龙神等八部神众。这五百童子里边,有一位善财童子,听法以后,便发起心来,要求成佛。文殊师利菩萨为他介绍善知识,让他去请教进修之道。这是本会会众的情形。
接着来了解入法界的品名之意。入是趣入。有能入的人,有所入的法。能入是指对华严经能领悟,且能起敬心不怀疑,并能依所解之理起修、亲证。具备这些条件者,即能入的人。当时与会人中,善财童子不怕辛苦,历一百一十城,参访五十三位善知识,于差别门头,一一历练。惑尽真穷,法界圆证,最具能入资格。所入的法就是“法界”。此二字在经里,具有多义。依文释义,有法之界,即名法界。“法”在佛经上指眼见、耳闻,一切事物,或心理上所理解一切理论而言,可分色法、心法、有为法、无为法、世间法、出世间法等等。简言之,凡所看到、听到、想到的,都是法。这是笼统解释。分别说来,法的定义是轨持。轨者,比如太空中的星球运转,彼此不相妨碍,乃因有一定轨道的缘故。法亦如是。万法皆有常轨,可令人循之而起认识。布是纱织成的,人则头在上,脚在下,两手在两边,眼睛、鼻子、嘴,各有定位。一看,就知道是人。人有人形,狗有狗样,都属常轨。持者,是任持自性,如水是湿的,火是热的,风是动的,各有特性。能保持自性,让我们对之有正确了解,这就是法的定义。“界”字也有多种解释:一、性义,二、因义。性者,人无我性,法无我性,是以人无我为性,以法无我为性。众生由于不能体悟此二性真理,故为众生。若悟达之,即是佛、菩萨。因者,因行也。圣人所修,都依四念处等一切法门正因而生。能修因,就能证果。我们修学佛法,应顺着三十七道品进修。例如四念处、四正勤──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灭。学佛者依此四种心走上修道之路,是为心地功夫──、四女意足、五根、五力、七忧支、八正道,循序以进。这三十七种修行法门,都是成佛正因,故界又有修行正因的含义。界另有“藏”义:一切真实法、虚妄法皆收藏起来,同于唯识说阿赖耶。阿赖耶含藏了一切善恶种子,因而界又有“藏”义。此处正确含义指超过了一切世间,曰正因、真理、法界性,等等甚深义。它能成就一切善法、净法。这许多,都是界的意思。上来已分别将法与界解释了。华严讲四种法界,乃把所有一切诸法,归纳于四法界中。而四法界有理、有事,又融归而为一真法界。此一真法界既圆融无碍,又行布历然。华严大教五位因果之修证法门,于三十九品经文中,横说竖说,行布圆融,言教已周。至此入法界品,则重谕五位因果,为去言依行,圆彰法界,托善财童子行五十三参,作忘修绝证之实际示范,要人举慧剑、斩葛藤,直扫心言之滞迹,复德用之大全,廓尔忘缘,超然自得。乃一经之统要,至道之要津。此华藏教海之臻极也。毗卢垂教,善财发引,皆欲人人造极于此。各位于此应善加契入,莫负深慈也!
──这篇讲记是在先师祖南公老人七期之中讲的。当时心绪固然不宁,同时也没有时间去找资料,祗是随便谈谈而已。不意,心宏同学竟把它记录下来,经整理之后,送我批阅。我觉得,这篇东西虽不尽令人满意,但供初研华严者参考,尚不无价值,乃交予海刊发表。唯不妥之处,在所难免,尚祈达道大德,不吝赐教为盼!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