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位菩萨之净行—∵以《华严经》〈净行品〉为主(三)

◎∵曾印珍

二、〈净行品〉中的处世哲学

佛法并不是远离群众而独存的,而是要走向广大的人群去解除他们的烦恼和痛苦,所以太虚大师说:“佛法如如世法融,真真俗俗本圆通,若人识得其中意,皆在寻常日用中。”〈净行品〉可用来做为吾人内心之明镜,平日生活中的言行举止,藉由每一首偈子,可使吾人产生一种连贯的思虑观想,不仅可做为自心的内省,更可净化吾人的心灵,使得佛法能与日常生活相互融摄,累积智慧和圆融的处世哲学,〈净行品〉中的启示,正教导我们可由周遭环境中的万事万物,学得一些可贵的心得。

在〈净行品〉所提及的偈文中,和我们日常生活最息息相关的记载便属于它对食、衣、住、行、娱、乐等各方面的描述,其各项略谈如下所述:

(一)食:此一品经谈“食”的方面有11首长偈1,例举第118偈:“得柔软食,当愿众生,大悲所熏,心意柔软。”我们如果吃到柔软食时,应发愿一切众生都能“大悲所熏,心意柔软”。心意柔软是慈悲的另一面,也是暴戾恣雎的反面。现在社会上杀人的案子层出不穷,并且由杀人而至于分尸,其心肠之恶毒,不言可知。所以我们要常存大悲心,薰习暴戾之气,来软化我们的内心。

第117偈:“得不美食,当愿众生,莫不获得,诸三昧味”。我们如果得到不好的饭菜,勿起嗔心、贪心。应当发愿,愿一切众生,不因不美食而动心,则可得三昧(定)味。

第121偈:“若受味时,当愿众生,得佛上味,甘露满足。”我们在尝味道时,应当随时发愿,愿一切众生与我,皆要“得佛上味,甘露满足”。也就是能得佛之无上妙法。

(二)衣:此一品经谈“衣”的方面有五首长偈2:例举其中第37偈:“整衣束带,当愿众生,检束善根,不令散失。”在整衣束带时,而想到要检束我们心理、行为上的善根,不令它散失,才合乎佛弟子的身分。

第38偈:“若着上衣,当愿众生,获胜善根,至法彼岸。”穿着上衣时,愿一切众生,因着法衣而为众生作殊胜福田,获得殊胜善根,未来得至涅盘的彼岸。

(三)住:此一品经谈“住”的方面有五偈3:例举其中第六偈:“若在宫室,当愿众生,入于圣地,永除秽欲。”当我有宫室可居时,我愿一切众生皆与我志同道合,而发心能与诸佛菩萨同生一处,得“永除秽欲”。

第27偈:“若入堂宇,当愿众生,升无上堂,安住不动。”当我进入禅堂时,我愿一切众生都能明心见性,且能不动心。

(四)行:此一品经谈“行”的方面有19偈4。例举第八偈:“上升楼阁,当愿众生,升正法楼,彻见一切。”当我们上楼时,愿一切众生都能听闻正法,且彻底明白宇宙万有的真理。

第51偈:“见升高路,当愿众生,永出三界,心无怯弱。”我们遇到高路,固然要奋勇直上,也但愿一切众生能出离三界,作自度度人的贤圣,心中不要生起怯弱。

(五)娱:此一品经谈“娱”的方面有2偈。例举第2偈:“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我们获得称心如意的五欲,不要贪着。同时当愿众生,愿众生中如我一样而获得五欲者,要起厌离心。五欲污染,当视之如被敌人射在身上的利箭,痛彻心肺。我们要设法拔除,身心才得安稳。

第5偈:“伎乐聚会,当愿众生,以法自娱,了伎非实。”娱属于精神上的情绪,能够陶冶我们的身心,但它也能使人作出违情逆意的事,所以我们要愿众生,用法来自娱,了知这些伎乐,只是一时因缘聚会,不久就会消散。

(六)乐:此一品经谈“乐”的方面有五偈5。例举第81偈:“见无乐着,当愿众生,有为事中,心无所乐。”“无乐着”的人豁达大度,看世间的有为诸法如过眼云烟,不值得我们钩心斗角,用全力去争取。我们遇到这一类的人,钦佩他的风度,赞成他的见解,所以发愿,愿一切众生于“有为事中,心无所乐”。佛陀也说过:“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第82偈:“见欢乐人,当愿众生,常得安乐,乐供养佛。”见到快乐的人,当愿一切众生都能常得安乐,而且欢喜供养佛,因为供养佛可修福报。

在洗澡、上厕所时也要发愿,例举第44偈:“洗涤形秽,当愿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我们在澡浴身体时,同时愿一切众生“清净调柔,毕竟无垢”。这是由洗身而转到洗心。我们洗去心上的贪、嗔、痴、污浊,而使其调柔,毕竟得到心无垢染,与佛相应。

第42偈:“大小便时,当愿众生,弃贪嗔痴,蠲除罪法。”大小便溺是人身最肮脏龌龊的不净,然而这个不净,从何而来的呢?皆因众生贪、嗔、痴、爱,尤其是情欲而产生的这个血肉之躯。有此肉躯,则不能不进饮食,大小便溺则势所难免。所以我要发愿,愿一切众生皆能弃舍贪、嗔、痴、恶见,而蠲除杀、盗、淫的有罪之法。

三、〈净行品〉中之十度波罗蜜

〈净行品〉中的每一愿心,皆是行门,且具十度齐修之功,因其所成行,皆施众生,信位菩萨于布施度之修学,着重于布施心之启发及对治悭贪烦恼上,如经中所说:“若有所施,当愿众生,一切能舍,心无爱着。”运用发起利益众生之心愿,来增长施舍心。

在戒波罗蜜的修行法,如经中第23愿:“受学戒时,当愿众生,善学于戒,不作众恶。”我既受戒、学戒,就要持戒,也愿一切众生,皆“善学于戒,不作众恶。”于善法我们应当都要做,于恶事就得全盘放下。

能安忍于强软两境,此为“忍辱”波罗蜜之行,如经中说:“见报恩人,当愿众生,于佛菩萨,能知恩德。见背恩人,当愿众生,于有恶人,不加其报。”6

“精进”波罗蜜之行,如经中说:“诣大小师,当愿众生,巧事师长,习行善法。脱去俗服,当愿众生,勤修善根,舍诸罪轭。”7若心不异缘,妙达性空即为“禅定”波罗蜜之行,如经曰:“若敷床座,当愿众生,开敷善法,见真实相。正身端坐,当愿众生,坐菩提座,心无所着。结跏趺坐,当愿众生,善根坚固,得不动地。”8若能善巧回转即“慧”波罗蜜所成,如:“见不舍人,当愿众生,常不舍离,胜功德法。见能舍人,当愿众生,永得舍离,三恶道苦。”9凡所有见,皆愿利物,即“方便”度之功,“若见树华,当愿众生,众相如华,具三十二。若见果实,当愿众生,获最胜法,证菩提道。”10善知药病,决断无差即具足“智”波罗蜜,“见疾病人,当愿众生,知身空寂,离乖诤法。”11具足“力”度即能远离一切罪恶,灾难之侵袭,如经中说:“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12

陆、结论

一位初发心的信位菩萨,从朝至暮,从外出至回到住处,一举一动、目见耳闻,皆在发愿。愿的范围,不但愿一切众生,同时也以此自律。等于一根无形的绳索,拴住心猿意马,使它由散动而趋于静寂;由杂染而趋于纯净。如此,生生世世维持此一愿念,未有不进入初住而位阶十地。

印顺导师认为:“趣入佛道的圆满菩提心,应有信愿、慈悲、智慧等三德”13,因此〈净行品〉就具足了大乘佛法所要表达的菩萨之精神。

心为一切法的本源,三藏十二部经如此浩瀚,无不是在讲修心,要知此心用于善则善,用于恶则恶,在本品中列有一百四十一愿,皆属日常生活中之事,非常的平实,在华严广大的教海里,皆不离此心而修,唯以心相印生活才是真佛法。(续完)

注解:∵

1∵《大正藏》第十册。页70~71。有41、105、110、111、116~122偈。

2∵《大正藏》第十册。页70~71,有7、16、37、38偈。

3《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6、27、29、34、107偈。

4《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8、24、31、35、36、42~46、51~58、126偈。

5《大正藏》第十册。页71。有5、80~83偈。

6《大正藏》第十册。页71b。〈净行品〉第11。∵

7《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8《大正藏》第十册。页70a。∵

9《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10《大正藏》第十册。页71a。

11《大正藏》第十册。页71a~b。(同上)。

12《大正藏》第十册。页71,第11偈。

13印顺法师。《成佛之道》,页263。∵∵∵∵∵∵∵∵∵∵∵∵∵∵∵∵∵∵∵∵∵∵∵∵∵∵∵∵∵∵∵∵∵∵∵∵∵∵∵∵∵∵∵∵∵∵∵∵∵∵∵∵∵∵∵∵∵∵∵∵∵∵∵∵∵∵∵∵∵∵∵∵∵∵∵∵∵∵∵∵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