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早期佛教建筑之一:中和山华严寺

安元奎

华严寺是贵州省最早的佛教建筑之一,位于思南县思唐镇中和山上,背倚大岩关,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思唐镇古建筑群之一。

自城西石阶而上,沿路多有摩崖、石刻,数百级石阶通达山顶,望眼所及便是中和山。

明清时期,半山曾有木质牌坊,上有明朝大学士吕大器所题“黔南名刹”、“花梵连云”等匾额。临近山门处的道旁,顽石一尊,地老天荒,如补天所剩,上有“中和”石刻。结体端雅,为明朝时期贵州着名理学家李渭手书;另有《中和山记》石碑一方,是清雍正年间翰林院编修郭石渠所书。

华严寺民间称观音阁,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明清时期规模不断壮大,寺内建有观音大士阁、大雄殿、三元殿、寿福殿、准提殿、玉皇殿、普济亭、藏经楼等。

观音阁的藏经楼,在贵州很有名。史料记载,它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贵州巡抚郭子章书额“宝藏”,内有藏经638函,计3335卷,是寺僧碧空从金陵远道请来的,可惜明末时期因兵燹残缺,清康熙四年由后人补缀完整。

思南华严寺历史悠久,在贵州佛教寺上占据一席之地,确实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据考,两晋时期佛教已影响贵州的东部和北部,黔东北的思南得乌江黄金水道之利,地处贵州经济文化开发前沿,因此也是古代贵州商贸最为繁荣、文化交流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到了唐代,黔东北与当时的西蜀、荆楚水陆相连,受到川滇及中原佛教的深刻影响,且唐代朝廷在贵州设置的经制州多集中于黔北和黔东,中原汉族移民得以不断涌入这些地区,为佛教渗入提供了有力的契机;进入宋、元时期,本地土官热衷奉佛兴寺,如华严寺也是田氏土司的祝寿所,他们笃信佛教,大建梵刹,华严寺由此兴盛起来,佛教得以广泛传布。到了明朝,虽然贵州立省较晚,开发较迟,但思南却是贵州最早改土归流的地区,思唐镇作为思南府和安化县的治所所在地,通过军屯、民屯、商屯,来自陕西、江西、四川、湖广等地的大量汉人迁移境内,佛教在境内蔚成大观。

思南中和山顺理成章地跻身于贵州的佛教名山,与遵义金鼎山、禹门山、黔东梵净山齐名。

华严寺功德还不限于此。贵州建省之初,学校教育并不发达,书院的数量,远不及寺院,所以中和山华严寺不仅是禅人修行养性只地,而且还成了学子们读书讲学的场地,明朝时期贵州着名理学家李渭曾在普济亭设馆讲学,后人谓之中和书院,就成了贵州史上的一段佳话。清朝思南学政晏斯盛曾题有“中和书院”匾额。

通过僧人们的悉心培护,中和山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夏季凉爽宜人,“中和夏绿”∵为古代思南八景之一。

佛教在贵州表现的特征往往佛、道、儒、巫混杂合流,但中和山华严寺在近千年的演变中,没有与道、巫等本土宗教混杂,而是保持相对独立的面貌与镇远青龙洞等颇为不同。但它吸纳了儒家,为文人学士提供了读书讲学场地,催生了李渭这样的贵州理学大家,培养了大批文化人才,植树造林,美化环境;安定社会,教化人民。其藏经典籍、诗文着述众多,这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贵州佛教文化的发展,而且对思南乃至贵州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华严寺遭到严重破坏,1993年始又恢复。2002——2006年,华严寺启动全面修复工程,历时4年重建和增扩了大雄宝殿、四大天王殿、财神殿、玉佛殿、药王殿、地藏王殿、放生池、水上观音、茶楼、钟鼓楼、僧房等。住持常乐法师等四方募化,终成大业。现占地面积约9500平方米,内有僧尼多人,暮鼓晨钟,梵音袅袅,香火鼎盛。

中和山华严寺人文鼎盛,历代骚人墨客多有题咏,别成一景。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