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学校听课,认识很多同学、很多教授,今天听这个说,明天听那个说,我们思想就乱了、就复杂了。方老师以他的身分地位,他每一个星期拨两个小时单独教我,这是防范森严。我跟章嘉大师三年,他老人家也是这样的防范。偶尔一次没有去了,他就非常关心,派他的副官来问我,打电话来:是不是生病了,为什么没来?你说这一种深情,诚挚的爱护,我们不能不亲近。就是不让你去亲近别人,一家之言,才能够奠定基础。跟李老师,那个防范更严格。除了听他一个人之外,任何人讲经说法不准听,看书一定经过他同意,没有经过他同意连佛经都不可以看。我们这一点根基是这样打下来的。诸位同修,好像看到我讲经有一点智慧,智慧从哪来?清净心里来的,有几分相应了。不可以随便听人家讲话,不可以随便看人家东西,没有好处。你多听人家,多看这些书,那就什么?知事多时烦恼多,你增长烦恼。我们今天学什么?要增长清净心。我们的心一年比一年清净,一月比一月清净,一天比一天清净。我这些年来,至少有十年了;最近十年来,我不是讲这一部经我不看,我不看这个经,分心。今天讲《华严》,我把《华严疏钞》、《合论》,道霈禅师《纂要》,这三种参考资料细心去看,天天看;我不讲这个,我绝不看它。我只读《无量寿经》,只念阿弥陀佛。这都是过去老师的教诲,一门深入,长时薰修,我们才能有一点效果。效果是什么?定慧。戒当然就有了,定共戒,道共戒,定慧是我们修学的关键之所在。学人他所以不能成就,就是涉猎的东西太多。莲池大师到晚年,他老人家说这个话很值得我们警惕,很值得后学玩味。“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你们谁高兴谁去悟去;“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老法师到晚年,一卷《阿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所以成为一代祖师。我们学佛的人跟世间人观念不一样,世间人在名利场所争名夺利,干这些事情;学佛的人唯一的一个目标,要在这一生当中脱离生死苦海,往生净土不退成佛,我们干的是这桩事情。要真正干这个事情,清净心是第一了。三皈依里头,三皈依讲的是觉、正、净。我们今天走的是净门,净宗是修清净心。心清净了,自然就觉悟,自然就正知正见。这三个,一个得到,三个同时都得到。性宗、禅宗从觉门入,教下从正门入,正知正见,正知正见也是一部经。现在人是什么经论都要学,这是印祖在《文钞》里常常喝斥的;要想作大通家,什么都通,结果是什么也不通,还是被烦恼所系缚,依旧搞轮回;轮回心造轮回业,搞的是这个。出家人再搞这个,那就实在太可惜了。这是我们一定要觉悟之处。我这一生得力老师的教诲,所以我对于老师感恩之心,跟现在人比的时候超过很多。我念念不忘老师,我读书的书房,我老师的照片都挂在旁边,都像他跟我在一起一样。我们会所里面的教室你们都看到,我们老师、韩馆长照片护法,都挂在那边。我们的感受,他们都在我身边;我们上课,他们都在场;我们很认真努力,他们生欢喜心。我们不如法,我们怎么对得起他们?仰报师恩,报答护法。朴老给我们题的字“知恩报恩”,现在在这个社会要大力提倡。为什么?现在社会忘恩负义。他懂什么恩?恩将仇报,干的是这种事情,干的都是地狱的罪业,这是无知。什么方法能够破除我们的烦恼业障?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禅定当中来,智慧从清净心来,希望同修们要好好记住。清净心,清净心就是禅定。我们念佛,念佛修的是什么?一心不乱,心不颠倒。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念佛,目的不外这两句。一心不乱是定,心不颠倒是慧。心不颠倒就是对一切理事因果,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心不颠倒。念佛什么叫功夫?你真正得清净心,真正得真明了,那就是功夫。功夫浅的,我们常讲功夫成片,就能消业障、就能断烦恼;你的烦恼轻,智慧就长了。智慧是从这么得来的,智慧不是读经读很多你就有智慧,不见得。读经开智慧,你也要懂方法。读经开智慧是随文入观,契入境界,那开智慧。经文一看,里头的意思统统显出来,知道怎么学习,知道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怎么作法。所以心地要清净,心地要慈悲。再跟诸位说,现在人重视养生之道。怎样保养身体?怎样令自己身心健康?心地清净,不受病毒。许许多多疾病的病毒你不会受,因为你心清净。心污染就很容易感染病毒,心清净不会感染病毒。心慈悲能够解毒,你要想你自己身体健康,不要用药物,药物不好,药物有反作用、有副作用。不要用药物,也不必找医生,你就修清净心、修慈悲心。你修清净心,自己就有抗体,能够抗拒一切病毒。慈悲心,纵然接受病毒了,可以化解病毒。【须弥华光执金刚神。】这是金刚神众里面的第三位,列名的第三位。这是菩萨见到佛的身光,光明能够映蔽一切,所以将它形容为须弥。佛的智慧神通威德犹如大海,又如高山,如花的开敷一样,所以名号称之为须弥华光执金刚神。我们读这一句名号,要知道效法。“花”是代表菩萨的因行,在本经就是普贤菩萨的十愿,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这是把菩萨行的总纲领标示出来。“光”是智慧,如果没有智慧就很麻烦,不要说是修积功德你很难,就是修人天福报也不容易。所以福德还是要有福的人才能修得,没有福的人想修一点福都相当不容易,这是事实,佛在大小乘经里面常常为我们开示。为什么说没有智慧就没法子修福?前面跟诸位讲过福田,有智慧的人能够辨别、能够认识什么是福田,福田里面种福,他才能够获得福报。如果把福田种错了,样子好像是福田,其实这个福田决定不能生福,你在这里面种福田就种错了。特别是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楞严经》上说得好,“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楞严》末后有一卷半的经文,这相当长,给我们说明五十种阴魔,这是相当具体的说明。这些如果我们粗心大意去观察、去接触,你都以为是福田,都以为是佛法,哪里晓得魔变现的?所以在这个时代,妖魔鬼怪冒充佛菩萨,也搭上袈裟,也讲经说法、建筑道场,那不是佛道场,里面虽然供奉的是佛菩萨的形像,佛菩萨却不在那个地方,你要在那里种福田就种错了。所以一定要有相当智慧去观察:如不如法?其实如不如法的标准并不困难,稍稍涉猎一些经论就明白。首先这个道场,他是修学哪一个法门?你仔细去观察,学风是什么?道风是什么?这一点很重要。如果是天台的道场一定修学《法华》三大部,这是它主要的课程,它有它独特的学风。他们修行一定是修学止观,止观是属于禅定。初学学小止观,深入学摩诃止观,到最后他也念佛求生净土,智者大师就是念佛求生净土。它一定有它的学风、有它的道风。如果标榜的是天台道场,里面没有讲经说法,没有教学讨论,也没有认真修行,这个道场就有了问题。可见得修福不是容易事情,一定要有智慧。光是表智慧,花是表修行,你的智慧修行犹如须弥一样,那么样的高、那么样的明显;金刚神德号当中教导我们这些事情,我们不能不知道,不是说名号念一下就过去了,这个不行。我们合掌恭恭敬敬的念这个名号,念了不解义,只是口善而已,真实的利益得不到。真实利益要能得到,古大德教给我们一定是随文入观,随着经文字字句句契入他的境界,这样我们就得利益。所以他的名号提醒我们,要以智慧真实的修行,如菩萨一样的高显,取这个意思。第四:【清净云音执金刚神。】名号里面,“清净云音”,就是大经里面常讲“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一音就是圆满之音,此地称为清净云音。一音是圆满音,一音是清净音,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云”这个字在佛经里面用得最多、用得最广,它的意思是表法,跟“妙”字的意思相同,云就是表妙字。意思很多,但是最重要的是显示非有非无;云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无。你说它无,我们看到云彩一朵一朵的;你说它是有,我们现在乘飞机飞到云上没有障碍,它是烟雾一样的。所以它表非有非无,不可以说有,也不可以说无;也表相有体无,用有性无,表这个意思。让你事上认真努力去修学,心上决定没有一丝毫的执着,就清净了。这一句里面它所显示出来的是说法,它有个音,音是说法。诸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特别是我们这个世间:娑婆世界,文殊菩萨在楞严会上给我们拣选圆通,实在讲就是为我们这个世间众生选择法门,哪一个法门适合我们修学,契合我们的根基?文殊菩萨所选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的法门,“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说明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性,六根哪个根最利?耳根最利。佛菩萨要度这一切众生,就得用音声做佛事。众生耳根利,你现相给他看,他看不清楚、他看不明白;你说给他听,他会听得清楚、听得明白。从听闻里面开悟占绝大多数,从色相里面开悟少数,不能说没有,有,少数;绝大多数的人,我们要从多数来说,多数人耳根利。我们在经上看到世尊告诉我们,香积国中的人他舌根利,舌尝味。他耳根也不利,你说法他听不懂,很困难;你示现色相他也看不懂,也很困难。佛在那个地方弘法利生,天天请大家吃饭,这一吃他就开悟了,很妙!所以十方众生根性并不完全相同。我们这个世间耳根最利,所以释迦牟尼佛示现讲经说法四十九年。在我们中国,孔老夫子示现的教学也是音声为佛事,没有两样。世尊当年教学没有课本、没有教科书,也没有讲义;孔老夫子当年教学也是没有教科书,也没有讲义,几乎都完全相同。多半是学生提出问题,老师跟他研究讨论,为他解答。世尊灭度之后,这些学生就记忆当中还能记得住的,大家在一起开会来集结经藏,就是把个人所记得的报告出来、写出来,记录下来,这样流传称之为经典。这些经典佛没有看过,这个记载靠得住吗?记载的时候非常谨慎,由记忆力最强的阿难***作为集结经藏的主席,通过他的覆讲,通过五百阿罗汉的印证,给他作证明,证明他讲的没有错,确实是世尊当年所说的这个话,这才记录下来。孔子还有一些着作,释迦牟尼佛没有着作。现在诸位所熟悉的《论语》,《论语》就不是孔子作的,是孔子学生在孔子过世之后,也就像佛门集结经藏的样子,同学们大家在一起就老师平常教诲,随着个人记忆记录下来,编成书称为《论语》,记载夫子一生的言行教诲。所以都是以音声为佛事,一直到我们现前,我们现前依旧是耳根比眼根要利。音里面最重要的是清净音,清净音从哪里来?从清净心来。你的心清净,你的说法就清净;心不清净,你的言语就不清净。为什么?有顾忌,说话不敢直说,怕得罪人。譬如我们这里开个道场,尤其是现代的道场,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道场可以不靠别人,自己经济可以独立。多半都是他有山、有田地,山林田地租给农夫去耕种,每一年收租,收的租这些稻米粮食足可以养活这个道场,所以他在经济上不至于断绝来源,他能维持得下去,不依靠信徒。佛家常讲“***未转,食轮先”,***没转,生活要能过得去。如果生活都过不去了,说法问题就来了,哪还有心思说法?哪还有心思修行?这就所谓是“贫穷学道难”。三餐不继你叫他来学道,他没有这个心情,一定生活要能过得去,清苦一点不怕,能够平平安安的度苦。现在道场不一样了,现在随着工业时代来临,道场一定要靠信徒,没有信徒经常的供养捐献,道场就不能维持下去。所以现在见到信徒,怎么能不巴结?这一巴结信徒,盼望你常常来,盼望你常常送供养来,那说话就要看信徒脸色讲话;你看心不清净了,所以言语也不清净,这都是事实。只有真正明白佛理的人,在这种情况之下依旧可以讲真话,那是什么?靠三宝。真修行,谁来护法?诸佛菩萨护法,龙天善神护法,不靠人,对人还是讲真话。如果说真话把这些人都得罪了,不来了,当然不来的人有,不是没有,真的有;喜欢听真话的还是不少,他来,这个道场还是可以维持下去。这个世间可见得不是各个人都喜欢听假话,还有听真话的人;换句话说,我们用清净心说法不会饿死,这个要知道。清净心说法,如理如法的修行,如果这个道场维持不下去,饿死了,护法神就要受处分。护法神,头一个韦驮菩萨,岂不要撤职查办?这真的,不是假的。问题就是你信不信?真正相信,诸佛护念、护法神护持,你就什么都不在乎了。下一餐没得吃,你心还是清净的,一丝毫忧虑妄想都没有,决定不会想到下一餐到哪里着落?明天怎么办?不会想这个事情,还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若无其事,这个心才清净。清净心说法,随类说法,应当说什么法门,就宣说什么法门,这是清净云音。虽说法,三轮体空,云就是表三轮体空。这是我们从清净云音执金刚神名号里面,应当要知道学习的。第五尊:【诸根美妙执金刚神。】“根”是说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叫六根。六根美妙,我们常讲的端正庄严,端正庄严好相。世尊所显示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这是在我们这个世间示现的。如果是在华藏世界、极乐世界,相好光明说之不尽,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相好。相好不妙。妙是什么?妙是能令一切众生见到相好,他就觉悟,那就妙了。不能令众生觉悟,相虽好,不妙。假如相好,不但不能叫人觉悟,还叫人迷惑,那麻烦大了。那个相是令人生起贪爱、生起欲望,这种相妖魔之相,不是佛菩萨了。佛菩萨的相令人觉悟,相貌清净庄严,决不是妖冶,妖冶的相是令人堕落,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所以妙这个字非常非常重要。六根,意根是心,说明身心都妙。妙是身心真诚、清净、慈悲,又充满了智慧,这就妙了。第六位:【可爱乐光明执金刚神。】可爱。“乐”是爱好、乐好;“光明”是智慧。这一位金刚神所示现的是令人欢喜智慧光明的德相,见到那个相就感到他充满智慧,令人非常喜欢。身相,我们常讲是演法,言语是说法。说到音是说法,说也有表演,表演里面也有说法。不过前面清净云音是以言说为主,这个地方可爱乐光明是以示现为主。我们从金刚神的名号当中,细细的去思惟观想,这一位金刚神一定是非常和蔼可亲,令一切众生接触到他都能够生爱慕之心,同时又生畏惧之心。经里面告诉我们,这么多的神众只有金刚神是现的丈夫相,男身,向后这些神众统统是女身,女身比男身多得多。现在在末法时期,我们看女子学佛比男子学佛多得太多了,这难怪,神众里面全是女身。女身表慈悲、表覆育,表这个意思。男身现的是金刚神,多半现的是将军神,非常的威武。这一位威武里面有喜悦,令人接触自自然然就生敬畏之心,又喜欢他、又怕他。第七位金刚神:【大树雷音执金刚神。】这一位金刚神的德号意义非常深广。“树”是建树、树立,是这个意思。大树,他建立的这个事业不是小事业,是大事业;大事业必定是能够大化众生,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什么是世间第一等的大事业?以佛法救度一切众生,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大事业。不仅仅是救我们现在这地球上人类,一个如理如法道场的建立,它的影响决定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它得到诸佛的赞叹、诸佛的护念,龙天善神的拥护,都不是偶然的。影响为什么这样深广?因为它是典范,模范道场。这个建树叫大树,伟大的建树。今天我们是非常希有难得,有这样的殊胜因缘遇到了,这缘分要是说“百千万劫难遭遇”,这话丝毫不过分。今天这个道场建树的有道风、有学风,希望同修们认真努力,感应殊胜,成就不可思议。不可以偷懒、不可以懈怠,要知道机缘太难得了,你一生当中,你几次遇到这样殊胜的因缘?今天既然遇到,就紧紧抓住,决定不放手。在这个道场冶炼身心,超凡入圣,把我们的烦恼习气,就像炼钢一样,渣滓统统把它炼掉,炼成纯钢。所以这个道场就是典范的道场。我跟大家讲,这个道场里面修行念佛,跟其他道场不一样,完全不相同。诸位发心今天念二十四小时,好事情。我听说你们是一个月念一次,太少了,这就有一点说懈怠偷懒,就有这个意思了。为什么不把勇气鼓起来、振奋起来?你只要一振奋,立刻就得三宝加持。你说一个星期念一天二十四小时,恐怕我们的身体受不了,是不是真的受不了?真的受不了。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你心里头已经觉得受不了,你当然受不了,我很清楚。如果你要讲我天天念都若无其事,你有这个信心,我就点头,你决定做得到。每一天二十四小时念,你都一定可以做得很圆满,你有信心。你身体是随你心念在转变,你能够发心去念佛,天天二十四小时不断,你念上三个月,你的身体跟金刚神没有两样,这不是假的。何况我们念佛堂不是般舟三昧,般舟三昧难,决定不能勉强大家。般舟三昧叫佛立三昧,一个期限是九十天,九十天不可以睡觉,不可以坐下来,只可以经行,就是绕佛;可以站在那里念,绕佛,不可以坐下来,那个是不容易的、是很难的。我们今天不是这个要求,我们今天遵从谛闲老和尚的教诲,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着念,那有什么压力?念佛堂旁边就有休息的地方。将来正规做下来,念佛堂做统铺,不必一张一张床,做统铺。统铺可以做上下两层,年轻的上面休息,年岁大的下面休息。休息的时间愈短愈好,不要一躺在那里呼呼大睡,那就不好了。所以在念佛堂念佛,不脱衣服、不脱海青。铺位上尽量用软的垫子,让你休息得很舒服,这是短时间。惊醒过来,赶紧到念佛堂去念佛,这是不难做到。而且得佛菩萨加持,护法神护佑,没什么困难。这个道场是名副其实大树雷音,雷音就是念佛的声音。这一句佛号震动了虚空法界,这一句佛号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念来了。藕益大师告诉我们,诸佛成佛都是念佛而成佛的,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你不念佛你怎么能成佛?符合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原理。“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是成佛。我们念菩萨就成菩萨,念声闻就成声闻,念缘觉就成缘觉,念什么就现什么,这是一定的道理。所以大树雷音就是念佛堂,当然讲堂也包含在其内,都是大树雷音。说法的音声把它比作雷,雷有惊醒一切众生的意思。一切众生迷惑颠倒,听闻大法、听闻佛号,他就醒悟过来、惊醒过来了,称之为雷音。特别是在我们现前这个时代,现前是灾患太多太多,怎么样救自己?怎么样挽救社会,利益一切众生?这个道场的建树就完成我们这一个愿望,满足我们的欲求,我们要有真实的智慧,你才能辨别、你才能认识。所以真正修行人要断恶修善、要积功累德,到哪里去?念佛堂,念佛堂确确实实是帮助你断恶修善。进入念佛堂之后,你不会起恶念,你眼睛所看的是佛像:阿弥陀佛,你耳朵所听的是佛号,把你心里面的妄想、执着、杂念都伏住了,这就是诸恶莫作;佛像是一切相里面最好的相,名号是一切音声里面最圆满的音,你见相闻声,就是众善奉行;这不是断恶修善吗?念念相续就积功累德,你到念佛堂来念两个小时,你两个小时在积功累德;你念一天,一天在积功累德,你要知道这种利益,你不会离开念佛堂。我抓住这个机会,认真的在这里积功累德,将这个功德回向法界、回向众生、回向净土,将来往生必定是上上品往生。我深深相信,你往生是预知时至,你将来站着往生、坐着往生,自在!你的业障统统在这里消尽了,你在别的地方难,这个地方容易。这是大树雷音。第八尊:【师子王光明执金刚神。】“师子王”是比喻,“光明”是般若智慧。有慧一定有福,真正有福,那个人一定也有慧。谚语里头常说“福至心灵”,这是讲有福的人,真正有大福德的人,他那个心很灵,这是他有智慧,所以福跟智往往是连在一起的。如果说他的福报很大,他没有智慧,那个福报不是真实的。不是真实的,叫什么福?他真的是有福,佛法叫它痴福,愚痴。福是有,愚痴的福报,他不是智慧的福报。愚痴的福报很快就享尽了,享尽之后他就没福了。痴福之人也做许多好事,那些好事都是有漏的福报,而且福报都不是圆满的。为什么不是圆满的?杂着有漏心去修,将来享福的时候,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连带着一起受用。中国人常讲“你好福气”,有福有气,这话说得都很有学问、很有哲学,这就是你的福里面不是圆满的。圆满的,我们这个福就不叫福气,叫福德,福德跟福气不相同。我们现在看到许多有福报的人,真的他很有福气,福德很少见到,很少见到有福德的人,有福气的人我们看到很多,常常看到。一字之差,因果关系很大,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一位师子王光明。“师子”是比喻百兽之王,在佛经里面常常用狮子比喻佛陀,佛说法有如狮子吼。这个地方也有这个意思,但是不一定是指佛,也就是一切团体里面,无论是大的团体,大的团体像一个国家,小的团体像一个公司行号,乃至于一个家庭,团体里面的领导人,都可以用师子王来比喻。这个人智慧深、福报大,福跟智都非常显着,就像狮子王在众兽之中,显示出无畏的姿态,取这个意思。我们要学习着重修福修慧,唯有修福修慧不能有满足的心。佛常教我们知足常乐,对于我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种种享受要知足,特别是在物质受用上,知足就常乐。我们修福求慧,不可以知足。圆满的智慧福德,一定要晓得奉献给一切众生,让一切众生享受你的智慧跟福德,这就对了。第九尊金刚神:【密焰胜目执金刚神。】这位金刚神的德号。“焰”是火焰,跟光的意思相通,都是表智慧,特别是表般若智慧。“密”是讲深密。他的智慧太深太广,不但我们凡夫没有办法测度,即使二乘权教菩萨,对他深广的智慧福德也无法测度,测是猜测度量。在经里面一般称不可思议,这是密的意思。“目”是眼睛,菩萨以慈眼视一切众生,以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看一切众生,这种眼就叫慈眼,这地方叫“胜目”;胜是殊胜,在一切眼目当中最为殊胜,在佛法里面也称为吉祥目,或者吉祥眼。这个意思就非常明显,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应当要学菩萨,以慈悲之眼、以密严之心;严是庄严,深密庄严之心,慈悲之眼,面对广大的群众,这叫学佛、这叫修行。过去我们面对着一切人事物,总是有分别、总是有执着、总是有好恶,有喜欢的、有讨厌的,这是错误;这种心是轮回心,这种心是妄心、凡夫心。面对着一切人事物起心动念,那就是造轮回业,这是错误的,修行就要把它修正过来。怎么个修正法?学这一位金刚神,学他的密焰,学他的胜目,密焰是真实的智慧,胜目是真实的慈悲,决定没有自私自利。诸位如果要发心建道场,你要看有没有必要,机缘有没有成熟。如果没有这个必要,缘并不成熟,勉强去做,那就造业。为什么不修随喜功德?不赞叹人家已经成就的道场?何必要自己多事,何必给自己找麻烦,给自己过不去?这不是有智慧的人。诸佛如来他们示现的,真正叫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我们要向他学习。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建立这个大道场,普度一切众生平等成佛,这正是前面讲的大树雷音,真的是圆满的大树雷音。十方诸佛如来都有阿弥陀佛的智慧,都有阿弥陀佛的福德,他们为什么不在自己地方去建立极乐世界?你想想为什么?这个意思很深,教我们觉悟。阿弥陀佛已经建立,我们大家鼓掌就好了,何必还要我做,他已经做了;我想做的,他已经做了。我这个地方的学生,这一生不能成就、不能成佛,赶快送他那里去。诸佛如来不是没有智慧,不是没有能力,显示什么?自他不二,他做的就是我做的,没有两样,捧他就是捧自己。他那里一切缘成熟了,我何必还要再搞一个,跟他唱对台戏?没有这个必要。诸佛示现的是教我们这一招,唯有这样子修学你的心才真正得清净、平等、觉。所以在现前这个世间建道场,我在过去讲经的时候讲过很多次,这个世界上建一个道场就够了,要建那么多干什么?为什么说建一个道场就够?现在交通便捷,资讯发达。我们现在在此地讲经,电视机在我面前,现场直播,远在美国那边的同修,他们在那里看、在那里听;听完了,打电话告诉我很清楚。昨天晚上讲经,他们就听到了;今天早晨我们早餐谈话,他们都听到了。现场直播,你还要搞那么多道场干什么?你费那么多事情干什么?顶多我们做个转播站就很好,不要再找麻烦了。交通便捷,从美国到这个地方一天就到了。听说现在还在研究快速的飞机,速度比现在的飞机要快一倍多。换句话说,将来从美国到新加坡,多少时间?六个小时;从美国飞到中国只五个小时。你还要建道场干什么?四、五个小时飞行的时间,当天去办事,当天就可以回来,这么方便。所以这个世间道场,我感到每一个宗派一个道场就行了。我们将人力、财力、物力集中,那真正叫大树雷音。我这个念头也不是凭空想像来的,凭空想不出来。是早年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跟明尼苏达大学,我在这两个地方弘法,它这两个学校叫大学城。这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城市,我看到这个样子,最初想到是弥陀村,现在想到是大学城。所以它那一个宗派在那个地方,它就是一个城市。像我们宗派里面,可以分两个部门:一个是大众共修的道场,一个是教理研究的道场。等于说是一个是佛学院,培养师资的地方,对全世界弘法宣扬的地方,这是一个机构。另外一个机构,就是像我们净土宗讲的弥陀村;这个里面建念佛堂,共修的地方,全世界的念佛人,都可以到这个地方来共修。因为你有家庭、你有工作、你有事业,你不可能经常住在这边共修。希望你利用你的假期,你一年最长的假期,如果有两个礼拜、三个礼拜,或者有一个月的假期,这大概是最长的假期;欢迎你到道场来共修一个月,或者共修七天、半个月,希望你一年能来一次。什么时候你能够来常住?等你退休了,你把你的工作放下,你的事业放下,你就可以住在这个地方来共修。交通便捷就方便了,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交通非常不方便,所以道场各个地方都要建,它的道理在此地。为了方便起见,那是一种不得已的作法。现在交通便捷,我们再那么做就错了。为什么?人力、物力分散了,分散就很难有效果。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作法,不一样,精神不变,方式一定要变,诸位一定要懂这个道理。任何人在那里建一个道场,我们赞叹,我们全心全力协助。这个地方真正是个福地,诸佛护念,三宝加持。以后居士林会把附近所有的房子统统都买下来,提供给全世界念佛人到这里来净修。当然那时候念佛堂不够用了,讲堂也不够用了。讲堂无所谓,这么大够了,因为它直播,现场直播。念佛堂不够用,要新建一个大念佛堂。大念佛堂,我在初学佛的时候,没出家,跟忏云法师住茅篷,晚上没有事情就在那里胡思乱想。我想的念佛堂是圆形的,下面是一朵大莲花。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莲花在水里头,念佛堂也在水里面。在水里头一朵一朵的莲花,一个人一朵莲花,下面是流水,要建那样的念佛堂。我去找,我那个图可能还在,那个时候我还不到三十岁,二十几岁的时候画的图。看到这个地方,大树雷音,我们看到这四个字,感触很多很多,难得因缘成熟。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把自己建小道场这个念头统统打消,把力量集中到这个地方来。我们要大树雷音,不要搞小耳朵,那个没有意思;一定要大树雷音,全力集中在这个地方。要知道任何一个人做,都是跟我们自己做完全没有两样。他做得很辛苦,我们在这享他的福,这才是聪明人,不必自己要去当家。当家好辛苦,一个念头错了,还要背因果。我们不当家不背因果,只有功德没有因果,你说这个多好。全心全力辅助道场,辅助李木源居士,使弘法利生的大事业,净宗第一殊胜的道场,能够在这个时代建树,这实实在在是无比殊胜的因缘,无量真实功德。密焰是真实智慧,真实的慈悲,利益一切众生。最后这一位金刚神,德号叫:【莲花光摩尼髻执金刚神。】“莲花”表法,表清净。在佛法里面,我们现在人讲标志,外国人讲Mark,或者有人翻作商标。我们的标志用***,***表空有不二,表非有非无,表这个意思。莲花表染净不二,因果同时。开花是因,莲蓬里头结莲子那是果。在普通一般植物当中,先开花后结果,因果不同时,唯独莲花是因果同时。它花没有开,里头就有莲蓬;花开的时候,莲子已经在那里长成了,所以代表因果同时。又表因中有果、果中有因,它表这些,许许多多的意思在里头。这些意思实在讲,都是暗示宇宙人生的真相,如是如是。我们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在污泥而不染污泥。莲花,根是从泥里面生长,茎是在水里面,花开在水上面。佛将这作个比喻,污泥比喻六道;水比喻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花开在水上面,比喻一真法界,超越十法界。虽超越十法界,根在污泥上,又表示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不是二。那个意思多么圆满,来纠正我们往昔错误的观念。错误的观念是彼此不相关,那错误的观念。现在我们明白十法界是一体,十法界跟一真法界是一体,息息相关。所以诸佛菩萨成道之后,还得要倒驾慈航,帮助这些没悟的众生。为什么?一体,道理在此地。帮助众生就是帮助自己;由此可知,如果我们损害众生就是损害自己。自他不二,性相一如,这才是事实的真相。这种真相,如果不是佛为我们说出,我们确实作梦也想不到,哪里会想到这些事情?永远在迷惑之中。佛大慈大悲,为我们说出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就是禅宗里面所说的本来面目,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名号里面“光”,光都是表智慧;“摩尼”是表自在,神通如意。摩尼是宝珠,在佛家说,你得到摩尼珠,你一切的受用可以随心所欲。摩尼珠会变化,佛家讲摩尼珠,西方人讲神灯,你得到这个宝物了。“髻”是高显的意思。髻,是梳头,头发梳在头顶上。这是表高显,跟一般讲幢的意思相同,都表高显。合起来,这个里头有几个意思:有莲花、有智慧光明、有如意宝珠,髻是一连贯上去,样样都高显。这些佛在经上也常常说,它们是依正庄严的一些物品;依报的庄严,正报的庄严。这里面字字句句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德号里面大多数都有光这个字、有明这个字,这是提醒我们,学佛一定重视智慧。佛教育是智慧的教育,佛学是智慧的学问,唯有智慧才能够破迷开悟,才能真正得到离苦得乐。摩尼髻就是得乐,这是得大自在的象征。可是我们要知道,如果没有真正的修德,这一种殊胜的庄严我们得不到,一定要真修。莲花显示什么?显示放下。它放下污泥,它才能往上长;它污泥要是不肯放下,它就长不出来,它永远在里头。这是表示六道,你要是不肯舍弃六道,你怎么能进入四圣法界?然后你还得要舍弃四圣法界,你才能超越到一真法界。这是很明显的显示出放下的利益,你放下,确确实实你就提升了。我们今天境界不能提升,原因在哪里?放不下,守在这个位置上。好像爬楼梯,爬到这个阶级,不肯再上去,守在这个地方;上面还很高,爬不上去了。你放弃第一层,你才能到第二层;放弃第二层,你才能到第三层。不放下怎么行?所有的阶层统统放下了,你才圆满成佛。功夫都在放下,愈放下愈自在,愈放下愈得到如来果地上的殊胜庄严。所以这一位金刚神,名号摆在最后,很有道理。底下这一句经文∶【如是等而为上首,有佛世界微尘数。】这就说明这十尊金刚神是略举,像这些金刚神他们,“等”就是同类的。人数有多少?有佛世界微尘数。结语跟前面举类完全相应。前面第一句告诉我们,“复有佛世界微尘数执金刚神”,总结也是“有佛世界微尘数”,这是总结这一类的。由此可知,这个法会之广大,岂不是尽虚空、遍法界吗?释迦牟尼佛初成道时,在菩提树下,定中召集这个大会。如来究竟圆满大定之中,所有一切时空的障碍都消除、都不存在了,所以他的境界是尽虚空、遍法界。我们从这个地方就能体会到,华藏世界是不是尽虚空、遍法界?当然是。极乐世界是不是尽虚空、遍法界?也当然是。再回头看看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真心本性,是不是也是尽虚空、遍法界?这也是肯定的,当然是。所以我们要晓得,我们真正生活的空间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无始无终,这是我们自己本来面目。我们学《华严》,连这一点都体会不到,那真叫白学了,经也是白念了。现在明白,明白之后如何证实?这是我们现前需要做的功课,也就是如何将这个理念变成实际的生活,那要靠我们修行的功夫了。下面总有八句是赞叹金刚神他们的智慧德能。叹德比前面菩萨是省略很多,但是比往后这些诸神众,这一边就相当详细了。到下面诸神众,叹德大概都是一句、两句,这个地方总有八句。请看经文∶【皆于往昔无量劫中,恒发大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随愿所行,已得圆满,到于彼岸。】这是赞叹他们圆满的德行。第一句是总说,总说金刚神他们的大愿大行。是由于愿力,自自然然他参加这一次的法会。因为他们的大愿是感佛陀教诲之恩,常常随侍在佛陀的身边,担任护法的工作;金刚神都是佛门的护法神。“皆于”,金刚神的数字,诸位要记住,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佛世界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这么多,这是没有法子计算的,有这么多的金刚神。也显示出世尊的威德,哪一个有大福德的人有这么多护法?天王,大梵天王也不行,摩醯首罗天王也没有这么多护法神护持他。佛有,显示佛的福德圆满。佛从来没有命令他们,叫他们来护法,自动来的。佛门里头没有组织,没有一丝毫勉强别人。这是受佛教诲,自动发心来护法,人数有这么多。“皆于”,皆是每一个人都是的。“于往昔无量劫中”,这说得很圆满,这么多金刚神,不是一时成就的,无量劫来。世尊累劫教化,他们发心护法。“恒发大愿”,恒是常发,发愿没有间断。像地藏菩萨一样,生生世世常发大愿。这些人也是如此,生生世世发愿护持佛法;护佛、护法、护僧。僧里面包括一切如法修行的人,僧不一定是指出家人,这个意思一定要清楚、要明了。僧是团体的一个名称,我们中国习惯称为僧团。团体就是像现在社会里面一般讲的社团一样,僧是一个社团。这个社团是一切社团里面最好的榜样、最好的典范,所以称为众中尊。众就是所有一切社团里面最尊、最贵,最值得人尊敬的。为什么?它是和睦的僧团,一个社团。这个社团里面,每一个分子都遵守佛的教诫,修六和敬。在佛家一般讲四个人以上,它最少的数目是四个人。四个人在一起,依六和敬修行,这四个人的小团体,就叫做僧团。从四个人那就到成千上万,无量无边的大团体,像此地所说的世界微尘数,这是个大的团体,人人修六和敬。他们这些人发愿,愿常亲近供养诸佛,不离诸佛。佛在哪里说法,他们就到哪里护持。佛到哪里度众生,他们就到哪个地方去护卫。换句话说,凡是佛菩萨示现之处,都有这些护法神保佑。如同戒经里面告诉我们,我们受持三皈,就有三十六位护法神日夜保护你,不离开你。像这些护法神,在我们想像当中,一定是这些金刚神的部下,他派去的。我们现在受三皈了,有没有三十六位护法神保佑我?不见得。为什么不见得?我们的三皈靠不住,恐怕是有名无实。有名无实,这些护法神不来。真正皈依,你有实质的皈依,你没有形式,护法神一样来护持你。由此可知,形式并不重要。形式干什么?形式在表演给大家看,让那些还没皈依的人看到这个形式,发心来求皈依。所以形式是度那些根性还没有成熟,将要成熟的人,帮助他们、提醒他们,是这个用意。着重实质,你要真的回头,真的依靠三宝,你才得护法神的保佑。又如戒经上所说,像五戒,你每受一条戒就有五位护戒神,都是属于金刚神一类,他来护持你。可是这个受戒也不是形式,真正做到。形式上受不受,没有关系,真做到。所以真正的佛法,不重形式重实质;这个话,是早年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教给我持戒,他说:持戒,你真正做到一条,你就是受了这一条;形式上的不重要,你要真正做到。譬如不杀生,对一切有情众生,杀害的念头都没有,你做到了。你没有受过三皈五戒,你是真受了;你不是假的,你是真受了,诸佛菩萨承认。形式上受,找一个法师来给你作证明。世间人还有妄想、分别、执着,一定要选一个什么法师,要选一个大德高僧。你能不能得到?得不到。为什么?因为你有分别、妄想、执着。岂不闻佛门常讲,“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懂这个道理。我们亲近善知识,受三皈五戒。亲近善知识为什么?善知识把三皈五戒的道理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要的是这个,不是要善知识他的名望、他的威德。好像我做了他的徒弟,我很光荣,我值得骄傲,那就错了,你就完全错了。所以佛家剃度的师父、传戒的师父都是属于接引,引你入门,佛门里面并不很重视。重视什么?重视传道的师父,我们佛家常讲法子,重视这个,传法的。真正教导你的、教诲你的,这个老师重要,这个老师要慎重选择。至于剃度的师父、受戒的师父、传授三皈五戒的师父,我们要用清净心、平等心,最好不选择。我们用真诚的心,真正发愿,依教奉行,你就真的得戒了。刚才讲了,不受这个形式,你真正做到,你也得戒,这是佛承认的,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他们亲近佛陀,佛陀是第一善知识,世出世间最好的老师,智慧、道力、神通样样圆满。亲近这样的善知识,所以他发心亲近供养。同样一个道理,佛陀的学生无论在哪一个阶层:圣贤的学生,法身大士;再其次的学生,权教菩萨、声闻、缘觉;凡夫的学生,像我们这些人;只要真心向道,只要认真修行,金刚神没有一个不护持的。他护持佛,就要照顾佛的学生。假如你是佛的假学生,不是真学生,当然他不会照顾你,他不会护持你。如果你真发心,真正做佛的学生,你一定得金刚神的护持。这里面还有供养,所以真的不怕,我们可以不必处处看人家的颜色过日子,那个日子过得好辛苦。一切依佛法,依法不依人,如理如法的说法,与一切善友切磋琢磨,互相勉励,增进道业。佛供养我们,护法神供养我们,我们还有什么忧虑?经上说得很好,世尊当年出世在世间,人寿百岁,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圆寂;换句话说,他还有二十年,八十岁就走了。二十年的余福就能供养正法、像法、末法,一万两千年当中出家修行的学生。四事供养,佛这个余福给我们了。我们如理如法的修行,决定不用担忧物质的生活,不必操这个心。你要真正信佛,问题就是你对佛法有没有信心,要从这个地方看。确确实实诸佛护念,龙天善神照顾,还操什么心?这个利益无比的殊胜。我是章嘉大师教导我的。那一年我跟他的时候,二十六岁,初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告诉我,真正发心,发心修行,发心弘法利生,你的一生佛菩萨照顾,从此以后不要再操心。我听话,我相信老师的话,老师不会骗我。我那个时候二十六岁,章嘉大师已经六十多岁了,他不会欺骗我。我那个时候的生活非常清苦,跟章嘉大师三年,我没有供养他一分钱,没有这个力量,生活太苦了。有的时候,就是每一个星期天,到他老人家那里去,有时候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他留我吃饭。我常常在他那里吃他的饭,我没有供养他,还吃他的,他倒供养我。所以他对我是一无所求,句句都是真实语,真心话。我听了之后,永远记在心里。所以我一生的际遇,无论是顺境、是逆境,我都能坦然处之。为什么?老师说的:佛菩萨安排的,那还有什么话说?佛菩萨安排,佛菩萨一定有用意。虽然是逆境,过后之后是好事情,真的是安排得太好了、太妙了,我们意想不到,确实是最妥善的安排。所以我们着重“供养”这两个字。“随愿所行,已得圆满,到于彼岸”。这就说明,这一些金刚神,实际上他们已经证得如来的果位,示现以金刚神的身分来护法,正是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个地方要学习,要学菩萨恒常发愿,要学菩萨的承事供养,不离开佛陀。在我们后学,古德常讲不离开善友,不离开道场。道场只要它真正如法,道风、学风与经论所说都能够相应,这就是正法如法的道场,我们修学决定不可以离开,因为善友与道场是修学最殊胜的增上缘。末法时期的众生业障习气深重,如果没有好的助缘,的确很难成就。如果是遇到恶缘的环境,实在说决定会随缘堕落。有几个人能在恶缘里面,自己能够把握得住?能够坚定信心,不被境界所转?古时候有,有也不是多数,现在就很少听说了;不要说见到,听都很少听说。所以修学的助缘,对我们这一生的成就,有决定性的影响。此地可以说是得诸佛菩萨的加持,因缘具足。常住在这个地区的同修,宿世福德积得厚,不是真正有福的人,哪里能遇得到这样好的增上缘?不住在这个地区的同修们,我们也非常欢迎,每一年能有一个时期到此地来共修,同学共修。利用一年当中的长假,或者是一个星期、两个星期,乃至于一个月,我们非常欢迎。一年如果有一度到这个地方来进修,年年都能够来,每年来一次,年年都不间断,也符合《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原则,“一向专念”,他每年到这个时候他又来了。昨天一日一夜的念佛非常殊胜,今天有同修们在问,下一次是几时?非常关心,恨不得天天都有,好事情。只要大家能发这样的心,诸佛欢喜,龙天拥护,这个道场,我相信很快就能够成就同修们的愿望。现在是每一个星期一次,开始锻炼,希望弥陀村能很快的完工。弥陀村落成,我们就希望二十四小时念佛,永无中断,这是真正亲近承事供养诸佛。念佛堂就是阿弥陀、诸佛如来所在之处,进入念佛堂就得诸佛菩萨本愿威神的加持。“随愿所行”,我们不可以说已得圆满,但是可以说渐渐圆满,逐渐接近圆满。我们今天讲“到于彼岸”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方向目标纯正,值得赞叹、值得欢喜。再看下面这一句:【积集无边清净福业。】这是一句,积福。福是什么?福是净业,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到,不是世间杂染业,是清净的福业。世间人说到福报,也许诸位有听说过洪福,世间人常讲的、赞叹的“洪福齐天”,这是洪福之大,这一种福报是讲世间有漏的福报。前面跟诸位说过,享福里面还有一些副作用,真的不如意事还是很多,哪能够一切尽如人意?可是清福则不然,清福很不容易享,必须具足戒定慧三学的人,才有条件享清福。世间人享福都喜欢热闹,热闹场所是有福之处,清福是听不到这些喧哗。清净寂灭,与定慧相应,这是真正的福报,这个福报把你的境界不断向上提升。欲界天就比我们人间清净很多,色界天更清净,再提升到声闻、缘觉、菩萨,他们那一种清净寂灭的境界,我们凡夫想像不到。他们所享的乐,跟我们享的乐不一样,我们享的乐是什么?是五欲六尘的刺激,享受五欲六尘之乐。五欲六尘就好像毒品吗啡一样,打下去很快乐,快乐完了之后就很苦。可是清净寂灭之乐,那是真乐,这里面有无量智慧、无量的神通、无量的德能、无量的功德,只有净业里面才有,你才能享受得到。现在大家没尝到,怎么晓得没尝到?念佛堂念了一晚上,白天要睡一天大觉,这就是你没有得到。刚才李居士告诉我,年轻人不如年老人,年老人念了一天一夜,精神饱满,还在外面扫叶子,还在问什么时候还有?年轻人念了一夜,不敢问什么时候再有,这怎么行?原因到底在哪里?原因是年轻人心不清净,你还是落在五欲六尘里面,你认为那个是乐,乐此不疲。叫你去跳舞,叫你去打麻将,打了一天一夜很高兴,乐此不疲;叫你念佛就累了,这就是说明世间福报跟净福不一样。年岁老的人心地清净,他在念佛里面得法喜,念佛里面得真的快乐,愈念愈快乐,愈念精神愈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诸位如果要发心念佛,大概这种境界,就是日夜不断的念佛,大概在第四天、第五天,你才能感觉到。换句话说,前面三、四天是个关口,很难熬过。如何能把这个关口突破?要定、要慧,你要有耐心、要有定力、要有正知正见,克服自己的障难。这个障难过去之后,人就清醒了,你日夜念佛不感觉得疲倦,你会感觉得欢喜,你会感觉得体力充沛。所以初念佛的人,头几天这个难关不要害怕,可以说是每一个初学念佛的人,都有这种障难,不是你一个人有。十之七八,三、四天都能够突破,我们自己也不会例外,以三、四天的时间,应当可以突破的。一定要自己发奋努力,我们这个样子,在念佛堂里面,就能积集无边清净的福业。底下一句:【于诸三昧所行之境,悉已明达。】“三昧”就是禅定,就是净宗所讲的一心不乱。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叫正受;受是享受、是感受,正是正常,正常的感受。“诸”,多的意思,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正受这里面有事有理,事的正受是随缘,我们常讲自在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恒顺里面成就无量功德,这功德就是此地讲的诸三昧,你得到三昧,得到无量三昧。理定就无碍,《华严经》里面所赞叹的无障碍的法界,无障碍是理。由此可知,我们今天就是因为理事不能圆融,所以有障碍。如果理事要能够圆融过来,就没有障碍了。你念上七天七夜,念上七个七天七夜,精神饱满,愈念愈有精神,愈念愈有体力,你就入无障碍的法界,理事融通。“所行之境,悉已明达”。“明达”是智慧现前,“所行之境”就是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我们每天从早到晚,面对着社会复杂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有戒、有定、有慧。戒是什么?戒是守法、守礼,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合规矩,这是戒。善巧方便,他合规矩,一丝毫都不会错乱;换句话说,没有过失,这是戒。于一切境缘当中,如如不动,不动心,心永远是清净的、永远是平等的,清净、平等就是定。清净、平等心照外面的境界,就清清楚楚,明了通达,智慧现前。这个句子,诸位一定要知道,此地总共有八句,后后深于前前,好像是八层楼一样。修积净业,修积净福是第一层,基础。第二层就得三昧,就开智慧了,悉已明达,开智慧了。第三句说:【获神通力,随如来住。】我们看到这一句非常羡慕,人家能够跟如来住在一起。佛在哪里,他也在哪里,做佛的常随众,常随弟子,我们确实非常羡慕。可是诸位要知道,做佛的常随弟子,一定要具备前两个条件,那就是修积净福,安住三昧,于一切境界通达明了,要有这样的条件,才能跟如来住,才能做如来的常随弟子。不具足这个条件,你纵然是学佛,跟佛依旧有一重障碍,没有办法亲近佛陀。你也没有办法安住在正法道场,正法道场偶尔来参加一下,参加一下第二天、第三天受不了,赶紧离开。什么原因?业障现前了。第四句:【入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境界就是入佛的境界,同佛所证。不思议解脱境界,《华严经》上所说的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尤其是到事事无碍,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示现在六道三途,度化这一些罪苦众生,他所展示的就是事事无碍。我们凡夫没有法子想像得到,正同经上所说的,这个境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言语没有法子表达,我们思惟想像达不到这个境界。这个境界甚深甚广,但是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离开我们一寸一分,没离开。不思议解脱境界,若是落实在生活上,就是本经所说,这一部经自始至终所说的,就是不思议解脱境界。尤其是《华严经》最后一品,在八十卷经里面,品题叫“入法界品”。可是在《四十华严》翻的就详细得多,《四十华严》品题叫“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不思议解脱境界是所入,普贤行愿是能入,入这一个字通能通所。普贤行愿品里面说的是什么?说的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五十三参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是我们现实的社会、现实的生活,这个不思议。怎么会不思议?我们凡夫在现实社会里面,起邪思、生恶念,造作无量的恶业,招来六道三途不如意的果报,这是我们干的。诸佛菩萨示现在这个环境之中,在形象上跟我们没有两样。生活方式,工作的辛劳,一生的遭遇,好像跟凡夫没有两样,但是人家心里面从来没有丝毫的染着。不但没有染着,而且是增长戒定慧这三种功夫。无论在什么环境里面,他的生活,他所示现的贫贱的生活,他非常安分守在贫贱的生活;富裕的生活,他也能够安住在富裕的生活,这是增长戒学。贫贱,没有贪心、没有欲望;富贵,一定是以福德、智慧、慈悲,无条件的帮助一些苦难的众生,这是他的本分,应当要这么做。你富贵了,富贵绝对不是叫你自己享福,自己享受,那就错了。富贵是叫你布施,是叫你救济一切贫困,所以富贵人救济社会贫困,是他义不容辞的事情,他本分里面要做的。为什么?性德的流露。自性是慈悲,他与心性相应,道理在此地。所以这是增上的戒学。于一切境缘当中,他能够保持清净不染,如如不动,增上定学。对于环境里面,理事性相、业因果报,了了分明,一切明达,增上慧学,这叫不思议。同样的一个境界,凡夫增长贪嗔痴、增长烦恼,菩萨在这里面增上三学,怎么会一样?这个境界就不可思议了。因此你要说哪个境界好?哪个境界不好?很难讲。境界好与不好,说实在的话,与境界不相干。再跟诸位说真话,境界里头没有好丑。藕益大师在《法语》里面说过,境缘没有好丑。境,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诸位要记住,都是平等的。理平等,事不平等,这个说法是随顺俗谛而说,也就是随顺众生知见而说,给你讲理平等,事不平等。如果随顺诸佛如来、法身大士,说真话,告诉你理平等,事也平等,这就不可思议了。真的,事也平等,相也平等,没有一样不平等。你为什么没有见到平等?你的平等心没有现前。如果你的平等心现前了,你见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定是平等的,这是事实真相。由此可知,相随心转,真的随心转,如果我们能够把八识转变成四智,就入不思议解脱境界,你就能入了。你以妙观察智看一切事件,突破一切障难,事实真相你见到了。你用平等性智对一切人事物,一切人事物莫非平等,统统是境随心转。我们今天看到境界不平,觉悟的人回头了,知道自己错了,自己还是轮回心;八识就是轮回心,起心动念还在分别、执着,造轮回业。自己必定生起惭愧心,生起忏悔心、改过心,要真修。修在哪里修?绝对不是在境界上修,是在心地上用功夫。相宗所讲的心地上用功夫,“转八识成四智”,用这个功夫。我们今天要不要去学相宗?不需要。我们懂得这个道理,懂得这个原则,我们用什么方法来修?我们在念佛堂中执持名号,这是方法。我们把每一个念头,把妄想转成阿弥陀佛,把分别转成阿弥陀佛,把执着也转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四智菩提,一句名号把八识不知不觉的就转成四智菩提。念佛与法相有什么分别?没有分别。你要说念佛跟法相不一样,有分别,你是用妄想、分别、执着,你的修学两边都失了。念佛这个法门你修不好,法相转识成智你也修不好。你要问为什么会修不好?从根本上给你讲,你错用了心,这是根本的病因,你错用了心。什么地方用错?你用妄想、分别、执着就错了。无论修哪个法门,无论学哪个宗派,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你就正确了。你用心纯正,八万四千法门,门门成无上道。《金刚般若》上说“法门平等”,这话是真的,这话没错,真的是平等,无二无别。不平等都是我们的妄想妄念,造成一切不平等。不平等给我们带来,不但是修学上无量无边的障难,生活上带来了许多的灾难灾祸,归根结底全是错用了心。不思议解脱境界原来就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就是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当下之处。希望通过《华严》的学习,我们稍稍能够领略到这一点义趣,不但对修学有很大的帮助,对现前生活带来了真正的幸福。下面一句:【处于众会,威光特达。】“处于众会”,是说我们置身于一切团体大众之中。我们人是一个社会动物,不能离开社团独立生活。一天到晚所接触到的各行各业,每一个行业,就是佛经里面讲的一个团体,一众,佛法名叫一众,这一类;我们现在讲一个行业,一个社团。在这个团体大众当中,我们的仪容、我们的风度光彩,所表现出来的,人家一看,跟其他的人他就不一样,就感觉到你与众不同。怎么?充满了智慧,充满了福德。这个人有福德、有智慧、有威仪。“威光特达”,威是威德、福德,光是智慧,特是特殊,达是明显到达,使与会大众都能够感触得到。这一句是度众生,接引众生的方便,这是第一。这一桩事情给诸位同修说,并不是说,你在这个社会有崇高的地位,不是;也不是说,你在这个世间有很大的财富。没有地位、没有财富,在团体广大群众当中,令人景仰,高度的智慧,崇高的德行。诸佛菩萨以这个方便接引众生,让众生见色闻声;见是见到你的色相,闻声,听到你说话的音声,生欢喜心、生景仰心。就是这一句里面所说,与一切众生感应道交。第六句:【随诸众生所应现身,而示调伏。】这一些法身大士,他们的修学、他们的证断功夫接近圆满,前面说了,“已得圆满,到于彼岸”。如果就这两句话来说,已得圆满,到于彼岸,这已经成佛了。已经成佛,不住佛位,退回来作菩萨,这叫倒驾慈航,退回来当菩萨。菩萨里面又示现作金刚神,作佛的护法,作佛的常随众,这就是所谓倒驾慈航。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体会到,正所谓“一佛出世,千佛拥护”。“已得圆满,到于彼岸”,他们都是佛,无量无边诸佛来拥护,示现作菩萨,示现作护法,示现作种种神众,示现为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帮助佛教化众生,任何一个人作佛都欢喜,不一定要自己去当头。人人都要当个领袖,领袖只有一个,那就打架了、就斗争了。佛里面这些领袖任一的,谁发心去做,大家统统拥护,没有一个反对,没有一个有意见,这才真正叫和睦相处,确实是共存共荣。为什么?他们通达明了虚空法界是一体,情与无情同一个法身,他们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任何人带头、任何人领导,无不是全心全力去协助。“随诸众生所应现身”,应当现什么身分,他就示现什么身分。在这个团体,这一些法身大士,这一些倒驾慈航的诸佛,他们也是这个道理。应以执金刚神的身分出现,他就示现这个身分。所以说这一些法身大士们神通广大,在这个地方现金刚神的身分,在那个地方又现别的身分。《普门品》里面讲三十二应,《华严经》末后讲五十三位善知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可以同时现无边身,同时现一切身。他是怎么个示现?随众生的念头示现,众生有感,他就现身。正是他自己从来没有一点意思,他才能普遍现种种色身。如果自己有一点意思在里面,那就不行了,一个身都现不出来,那一点点意思就是障碍。我们很想得神通自在,又不肯把障碍除掉,你怎么能成功?所以我们要学诸佛如来、法身大士,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自己没有丝毫意思存在,这与法性就相应了,性是空寂的。有一念意思就不空,就不寂,就不相应了。随类现身,现身的用意何在?在调伏众生,可见得他不是为自己。诸佛菩萨示现在世间,我们不要说很多,示现在我们人间,示现在这个社会里面,他来干什么?他来赞演如来正法,他来干这个的。赞是赞扬,讲经说法赞扬;演是表演,所谓表演就是做出来给众生看,做一个榜样给大家看,让大家依着这个榜样效法。佛菩萨示现这个样子,无非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断恶行善、积功累德,他所示现的就是这个。无论示现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是表演这桩事;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从迷惑颠倒、从恶业里面回头,真的是回头是岸。所以他的示现是“调伏”,调顺众生的理念,或者是我们讲,调顺众生的思想见解,把他的错误调正过来;伏是帮助众生降伏烦恼恶业,干这个事情。第七句∶【一切诸佛化形所在,皆随化往。】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佛没有身,菩萨也没有身;不但菩萨没有身,声闻、缘觉也没有身。过去我们初学佛法的时候,总以为小乘大概距离我们凡夫不太远。佛在经上说过,他的烦恼断了,习气还没有断,好像距离我们很近。我们这种妄想、分别、执着错了,怎么知道错?读《金刚经》的时候知道错了。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须陀洹已经不着相,须陀洹没有自己以为,我已经证得须陀洹。如果他要自己说,我已经证得须陀洹了,他决定没有证得。须陀洹是初果;换句话说,佛在《金刚般若》上告诉我们,初果已经不着相。何况初果以上的这一些圣贤,哪里会有着相的?这才能超凡入圣,决定没有着相的圣人,着相的声闻、缘觉、菩萨没有。如果有,那是示现的,正是如永嘉大师对六祖所说,“分别亦非意”,是那种人,那是不思议境界。只有凡夫着相,六道凡夫一直到非想非非想天人,他还是着相。所以无想天的天人比不上须陀洹,须陀洹已经不执着身是我。要晓得,佛没有身相,菩萨没有身相,一切贤圣都没有身相的执着,所以他能够随类化身,他能够化无量无边身。“一切诸佛化形所在”。佛到哪个地方去化身?这里说化身,诸位就很明显的体会到,应化身佛。如同三千年前,在印度出现的释迦牟尼佛,是应化身佛,在三身里面讲是应身。为什么叫应身?众生有感,佛应化而来。那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佛法,众生如何能感?众生观念里面从来没有个佛,为什么会把佛搞来?佛在经上说得很清楚,众生之感有两类:一种叫显感,一种叫冥感。显是很明显的,我们心里有所祈求,这很明显的,佛来应了,这个感应道交。冥感是自己都不晓得,自己好像是没有求,但实际上是有求。求什么?在印度当时那个时代,印度是宗教之国,佛在经上讲九十六种外道。外道不是骂人、不是歧视,外道的意思是心外求道,所以他不能证得。道不在心外,这些修道的人,全都是心外求道;换句话说,有能求、有所求,有能修、有所证,我们讲有修有证。有修有证就是心外求法,所证的不是真的果报。那些修行人,把四禅天当作大涅盘。诸位要晓得,涅盘这个名词不是佛家的,是古印度那些教派里面,可以说是共有的。涅盘的意思是不生不灭,他们修行所求的,就是要求不生不灭。以为到四禅天,不生不灭;到四空天,不生不灭。可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寿命长,八万大劫;八万大劫到了,还要往下堕落,因为他上面没有了,他只有往下堕落。这个时候心里就怀疑,世间没有真正的大涅盘,希求大涅盘,结果是非常失望,那一个念头就是感。佛看到这个人有这么一个念头,他就来应了。你们求涅盘,求不生不灭,真有不生不灭,但是你们错误,方法错、理论错了。所以佛应现在这个世间,满足这些人的愿望,佛怎么不是感应而来的?佛所现的身相,随着业感众生的不同,佛现的相不一样。在这个世间示现人身,因为他的目标;大多数古印度修行人都是出家人,婆罗门、瑜伽、数论、六师外道都是出家人;所以佛也示现一个出家人的模样,出家人好度出家人。示现在家人的身分,因为这一些出家人没有真实智慧,依旧有分别、执着,一看你是在家,在家比出家好像就矮了一大截;再有智慧、再有德能,出家人也不相信。你是一个出家身分在他面前,他没有话说了。这个障缘、这个习气,一直到今天还存在。譬如说上台讲经说法,出家人讲得实在不好,大家听了都鼓掌很恭敬;在家人在台上讲得很好,恭敬心生不起来。在家人,跟我一样,在他心里面没有分量。所以在家人要得到在家人的景仰,你的表演要比出家人要好很多倍,他对你他会起恭敬心。你跟出家人一样,他瞧不起你;你比出家人好,好不了很多,他也瞧不起你。这是我们都能够理解的,我们都常常见到的。佛调伏众生,确实是无量的善巧方便。示现色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分。随机说法,应当说什么法门,佛就说什么法门。佛如果一个人,来做这桩事情,他的障碍一定非常之多。这个障碍不是在佛那一边,众生这一边。众生好疑,疑心病很重,不肯相信。要用什么方法断一切众生的疑惑?一定要感得千佛拥护。这一些诸佛如来,又示现出家、在家的弟子,佛的弟子,一个个都是聪明智慧,高出人天;一个个的德行、容貌、体相,人天所不能比这么一大堆、一大群的人,都跟释迦牟尼佛学,都跟佛学,都做佛的弟子,让这个世间众生一看,看他弟子这样,那老师一定了不起,对老师才能产生信心。他们皆随化往,帮助佛教化众生,他们的任务是帮助一切众生对佛生起清净的信心,他们做这个工作。干破坏的也有,也是示现。提婆达多专门说佛的坏话,说佛的坏话最后引起公愤,他无可奈何知难而退。这是从反面让那些对佛有疑惑的,最后能够改过自新。所以都是诸佛如来大权示现,都是佛菩萨教化一切众生功臣。就跟唱戏一样,这台戏表演得很好,戏台上角色有唱正派、有唱反派,他们都是来唱戏,不是真的,都是演员,都是来表演的。表演得非常逼真,让我们芸芸众生看戏看得觉悟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在末法时期,皈依三宝作佛的弟子,我们要明白,我们这一生也是在演戏,也是演给社会大众看的。要演得很逼真,要演得很如法,我们的剧本是什么?释迦牟尼佛的《大藏经》就是我们的剧本。依照剧本演戏,有缘多演几天,没有缘就收场。时间的长短看缘,缘是看观众,看听戏的人,他有没有兴趣?诸佛菩萨在十法界六道里面舍身受身,不为自己,为众生。如果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也能契入这个境界,像这些菩萨一样,舍身受身也是表演的,也是做给众生看的。这个身相与自己毫不相关,对自己来讲,完全没有相。这个话很不好说,明明这是有相,有相跟无相是一个相。如果说没有相,身相都没有了,这个可思议。有相就是无相,无相就是有相,这就不可思议了。《心经》里面所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是相,有相,空是无相;空跟有是一不是二,这就不可思议了。一切诸佛菩萨在这个世间示现这个身相,是即有即无,非有非无,它是一不是二,这才入得了境界。如果你把有、无分作两桩事情,你永远入不了境界。入不了境界的人是六道凡夫,契入境界的人才是佛菩萨。我们学佛真正的成就是入佛境界,《法华经》上讲入佛知见,入佛知见就是入佛境界,也就是说入空有不二;《维摩经》上讲入不二法门,不二法门就是佛知佛见,就是如来境界,不二就是一,也叫做一真法界。这才是真实的功夫,真实的受用,我们学佛真正有所获,真正有所得。得到什么?得到无所有,得到不可得,得到的是空有不二。楞严会上说得很有味道,“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得的是无所得。得跟无所得是一不是二,所以称之为不思议解脱境界。这个理很深很深、很广很广,诸位同修要很冷静的去想想,这才是我们修学佛法所求的,所希望得到的,这是经上所讲的真实不虚。末后这一句∶【一切如来所住之处,常勤守护。】最后这一句,把护法的意愿说出来了。护法谈何容易!“一切如来所住之处”,这个地方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个“住”字。经典一开端都说,“一时佛在什么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说,佛住在那里。这个住的意思就很深了,住怎么讲法?佛法住持的所在处。这一些执金刚神,他们就有责任要在这里护持,“常勤守护”。世尊弘法利生是应机的,机缘尽了他就示现入般涅盘。佛虽不在世间,佛法在这个世间还要住一段时期。释迦牟尼佛示现的是八十岁入灭,一生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八十岁圆寂。圆寂之后,他老人家的影响力,我们今天用这个名词,诸位容易懂。他的智大、德大、能大,所以影响力很深很远,他的影响力是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这一万两千年叫做住。佛虽然不在世,这一万两千年佛陀发愿影响的范围之内,护法神要常勤守护。所以他不说在,要说在就不是这个意思,他说住。现在我们去释迦牟尼佛入灭已经三千年了,只要我们的知见、我们的修学与经论相应,就是如来所住之处,正是与《无量寿经》上所讲的“佛所行处”意思完全相同。佛所行处就是佛陀教育推行之处所,都是说佛不在世的这个时代。并不是说佛在世,有护法神守护,佛不在世,护法神也就不来了,不是。佛法影响的地区、影响的时代,这一些护法神发愿永远,常是永远,不间断;不但守护,勤守护,很勤奋的没有懈怠,在这里守护道场。在这个地方,我们特别要着重的就是与法相应。清凉大师在注解里面,这一句跟我说的意思完全相同,“护法住处”,他这个解释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不是护佛在处,是护佛法的住处。执金刚神这一段,就介绍到此地。[九]∵身众神第二个社团叫身众神。请看经文∶【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身众神。】出现人数之多,实实在在是不可思议,显示这个法会庄严、伟大到极处。每一个团体里面出席的人数,真的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在此地所看到的是一百七十多个团体,每一个团体的人数都是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我们要问是不是真的只有一百七十个团体?给诸位说,不止;略说,细说说不尽,太多太多了。我们这个本子,《华严经》的经本,龙树菩萨在龙宫里面所见到的,他老人家告诉我们,这个本子是下本《华严》。上本经就是《华严经》的原本,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原本,分量有多少?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偈是四句叫一偈,有十个三千大千世界微尘偈。要算句数的话,一句一句的讲,四十个三千大千世界那么多句。一四天下微尘品。这是世尊在定中,二七日中所说的。这个经要搬到我们地球来容纳不下,这真是不可思议。所以龙树菩萨一看到这个经本,望洋兴叹,没有能力接受,太多了。中国古籍里面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四库全书》的分量,现在是把它缩小了,缩成精装本,像我们现在缩本的《大藏经》差不多大,十六开精装一本有这么厚,一千五百册。我那个时候派人去买这一套书,商务印书馆的经理出来接见,告诉他,假如一个人生下来就会看书,看《四库全书》,他可以活到一百二十岁;从生下来就看,看到他死,书还没看完。《四库全书》要跟《华严》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太小了。所以龙树菩萨再看中本,看看中本的分量还是太大。阎浮提众生来讲,我们这个世界众生没有能力接受。再看下本,下本是什么?下本实在讲是目录提要,纪晓岚当年编辑《四库全书》,编辑一部提要,目录提要。每一部书,书的年代,着作人,书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介绍。每一部书写一篇,这一篇像我们现在的页数半页。这一部《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多少?精装本这么厚,五册。我们今天读的《华严经》是什么?《华严经》的目录提要。下本《华严》,是《华严经》的目录提要。由此可知,出席当时法会的团体无量无边。在目录提要把它归纳,归纳成一百七十几类。每一类里面,代表团不晓得有多少?所以人数才讲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这个团体叫身众神。什么叫身众神?如果要用类似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侍者。身众神就是侍者,在佛身边照顾佛的生活起居,所谓随侍承事,这一类叫身众神。可是佛经里面有一个说法,旧经四十五卷,旧经是《六十华严》,晋译的。经上说每一个人,任何一个人,自从有生以来就有两个神随侍你,做你的侍者,永远不离开,生生世世都不离开。这两个神的名字,一个叫同生,与你同生;另外一位叫同名,跟你名字相同。一个同生,一个同名,这两位天神,常常随侍在你的左右。你生天他也生天,你到人道他也到人道,无论你在哪一道受身,他始终不离开你,一定是与你同时生,与你同一个名字。在《药师经》里面也有这个说法,但是他的名字不是叫同生、同名,他叫俱生神,实在讲名字虽然不一样,意思相同,也就是与身俱来。所以我们自己一定要晓得,自己起心动念,一举一动,不要以为没人知道,这两个神一天到晚跟着你,就像如影随形,他知道得太清楚了,你怎么能瞒得了他?这两个神,与诸佛菩萨天地鬼神都通消息,你说麻烦大不大?像现在电脑一样,它全连线连上了。所以实实在在讲,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诸佛菩萨、天地鬼神没有不知道的。你只能够自欺欺人,欺那些没有智慧的人。天地鬼神、诸佛菩萨,你有什么能力欺骗?没有能力,没有办法欺骗。所以世出世间的圣贤都教我们真诚恭敬,没有一丝毫的虚伪,你能够这样做人处事,纵然是世间人误会,不了解你、瞧不起你;天地鬼神尊敬你,诸佛菩萨护念你,你得的利益好处太多太多了。如果你是隐瞒别人,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事,隐瞒得很周密,让社会大众还对你很尊敬,对你还很佩服,诸佛菩萨不护念你,天地鬼神在笑话你,你的亏吃大了,你哪里占到便宜?这些都是事实真相,我们应当要知道。现在请看经文,第一句是说明团体的类别,以及出席的人数。下面也是略举上首,举几位代表。【所谓华髻庄严身众神。】名号里面我们可以顾名思义。“华髻”本身就是庄严具。古时候人喜欢戴花,头上都插花,帽子上也插花。我们如果看到唐朝时候这些人物的画像,唐朝人男子都戴花,男子都戴帽子,帽子上插花。髻,是女人才梳头发,头发梳成高高的。诸位看到古时候仕女的画像,发髻梳得高高的,发髻上面也插花。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要善于领会。花表六度因行,看到花就要晓得修因。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花是因,有因必有果。花要开得好,我们就能预期结的果好,所以佛家把花代表菩萨六度。髻是人身最高的地方,头发梳高,这是顶端。什么是一个人真正的庄严?断恶修善,勤修六度,这才真正庄严。由此可知,庄严不在打扮,而是在真正的德行。印祖教导我们,存好心、行好事、说好话、做好人,这是真正的庄严。好的标准是什么?利益众生,利益国家社会,这是好。如果你心之所思、行之所为,是属于自利的,那就不好了。佛法的标准定得非常严格,它有个道理。因为学佛的人,不愿意再搞六道轮回,唯一的目的,希望在这一生当中永脱轮回。你要想脱离六道轮回,这个标准自然就高了,没有办法把标准降下来,降下来是六道。轮回是怎么来的?佛在经上,大小乘经上都说,说得太多了。轮回是执着来的,执着什么?执着我。要用粗俗一点的话来说,轮回是从自私自利这个念头上变现出来的。只要你有一点私心没有断,你就没有办法出离六道轮回。所以佛说出这个标准,是说出事实真相。佛决定不是勉强,要我们把我执、把私心断掉,不是这个意思。他是告诉我们,六道轮回怎么来的?从我执里头变现来的,我执就是自私自利的意念。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不能不明白。你今天念佛,念了一天一夜,为什么感觉到累?你执着这个身是我。我这个身,今天一天不睡觉,不行,疲劳了;它当然就疲劳了,一切法从心想生。如果你要懂得这个身不是我,它怎么会疲劳?身是什么?身像一件衣服一样。衣服不会说是白天穿它,穿了很多,它疲劳了,晚上一定要叫它休息一下。你日夜照穿,一年穿到头,它也不会觉得疲劳,就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你要把这个身体看作衣服,它怎么会疲劳?不会疲劳。你把身体看作我,麻烦大了。我有没有?我有。我有没有相?我没有相,我能现一切相。所现的一切相,无我、无不我。大乘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你怎么记不住?你怎么不能落实在生活上去运用?诸位要晓得,要想在这一生当中超越六道轮回,佛的这个标准是最低的标准,不能再低了。自私自利的这个意念要舍得干干净净,起心动念为众生、为社会、为佛法。佛法是什么?觉悟众生的方法叫佛法。建立道场,讲经说法,教化众生,这是佛法,这是佛事,佛菩萨的事业,这叫真正的庄严。这是华髻庄严身众神。这个地方讲的身众神,味道又很浓了。意思就是说佛菩萨的侍者,道场的侍者,比前面金刚神还要贴近一层。金刚神是外面护法,这是内护,侍者内护。护持道场,我们懂得,在这个道场里面做义务的工作,你就是这个道场的身众神。还要护佛,佛在哪里?念佛堂里面,每一个念佛的人就是阿弥陀佛,我要发心做他的侍者,要照顾他。念佛堂、讲堂、法会里面,一些做义工护持大家的,现在你们讲护法,就是身众神、金刚神的身分。念佛堂里每一个念佛人,我们眼睛里头都要把他看成那是一尊佛。他今天在这个地方修的是佛因,将来这个因成熟,遇缘成熟,必定作佛。如果他这个修因要不间断,我们这个道场,目的就要做到这个程度。将来念佛堂二十四小时念佛不间断,真正有念佛人,真正发心念佛人,他在这个念佛堂日夜不间断。真正累了,在旁边打个盹,惊醒过来立刻就再念。他要念到功夫成片,他要念到一心不乱,需要多少时间?顶多三年。三年功夫成熟了,他自在了。他喜欢在这个世间住个一百年、两百年不碍事,喜欢立刻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他马上就走得了。这就叫什么?生死自在。日夜不间断的念,三年的时候把你无始劫来的业障都念掉了。我们今天念佛,为什么业障念不掉?念佛的时间少,造业的时间多。消的业障还没有消一点点,后头一大堆业障又起来了,那怎么行?所以有这么一个殊胜的道场,在这个里面念那就不一样了。只消,它没有增长,没有业障现前。念念在消业障,连续消个三年,还不都消光了,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我们护持的人,就是执金刚神、就是身众神。我们自己在里面念佛,也要发心照顾别人。自己是佛,自己要兼差,兼金刚神的差、兼身众神的差,这才做得圆满,真正是积功累德。
【光照十方身众神。】名号的功德,昨天跟诸位介绍神的别名,而身众神是通名,此地这一类都叫做身众神,大意跟诸位说过了。清凉大师他在此地有一个解释,如果就神所主之事,他说这一类的神众“专以变化多身为佛事故”,这个意思我们要能够体会。变化多身,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譬如前面跟诸位讲过,我们走进念佛堂,念佛堂逐渐逐渐要达到我们想像当中的水平,二十四小时不中断,一定要自己真正的奋发、勇猛精进,不需要靠别人督促,这样才好。大家在一起共修,依众靠众。凡是进念佛堂的人都是来作佛的,不是做别的事情,是来作佛的。为什么说他到这儿来作佛?《观经》上讲得好,“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我到念佛堂来念佛就是作佛的。本来是佛,现在又作佛,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所以我们心目之中,对踏进念佛堂每一位同修都要看作诸佛如来,这样久久我们自然就入佛的境界了。这是我们以人身变成佛身,这变化身。同时在念佛堂当中,昨天跟诸位提示的,除自己念佛之外,念佛要给所有念佛的同修作榜样、作模范,这就是作师作范。还要兼顾大众,护持大众,我们这一身又兼金刚神的任务,也兼身众神的任务,这多圆满。所以我们进入念佛堂,如果对于教义不明白,观念转不过来,功德就不殊胜了,念佛也容易懈怠。深明教义,理事圆融,真正可以做到勇猛精进,真正可以做到如佛经教相应。念一堂,一堂无量功德;念一天,一天无量功德;念一个月,功德就更不可思议了。今天我们看第二尊身众神的德号,“光照十方”,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皆是光照十方。“光”表智慧、表慈悲。我们在《地藏菩萨本愿经》,展卷之初就看到佛放光,十种光明。大圆满光明云,这一句是总说。下面给我们讲般若光明云,都是加了个大字,大般若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大福德光明云,乃至最后大皈依光明云。这些别号都是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琐碎的事情,无不是光照十方。光怎么照出去的?从你的信心里面遍十方法界,从你的愿心里面遍十方法界,念念都是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做好样子。这个心真实、这个心清净,这个心里面没有分别、执着,没有分别、执着就是无碍光。《无量寿经》上给我们讲十二光,这是光照十方的大意。我们要学就是要学有大心大愿,本经佛说过,他的当机者:大心凡夫。大心是怎么个说法?起心动念都尽虚空法界,这个心就大了;信心是这样的,愿心也是这样的。身众神随着一切众生的心念,如观音菩萨一样随类化身,随机说法,身众神是很会变化的。第三位:【海音调伏身众神。】“海”是比喻,比喻深广无际;“音”是法音,就是我们一般所谓的讲经说法、弘法利生。讲经说法,诸位要记住,不一定是在讲堂,不一定是在讲台。讲堂里面、讲台上面,只是无量形式里面的一种,一定要懂得注重在随机说法,一切时、一切处我们接触任何一个人,常存此心。帮助他认识佛法,帮助他认识大乘,帮助他接触净土,常存此心。无论到什么地方,我们到人家商店去买一点东西,也不忘记把佛法介绍给他。我们这边印的书刊、小册子很多,摆在外面结缘的。诸位说我过去拿到已经有了,你有了不行,你还要多拿一些常常介绍给别人,这才行。我自己学佛了,我一家学佛了,广大社会大众没学佛,共业就转不过来。由此可知,我们这大心没养成习惯,一提起来大心就发了,出了讲堂心又变小了。如何能保持初心,永远保持大心?时时刻刻都想到一切众生,我们接触就要把讯息介绍给他。在新加坡这个地方,我们要把此地讲经的讯息转达给他,把这个地方的念佛堂,念佛的状况也要转达给他。他来不来听经,来不来念佛,与我们无关。我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不必劝他来听经,不必劝他来念佛,只是把消息转达给他,我们的责任就尽到了。转达给他了,看到讲经的时候他没来,念佛的时候他也没来,下一次碰到再告诉他一次;他还没来,我下一次遇到再告诉他一次。只要他没有来,十次、二十次都不嫌烦,次数多了,“我们去看一下”,他就会来一次,这是大心的落实。如果是外地区到我们新加坡来的,我们常常遇到,观光旅游在新加坡很多。听听他讲的是中国话,我们听得懂,看看这些是中国人,就问问你们从哪里来的?有从中国来的、有从***来的、有从其他国家地区来的,我们把网路的网址介绍给他。大概在国外现在每一家都有电脑,在美国,现在小学生已经用电脑上课了。他们小学里面的作业全部都用电脑,很少看到有手写的;中学、大学就更不必说了。我们把网址介绍给他,海音光照十方。网址我们最近印了一万张,印像小卡片,名片一样,将来都放在外面,欢迎你们同修每个人多拿几张装在身上,好去做光照十方,海音调伏,你要落实才行。“调伏”两个字在此地,我们可以省略了,前面说过,一样的意思。调心,降伏烦恼习气,一定要靠法音。光照偏重在形象上,海音偏重在言说上,合起来正是为人演说,演是表演,说是说法。第四尊:【净华严髻身众神。】“净”是清净。怎样才清净?断一切恶,不着断恶的相,断恶清净;行一切善,不着行善的相,行善清净。换句话说,一有分别、执着就不清净了。“华”是表菩萨心,四摄、六度都要懂得三轮体空。三轮体空要用《金刚经》上的经文来说,诸位印象会更深,也容易体会。无论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必须与“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相应,这就是净华,真实的庄严。庄严三身:庄严法身、庄严报身、庄严应化身,因为三身就是一身,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我们学习在生活里面、在工作里面、在与一切大众应酬里面,这行法统统可以落实。你要是懂得了,无有一法不是菩萨法,无有一行不是菩萨行。我们威仪端庄,容色温和,与大众接触,给诸位说这是布施。使一切大众看到这个样子,生欢喜心,怎么不是布施?布施欢喜。生可爱心,生可畏心,又喜欢、又害怕,通是布施。生羡慕心,他要向你学习,这就成就功德、福德。无论是举止、无论是言谈、无论是工作,都有程序、有次第,有条不紊,这是持戒波罗蜜。持戒就是守法、守规矩,一切时、一切处有人见到我要守规矩,没有人见到也守规矩,把守规矩养成一个习惯。我们学佛的人都懂,没有人见到的地方,有鬼神见到,怎么可以说,没有人见到就可以随便一点、可以放逸一点?不可以。谚语常讲“举头三尺有神明”,天地神明无时无刻不在鉴察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所以儒家讲慎独,独是独自,没有别人见到也要小心谨慎,如同十目所视、十手所指一样,成就我们自己的德行,这叫持戒。与般若相应,与“无我相、无人相”,无四相相应,那就是清净,这是清净持戒波罗蜜。忍辱是耐心,能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现在念佛堂里面的同修,年轻人要忍,年老的念佛人可畏,他们日夜念佛不疲倦,年轻人念上几个钟点,就疲倦、就受不了了,怎么行?看到这些年老的同修应当要生惭愧心,要忍耐。实在讲前面几天忍耐过去就好了,就很正常,前面这几天是个关口。因为过去无始劫以来,懈怠成了习惯,现在叫你一下收敛,好像非常难过、非常难受,这现象是正常的现象。每一个人初学都要经过这个关口,所以不要畏惧、不要害怕,自己对自己要有信心、要有耐心,你就能够突破。突破之后,那就是精进波罗蜜,真正做到勇猛精进。讲堂跟念佛堂相结合,这样的道场解行相应,实在是希有难逢,我们在一生当中能遇到几次?居住在这个地区要知道珍惜,天天都不空过,你是这个世间第一等大福报的人,还有哪个福报能跟你相比?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不但是决定往生成佛,而且你的品位决定高超。为什么我们能这样肯定?缘殊胜。这个事情是善导大师讲的“总在遇缘不同”,此地的缘希有殊胜。住在这个地区要是没有空闲的话,难得到这个地方来共修,那是自己把这个殊胜因缘放弃了,很可惜。外地的同修住得远,其他国家地区,我们欢迎你每年能到这个地方来住一段时期,希望你常常来,有假期就来念佛、就来研教,不要把大好的光阴空过了,空过非常可惜。世间许许多多年轻人,年富力强的时候把学习的机缘疏忽了,将他宝贵的时间拿去观光旅游,实在可惜。他听到我这个讲法,我们天天在研究教、在钻故纸,天天在念佛堂念阿弥陀佛,他看到我们,“这个年轻人傻呆,不知道去玩”。到底是谁傻?这很难讲。我在年轻的时候,二、三十岁正是一般喜欢玩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去玩过,知道光阴宝贵,知道求学重要。我自己福很薄,必须要工作才能够养自己。现在你们的福报比大梵天王都大,你们进念佛堂一分钱不要带,这个地方四事供养,这还得了。我在年轻要自己养自己,没有人养我,所以要去工作。工作完了之后,剩下的时间读书,除了读书,就亲近善知识,去求教。善知识怎么认识?先认识一个,一个就介绍两个,两个就介绍三个,就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样,我那个时候在台北认识十几位名教授。我虽然没有上学,我亲近的是一流的名教授,利用我空余的时间,我去拜访他们,向他们请教,成就自己的学问。我这个学问不是从学校得来的,学校读书也要有福报,我连生活都照顾不了,哪有钱去念书?谁供给我们念书?我过的是这个日子。我的同事朋友都笑我,那个时候叫我书呆子,天天只晓得钻在书里头。我在台北市住那么多年,我常去的地方两个地方:一个图书馆,一个书店。书店的老板都认识我,其他的场合没有我的踪迹。我那些长官同事都在旁边议论,书呆子,不知道享受,不懂得享受。也有朋友来告诉我,我听了笑笑,我说:我不是不懂得享受,我懂得。懂得你为什么不去玩?我把玩的时间调换一下,你们现在年轻力壮就去玩了,我打算到晚年玩,现在年轻我要用功发愤,到晚年的时候我到处去玩,我的话兑现了。他们退休之后很苦恼,看到我在世界上,今天飞到这里,明天飞到那里,到处去玩,非常羡慕;才点头,你的路走对了。我那个时候走,你们在旁边笑话,你现在才知道我的路走对了,迟了,你学我已经来不及了。精进要把握年轻力壮这个好时候,到自己学业、道业有成就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刻意去观光旅游,都是接受别人邀请去弘法。弘法讲经一天有一定的时间,多半都是在晚上,白天没事,他们就带我去玩。我玩的地方可多了,住在当地的人,他当地很多地方没去过,我都去过。我在香港,香港拐拐角角的地方我都去玩过,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