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传佛教

列表

略论唯识三自性

唯识“略论唯识三自性”。佛学对存在本质判定的理论(即法性论),从原始佛教到部派及大乘初期般若经都以二谛而论。而到了瑜伽行派思想的出现则以三自性理论取而代之,是对二谛论的理论深化,也是基于唯识学对心识主体性的确立及高度发达的唯识认识论的理论必然。三自性是唯识学核心理论之一,其理论意趣深邃,它以生命主体为轴心从认知层面对意相与...

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以《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为核心

唯识“瑜伽唯识学心意识之探究——以《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为核心”。内容提要:∵心、意、识是印度各期佛教讨论的核心问题之一,但对三者之解释也不尽相同,《解深密经·心意识相品》即是专门解说心意识的。就是该品,无论是译师或是注家,在对心意识的译文及解释上,都有较大的出入。通过笔者的考察,认为心是本识论的范畴,是依轮回说开出的,在《深密》中是指一切种子心识的阿陀那识;意是...

唯心与唯识关系论——∵从《宗镜录》说起

唯识“唯心与唯识关系论——∵从《宗镜录》说起”。自从太虚法师总抉择佛法为“简择主之般若宗、有为主之唯识宗、无为主之真如宗”三宗,特别是继而印顺法师又别释为“性空唯名论、虚妄唯识论、真常唯心论”三系以后,唯名与唯识与唯心,特别是唯识与唯心,就成了与“念佛、持律、习禅”等等这些“大乘所共的行门”不同的,可以作为成立不同宗派的不同的所宗所依的核心,于是...

唯识学缘起论之实质

唯识“唯识学缘起论之实质”。缘起论是佛教理论的核心与基础,在佛教理论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了许多缘起论体系。如业感缘起论、受用缘起论、性空缘起论、分别自性缘起论、六大缘起论、真如缘起论、法界缘起论。这些缘起论都是有各自的立论基础。业感缘起论根于十二因缘而揭示生命相续之缘起因果关系;受用缘起论根于蕴处界三科而揭示生命存在与生命感受作...

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

唯识“从唯识学角度看佛教心性义”。兼论无漏种子、佛性、如来藏与心性义的相关问题“心性”是佛教大小乘法中的核心课题。由于对“心性”概念的不同理解,所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心性”观。在解脱论上,有的把“心性”当成证果根据,有的则把“心性”当成趣向的目的。在本体论上,有的把“心性”本体化,有的把“心性”功能化。各种观点都有所本,似乎都确认自...

唯识就是唯心吗?

唯识“唯识就是唯心吗?”。不。唯识论虽以精神为主,但不否定物质,也不否定客观的现象,如要否定,那就一空到底,连「识」也无从可唯了。其实,若讲哲学上的唯心论,除了唯物论,几乎多可纳入唯心论的范围。比如培根、洛克、休谟等,算是主观的唯心论,黑格尔算是客观的唯心论,康德算是意志的唯心论,詹姆士算是经验的唯心论,柏格森算是直觉的唯心...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一)

唯识“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一)”。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赵亮杰着∵地藏经唯识观三版序∵本书自民国五十七年初版,蒙海内外大德暨学术界垂青,大批请购分赠亲友者有之,学术研究者有之;以致初版四千部,旋即告罄,仍有大德继续发心,敦请再版;故于民国五十八年再版二千部,在一年以前,全部售清;由于原出版者,狮子吼杂志社,业务繁忙,无暇兼顾,读者欲...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二)

唯识“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二)”。摩耶夫人重对地藏菩萨说:「不!圣者!我但愿听听阎浮众生所感招的地狱罪报是怎样呢?」地藏菩萨回答说:「好的!圣母!愿您听受,我略说之,我若广说,穷劫时间亦不能尽。」摩耶夫人又回答说:「是!唯愿听受!愿圣者说。」∵这时地藏菩萨对圣母说:「圣母!请您仔细的听着,南阎浮提的恶业众生所感招的罪报是这样的:(1...

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三)

唯识“地藏菩萨本愿经唯识观(三)”。就在释迦牟尼佛称赞地藏菩萨打断话头的时候,普广菩萨,右膝着地,胡跪合掌,又向佛表白说:「世尊!我已久知是大士有如此不可思议神力,及大誓愿力,但为未来众生,故请佛口亲宣,以启正信。是的世尊!如佛所说,我及众生,唯愿顶受!」∵普广又启请说:「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菩萨,怎样流布呢?」佛告普广菩萨说:「普...

《成唯识论》概观

唯识“《成唯识论》概观”。《成唯识论》十卷护法等菩萨造,玄奘译,是唯识宗核心典藉。一、作者《成唯识论》是《唯识三十论》的集注。《三十论》世亲菩萨撰。世亲是无著的胞弟,唯识学的集大成者,原在有部出家,不久便通达犍陀罗一带流行的有部教义,旋即研究经部,当时正统的有部思想在西北印的迦湿弥罗,由世友等领导的结集的《大毗婆沙论》保存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