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陈卫平
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是眼下的热门话题。然而,在时间或是思想的距离上,儒学传统与当代中国已经很遥远了。所以,需要讨论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实现?这包括三个方面:
一、如何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讨论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是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为基础的。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既要阐释正统儒学的传统,也要发掘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既要梳理典籍里的儒学传统,更要考察实际中的儒学传统。从正统儒学和非正统儒学中去发现儒学的当代价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引证、排列儒家典籍上的种种论述,来揭示和呈现儒学传统,固然是认知儒学传统的重要途径。但是,由此得来的儒学传统,其实只能说是“典籍”上的传统,而不等同于实际存在的传统。就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而言,把握实际的传统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从实际的传统中,才能认识到典籍上的传统是否实现了价值,是以怎样的形式实现价值的。典籍传统不等同于实际传统,因为前者是被提倡的、抽象的、静态的,而后者是被接受的、具体的、动态的。当代中国思想文化是由“五四”运动孕育而来的,而非正统儒学的传统是“五四”运动开创新文化的重要历史凭借。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环,就是以包括非正统儒学在内的文化为其思想历史根基的。
二、如何评价儒学传统的价值?“民主性”、“封建性”的二分法和“抽象继承法”,都不是评价儒学传统的恰当尺度。评价儒学传统的价值,应当从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两个角度进行。从工具价值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政治制度层面、思想观念层面,还是礼仪习俗层面,它的价值取向无疑落后于今天的时代,但并非完全没有正面的时代意义;从内在价值的角度来看,其在上述层面都蕴涵着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智慧,但也并非没有偏颇。将这两个尺度结合起来,从外在的时代意义与内在的民族智慧来评价儒学传统,可以走出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轮回。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儒学的当代价值,存在着如何评价儒学和西学之长短的尺度问题。对此,需要确立辩证的尺度。也就是说,两者的长处和短处都不是绝对的,长处并不意味着其中不存在缺陷,而短处也并不意味着其中没有值得挖掘的优点。两者往往是各有长短,相互补充。认识到两者的价值互补性,可以使儒学当代价值的阐明,既抗拒西方文化霸权,又不倒向国粹主义。
三、如何实现儒学传统的价值?儒学传统的当代价值如何成为可能,最终取决于儒学传统的价值能否在当代中国实现。如果不可能,那么,所有关于儒学传统当代价值的探讨,只能是纸上谈兵。社会是通过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语言文字三个环节上进行制度安排,使儒学传统实现其价值的。在当代中国,上述三个环节所依附的制度已不复存在,实现儒学价值的这三个环节也随之消解。这意味着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儒学传统的价值,需要在这三个环节上重新作出制度上的安排。与韩国、新加坡等相比较,我们现在缺少实实在在的关注和设计。因此,种种关于儒学当代价值的议论,给人以不着边际的文字游戏之感。最近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开始有了通过制度安排来传承传统文化的举措,这是令人高兴的。儒学传统一旦通过当代的制度安排而实现其价值,它就不是原有价值的翻版,而是融入与当代中国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之中了。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