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主体,心念是客体,我们历缘对境时,常跟着心念走,就是反客为主,但自己还觉得很正常,这就是一般人错误的认知。解深密经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这就是最佳的说明。

「雁过穿潭不留影」,这句话中,雁子代表「境」,雁子在潭面上的影子代表「心念」,寒潭代表「心」,当雁子在穿潭上空时,雁子的影像映在寒潭上,两我们历缘对境时,心念的产生速度快到不可思议,只能用「刹那」来形容;当雁子飞走了,寒潭上就没有雁子的影子,只剩清澈的潭面,反而是我们的心,还留下那心念在转,而且转个不停,事过境迁好久以后,还可能再转,不断的反客为主。当静坐时,眼睛闭上后,耳、鼻、身、意还在运作,外在的干扰已降低很多,但内心所涌现的,可能比不静坐还精彩,五光十色的影像或纷飞的妄念超乎我们的想像,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这里,所以要以「正念相续」来避免「妄念迁流」,久而久之,就会如实的知道「心念」并不等于「心」,也就是「雁子的影子」并不代表「寒潭」一样,不必在意「心念」的川流不息,而是要放下对「心念」的批判与执着。∵∵∵∵∵∵∵∵∵∵∵∵∵∵∵∵∵∵∵∵∵∵∵∵∵∵∵∵∵∵∵∵∵∵∵∵∵∵∵∵∵∵∵∵∵∵∵∵∵∵∵∵∵∵∵∵∵∵∵∵∵∵∵∵∵∵∵∵∵∵∵∵∵∵∵∵∵∵∵∵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